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作者的搜索结果
杂病源流犀烛
5人今日阅读
1.本书由“中医临床必读丛书”精选而来。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2.所选医籍,多为医家推崇,尊为必读经典医籍,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3.所选医籍均为各位专家遴选精善底本,加以严谨校堪,为读者提供精确的原文。4.本次修订拟从开本、装帧形式、用纸方面进行调整,同时针对原书错讹之处进行订正,并改写导言,更新和增加使用说明等。全书分为脏腑门、奇经八脉门、六淫门、内伤外感门、面部门、身形门,每门介绍病证若干,每一病证,先述源流,详述原委,列其形证、主治、用方,并附导引等治法。读者对象:中医临床医生。 温馨提示:本产品为电子书,非实体纸质图书。为保护图书著作权,电子书不提供原文件,不支持导出和打印,仅支持人卫社相关软件中阅读,可下载至软件中离线查看。电子书内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请购买正版纸质图书。除因质量问题,虚拟商品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
伤寒论纲目
2人今日阅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妇科玉尺
1人今日阅读
《妇科玉尺》是一部中医妇科著作,为《沈氏尊生书》所收书籍之一,由沈金鳌撰著。该书成书于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共六卷,九篇。卷一论求嗣、月经诸疾,卷二论胎前诸疾,卷三论小产、临产诸证,卷四论产后诸病,卷五论带下、崩漏诸疾,卷六论妇女杂病。本次整理以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无锡师俭堂刻本为底本、清同治十三年(1874)湖北崇文书局重刻本(下简称“崇文书局本”)为主校本、清同治一年(1862)醉六堂刻本为参校本。
幼科释谜
儿科著作。六卷。清·沈金鳌撰。刊于1774年。前四卷论儿科诊法,并将主要病证(无痘科)分为24门(类),各编四言韵语一首,予以综括。
妇科玉尺
本书系妇科专著,分月经、胎前、临产、小产、产后、带下、崩漏、妇女杂病8篇。炮制多在方药的脚注下。有关炮制药物80余种,记述较简单,但对妇科主药香附的炮制非常讲究。
妇科玉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诸脉主病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要药分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幼科释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沈芊绿医案
《沈芊绿医案》成书年代不详,目前仅存手抄孤本,藏江苏省镇江市图书馆。该书载沈金鳌治疗寒热、风温、湿温、春温、冬温、暑、暑风、湿、汗、疟、瘾疹、风痧、黄疸、呕吐、吞酸、哕、噫、郁、噎膈关格、痞满积聚、食伤、酒伤、肿胀、淋浊、遗精、痔、瘰疬、痰饮、经漏崩带、胎前、产后、幼科等内科、外科、妇科及儿科验案,凡547案,后另附单方4条。该书反映了沈金鳌的医学思想及临床经验,不少内容能与《沈氏尊生书》相印证,有独特的学术价值。此次以镇江图书馆所藏手抄本为底本,以《沈氏尊生书》为参校本进行校勘注释整理。
沈氏尊生书
《沈氏尊生书》主要内容包括:脉象统类、诸脉主病诗、杂病源流犀烛、伤寒论纲目、幼科释谜、妇科玉尺、要药分剂凡七种,选用清乾隆三十九年甲午刻本为底本,精心整理校注而成。《脉象统类》一卷,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以统二十七脉,条理,清晰,说理透彻。《诸脉主病诗》一卷,仿濒湖脉法,作二十七脉主病诗,以言脉理主病,朗朗上口,便于记诵。《杂病源流犀烛》三十卷,分作六门,共析九十二种病证,从源到流,探其由来,审其变迁,明其证治,变杂乱而为明晰。《伤寒论纲目》十八卷,以仲景《伤寒论》原文为纲,选辑后世医家注解为目,不但于理论阐发精当,于辨证施治更为精详,又有沈氏按语,多补前人所未及。《幼科释谜》六卷,前四卷述儿科诊断大法,二十四门症候,探流析源,精当简要。后二卷收集应用诸方,多效验实用。《妇科玉尺》六卷,分求嗣、月经、胎前、临产、带下、崩漏、妇女杂病九篇,每篇先作综述,次列脉法及前人治法,后汇录方剂,详略得当,符合实际。
女科玉尺
《女科玉尺》共分六卷。包括求嗣、月经、胎前、临产、小产、产后、带下、崩漏、妇女杂病等内容。书中各篇先作综述,凡属各该门的证候,已具概要。次列脉法。再次就该门举出主要病症,以及前人治法,或详或略。恰合临床实际需要。最后附录方剂及药物加减方法,以备临证选用。 本书取材精审,系统扼要,论述精辟,符合实际,对学习和研究中医妇科有极高参考价值。
沈金鳌医学全书
本书共收载了沈氏著作《脉象统类》、《诸脉主病诗》、《杂病源流犀烛》(30卷)、《伤寒论纲目》(18卷)、《幼科释谜》(6卷)、《妇科玉尺》(6卷)、《要药分剂》(10卷)七种和一篇《沈金鳌学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