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奥多尔·蒙森
克里斯蒂安·蒙森(德语:Christian Matthias Theodor Mommsen,1817年11月30日-1903年11月1日),德国古典学者、法学家、历史学家、记者、政治家、考古学家、作家,190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关于罗马历史的作品对当代的研究仍十分重要。他也是一个突出的政治家,曾是普鲁士和德国的国会会员。他对罗马法和债法的研究对德国民法典有着重大的影响。
罗马史(套装全五卷)
3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2.8%
《罗马史》1-5卷自罗马起源写起,详尽描述了描述了古代罗马共和国近1000年的全部历史发展进程:从政制改革、法律宗教、文学艺术,再到党伐战争、分裂统一。它研究了罗马在意大利半岛如何一步步扩展自己的版图、成为横跨亚欧非大陆的大型帝国其过程及原因,并对罗马衰亡的必然性做了深度的分析。《罗马史》准确系统的叙述使这部巨著在涉及这一古代时期的各个领域都达到了百科全书式的广度,体现了在罗马史研究中运用的新史学方法,可谓全面严谨、通俗易懂。《罗马史》也是作者特奥多尔·蒙森本人最重要的一部历史作品,兼具学术性与文字性,他也因此在190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位获得该殊荣的历史学家。
罗马史(第一卷)
1人今日阅读
《罗马史》第一卷内容为罗马形成的初始阶段至王政时期的终结。作品并未去讲述罗马的历史进程,因为此卷内容只涉及到史前和形成初期的意大利半岛情况,没有任何文字资料加以佐证。《罗马史》第一卷从意大利半岛的地理形势开始,讲到了最早的原始移民及民族的构成及关系,移民社会的家族形态,最早的社区形式及组织关系,讲到他们的发展和与古希腊人、腓尼基人、小亚细亚的爱奥利亚人等周边民族的关系和往来,谈到罗马早期城市建设和他们的生产、生活、贸易、祭祀、建筑、艺术等内容。本书作者精于语言学研究,在没有文字资料加以考证的前提下,利用了保留下来的原始语言词根,用古希腊文、古拉丁文、古梵文、古希伯莱文等等众多古老的语言词汇及词根的演变,来阐释各种名物的传播与相互影响,大量的注释运用,展示了作者丰厚的知识积淀。因此《罗马史》这套书对于研究者来说,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资料性百科全书,为阅读者提供了大量的研究素材。身为德国人的蒙森,以德人理性的思维和缜密的逻辑,为作品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是一部经典型的史学研究著作。
罗马史(第四卷)
1人今日阅读
《罗马史》第四卷共分为十三章,主要讲述的是开始走下坡路的罗马共和国的内忧外患。两位格拉古的改革,德鲁苏斯的变法,都没能救罗马于衰颓。经历了朱古达战争、米特拉达梯斯战争和同盟战争的罗马也没有重振雄光,反而是马略、苏拉等军阀逐步兴起。军阀们冲进了罗马城,开始独裁。此外,和前面的每一卷一样,每卷最后总会有文学、艺术、经济部分的专章,在政治军事史之外也有足够的社会史资料。《罗马史》第四卷引述了大量数据资料和加图等人的原始文献材料和当时知名作者如剧作家、演说家的相关作品资料,这为从事罗马史研究者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素材,为阅读者提供了大量的可资借鉴的元素。身为德国人的蒙森,以德人理性的思维和缜密的逻辑,为作品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算得上是一部经典型的史学研究著作。
罗马史(诺贝尔文学奖大系)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6.6%
蒙森的主要成就是对古代罗马历史的研究。《罗马史》是他经过30年的努力得以完成的史学巨著。渊博的学识和民主主义的信念,使他能以新的光辉烛照这个两千多年的古代社会。他热烈赞扬富于民主精神,奖掖科学、艺术的凯撒,而把庞掊只看作一个善于练兵的低级军官。在展示古罗马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风俗习惯方面,这部巨著具有百科全书般的广度。作品文笔洗炼,叙事生动,富于戏剧性,人特形象鲜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罗马史》的巨大成就,为作者赢得极高声誉。
罗马史(第二卷)
《罗马史》第二卷主要讲述的是自罗马王政废除至意大利统一这段时期的历史,全书共分为九章,前三章的主要内容是罗马废除王政后几百年间的罗马内政问题与政治权力的争夺;第四章至第七章主要讲述的是罗马在统一意大利的过程中经历的战争与罗马人反抗其他民族侵略的斗争历史;第八章至第九章主要讲述的是罗马在统一意大利之后的一些法律、宗教、经济、文化、艺术以及科学方面的政策。蒙森这一卷《罗马史》的主要内容是讲述罗马统一整个意大利的过程,所以他将很多笔墨都集中在罗马对外的战争上。而他也着重描写了罗马被高卢人侵占并且在占领之后将罗马城夷为平地在罗马人经过无数的血战之后,终于统一了整个意大利半岛,罗马的统治领域扩展到下意大利内地和整个意大利的东海岸,大致从爱奥尼亚海直抵凯尔特边境,罗马的统治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与周边地区的争夺也更加激烈。
罗马史(第三卷)
《罗马史》第三卷主要讲述的是从罗马统一后到征服迦太基和希腊诸国,经历了为争夺地中海西部统治权而同迦太基进行的两次布匿战争;为争夺地中海东部而同马其顿和安条克等进行的东方战争。书中比较详细地描写了战争的经过及罗马的失策与战功,以及罗马共和国与周边各民族城邦间的关系。有关战争的研究占据了本卷的四分之三内容,然后笔锋一转,比较细致地对罗马共和国的内部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对外贸易进行研究,对罗马的信仰与风俗、文学与艺术及其与希腊文化的交流等作了深入比较研究。《罗马史》第三卷引述了大量数据资料和加图等人的原始文献材料,以及古罗马剧作家、诗人的相关作品资料,这为从事罗马史研究者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素材,为阅读者提供了大量的可资借鉴的元素。身为德国人的蒙森,以德人理性的思维和缜密的逻辑,为作品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是一部经典型的史学研究著作。
罗马史(第五卷)
《罗马史》第五卷主要内容涉及罗马共和国晚期军人君主制的创立,研究了罗马从共和制向君主制即罗马帝国的转化过程。在罗马共和国晚期,先后出现了三个军事寡头:庞培、恺撒和克拉苏。通过对东方亚洲叙利亚地区的征服,罗马的东部边界已拓展至小亚细亚及两河流域地区,其征服者庞培获得了至高的荣誉及地位;通过对西北部高卢地区凯尔特人的征服战及对日尔曼人的阻击,恺撒成为了名噪一时的大英雄;通过对斯巴达克斯奴隶暴动的镇压,克拉苏声望雀起。这三个人同时都手握重兵,成为了罗马重权在握的执政者。与此同时,昔日的贵族元老院则日渐衰微,加上其内部不断的争斗和倾轧,传统贵族的势力不断式微,公民大会除了被军人所利用外已一无是处,罗马社会不可挽回地向着独裁的军人君主政治演变。随着这种演化,罗马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都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罗马史》第五卷延续了作者体载惯性,引述了大量数据资料和原始文献材料,以及古罗马剧作家、诗人的相关作品资料,这为从事罗马史研究者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素材,为阅读者提供了大量的可资借鉴的元素。身为德国人的蒙森,以德人理性的思维和缜密的逻辑,为作品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是一部经典型的史学研究著作。
罗马史(第一册)/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15
蒙森《罗马史》共五卷,分四册出版,第一册收录第一、二卷内容;第二册收录第三卷内容;第三册收录第四卷内容;第四册收录第五卷内容。 蒙森《罗马史》详尽地叙述了自远古至共和国末期将近1000多年的罗马历史,阐述了罗马从偏于一隅的弹丸小国如何一步步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国家的过程及其原因,并指出了罗马在日渐强盛中已经蕴含衰亡的种子。本书视野开阔,论证严密,在涉及这一古代时期的各个领域都达到了百科全书式的广度。作品文笔洗练,叙事生动,富于戏剧性,人物形象鲜明,达到了历史性和文学性的完美结合。 1902年,蒙森因这部专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位获得这一殊荣的历史学家。本书也成为研究罗马史的权威之作。瑞典学院在颁奖词中评价道:“今世最伟大的纂史巨匠,此点于其巨著《罗马史》中表露无疑。”
诺贝尔获奖作品集(套装共28册)
《诺贝尔获奖作品集(套装共28册)》意在向我国读者介绍有关诺贝尔文学奖的全部情况,其中包括获奖作家的代表作品和优秀作品、获奖的原因、他们的生活传略、时代背景、文学观念、文学成果、创作经验等等,供我国读者欣赏和借鉴,并得以了解诺贝尔文学奖的全貌,而且也可让读者进一步了解20世纪文坛的概括和文学潮流的变迁,从中得到启迪和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