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作者的搜索结果
吾土吾民:农民的文化表达与主体性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5.8%
重返1949年以来的传播实践,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进程中,作为农村传统文化的皮影戏与社会主义文艺和新自由主义不断碰撞。农民是文化的主体,他们在彼时与当下分别是如何表达文化变迁的?从中可以看出社会主义中国农民的文化是什么,以及他们的表达具有何种当代价值。在范式层面,本书将传播史研究延伸到前大众传播时代的农村场域,同时引入传播政治经济学和人类学民族志,尝试着在方法论层面打通这三个充满矛盾与张力的学术脉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一个人的京剧史:张正芳评传
京剧是中国的国剧,和时代脉搏紧密相连。本书主人公张正芳,作为上海戏校的第一代传人,中国京剧艺术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女教授,其从业、授业的人生经历代表了自民国以来大多数戏曲行业从业者的真实状况。本书由点及面,通过深入讲述一个人的人生故事,为反映中国20世纪的京剧变迁、时代精神和历史选择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也对当下京剧的传承、传统文化的保护等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土门日记
《土门日记:华县皮影田野调查手记》是一部纪实作品。背景是2007年年底三个清华学生踏着百年不遇的大雪入潼关,来到陕西华县,开始了为期一年半的田野调查。如拉比诺一样,感慨于当代大学古典意义上的人文教育的式微,他们选择了如同浪子一般的行走,用“民族志”的方法到农村深处去寻找意义。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当我们奔波于十丈红尘,还有一种别样的人生,它不是传奇。《土门日记:华县皮影田野调查手记》适合关心皮影、关注大学生成长的人士阅读。
群众新闻学
中国特色新闻学的核心在于群众路线,基于群众路线发展出群众新闻学。本书通过对农村俱乐部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考察,在群众新闻学的框架中提出“群众新闻路线”。群众新闻路线既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年新闻事业的遵循,又能与西方专业主义的新闻理论展开批判性对话,是一种基于实践的、自主的、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辩证统一的新闻生产和媒体运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