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敬东
渠敬东(1970年1月-),出生于辽宁沈阳,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任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其主要研究领域有西方社会思想史、中国社会学史、组织社会学、社会结构研究等。
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
17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7.8%
启蒙的最初目标是让人们高举理性的大旗,摆脱蒙昧与恐惧,树立自由与自主。然而在理性一路高奏凯歌,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登峰造极的时候,启蒙却走向了它的反面…… 本书通过探究启蒙概念的起源、批判文化工业、揭示反犹主义的深刻思想根源,力图指出,如果启蒙失去批判的维度,就会成为单纯的工具理性,如果丧失了人道的维度,最终会成为敌视人的怪物。为此,我们需要启蒙辩证法。
山水天地间:郭熙《早春图》中的世界观
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2.4%
《山水天地间》聚焦于北宋著名画家郭熙的代表作《早春图》,通过大量的图像细读,结合经典画史画论中的描述与品评,对宋代山水画中所蕴含的文化特质,分“物象与心观”“近质与远势”“天高与地远”“人迹与神居”“笔墨与品格”五个方面做了深入剖析,逐渐展开以苏轼、黄庭坚为代表的宋代士大夫胸中的大观世界。在古今中西对比的视野下,探寻中国艺术的文化内核与精神高度。在现代世界里,不能只有政治、社会和经济构成的总体史,而必须还要有一种存在于人的内心之中的自然王国,以作平衡和矫正。对于中国文明,恰恰就这一点来说,我们有着丰厚的文化传统,特别是中古以降的山水系统的发育,构造了独特的文明基因。古人所谓“胸中丘壑”“胸中气味”“胸中磊落”,讲的都是人的境界。把自己挥洒在整个世界里,浸没在整个世界里,山林中的那份自然,是士人全心的构造,是超越性的,是精神性的。中国人没有了这种内生性的心意心境,我们的文明便早就覆灭了重新构建完整的山水,重新构建中国人的宇宙观,重新构建中国人整全的超越世界,才是中国艺术的真正出路。艺术的未来,不是跟在资本屁股后面,搞一个小想法,抓住一个小意念,换一种新材料,而是要真正逼近西方和中国的整个传统,对历史和现实有整全的理解。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山水,永远是我们文明复兴的必由之路。
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
1人今日阅读
如果说社会学这个传统的许多重要概念,如整合、团结、功能、分化等,都不免浓厚的社会救治的味道的话,那么有一个概念可能是个例外,这就是失范。涂尔干简明地揭示了这个概念对于社会学家的悖谬:失范意味着“社会在个体身上的不充分在场”和“社会的缺席”。作者对于社会学理论不能面对困境的这一根本的“困境”有着深刻的理解,所以选择从“失范”概念入手来重构社会学面对“社会的缺席”,甚至“断裂”时刻的理论可能性。本书荣获第三届(2003年度)胡绳奖。
自由与教育:洛克与卢梭的教育哲学
1人今日阅读
王楠通过洛克对教育问题的思考,与洛克《人类理解论》中对人性的分析、《政府论》中对政治社会的考察联在一起,全面阐述了洛克通过教育培养现代社会中自由理性的人的基本思路。渠敬东集中深入地考察了卢梭的《爱弥儿》一书,社会理论以往并没有充分考虑《爱弥儿》中的教育模式对现代社会的深刻影响,渠敬东的分析有力地弥补了这方面的缺陷,不仅和上篇对洛克的教育思想的考察构成了具有丰富理论张力的对照,同时也勾画出教育在构成现代社会的人心秩序方面所经历的一段重要历程。——李猛。由王楠撰写的上篇并没有把视野局限在《教育漫话》,而是将洛克的教育思想放在由《人类理解论》、《政府论》等著作构成的洛克总体思想体系中。由渠敬东撰写的下篇基于国内外对卢梭名著《爱弥儿》的大量研究成果,将《爱弥儿》全书分为两大部分,其主题是,如何培养一个“人”与如何培养一个“公民”。作者对附录中书柬的讨论也非常精彩,现代社会的复杂性使爱弥儿作为人的处境和作为公民的处境都遭到了巨大挑战,面对这些挑战的时候,爱弥儿对自由的理解反而更加深入,在奴役中获得了对自由的真正理解。——吴飞。
改革与变奏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不仅蕴含丰富的制度创新空间,也充分反映改革时代的制度精神,将传统、体制和市场机制充分融合起来,拓展了社会运行和发展的丰富性,释放了基层社会的活力。本书精选多位知名社会学学者的文章,通过系统梳理具有代表性的产权研究,分析乡镇企业的生成结构和运行机制,深入阐释了乡镇企业在转型经济中扮演的角色,回答了诸如在中国社会发生大规模变迁的今天,产权对组织行为产生了哪些影响等更为深入的问题。 乡镇企业实践的活力之源,在于它将各种各样的历史遗产、传统资源和本土策略,与现行体制结合起来,与外来制度融会起来,进行大胆的尝试和创造,印证了真正意义上的改革的时代精神。
社会理论辑刊(第一辑)·涂尔干:社会与国家
社会理论辑刊,第一辑:以“涂尔干:社会与国家”为主题,主要从政治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了涂尔干社会理论中的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和发掘其对当下的意义和价值。同时,又收入一系列学术论文,从社会理论和社会史角度,分别讨论了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有关生活世界的核心问题和中国社会中的乡约和法律的相关议题。在《社会理论辑刊(第一辑)·涂尔干:社会与国家》的最后部分收录了三篇书评,对英国的自然法、法国的社会理论传统和德国的齐美尔研究作了出色的评论。
斯科特与中国乡村
这本书的内容来自于一次特殊的活动。2007年12月我们邀请了美国耶鲁大学的人类学和政治学教授詹姆斯?斯科特访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由农村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和《社会学研究》编辑部联合组织了一个研讨会。这个研讨会的内容就构成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随后,斯科特教授又在清华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发表了演讲。 全书的结构反映了我们讨论的结构。在最初的设计中,我们曾经计划分作三个专题,这三个专题对应着斯科特的三本已经翻译成中文的著作,分别是《道义经济》、《弱者的武器》和《国家的视角》;但是在讨论中我们发现,表面上清晰的三个主题实际上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我们保留了原来的三个部分,但是讨论的内容有许多交叉。 目 录 目录 编者的话/1 研究与对话 第一节农民的道义经济与现代性/2 Section l:Moral economy and modernity of peasantry 折晓叶:合作与非对抗性抵制——弱者的“韧武器”/3 Zhe Xiaoye:Cooperation and Non—confrontational Resistance: Tenacious Weapons of the Weak 朱晓阳:黑地?病地?征地:滇池小村的地志与斯科特 进路的问题/40 Zhu Xiaoyan9:Black land,sick land and land acquisition--The topography of a Dianchi village and a critique of Scott’s approach 斯科特等:评论和讨论/92 James C.Scott,et al.:Comments and discussion 第二节农民的抗议和弱者的武器/116 Section 2:Peasant pr0test and weapon of the weak 郭于华:作为历史见证的“受苦人”的讲述/ll7 Guo Yuhua:Narratives of the“Suffering People"as Historical Testimony 应星:“气”与中国乡村集体行动的再生产/l37 Ying Xin9:“Qi” and the Reproduction of China’s Rural Collective Action 斯科特等:评论和讨论/158 James C.Scott,et al.:Comments and discussion 第三节 国家的视角与猫鼠游戏/l73 Section 3:State and Cat-mouse game 周飞舟: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 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174 Zhou Feizhou:State Power Retreats From Rural Society:Rural Fee Reform and the Chang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e and Peasant 王晓毅:生态压力下的牧民与国家/224 Wang Xiaoyi:Herders and State under Ecological Pressure 斯科特等:评论和讨论/241 James C.Scott,et al.:Comments and discussion 学术演讲 清华大学演讲/278 国家的视角:观点和批评/279 Perspective of the State:Views and Criticisms 中央民族大学演讲/289 文明缘何难上山/290 Why Civilization can’t Climb hills?
中国社会学经典导读(上下册)
《中国社会学经典导读(套装上下册)》讲述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经历了王朝崩溃、军阀混战、外敌入侵、学潮汹涌、民怨鼎沸,但在文化学术领域,却又是思潮激荡、呐喊起伏、学术大家辈出。中国社会学在此一时期,也呈现了难得的快速发展局面,一些研究成果达到了那个时期所能达到的巅峰,并且迄今难以超越。这段中国社会学的学术发展史,是我们认识传统中国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我们今天在新的现实基础上发展中国化社会学所不能忽视的学术遗产。
希望的谬误
“开放的艺术史”丛书原创新品 重估透纳在西方艺术史上的革命性地位 收录多幅透纳艺术生涯最具代表性的画作 以绘画为线索呈现19世纪大英帝国的兴衰 透纳在西方艺术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但因其很难被划分进某一流派,他在普通读者心中的知名度恐怕比不上受其启发的后辈——以莫奈为代表的印象派画家。基于此,关于透纳的相关学术著作,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无法概括透纳为现代艺术的发展所做的贡献。本书广泛参考了艺术评论家罗斯金的代表作《现代画家》和《透纳与拉斐尔前派》,同时又将透纳一生的创作与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和欧陆的历史联系起来,不仅对透纳在艺术史上的开创性贡献进行了完整的呈现和深入的分析,同时也展现了透纳风景画创作背后的文明观和历史观,将对透纳绘画的分析从单纯的审美体验上升为对人类文明整体的思考,从而打破了艺术史和政治史、社会史的边界,为普通读者了解透纳、专业读者重新审视透纳提供了新颖独特的视角和较为完整的素材。 -- 威廉•透纳以擅于描绘壮丽景色和捕捉光、空气、水之间的微妙关系而闻名,被视为现代艺术的奠基者。可他对后世的影响绝不仅仅限于技巧层面,可谓与莎士比亚并肩的文豪。透纳的一生,经历了18—19世纪欧洲社会的动荡与大英帝国的兴衰;他的画作,或隐或显地反映着时代的重大事件,揭示出画家内心对西方文明体系以及人类未来的前瞻性理解。
反市场的资本主义
本书内容包括:市场模式的演化;自我调节市场与虚构商品:劳动、土地与货币;经济:制度化的过程;为市场定位;否思社会科学:19世纪范式的局限等。
现代政治与自然
本书分主题研讨、研究论文、书评三大部分,详细介绍了自然法传统中的霍布斯、卢梭社会理论的宗教渊源初深、伟大的界定者:霍布斯绝对主权论的一个新解释、《利维坦》导读、有朽者的不朽:现代政治哲学的历史意识、均值人与离散人的观念巴别塔:统计社会学的两个概念基石、谢林的自由概念、友爱的难题等。
现代社会中的人性及教育
康德在《论教育》中曾经说过这样两句话:1.“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2.“人只有通过人,通过同样是受过教育的人,才能被教育。”假若单从字面去理解,我们大体上可以读出这样的意思:1.教育乃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并区别于其他的根本要素——教育即是人性,是人的自然;或者按照康德在同一段话中的说法,“除了教育从人身上所造就出的一切外,人什么也不是”,所以,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人的规定性。2.任何教育都是人的教育,都由人来执行,教育是依靠“人”来塑造“人”的过程;因此,教育的秘密,在于“已完成的人”与“将完成的人”之间所发生的联系,这意味着,教育不仅是在“教”与“学”之间所结成的一种人际纽带,而且,教育必是当前发生的,属于实践的范畴。总之,康德的这个说法,提出了关于教育的两个基本问题:人的自然和人的社会构成……
组织变革和体制治理 创新工程
《组织变革和体制治理 创新工程》通过梳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中企业与职工关系的变迁过程,从占有、经营和治理三个维度出发,考察了劳动关系发展变化的阶段性特点。《组织变革和体制治理 创新工程》着重分析了企业的单位制结构及组织内部的师徒制等机制,提出了体制治理与民情治理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也较为详尽地考察了改革以来承包制、市场制和项目制下乡镇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中劳动关系的演变过程,总结了造成不同时期劳动关系矛盾的诸因素,提出了从结构和机制出发多向调整劳动关系的看法。
商业与正义 启蒙运动研究
本文集通过对亚当·斯密、卢梭、休谟等思想家相关论题的专业研究,阐释了现代商业社会形成的原因和基础,揭示了商业与正义之间的张力,论述了斯密等人是如何回应传统社会向商业社会的演进过程中所蕴含着的野蛮与文明、自然与社会的冲突,并对商业社会做出积极辩护的。
商业社会的根基(社会理论辑刊第二辑)
《商业社会的根基》为《社会理论辑刊》的第二辑,以“商业的社会根基”为基础,并汇集了其他相关文章和译文。本辑集刊从不同的角度,尝试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是现代经济社会,它到底来自何方,有着什么样的出身、理由和根基。本辑集刊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主题研讨:商业社会的根基”“学术论文”“中国研究”“书评”;其中“主题研讨”是本辑的主要部分,占据本辑三分之二篇幅,重点探讨了约翰•洛克的思想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丹尼尔•笛福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及遗作《英国商业规划》中蕴含的洞察现代经济社会的深意,以及威廉•配第对现代英国之世界观与政治思想背景的探讨。
塞尚的山水境域
以中国文明的“山水”视野观照现代艺术之父塞尚 从中国山水画论出发,重估塞尚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哲学内涵 探讨中国古典绘画传统对西方绘画现代转型的启发 -- 《塞尚的山水境域》为《山水》辑刊的第二辑,专题聚焦现代艺术之父保罗•塞尚,探讨了塞尚风景画与中国古典山水画之间隐秘而幽微的关系,从“气韵生动”“以形媚道”等中国山水画的理论与技法出发,重估了塞尚作品的艺术和思想价值,呈现了中国古典绘画的“写意”传统对西方绘画现代转型的潜在影响,同时也涉及梅洛-庞蒂和罗杰•弗莱等西方思想家对塞尚的经典性解读。除专题外,本书其他部分均围绕“山水”展开论述,或涉及对古典绘画中的“山水”意象、“山水”人物以及山水画“平远”风格的分析,或探讨经典文本(《论语》、冯至和里尔克的诗歌)与山水画之间的互鉴关系,或另辟蹊径,在跨学科、跨文化的视野下呈现“山水”意象在宗教信仰、城市建设和中世纪博物志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