欧阳应霁
欧阳应霁,漫画家和文字创作者,是香港理工大学设计荣誉学士及哲学硕士,创作有“我的天”、“爱到死”、“小明”、“三七廿一”等知名漫画系列、图文旅游书“寻常放荡”、散文“一日一日”、家居品味书“两个人住”等多部著作。
香港味道1:酒楼茶室精华极品(修订版)
3人今日阅读
本书是欧阳应霁美食文化写作“香港味道”系列的第一本,以各式经典港式美食为切入点,大到荤腥,小到各式糕点,用72个小节的篇幅记录多年来深入酒楼茶室的美食探访之旅。书中所涵纳的不仅仅是色香味全的经典菜式、或高档或街坊之饮食环境、出神入化与大道至简兼备的手法技巧,更由“食”及人,将美食之特色与共食伙伴之特性联系起来,无论是热衷“苦中作乐”、以苦瓜为榜样的作家许迪锵和那盘颇具怀念色彩的苦瓜牛肉,还是困难中努力坚持青少年艾滋教育事业的程翠云和那一碗她童年时代勉力支撑全家生活的柴鱼花生粥,又或者是年过八旬、摸爬滚打中见证深水埗时移世易的退休长者吴兆荣和那同样充满历史感、如同活化石般的大包,人物的经历与个性赋予这一道道经典菜式以生命力与人格魅力,美食所承载的故事让各人的形象愈发鲜明突出,他们和它们都是一个个鲜明的个体,他们和它们又冥冥中牵扯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香港的味道可以是那残留唇齿间的或咸或鲜,也可以是那萦绕在记忆深处的或酸或甜,一切都待有心人细细地品、慢慢地寻。
天真本色:十八分钟入厨通识实践(修订版)
“十八分钟入厨通识实践”,著名食家欧阳应霁总结其烹饪美食的经验,以颜色作食物分类,向读者展示如何在十八分钟内烹调色香味齐全的美食。另每道菜式均附上有趣通识小贴士,读者可从中细味食物背后的有趣故事,或烹调时的诀窍秘技。书中另附各种美食小贴士,简述食物背后故事或烹饪技巧,或不妨视为美食通识教材。以颜色分类,集40多道等美味菜式,详列制作时间,十八分钟内可做好一道菜式。
放大意大利:涉及私生活之二(修订版)
我们面前、我们生活中有如此招摇吸引的一项“实物”叫意大利,一直在散发一种比官方旅游广告小册还要精彩万倍的魅力。无论是我们向意大利走过去还是意大利向我们走过来,我们都不得不承认,意大利,太厉害。 《放大意大利》从意大利颜色、意大利光影、意大利形体、意大利味道、意大利声音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意大利的设计潮流和经典,以及时尚和文化。作者喜爱意大利,放大意大利的地道美食、经典电影、历史建筑、前卫家具、优雅时装、古典绘画与雕塑、醉人风景、浪漫男人女人,带你发现一个更真确、更实在、更仔细的意大利。
香港味道2:街头巷尾间滋味(修订版)
本书是欧阳应霁美食文化写作“香港味道”系列的第二本。作者“从小吃大,眼阔肚窄嘴刁”,“不求甚饱,唯独好吃不倦”,著书两卷来对香港的饮食文化与历史做全景式的纵览。作者对每一道食品既有自己的历史回顾,又有制作流程的介绍展示,同时还分别邀请香港演艺明星和文化名流做嘉宾助阵,把饮食与人生、经历与记忆柔为一体。另外,这本书也是可以按图索骥的香港美食地图。
半饱
《半饱--生活高潮之所在(欧阳应霁)》的作者一个擅长设计、见闻广博,对生活永远有热力永远有好奇的创作人,如果他恰巧又精于厨艺,你可以想像,他的美食世界必定也精彩万分。他对待厨房不会规规矩矩,每道料理每样食材都有乐趣。他又坚持半饱,让自己有余裕去容纳其他美好;享受恬适的同时,还有动力追求刺激。半饱,其实更贪心。 为什么半饱? 身边大吃大喝至死方休的多的是,半饱,是不是故作另类? 半饱,开始最初其实是被迫的—— 因为平日工作实在太忙,吃到一半就要赶着翻江倒海地做别的事情,所以常常不知不觉半饱着肚。 也因为如此这般活着太累,吃到一半就想睡觉了,饭桌旁沙发上一躺下,马上沉沉睡去,剩下半桌饭菜明天收拾。 生活迫人累人之外,也因为头发都白了,不再像少年时代饥不择食,多了点选择,真的好吃的才动心动情。偶然有放肆乱吃的,都挤得饱得苦不堪言,而且一团腹肌马上跑出来,后悔也来不及。 所以不是念营养学出身不是专业厨师的我,也大胆走出来身体力行振臂一呼:半饱就好!
寻常放荡
暂无简介
天生是饭人
這不只是一本料理書,它有的是食物的歷史,追本溯源。 這不只是一本料理書,它有的是對料理的感情、記憶與故事。 這不只是一本料理書,它有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友誼與互動。 這不只是一份料理書,它有的是對品味的追求、對生活態度的縱容。「走進這個那個各有特性特色的廚房,就像再多開一道門加開幾扇窗,更進一步的認識這位那位朋友的生活態度以至做人原則。廚房和餐桌也成了一個交流和分享的平台。其實我們每個家庭最基本細緻的關愛,溝通對話以致爭執糾纏,不也就是圍繞日常生活中的飲飲食食發生的嗎?」作者歐陽應霽善於談設計、談創作、談居家、談飲食,這一次,他走遍世界,足跡橫跨兩岸三地、東南亞、日本、歐洲,放下滔滔美食理論,拿起鍋鏟走入朋友的家中,探究飯人們心中專屬的那幾道私房,一起動手做菜。於本書,我們隨著歐陽應霽探訪港人節慶祭祀時必端出的盆菜,西安城的百年小吃羊肉泡饃,高雄媽媽親傳的手工鵝油蔥酥,南洋華人家家戶戶的記憶美味娘惹菜,和風菜式的精髓京料理,還有鹿特丹、峇里等地市集找尋到的好味道。25位友人,15個城市,140道經典料理,這群天生飯人用新鮮的食材、在地調味料,揮舞鍋鏟,魔術般地烹飪出屬於他們一道又一道的飯人美味,還有只屬於城市的獨特文化。 本書特色● 15個城市的在地料理● 15次深入文化的美食尋覓● 25場最精緻的飯人饗宴● 140道經典食譜要完成如歐陽應霽這樣一本美食書著實不容易。我們看得愉快,在歐陽一篇又一篇的美食中吃遍各地,粵式料理、北京燒烤、台灣傳統口味、南洋娘惹風味、和風菜式,以及橫跨比利時、柏林、鹿特丹的歐洲佳餚,宛如隨著歐陽老饕了全世界。而想到歐陽是如何完成這樣一本書,又感於歐陽對於美食的執著,他總是每到一個地方便勤於拜訪當地料理達人,跟著學習變化出每一道包含著城市歷史文化的在地美味。想像著他在一個城市與朋友約好時間,筆記著當地的滋味,深入市集尋找最傳統味道的食材,而後夥同扛著沉重器材的攝影助手,在不同朋友家中廚房記錄下大家一同做菜的步驟。光想像著歐陽於各城市間穿梭的身影,還有為了記錄美食而付出的汗水,便可以感受這樣一個人是如何打從心裡深愛著食物。何況於他的書中,我們見證的不只是食物的滋味、材料、步驟,還包含了一個城市的歷史文化、每個人的回憶與情感,還有人與人互動的喜樂。看得愉快的我們,一邊深感著天生飯人的歐陽是如此幸福,一邊又滿懷感激地謝謝他讓我們輕輕鬆鬆於床上吃遍四方。
回家真好
簡介:對食衣住行具有獨到見解的香港作家歐陽應霽,這回不再自陳個人的居家哲學與生活品味,而是走訪港台中兩岸三第諸多名人的居家空間,像是畫家于彭、攝影師何經泰、建築師劉正剛、廣告人黃炳培等人的住家,為讀者一探這些令人驚豔的住屋哲學與設計理念。精美的攝影照片與細膩生動的文字敘述,讓人在看罷全書定會不由得發出「回(那樣的)家真好!」的感歎。 出版社推薦: 一個家的風格,不僅影響居住者的心情,也和一個人的品味與生活質感有關。 「家」不只是棲身的住所。一個舒適自在的家,能提供我們能量和靈感,讓自我展現。 對現代家居生活及室內家具設計潮流觀察研究多年的歐陽應霽,以介紹兩岸三地不同品味的家的方式,告訴我們家也可以是這樣的。 「每個人對家的定義不同,有人喜歡舒服,有人享樂華麗,有人安於自在,有人膩愛溫馨,有人品味孤獨……。不管是怎樣的家,都是你心靈和身體的藏身處,也是你個性和品味的真實境。有許多令人玩味的巧思、設計和趣味,就在家裡。」 歐陽應霽介紹的這些家的主人,包括設計師陳瑞憲、藝術家于彭、美食作家葉怡蘭、上海教授江曉原、香港電台主持人郭啟華……。書中除了大量精彩的照片,也有作者與主人的互動採訪。對這些人來說,家,是自我創作的場域,也是家人與愛人樂於安頓身心的據點。而讀者跟著歐陽應霽的導覽,不僅能夠隨處捕捉令人驚喜與讚嘆的設計,發掘家與舒適的意義,也閱讀到許許多多精彩的人生。 看看別人的家,家能有各種可能性。家與人的相互影響,遠比我們想像的更為深遠。 張艾嘉、孫大偉、鍾文音、陳珊妮、阿推、許心怡、葉怡蘭、紅膠囊 聯合推薦 作者簡介: 歐陽應霽(作者) 一個不甘心因此也不容易被標簽定位的創作人。 時而塗鴉漫畫荒謬奇情一心造反,時而登堂入室訪親會友大做文章,或者駐守廚中舞刀弄叉飲飽食醉,或者離家出走天南地北浪蕩終日。 自香港理工大學設計系獲取榮譽學士及哲學碩士以來,長期對現代家居生活及建築設計潮流觀察研究,大量撰寫相關評論推介文章,發表於中港台報章雜誌。 出版有生活寫作系列《一日一日》,《尋常放蕩》,《兩個人住》,《回家真好》及《設計私生活》。 文字寫作以外同時熱衷漫畫創作,出版有《我的天》,《愛到死》,《小明》,《三七廿一》,《我的天使》等等漫畫系列及專集。 始終迷戀文字和圖像,願意在兩者的微妙關係中糾纏成長,矢志做個貪心的,快活的,認真的跨媒體導遊。 個人網頁:www.auyeungishere.com 電郵:craig@auyeungishere.com 包瑾健(攝影) 從街頭惡童到搖滾客到颼車手到攝影師,一路追求的是放肆,過癮,速度和果斷。 孫浚良(美術設計) 愛油墨的色和香,愛紙張的厚薄和味道。愛文字的輕重,愛圖和畫的夢與現實。 香港理工大學設計系學士畢業後,於東京武藏野美術大學研修書籍設計,是他的當然選擇。
慢慢快活
這是一系列關於「慢」的季節書的第一本。 好長一段時間,我們一直在追求「快」。當「慢」開始流行,我們一方面感到欣慰安心(終於可以慢下來),一方面又躊躇懷疑(怎樣才能慢下來?)。 對於一向快得不得了的歐陽來說,「慢」並不是哲學問題,也不是一時的流行,「慢」是一種線索。循著這個線索,他與一群好友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快和慢的時刻,但我們很少注意到慢的時候擁有的幸福」。 所以他也給了讀者一些「線索」,從慢方向、慢人物、慢工細貨、慢遊、慢動作……思索慢的樂趣,並且在春季號的本書中,提出「懶惰」的主張,從詩、畫、音樂、運動、旅行、美食中,要讀者好好想像一個屬於自己的慵懶而美好的春天。 慢慢,快活。懶惰,真好。 ※本書所附CD為口琴演奏家陳錦樂以春天為題的演奏
路漫漫
个人,独立,在众声喧哗的今日,越见难能可贵,保持凌厉尖锐目光,出手如灵巧针炙师的飞针,狠重如拳击手的左勾右勾,下盘坚穏皆因有立场有态度,框架内外连环天地宽,一笔一画一呼一应,都是美的实践。──智海欧阳应霁 序 一直觉得香港独立漫画是香港文化最灵动的语言,她拒绝商业化的丈量,突破技巧和风格的束缚,由此成为心灵世界的倾诉者和社会文化的刺客。这本书里我们发现27个甜蜜的“孩童”,他们以别样的情怀把图像和文字细细研磨在一起。路漫漫,所以要漫漫品。——独立漫画人聂峻 香港是本土漫画的先锋,也是原创作品的重要产地。在那里,除了占据“主流”市场的漫画,还有一班独立漫画人在默默耕耘,展示出可喜的创作活力。他们如何走上独立创作的道路?如何发表自己第一部作品?他们的动力来自何处?本书编者以时间为线索,走访香港从80年代至今的老、中、青三代二十七位独立漫画人——荣念曾、曾子、一木、马龙、杜琛、阿平、草日、欧阳应霁、利志达、麦家碧、何家超、黎达达荣、刘莉莉、何家辉、林祥焜、国志鸣、二犬十一咪、John Ho、杨学德、智海、小克、阿高、大泥、阿兴、梁以平、江康泉、Stella So,由漫画家自述创作历程和发表经验,并附有每个人的创作年表和推荐书目,既让读者分享创作人的苦乐,也反映出香港出版业生态及传媒的发展状况,更对内地创作人以及方兴未艾的动漫产业有着可贵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梦·想家
《梦,想家》采录大陆、港、台十八位创作人的家居风景,展示两岸三地华人的精彩生活与艺术世界。
两个人住
暂无简介
我的天
暂无简介
home书系:设计私生活
生活中有很多选择可以让自己快乐。一张Ray and Charles Eames的椅子,一盏Marc Newson的设计的座地灯,提升了舒适,点亮了空间,也改变了生活的气氛。乐趣来自变化,来自Jasper Morrison简约明快的线条,来自无印良品牛皮再造纸笔记本的温暖实在,也来自奈良美智笔下的愤怒天真。多一分对设计与生活的关注,多一分选择的自由。
指甲钳人魔
一段吊詭異色的飲食故事 尋常家庭用品的不尋常用途 誰說指甲鉗一定要用來剪指甲的?
神之水果
阿齋以水果為食材,做出三十六道簡單易食譜。另外還有水果背後的故事、水果的創意用途、精美走珠筆插圖。水果是大家經常用到的食材,所做出來的菜式千變萬化,而本書中阿齋所選取的食譜,既集中西,亦匯南北,還有做出來的賣相,更是出得廚房,很有時代氣息,所以阿齋為了襯托出這份品味,更加入了一些與水果有關的小玩意和漫畫,令水果不止是水果,還是生活的一部份。 ----------------------引自萬里機構
吃到底
《吃到底》是欧阳应霁全新的漫画创作集。他以一位非传统美食家的视角去捕捉这大千世界的食物、食相、食事,正是印证了那句“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在吃中的欲望、对吃的观念、因吃引发的奇想、由吃牵扯的关系……可以说这是本将吃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以漫画淋漓尽致展现的奇妙读物。当代都市人的世相百态,内心世界,情感符码都通过他那酣畅的漫画形式,丰富的色彩语言悉数呈现,回味如一餐盛宴。
我不是坏蛋
阿齋以蛋為食材,做出三十六道簡單易食譜,另外還有雞蛋冷知識、蛋漫畫故事。蛋是大家經常用到的食材,所做出來的菜式千變萬化,而本書中阿齋所選取的食譜,既集中西,亦匯南北,還有做出來的賣相,更是出得廚房,很有時代氣息,所以阿齋為了襯托出這份品味,更加入了一些與蛋有關的小玩意和漫畫,令蛋不止是蛋,還是生活的一部份。
粒粒皆兴奋
阿齋以米飯為食材,做出三十六道簡單易食譜。另外還有米飯背後的故事、米飯的精美勞作、童趣插圖等。 米飯是主糧,所做出來的菜式千變萬化。而本書中阿齋所選取的食譜,既集中西,亦匯南北, 還有做出來的賣相,更是出得廚房,很有時代氣息,所以阿齋為了襯托出這份品味, 更加入了一些與米飯有關的小玩意和漫畫,令米飯不止是米飯,還是生活的一部份。
香港春卷
香港春卷Springrolllll 吃一口五味雜陳的春卷,發現不同的香港 《香港春卷》是一本漫畫合集,由歐陽應霽、Eric So、小克、楊學德、智海等五位資深香港獨立漫畫、插畫、動畫及玩具等跨界藝術家共同完成。內容包含十個以英文字母S起首為題的故事,包括sweet、success、slow、soft、sad、sorrow、situation tragedy……等。創作者各自以其專長的風格構思編寫,以「香港」的文化精神為出發點,從不同角度定義出香港的多元面貌。 為什麼取名為「春卷」?而不是燒賣或叉燒包?五位作者並沒有給出標準答案,而是派出作者之一智海,寫下這麼一段結語:「大伙兒各自表述,一起驗證、一起定義、一起更新——於是我們有幾個這樣的故事:應霽在鬧淘氣的思考間,總是最抽身遠看的一位,呼喚大家要慢下來的他其實心很軟;阿德一如既往把焦點放在城中心之外的普羅眾生,賦予面孔和身分,且要警告大家蟻民人數非同小可,崩魂出巡隱現某種政治野心;Eric在虛構的繁華、虛構的成功景象下,走向更樸實的人情旨趣,一破他向來予人的流行形象;小克面對我們被地產商割據的城市,他忠實地描述我們又愛又恨的維港:『這是有急流的海港、這是會翻浪的海港。』弦外之音教人激動萬分;而我只管繼續找洞鑽,鑽進地下鐵的海底隧道,在人海中再找洞鑽。」 「東塗鴉」系列是集結台北、香港、北京、上海、首爾、東京……等亞洲各大城的城市漫畫專案,每座城市由5?10位當地漫畫家,用漫畫訴說他們的城市故事,並有每位創作者的私人城市座標,介紹自己在這個城市生存的秘密基地,包括街道巷弄、餐廳、小店、展覽館和自己最愛的城市角落。香港之後,下一回的東塗鴉,將在台北發生。
一日一日
一日一日,不必重複,歷史只是故事,有趣的是今日有多幸運有多倒楣有多瘋。 一日一日,現實,超現實。跑跑,跳跳,寫寫,畫畫,笑笑。 又一日。
爱到死3-幼儿动物园
暂无简介
爱到死4-爱瘦爱到死
暂无简介
爱到死1-异人新世界
暂无简介
漫漫食
近年盛夏,「香港書展」與「香港動漫電玩節」在會展輪流上場,既像接力賽,又像競賽。1998年以前,動漫展銷仍隸屬書展,此後才一分為二。反諷的是,今屆「香港書展」最暢銷的竟然就是漫畫:馬仔《我們的低能婚禮》。在這文字衰微的視覺文化時代,漫畫的潛力倒是不容小覷。 歐陽應霽邀請了中國內地及香港的獨立漫畫家各五名,以食物為題作畫,出版《漫漫食》及在會場裡舉辦展覽。近年香港獨立漫畫家陸續進佔多種本地報刊,其中小克的漫畫集更是大受歡迎,因此「獨立」未必意味著小眾,而是抱著與主流快餐抗衡的創作態度。 飲食不只是個人享受 香港自詡「美食天堂」,飲食文化一直是各大媒體的重鎮:不管主持人是蘇絲黃、梁文韜抑或蔡瀾,介紹飲食的電視節目從年頭播到年尾;飲食網站「開飯喇」大受歡迎,每月瀏覽量高達2400萬次。報章大多有飲食版,而飲食雜誌《飲食男女》每周出版……林林總總,其實共通點都在於強調飲食是享受,鼓吹消費。另一方面,在本地較受歡迎的日本動漫也與此遙遙呼應。《伙頭智多星》、《將太壽司》、《中華小廚師》、《日式麵包王》各有個性,然而說到底都不過是美食之旅的不同路線而已。 《漫漫食》卻告訴我們:飲食不單是個人享受。或許基於兩地尺度有異,《漫漫食》中的內地跟香港的作品取向大異:前者大多借食物書寫個人夢幻,後者念念不忘放眼社會。 卡夫卡筆下的香港 智海〈種米吧!〉以半虛半實的情景寫食物進口與全球化經濟剝削:兩個香港人坐看遠雲,談到本地適宜以水稻方式種米,看著看著竟發現眼前的雲原來是山,而山下的濕地忽然冒出稻苗──這都是夢。主角醒後走到街上,目睹韓農遭警方鎮壓,便忿然把白米奮力一撒,竟令警隊盡數跌倒。 漫畫一開始出現的雲是一團抽象的黑塊,巧妙地演化為山、甚至伏著睡的人。這種壓縮效果,在講求精細的日本主流漫畫裡難以看到。智海早期作品帶卡夫卡的荒誕味道,多寫孤寂內心與人際張力,但自與江康泉合作重繪香港文學作品開始,社會脈絡在其作品裡漸趨明顯。 邊哭邊笑,張望歷史 小克〈老火湯〉以暗藍為主調,通篇都是朦朦的鬼怪異像,而主角的內心獨白每句皆以「忘記了」開始。它說的是亡靈喝掉孟婆湯後的異象,也是主角懷念被拆的虎豹別墅而產生的幻象,兩者都象徵了香港喪失歷史──想想天星,想想皇后,以及無數已經無法記起的其他。 這類沉痛的思考,一直以比較輕鬆的方式貫穿小克的其他作品,例如「維港巨星」系列把匯豐銀行、中央圖書館、西九等大型建築物想像成像變形金剛一樣的機械人,讓他們廝磨爭鬥,不時以瘋狂戲謔的形式諷刺盲目的城巿發展。近年時興正字正音,小克卻在最新出版的《偽科學鑑證3之心上人》以食字爛gag諷刺時弊。例如他說去了皮的梨是「竟然梨」﹝景賢里﹞,香港街舖消失的原因是香港人入了魔:Shopping Mall! 一百萬人的故事,一百萬種風格 飲食有時候不過是藉口,比如寒喧語「食咗飯未?」,鴻門宴或和頭酒。楊學德〈和頭酒〉把一眾江湖人物的臉畫成戲曲臉譜的模樣,又煞有介事戲擬飛機、游輪的求生指南,大談「飲和頭酒安全指引」,把本應劍拔弩張的場面弄得異常滑稽。所謂指引竟包括了「請勿輕易遺棄身受重傷的兄弟,務必請其掩護自己撤退」!結尾是兩個老大在便利店碰上,肚子的鼓聲卻讓他們戰意全消,各吃各的和氣收場。 楊學德筆下的草根人物一向可親,連草莽人物也未必可怕,其書寫屋邨生活的名作《錦繡藍田》同樣如此。最近出版的《標童話集3之門外漢》仍不乏對基層的關顧,例如〈黑色聖誕〉以剪影般的默劇世界描畫童工製作雪人掛飾,本該製成笑臉,卻把自己的哭臉畫了上去,以致給工頭痛斥。哭臉雪人輾轉給送到聖誕派對上,賓客隨手就把它丟掉。輕鬆的消費往往暗藏剝削,這種思考與智海〈種米吧!〉不謀而合。 在近年崛起的獨立漫畫家中,楊學德的畫風也許最為多變。《標童話集3》有多篇漫畫試驗純圖像敘事,省卻文字。黎達達榮對此早有嘗試,但其超現實的故事容讓大步的跳躍,楊學德卻力圖令情節發展完整,難度更高。 路上風景 歐陽應霽寫有毒與假的食物充斥中國,何達鴻﹝John Ho﹞借甜品寫愛,在此無法一一細述。反正這場「新漫畫運動」才剛開始,值得注意的漫畫家也不只上述幾位,走著瞧! 作者:陳子謙 ──原載《經濟日報》,以上版本略有修訂
「叮叮」香港电车地图
作者今次應邀協助香港旅遊發展局的「叮叮香港電車地圖」全球推廣計劃,精心搜羅電車沿線的地道美食及文化景點與旅客及市民分享,希望大家更深入認識好玩、有趣、美味的香港。
味道上海
上海,是欧阳应霁母亲出生的地方,因此上海味道对他来说承载着一种记忆。他邀请了在上海从小吃到大的美食作家殳俏作为地陪,用上传说中的“味觉定位法”,一鼓作气吃遍城中一百二三十家大小食肆,用大的热情和大的肚量拥抱着各种上海的食物。 他们会一早起来,去人气最旺的包子铺面排队买肉馒头、菜馒头、豆沙馒头;也会撑到很晚,特地跑去号称是上海最美味宵夜之一的小摊尝试令人难忘的深夜豆浆;他们会在铺着塑胶桌布的本帮菜家庭小馆里吃油腻腻的草头圈子、油爆虾、酱肉;也到人满为患的充满了老爷爷老奶奶的点心店里温习鲜肉小笼、千层油糕、糯米烧卖;从时髦雅致的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小馆,到作为时代产物的半中半洋“海派”老西餐馆,到人气最旺能量最足的传统菜市场,《味道上海》是一本试图记录这座城市各种精彩食踪的觅食指南,也是一本浸染了这座城市“人间烟火”的异乡指南,满心满胃的温暖。 旅行,有各式动机种种目的,各式主题各种玩法;但如何吃喝?总是避不开的课题。如果用吃喝来理解一个城巿,那又会是何种感受?香港作者欧阳应霁,在漫画创作∕设计书写外,最为关心的其实是这么件饮食小事。
home书系·快煮慢食:十八分钟味觉小宇宙(最新修订版)
十八分钟,习惯滥情的可以下跪向上问天,一生人究竟有多少个十八分钟?又或者你顶回一句,十八分钟,行行企企,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但如果只给我十八分钟,我当然可以走入厨房,快手快脚全无难度地只做一样东西,可以是汤可以是面是饭是前菜是甜品,反正都是最能够讨好五劳七伤的自己的comfort food。实验成功满足了自己,当然也可以进一步惠及心爱的一人或众人。 大条道理地奉献大家回归厨房也是多余的了。享受过程,好滋味说明一切,就让这十八分钟为食之旅,从当下这一秒钟开始!
欧阳应霁Home书系·两个人住:一切从家徒四壁开始(修订版)
《两个人住》以一对新建立家庭的年轻人的故事为线索,将“家”拆开来谈,从门、窗、桌、椅、柜、床、器皿、灯、闹钟、玩偶等着手,谈家居细节、家居环境和关于“家”的体验。谈沙发的是《软硬兼施——沙发的甜美堕落》,谈床上用品的是《同被共枕——快活不知(睡眠)时间过》,谈厨具的是《十八般厨艺——厨中兵器述异》,细细记录和品位家的小细节,在家居中融入情意绵绵,构思创意好,文字优雅幽默,传递出对于“家”的新定义:家是空间格局的安排,光影气氛的协调,家是人和人的关系,家是身体的归宿、精神的寄托。 家是什么?是熟悉的床?是晕黄的灯光?是一碗热汤、一盘面条?也许都是。家徒四壁,了无牵挂,享受真金白银宝贵空间之外,可以随时起革命,我们都暗暗兴奋,未来日子将会新鲜刺激。
欧阳应霁HOME系列(修订精装版 套装共12册)
青春浪游纪实《寻常放荡》,再来是现代家居生活实践笔记《两个人住》,记录华人家居空间设汁创作和日常生活体验的《回家真好》和《梦·想家》,也有观察分析论述当代设汁潮流的《设计私生活》和《放大意大利》,及至入厨动手,在烹调过程中悟出生活味道的《半饱》《快煮慢食》《天真本色》,历时两年调研搜集家乡本地真味的《香港味道1》《香港味道2》,以及远近来回不同国家城市走访新朋旧友逛菜市、下厨房的《天生是饭人》……一路走来,坏的瞬间忘掉,好的安然留下,生活中充满惊喜体验。或独自行,或同行相伴,无所谓劳累,实在乐此不疲。
味道台北
台北,吃什么? 香港饭人欧阳应霁点火x台北地陪韩良忆煽风 欧阳应霁与六十位台北好友严选一百二十个吃喝地标,与嘴馋为食的你一同从早到晚从粗到细从轻到重从新到旧由始至终,吃出台北历史文化真材实料滋味! 台北,美食之都,汇集大江南北各式美食。老饕们曾有过这么一种说法,要吃精致美味的各地中国菜,不在中国在台北。也正因特殊的时代背景,造就台北多元的美食文化。这次,资深老饕欧阳应霁与他的台北在地好友韩良忆,将带领我们走遍街头巷弄,品味地道台北美味。 台北,该怎么吃呢? 从<早餐台北>的烧饼油条∕东门米粉汤∕万华周记咸粥∕大稻埕慈圣宫排骨汤到好样Brunch……欧阳仿佛汇聚了众家美食友人的功力与记忆,台北成了另一款的分类记忆:从早到晚,可以是这么一路吃下来:<早餐台北><恋恋菜巿场><不只牛肉面><馅露乾坤><coffee or tea><面包新世界><甜美台北><吃出民国范儿><好呷台菜><东洋风不息><异国在地><夜巿夜宵><伴手礼><走出台北>等十四章美食乐曲。 “这碗卤肉饭,就叫人想搬到台北。”欧阳团队里的上海姑娘如是说。 原来,台北可以吃出天堂。 旅行,有各式动机种种目的,各式主题各种玩法;但如何吃喝?总是避不开的课题。如果用吃喝来理解一个城巿,那又会是何种感受?香港作者欧阳应霁,在漫画创作∕设计书写外,关心的其实是这么件饮食小事。 在每个城巿如何吃喝,是他在2007年出版了两本《香港味道》后关心的问题。“夫饮食,小术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决定从他自己关心的问题开始,进行一个个城巿的city food guide的吃喝玩乐饮食书写。所谓:从私人味道体验出发,带领读者进入每个城巿的味道质感。 本系列名为〈吃到底〉味道城市系列,以《味道台北》为首发,预计出版香港∕上海∕北京等城市美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