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作者的搜索结果
殷国明文集(第十卷)空间的拓展:从比较文学到跨文化研究
本书是一部文章合集,根据主题分为三辑。第- -辑“从比较文学出发”,为作者关于比较文学的论文合集,研究对象有梅里美、沈从文、白先勇、萧红等著名作家,与《围城》《城堡》 等著名作品。第二辑“穿越时空:打开新的思维空间”,在空间上,探讨中西文艺理论的交融和交流,时间上,梳理西方文艺美学的发展历程。第三辑“跨文化:建立一种博大的文学情怀”,从文学进至文化,对于跨文化冲突与从跨文化角度、以跨文化的学术格局研究文艺美学进行了探讨。
殷国明文集(第二卷)艺术形式不仅仅是形式
本书收录作者的评论文章近30篇,包括《批评的范畴与范畴的障碍》《当代文学批评面临的“断层”》《艺术想象新探》 《艺术形式不仅仅是“形式”》等,以及一些作家作品论,包括对鲁迅、沈从文小说的具体分析。其中《艺术形式不仅仅是“形式”》- 文普获1994年广东省“鲁迅文学奖”理论奖。本书也体现了作者的一种人生追求方式,作者所提出的文学评论既不是“审判官”,也不是“吹鼓手”,而是一个“美食家”的见解更是自出心裁,非常精辟。
殷国明文集(第四卷)作品是怎样产生的:艺术思维活动的心理美学分析
本书是一部从心理学、 美学角度探索艺术(文学)创作过程的专著。全书共十五章,对艺术思维活动这一 -心理过程中的心理潜质、动因结构、痛苦与快乐、心理落差、心理定势、定向性、神秘性、理性原则、本体建构、通感效应、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自我应答,以及情感作用,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和研究,同时也注意到早期经验对作家创作的影响。另外本书还附文探讨了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文艺心理学、中国古代心理美学思想的重要源流,尤其是老庄哲学中的心理美学思想。
殷国明文集(第七卷)20世纪中西文艺理论交流史论
本书以20世纪中西文艺交流史为研究对象,基于作者对于中国古代哲学中“同”与“通” 观念的认知,以一些典型的作家、思想家和思潮将这一过程串联。全书分十五章,探讨了如下问题:文学中的西学中用,尼采、弗洛伊德等人的思想在中国的应用,中国文艺理论的“盗火者”鲁迅,庞德与中国文化的共鸣,古典主义和现代中国文学的关系,‘宜于西而不戾于中” 的克罗齐,钱锺书的文学理论,人道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意识流”、 后现代主 义这些潮流与现代中国文学的关系。
殷国明文集(第六卷)小说艺术的变革与品鉴
本书以现代小说为研究对象,紧扣小说艺术的变革与品鉴两个主题。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小说艺术的现在与未来”, 主要介绍现代小说艺术的变革这一世界性的文学现象,包括故事结构的变化、对新的现实的关照、“自我” 这一主题的变迁、思维方式的变革、美学特征的更新、形态和语象的流变、危机与生机。下编为“小说艺术的评价与鉴赏”,重点品鉴了鲁迅、王蒙、张贤亮、白先勇、贾平凹等作家的作品和《花城》《佛山文艺》 这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刊物中的作品。
殷国明文集(第一卷)禁忌与突破:新时期文学批评备忘录
本书是作者多年学术研究成果的合集,90%以 上的内容都曾在正规刊物发表或曾由出版社刊印。本书着眼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一新时期的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从新的文化理念、思想范式和叙述方式等多角度对其进行了探讨。20世纪的中国文学批评与过去时代有显著的不同,呈现出-种新的、不断转换的文化状态。而在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八九十年代这一新时期,与“五四”新文学时期一样,是中国文学批评史的一个重要节点,因此对这一新时期文学批评史的发展进行梳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殷国明文集(第三卷)中国现代文学流派发展史
本书梳理了中国现代泾渭繁多的文学流派,有人们耳熟能详的文学研究会、创造社、“问题小说”、 “沉沦文学”、 ” 湖畔诗人”、语丝社、新月派、左联等等。本书主体分为三编,第-编“从一种选择到多种选择”,介绍了现代文学由《新青年》肇始的多样的文学流派;第二编“文学流派的立体交叉”,梳理了这些流派中的一些重点流派如何互相关联、渗透、影响;第三编“文学流派的百川归一流”,展了纷繁的文学流派如何在国家的变迁、历史的演进中融合,走向现代。
殷国明文集(第八卷)“狼文学”与“狗文化”
狼与狗,和人类物质生活、精神世界、感情生活都有密切的关系,是我们观察人类生活与动物世界,乃至大自然的一个窗口。本书是-部文章合集,重点探索了人与狼和狗这两种动物的关系以及与此相关的文化。全书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漫话狼文学”,内容涉及东西不同文化中关于狼的神话传说,狼的童话、寓言,狼在文化中的象征意义等内容。下部为“漫话狗文化”,内容涉及历史文化中狼与狗的关系以及狼狗两种动物相对不同的寓意,还有关于狗的故事。
殷国明文集(第九卷)文学与人生
本书是一部文章合集,名为《文学与人生》,上编讲文学,下编讲人生。上编为“文学百读”,是一百篇阅读札记,阅读对象有文论、经典、文学名著、作家、哲学家,既有对书的阅读感悟,也有对书中角色、著者本身的品评,同时有作者通过这些阅读产生的感悟。下编为“100种人生”,是一-百篇关于人生的随笔,作者将人生分为百态,有潇洒者,有浪漫者,有豪放者,有风流者,有叛逆者,有雅致者,百种人生百种滋味,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生深厚的体验和感悟。
殷国明文集(第五卷)死亡与孤独:艺术创作的生命体验
本书是记录作者对于艺术(文学) 与生命关系思考的随笔的合集。艺术家在表现人、塑造人的过程中,经常要面对死亡这一艺术创作中最基本的主题,会描写死、表现死,探索死亡的意义。作者的思考也是围绕着艺术与死、死亡的艺术过程、死亡的艺术意义、作为生命体验的死亡以及艺术家的自杀展开的,同时作者把作家三毛作为一个典型的例子,思索了三毛的精神世界、三毛的成长历程、三毛的性格、三毛的情感与三毛死亡的关系,以及三毛的真死与不死这些话题。
西方狼
这是一部以狼为核心,集中剖析西方文化乃至文学艺术特性的书。书中所说的狼,不是自然之狼,而是文化之狼,是西方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基因。读这本书,仿佛跟着作者作了一次历史文化探险之旅。先到印第安神话、罗马母狼传说中,寻找狼的最初的神话原形,原始人类对狼的英雄崇拜,再看狼如何被“恶魔化”之后,走进了西方童话、古典名著,在经历了中世纪基督教的打压之后,到文艺复兴时期,人性重获解放,“狼性”再次崛起。本书认为“狼性”来自历史文化的最远处,驻扎在人心的最深处,更活跃在当前的流行文化中。它象征贪婪、欲望、激情、诱惑,它能催生文学艺术的创新、社会的变革,也能颠覆秩序、传统,带来灾难。全书共16章,400余幅插图,尽展历史文化森林中“有狼的风景”。是近年少见的既扎实又贴近现实的学术力作。它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西方文化的特性,解开当前光怪陆离的流行文化的奥秘。认识世界,认识自己。
小说艺术的现在与未来
暂无简介
漫话“狼”文学
暂无简介
中国当代大学者对话录钱谷融卷
本书是当代著名学者钱谷融与他的弟子殷国明的对话录,一问一答之间阐明了钱先生多年来的文艺思想,是了解钱先生的学术成就及思想的必读之作。
漫话狗文化:一次神奇的文化之旅
《漫话狗文化(一次神奇的文化之旅)》主要内容包括在追寻和考察“狗文学”的过程中,始终反观和反恩人类本身,因为狗是一面双面镜——不仅映照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前者来说,在人类从自然界脱颖而出的历史长河中,狗始终伴随着人类,是人性和文明的见证。而就后者来说,人类一直把狗视为自然界中最亲近的良伴,从狗性中学习和体验人类关系中缺失或者失去的品行,由此唤醒内心的相互信任和归宿感。因此,狗也许不再那么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甚至有可能从我们视野中消失。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在有关文艺作品中找到这种文化基因,并激活它们,弥补和充实人类生活中已经失落的环节。这或许可能使人类在最后毁灭自己之前获得一次重生的机会。
灵气与性情:中国古代文论的意蕴与价值
本书以“心”“灵气”“性情”“梦思维”“镜”“大象无形”等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核心概念为主题,沿着钱钟书、朱光潜等先生开辟的中西思想互证的思路,重新发现中国文论在中西文化语境中的价值,希望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建立一种人类性的思维桥梁与文化空间,实现一种多元多样的文化共享与理论创新。
空间的扩展
中西文艺理论的交融和交流,是20世纪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历史景观之一,作者由此出发,所论及的作家作品、文艺理论现象等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作者视野开阔,论述透彻、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