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
王充(公元27年-约公元97年),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绍兴上虞)人,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后汉三贤之一(与王符、仲长统齐名),著有《讥俗节义》《政务》《论衡》《养性》等书,但只有《论衡》保存下来。 他在主张生死自然、力倡薄葬,以及反叛神化儒学等方面彰显了道家的特质,以事实验证言论,弥补了道家空说无着的缺陷。他也是汉代道家思想的重要传承者与发展者。
论衡
8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1.2%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论死篇
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3.8%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刺孟篇
本篇是王充讥刺孟子的,所以篇名叫“刺孟”。
答佞篇
本篇通过问答形式,回答了有关佞人,特别是如何识别佞人的诸多问题,故篇名曰“答佞”。
寒温篇
《寒温篇》是王充创作的作品。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感虚篇
王充想在本篇中说明“精诚”至极能感动天地鬼神是虚妄的说法,故篇名称为“感虚”
儒增篇
本篇王充列举十六个事例,指责了“儒书”中浮夸不实之辞,“言众必言千数,言少则言无一”,故称篇名曰“儒增”。 像“儒书”宣扬尧、舜及周初“一人不刑”,“刑错(措)不用”。王充就举出尧、舜和周初使用暴力的例子,驳斥了这种有意夸大“尧舜之德”、“文武之隆”的做法。对“儒书”赞扬董仲舒读《春秋》,“专精一思”,“三年不窥园菜”,他则认为,人的精力有限,需要一弛一张,董仲舒“安能用精三年不休”?其他诸如弘演的“忠”,高子羔的“孝”,荆轲的“勇”,王充指出,不过是些“好增巧美”,“十则言百,百则言千”的夸张,并不是事实。文中虽有误批和可商榷之处,但可看出王充对待问题的态度是严肃而认真的,是求实的,这对当时“以为载于竹帛上者,皆贤圣所传,无不然之事”,无疑是一种进步。
论死篇
本篇是王充无神论思想的代表作,文中尖锐地批驳了人死灵魂不死的谬论。
乱龙篇
这是一篇替董仲舒所鼓吹的设土龙求雨的观点进行辩解的文章。“乱”字王充训为“终”,即透彻的解释。王充认为,历来人们对于设土龙求雨的解释都不够透彻,所以他专门写了这篇文章,取名“乱龙”。“乱”就是进行透彻的解释,“龙”就是设土龙求雨。
齐世篇
“齐世”,就是古今社会齐同。“圣人之德,前后不殊,则其治世,古今不异。上世之天,下世之天也。”“上世之民,下世之民也。”这就是《齐世篇》命名的含义。本篇的主旨在于批判汉儒尊古卑今的社会历史观。
奇怪篇
儒者称圣人之生,不因人气,更禀精於天。禹母吞薏苡而生禹,故夏姓曰姒;卨母吞燕卵而生卨,故殷姓曰子。后稷母履大人迹而生后稷,故周姓曰姬。《诗》曰:“不坼不副”。是生后稷。说者又曰:“禹、卨逆生,闿母背而出;后稷顺生,不坼不副。不感动母体,故曰“不坼不副”。逆生者子孙逆死,顺生者子孙顺亡。故桀、纣诛死,赧王夺邑”。言之有头足,故人信其说;明事以验证,故人然其文。谶书又言:“尧母庆都野出,赤龙感己,遂生尧”。《高祖本纪》言: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见蛟龙於上。已而有身,遂生高祖。其言神验,文又明著,世儒学者,莫谓不然。如实论之,虚妄言也。
谴告篇
本篇是在揭露和批判“人君为政失道,天用灾异谴告(谴责告诫)之”,故篇名为“谴告”。
命禄篇
王充(公元27年—约公元97年),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字仲任,汉族,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王充年少时就成了孤儿,乡里人都称赞他对母亲很孝顺。后来到京城,进太学学习,拜班彪为师。
命义篇
王充(公元27年—约公元97年),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字仲任,汉族,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王充年少时就成了孤儿,乡里人都称赞他对母亲很孝顺。后来到京城,进太学学习,拜班彪为师。
恢国篇
《恢国篇》是王充创作的国学经典类书籍。
累害篇
本篇阐述才能洪大操行贤淑的知识分子,之所以受压抑、被埋没,并不是他们品行恶劣,才智低下,而是累遭乡里、朝廷损害和灾祸的缘故。
讲瑞篇
本篇讲述的是识别凤凰、麒麟等符瑞的有关问题。
异虚篇
《异虚篇》是汉代道家思想的重要传承者王充创作的一篇散文。出自《论衡》。
商虫篇
《商虫篇》是王充创作的国学经典类书籍。
实知篇
《实知篇》是王充创作的人际处事类书籍。
是应篇
王充在《须颂篇》中说明了这一点:“俗儒好长古短今,言瑞则渥前而薄后,《是应》实而定之。”其主旨是要澄清瑞应的是非,驳斥汉儒虚构或增饰瑞应的厚古薄今之论。
书虚篇
出自《论衡》,是汉代道家思想的重要传承者王充创作的一篇散文。
书记
《书记》的“书”和“记”都是文体的名称。本篇主要讲论“书”、“记”,附论其他各种应用文。
书解篇
本篇着重对儒家经籍以外的诸子百家的著述进行辩解。“书”即是指这类著述,因为通篇采用对答的形式,故取名《书解》。
死伪篇
出自《论衡》,是汉代道家思想的重要传承者王充创作的一篇散文。
祀义篇
《祀义篇》是王充创作的宗教哲学类书籍。世信祭祀,以为祭祀者必有福,不祭祀者必有祸。
谈天篇
《谈天篇》是汉代道家思想的重要传承者王充创作的一篇散文。作者通过对太阳和北斗星的观察以及询问到过日南郡的人,认为地是很广大的,要超出邹衍的大九州。这虽然于文章意义不大,但这种见解在当时有助于人们提高认识,开阔眼界。
问孔篇
东汉时,儒家思想进一步被神化,孔子被捧为圣人、神人。社会上“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王充虽认为孔子博学多识,道德高尚,却又认为“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其文,前后多相伐”,并不是无可非议之处,于是不顾朝野上下盲目崇孔的风气,对孔子进行问难。“追难孔子,何伤于义?”“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理?”他提出在学习中要善于追根问底的主张。认为为弄清问题要敢于不同意老师的意见,敢于“距(拒)师”,敢于说出圣人没有说过的话,“非必须圣人教告乃敢言也。” 文中王充所举事例和非议,虽有不尽妥之处,其精神是很宝贵的。圣人是人,不是神,这种态度至今仍有积极意义,值得继承和发扬。
无形篇
《无形篇》是汉代道家思想的重要传承者王充创作的一篇散文。
物势篇
出自《论衡·物势篇》是汉代道家思想的重要传承者王充创作的一篇散文。 汉时有人认为,人是天有意识地创造出来的,万物也是天按照“五行相生”的说法有意识地造就出来的,而且它们之间相生、相克、相制服、相吞食,都是天意。王充在本篇中则驳斥说,不是“天地故生人”,而是“天地合气,人偶自生”。不仅人如此,万物产生也如此。不是“天用五行之气生万物”,“故令相贼害”,而是它们之间生理上的自然禀赋存在着差异,“物之相胜,或以筋力,或以气势,或以巧便”。人与动物不是什么“五行相胜”,而是以“筋力勇怯相胜服”。
语增篇
出自《论衡》,是汉代道家思想的重要传承者王充创作的一篇散文。王充在本篇批判了汉儒对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解说的夸张不实之辞,故篇名称为“语增”。在篇中,他分别对七种当时社会上广为流传的“虚增之语”进行驳斥。
正说篇
出自《论衡·正说篇第八十一》。《论衡》,东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文学批评家王充撰著的一部哲学著作。
知实篇
出自《论衡·知实篇第七十九》。《论衡》,东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文学批评家王充撰著的一部哲学著作。
指瑞篇
出自《论衡·指瑞篇第五十一》。《论衡》,东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文学批评家王充撰著的一部哲学著作。
治期篇
出自《论衡·治期篇第五十三》。《论衡》,东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文学批评家王充撰著的一部哲学著作。
状留篇
出自《论衡·状留篇第四十》。《论衡》,东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文学批评家王充撰著的一部哲学著作。
自然篇
出自《论衡·自然篇第五十四》。《论衡》,东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文学批评家王充撰著的一部哲学著作。
论衡
操行有常贤,仕宦无常遇。贤不贤,才也;遇不遇,时也。才高行洁,不可保以必尊贵;能薄操浊,不可保以必卑贱。或高才洁行,不遇退在下流;薄能浊操,遇在众上。世各自有以取士,士亦各自得以进。进在遇,退在不遇。处尊居显,未必贤,遇也;位卑在下,未必愚,不遇也。故遇,或抱行,尊于桀之朝;
论衡
《论衡》细说微论,解释世俗之疑,辨照是非之理,即以"实"为根据,疾虚妄之言。"衡"字本义是天平,《论衡》就是评定当时言论的价值的天平。
明雩篇
“雩”(yú鱼)是我国古代专门为求雨而举行的祭祀。王充在本篇阐明了自己对雩祭的观点。前一部分驳斥天人感应论,后一部分说明人君举行雩祭是对人民的关怀。他明确指出,“旸(晴)久自雨,雨久自旸”,水旱灾害是“天之运气,时当自然”,“虽雩请求,终无补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