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作者的搜索结果
价值转形概论
价值转形是一个困扰了经济学界几百年的难题。斯密和李嘉图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马克思没有来得及解决将价值形式的成本转变为生产价格形式的成本的问题。如果这个难题得不到解决,经济学就不能建立在坚实的科学基础上。本书研究价值转形中尚未解决的问题。资本不创造剩余价值或价值,但是影响剩余价值分配。本书考察了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两部类价值转形、价值转形中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关系、考虑资本循环影响的价值转形、考虑资本周转影响的价值转形、按照列宁的部类划分的价值转形。同时,本书简单介绍了考虑货币材料生产的价值转形、考虑奢侈品生产的价值转形、按照鲍特凯维兹的部类划分的价值转形、多部门价值转形、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转形的主要结论。书中提出并证明了一系列与经济学家的传统观念不同的结论。本书为《价值转形》(三卷本)的缩写本,加入了一部分新研究的成果。
资本生产过程的数学分析(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之一,以《资本论》第一卷为基础,将《资本论》第一卷的篇改为本书的章,将《资本论》第一卷的章改为本书的节,这样,各章都有关于数量分析的内容,也可以达到各章篇幅基本均衡的目的。本书主要从质和量两方面分别考察商品的价值形式。书中对资本生产过程的数学分析,是对马克思经济思想的数学解释和发展,而不是背离他的思想,通过数学公式和模型使得读者对马克思经济思想的理解更加深入,书中很多观点和分析方法具有独创性。
二元价值转形(共3卷)
本书研究价值转形问题,具体考察了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两部类价值转形,价值转形中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三部类价值转形,四部类价值转形,多部门价值转形,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转形等问题,建立相应的价值转形模型。提出多部门价值转形,各种与价值转形有关的错误思想的来源等。在本书的考察中,不仅考虑流通过程,而且考虑生产过程。特别强调生产过程对流通过程的决定作用,特别强调再生产条件的重要性。这种分析方法,解决了剩余价值在不同部类或部门之间转移是如何实现的难题。
利润率下降与价值转形·第一卷/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本书研究利润率下降与价值转形问题,全书200万字,分为三卷。在价值转形的基础上分析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的论文或著作,目前尚未发现。本书在再生产与价值转形的条件下,分析了对利润率下降起反作用的各种原因,证明这些因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利润率下降,但是,不能改变利润率下降的总趋势。本书尽可能全面地考察资本有机构成与剩余价值率共同提高过程中,各种变量之间的变化关系,以及对利润率的影响。从历史的角度考察,排除短时期的局部现象或假象的迷惑与干扰,认识了利润率变化的总趋势。通过这些分析,证明马克思的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