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作者的搜索结果
人是什么
在融構基督神學與現代人文-社會科學方面,潘能伯格撰述了兩部篇幅頗大的著作:《科學理論與神學》(Wissenschaftstheorie und Theologie, 1973)和《從神學看人類學》(Anthropologie in theologischer Perspektive, 1983),從神學角度相當深入細緻地討論了現當代人文-社會科學中的一些基本問題,堪稱基督神學的人文-社會科學典範。在某種意義上說,人類學帶有現代人文-社會科學的綜合性學科的特質,涉及語文學、生物學、史學、社會學、法學、倫理學、政治學等學科要素,以人類學作為基督神學的對話者,實際可達到使神學參與同現代人文-社會科學的全面對話之效,以顯明現代人文-社會科學的限度和神學思想在學術域中的合理性。潘能伯格的這一學術方向表明:基督神學家應當而且能夠參與當代人文-社會科學的專業化的問題討論,而非膚淺地評議或簡單化的批評(這只會讓人文-社會科學界的學者蔑神學家的職分)。 本書可視為《從神學看人類學》一書的簡本,其理性知識化的論說樣式和豐富的人類學知識素養,值得漢語神學界引為自鑑。本書的嘗試映證了韋伯的論斷:基督神學的現代型學術轉化,並非必然以犧性信仰為代價。
神学与哲学/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潘能伯格是当代德语基督新教*具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和学者之一。如题,本书的主旨在于讨论神学与哲学的相互关系,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一、哲学与神学之关系规定的各种类型;二、基督教对柏拉图主义的接受、亚里士多德对基督教神学的影响与基督教思维与斯多亚哲学的关系;三、基督教对哲学主题构成的贡献;四、近代文化从基督教解放;五、今日的神学与哲学。
近代德国新教神学问题史
《近代德國新教神學問題史》是潘能伯格多年講授近代神學史的講稿整理而成。本書以獨特的視角介紹和評析了百餘年的近代德國神學史。然而,這部著作的真正價值,卻不限於它介紹了一個又一個博大精深的神學體系,而在於它處處體現出的問題意識。 近代德國新教神學有其獨特的「過去」和「總體態勢」,漢語神學也是一樣。如何從一種不自覺的處境神學成為一種自覺的處境神學,是漢語神學需要認真對待的問題。本書正正為漢語神學作了一個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