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清
黄河清是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艺术系教授,笔名河清,1958年生于浙江临安。他为东方文明的价值和与西方文明的关系正名,认为东西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差异”而不是“差距”,并力图消除中国人近百年的文化自卑感,为东方文明的进步贡献了不可缺少的力量。
艺术的阴谋
《艺术的阴谋:透视一种“当代艺术国际”》以一种“非主流”的独立立场,展示另一种景观的“国际当代艺术”简史。《艺术的阴谋:透视一种“当代艺术国际”》旨在揭示:“国际当代艺术”既非“国际”亦非“当代”的艺术,而是一种战后美国人在世界上强行确立的“美国式艺术”。 战后美国动用强大的文化宣传和艺术市场的力量,把原先非艺术的日常物品和行为确认为艺术。美国人以“反艺术”、“反绘画”的名义,宣告欧洲古典艺术“过时”,而把196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波普”、“行为”、“装置”、“概念”等宣告为“当代艺术”,由此强行把世界艺术中心从巴黎迁往纽约。 美国人标举“时代性”掩盖“美国性”,将“美国艺术”等同于“当代艺术”;同时标举“世界性”掩盖“美国性”,将“美国艺术”等同于“国际艺术”,以消解其他国族文化艺术存在的合法性。由此,美国取代了欧洲,美国主导了世界,美国式“国际当代艺术”成为一种“当代艺术国际”,势将“美国式艺术”推行于全世界,这便是“艺术的阴谋”。
西方民主的乌托邦
《西方民主的乌托邦》讲述了,本义的民主概念包括两点:人民自己主政,真正的社会平等。当今西方实行的代议制并非民主。代议制只是代民做主,并不是人民自己当家做主。同时,真正的社会平等即经济财产的彻底平等,也不可行。 在这个意义上,本义的民主是不可实现的乌托邦。 当今西方政制的实质是法制,远非西方主流媒体所标举的“民主”。如果我们弄清西方现行政制不是民主,可以打破中国知识界存在的“民主迷信”。 河清编著的《西方民主的乌托邦》高度肯定中国自己的政治智慧——“为民”。 中国人两千多年前就懂得“载舟覆舟”的政治辩证法,君主(政府)只有“为民”,才能长治久安。 “民主”口号极为美好,但正如法国哲人阿兰所言:“理论上如此美好的民主,可以在实践上导致巨大的暴行!”
重返中国·破解进步论:为中国文化正名(修订版)
《重返中国·破解进步论:为中国文化正名(修订版)》旨在揭示“进步论”(或社会进化论)是以物质指标判定一个社会的先进与落后,尤其内涵一种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主义,造成了国人心中深重的文化自卑感,严重阻碍了中国在文化上的自信和自强。“进步论”只注重在时间直线上的先进与落后,表现为一种“时间崇拜”(时代崇拜),无视空间意义上人类文化的多样差异。《重返中国·破解进步论:为中国文化正名(修订版)》引用莱维-斯特劳斯“文化多样性”和亨廷顿“文化个性”的观点,批判“世界文明”(文化大同)的说法。作者吁请国人坚持中国的文化精神或“文化个性”,为中国文化正名。
现代与后现代
《现代与后现代:西方艺术文化小史》分为两部分: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作者把“现代性”归纳为五个特征:人类中心主义、进步论、个人中心主义、“新”之崇拜和非主题化倾向(现代艺术),而“后现代性”则是对“现代性”的质疑和扬弃,是“现代性”的物极必反。 全书旨在论证自启蒙运动开创的“现代性”原则、勾画“现代性”在今日西方的困境,正是西方文化陷入深刻的危机,才有出现后现代主义的转折。与此同时,作者在题外话中,强调中国文化并非“落后”文化,而是一种独特的、与西方文化有实质“差异”的文化。中西文化不是“差距”的关系,而是“差异”的关系。因此,实有冷静地反观自己脚踏的土地、重新认识和肯定中国文化的价值的必要性。 提倡一种文化的民族主义,认为只有重续中国文化的本根(而非乌托邦地乞灵于西方“现代性”文化)才能救中国,这是作者河清的信念。河清专攻西方艺术史,在历史地阐述西方“现代性”文化的形成和“后现代性”现象的产生之时,不无个人的创见,想必对海内外学者有所启发。
现代,太现代了!中国
本书首先阐述西方“现代性”文化的五个特征;人类中心主义,个人中心主义,进步论,“新”之崇拜,非主题化倾向(现代艺术)。而“后现代”现象是对“现代性”的质疑和扬弃,是“现代性”的物极必反。 作者揭示西方“后现代”现象与中国文化有某种共通,进而强调中国文化并非“落后”,而是一种独特的与西方文化有实质差异的文化。中西文化不是“差距”的关系,而是“差异”的关系。 作者认为近现代中国全面接受西方现代性文化,先验否定自己的文化,已到了“太现代”地步。因此介扬一种“文化的民族主义”,是当今中国的当务之急。
全球化与国家意识的衰微
《全球化与国家意识的衰微》旨在揭示“全球化”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说法,而是由西方新自由主义长期人为宣传出来的口号,代表的是跨国金融资本和跨国公司的利益。“全球化”的潜在之意是削弱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主权,以使美国主导的跨国金融资本和经济势力畅行无阻于全球各地,最大限度地攫取各国的资源和财富。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对此作了深刻揭露。
"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世纪骗术《艺术的阴谋》更新版》是著名艺术史评论家河清教授在其经典之作《艺术的阴谋》出版后,经过进一步地深入研究,确认美国人发动的所谓“当代艺术”,其本质还不仅仅如《艺术的阴谋》中曾说的那样,是“美国式艺术”,而是地地道道的“骗术”!为此,河清教授几度赴欧,重新收集整理了大量资料,继续撰写了数万字颇具说服力的文稿,并对原《艺术的阴谋》中不尽精准的观点进行了修正,从而重新“锻造”出了这部观点明朗,极具时代价值的《“当代艺术”:世纪骗术《艺术的阴谋》更新版》论著。河清教授在书中以大量翔实的证据,揭露出美国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如何以金钱为前导,把那些原本与艺术无关的物品或行为,强行冠以“艺术”的名号;并以之否定世界各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打垮古老民族的文化优越感和民族自尊心,为控制乃至颠覆他国政权,进行舆论和心理的前期铺垫。 此书从“当代艺术并不当代”这一话题入手,对“先锋派”的本质与形成、装置概念如何排挤传统绘画和雕塑,文化冷战的幕后的推动者——美国中央情报局,世界各地艺术博物馆的政治背景,激浪派是如何砸烂欧洲艺术的,艺术之都巴黎的沦陷,纽约何以变成“世界艺术中心”,“波普艺术”如何在法国变种,维也纳“行动派”和意大利“贫穷艺术”如何颠覆经典艺术,“国际当代艺术”顺美者昌,逆美者亡局面的形成,艺术市场、艺术博览会、艺术媒体如何绑架当今艺术的“潮流”,日用品和垃圾何以成为艺术珍品,中国从艺者如何沦为西方艺术的代言人……进而,作者疾呼“当代艺术”是骗术!并号召国人“抵制将洋垃圾引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