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作者的搜索结果
工业互联网:中美德制造业三国演义
《工业互联网中美德制造业三国演义》前三篇先纵向剖析了德国“工业4.0”和美国“工业互联网”的本质和核心,以及我国工业和信息化融合发展的历程;接着第四篇横向比较了中美德三国的制造业实力与国际合作,探讨未来制造业的创新之战、技术之战、标准之战、市场之战。《工业互联网中美德制造业三国演义》既适合企业管理人员掌握新一轮工业革命的趋势,谋划未来的经营布局;也适合政府主管部门了解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为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5G为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赋能
《5G为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赋能》是王喜文博士整理了给地方政府和企业家讲座完整内容的著作,以专业的技术视角介绍了5G通信,主要从行业应用全方位解读5G改变世界的方式,涉及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的各个方面:智能机器人、车联网、VR/AR、智能物流、智能交通、可感知的生产过程以及可按需的资源配置等。这是对未来科技的战略性指引,帮助我们认识即将被5G改变的全新世界。
智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解读
伴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真实的应用场景不断涌现,如智能制造、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金融、智能商务、智能家居、智能教育、智能医疗、智能健康与养老、智能政务、智慧法庭、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环保等。新一代人工智能与社会经济紧密结合,开始发挥出其真正的价值,使得我们发展智能经济、建设智能社会成为可能。为此,本书重点围绕《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的“重点任务”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以期读者能对《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有更深入的认识,并对智能经济、智能社会进行了展望。
6T新思维:5G时代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管理之道
深刻剖析5G、AI 赋能下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新模式,助力企业利用新技术前瞻谋划,改变经营业态和模式,再铸辉煌 5G+AI的蓬勃发展,在全方位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新的商业机遇。这些新技术对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形成高度渗透、跨界融合,给以往的企业生态、社会分工、行业和企业边界、生产组织方式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 基于此,作者提出了以下“6T新思维”的概念,助力企业转变观念,利用技术升级这一“硬实力”与传统“软实力”建设形成互补,实现转型升级和企业腾飞。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 各种新业态层出不穷,行业边界和企业分工都在变化,企业需要将已有的资源要素充分转化为信息数据,构成新的竞争力。 CT(Communication Technology,通信技术) 从线下到线上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企业从产品、质量、服务和生产四个维度有效运用5G和AI技术的过程。 OT(Operational Technology,运维技术) 从自动化过渡为智能化,将覆盖通常由人类进行的复杂优化决策。 PT(Product Technology,产品技术) 从制造产品变成了生产服务,通过针对顾客和商品管理的智能化,有效帮助管理者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ST(Sales Technology,销售技术) 打破以往营销、促销的观念与定位,建立企业与消费者的合作关系;打破以往简单的买卖关系,建立企业与顾客之间的价值关联。只有有价值的关系,才是稳固的和长久的关系。 MT(Management Technology,管理技术) 从集中式管理到分布式协同,使产业上下游协同,行业与外部跨界整合,从而激活企业所有业务模块,调动所有上下游资源,解放所有的生产力。
一本书读懂ChatGPT、AIGC和元宇宙
本书以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将ChatGPT、AIGC和元宇宙等热点一网打尽,全面展示“台前”“幕后”的来龙去脉,是一本深入浅出的通识书。本书将为你拨开迷雾,搞懂底层逻辑,把握风靡全球的未来科技和AI新时代的成长机会。
机器人+:战略行动路线图
本书共有三篇,第 一篇为“机器人+”时代的到来,第二篇为“机器人+”能加什么?第三篇为“机器人+”行动计划,分别说明了机器人的诞生背景、类型,以及在工业、农业、医疗、教育、生活、交通物流等领域的用途、发展趋势,以及各国在此机器人领域的战略布局。
5G+区块链
智能制造及工业4.0专家,华为创始人任正非鼎力推荐的5G专家王喜文重磅新作作《5G+区块链》从5G与区块链的底层逻辑出发,分三个部分讲透了新基建的底层构建框架,展示了如何构建新基建的深度信任、驱动新基建的规模创新、启动新基建的未来引擎,并向我们呈现了完整的行动路线图,描绘了新时代下构建新基建的蓝图。书中阐明了5G与区块链是新时代下新基建的关键组成部分,并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前沿领域融合,构成新时代的“新基建”。目前全球经济现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周期,经济规则、商业逻辑及运行方式都在发生根本性变化,短视频、线上教育、新零售等一系列新业态正在快速崛起和普及,从衣食住行到健康管理,从智能家居、智能城市到移动医疗、工业互联网,其中蕴藏着全新的机遇,只有深刻理解《5G+区块链》背后的逻辑,才能分享到经济发展的红利,任何关心前沿技术发展和新基建的读者都应仔细阅读本书。
新基建
为什么说“新基建”是驱动内循环的全新引擎?人工智能如何赋能产业全面升级?算力革命如何助力技术开启云上未来?万物互联时代,如何实现智能化网络平台全面覆盖?如何借助5G,构建人机深度融合的全新生态?《新基建》将为你一一揭秘,助你深刻了解经济发展新格局。“新基建”战略布局家王喜文引领时代之作,本书阐明了新时代下新基建的具体内容及关键组成部分,并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区块链等方面对新基建如何在各行各业落地实施进行了深入解读,然而,新基建只是建设智能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始,本书将告诉你新基建如何在新旧动能转换、新旧产业升级的同时为构建新型智能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其中又蕴藏着何种机遇。全球经济现已进入新的发展周期,经济规则、商业逻辑及运行方式都在发生根本性转变,深化中国数字经济技术优势,引领新一轮产业革命,培养未来经济新增长点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从“铁公基”到“新基建”,从传统医疗、金融的发展到到智能医疗、智能金融乃至智能城市相关基础设施的系统化建设,只有“新基建”如何成为驱动内循环的全新引擎,才能共享经济发展的红利,任何关心前沿技术发展和新基建的读者都应仔细阅读本书。
数据要素×
本书深入探讨数字经济的迅速崛起如何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如何成为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推动力量。 本书聚焦数字经济如何推动共同富裕目标的积极进展。从推动区域数字协同发展到加速数字乡村建设,从提升数字素养和就业保障到促进社会服务普惠供给,本书涵盖了数字经济的多个方面。数据的有效利用不仅有助于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还能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推动社会公平和正义。这本书呼吁将数据要素视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动力,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 本书深入探讨数字经济崛起对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的影响,展示了数字经济如何成为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推动力量。这本书提供了独特的洞察力,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字经济的本质、影响和未来发展趋势。 本书聚焦数字经济如何推动共同富裕目标的积极进展。通过探讨数字经济在区域协同发展、乡村建设、数字素养提升、就业保障和社会服务普惠供给等方面的作用,读者将了解数字经济如何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 本书强调数据的有效利用对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的重要性。通过将数据要素视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动力,本书呼吁读者认识到数据的潜力,以改善公共服务质量、提升生产生活条件,并推动社会朝着更加公平和正义的方向发展。 专业评论: 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要素,本书深度解析了数据要素的内涵、价值和对各行各业的倍增作用,是一本揭示数字经济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著作。——陈晓华,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区块链与数据要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首席数字经济学家 数据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要素,其技术创新和实践应用,既创造新价值,又分享新价值。本书深入分析了数据在数字经济中的意义和作用,深度阐释了数据驱动经济社会转型的机制和路径,深刻揭示了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形态,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很接地气的数字经济权威著作。——吴琦,著名数字经济学家 本书不仅关注数据要素和共同富裕之间的联系,还为构建数字中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无论您是在数字经济发展中寻求机遇的创业者,还是在政策制定和实践中寻求指导的研究者,本书都是您不可或缺的阅读选择。——黄洁,中国信息协会数字经济专委会数据资产化首席专家 本书强调了数据要素确权的重要性和AOM权识体系的先进性,并对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进行了深入剖析,展现了数据要素的重要价值。——赵建新,燕园未来书院创始人 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多个行业的产业升级和全面发展等方面,深入浅出地探讨了数据要素对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意义和价值,讲的都是干货,是一本了解最新数字经济发展的好书。——许勉,朗坤智慧副总经理 洞察数字经济演进,引领共同富裕之路。 深度洞察数字经济演进,引领共同富裕之路。数据力量,塑造未来社会。探索数字经济新纪元,启发您的思考与行动,助您把握数据驱动社会发展的关键。 作者简介: 李立中,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一百多项专利发明人,全球区块链专利创新人才百人榜第24位,曾任阿里巴巴蚂蚁金服集团总裁助理,现为立旃科技集团董事长、大有云钞科技有限公司总裁、云钞金服集团副总裁、泰国格乐大学兼职教授、国家金融安全及系统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字货币及区块链技术首席科学家、“南方有数”区块链方向首席科学家、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区块链与数据要素专委会轮值主席。 王喜文,工学博士、情报学博士后、高级工程师,曾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电子商务研究所所长、工业4.0研究所所长、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现为九三学社中央促进技术创新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华夏工联网智能技术研究院院长。
工业4.0:最后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4.0”,一个引起全世界关注的概念,颠覆着全球制造业的新思维,掀起了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浪潮。《工业4.0:最后一次工业革命》采用独特视角,全面剖析德国“工业4.0”的本质、核心、关键、愿景和用意,揭示德国4.0背后的秘密,并从信息哲学角度探讨人工智能、大数据对制造业的影响,描绘未来制造业与信息产业的新关系。同时对中国“工业4.0”进行探讨和畅想,阐述中国“工业4.0”所面临的机遇和问题。
中国制造2025大众读本
《中国制造 2025》,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作了整体部署,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需求,选择十大优势和战略产业作为突破点,力争到 2025 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本丛书立足于提高大众对制造业的全面了解,从“工业技术普及”的角度,采用生动活泼的笔触对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及重点发展的领域进行了科普化的解读。本丛书采取总分结构,《中国制造2025思考:智能、绿色、融合、创造》是总论;其余八本分别将中国制造2025提及的八大重点领域进行科普解读。
工业4.0(图解版):通向未来工业的德国制造2025
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这场革命是信息技术、互联网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是以数据制造、网络制造和制造业智能化为核心,将给全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带来深刻的影响。 《工业4.0(图解版):通向未来工业的德国制造2025》以图解方式,清晰地解读德国“工业4.0”,展望德国制造2025,与中国制造2025进行比较。 《工业4.0(图解版):通向未来工业的德国制造2025》适合企业管理人员掌握新一轮工业革命的趋势,谋划未来的经营布局;也适合政府主管部门了解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为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中国制造2025思维:从两化融合到互联网+工业
《中国制造2025》为建设制造强国指明了方向,其行动路线图是九项战略任务和五项重点工程,其核心思维和重要支撑是“互联网+工业”。本书从产业经济的视角出发,梳理了世界范围内互联网+工业的大势所趋和明日愿景,并就“互联网+工业”给未来中国制造业带来的四项改变,针对《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路线图逐一进行深入解析。
中国制造2025解读: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是一国国民经济的主体,也是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保障。面对新一轮工业革命来袭、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等国家战略的相继推出的时代背景,我国以《中国制造2025》作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一个十年期行动纲领,意图应对新技术革命的洗礼、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高端制造业跨越式发展,促进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蜕变。本书详细分析了《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背景、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战略重点,并就规划明确的九大任务、十大领域、五大工程和八大政策进行了逐一分析,为相关领域的制造业企业从业者描绘了详细的产业环境与政策蓝图。
中国制造2025曙光:智能・绿色・融合・创新
本书简单回顾中国前三次工业革命发展情况,分析了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中国弯道超车的可能,结合《中国制造2025》文件及行动指南,梳理解读我国制造业重点领域的行业发展方向和思路、典型产品及示范工程,力求客观、准确描述,使读者认识差距、了解领先,既能从差距中看到努力的方向,又能从领先处激发自豪和认同。
智能机器人
《智能机器人》分为四章,分别从智能机器人是什么、为什么需要智能机器人、怎么办才能实现智能机器人以及展望未来的智能机器人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书稿既有对国家相关政策的解读,又有对关键技术原理深入浅出的阐释,力求让广大读者对智能机器人有客观而感性的认识。
人工智能2030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为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由科技部牵头制定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并于2017年7月在中国政府网上正式发布。 《规划》提出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6项重点具体任务和6项政策保障措施。6项重点具体任务分别为:构建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培育高端高效的智能经济、建设安全便捷的智能社会、加强人工智能领域军民融合、构建泛在安全高效的智能化基础设施体系、前瞻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6项政策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制定促进人工智能发展的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完善支持人工智能发展的重点政策、建立人工智能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体系、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和评估体系、大力加强人工智能劳动力培训、广泛开展人工智能科普活动。
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它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诸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通过人与智能机器的合作共事,去扩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类专家在制造过程中的脑力劳动。它把制造自动化的概念更新,扩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 《智能制造》力图梳理出我国智能制造的发展脉络,并予以科普性解读,从而让大众对智能制造有更为直观的了解。
工业机器人2.0:智能制造时代的主力军
作为“中国制造2025”战略划定的十大重点领域之一,工业机器人已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运用,并将深刻影响制造业的未来。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紧密结合的工业机器人2.0将在智能制造的大环境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给未来相关产业的业态和工作方式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本书描绘了工业机器人的技术基础和产业现状,并就工业机器人如何与新信息技术相融合及其对未来产业生态、市场格局和工作方式的影响等方面,深入浅出地对工业机器人2.0的时代全景进行了描绘。
AIGC时代:突破创作边界的人工智能绘画
AI绘画拥有速度快、准确性高、自动化、创造性丰富、数据驱动等优势,可以让专业绘画者更快速和高效地创作出各种图片和艺术作品,还可以为没有专业绘画技能的内容创作者提供一种新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想法,让他们更轻松地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增加曝光度。 这是一本使用Stable Diffusion等AlGC模型绘制的人工智能画册,你可以了解如何收集灵感,如何使用AI快速绘制和调整作品,以及如何展览与交易作品,你会看到作者多年经验和精选作品的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