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芫
王芫,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88—1992年在北京大学所属某公司工作,1992—2000年为自由职业者,2001年后为北京市作协签约作家。1990年开始发表作品。200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成长是孩子自己的旅程
17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9.9%
本书是一部以子女教育和培养为中心议题的随笔集。作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且在自己珍视的事业上颇为成功的母亲,作者表现出的对子女教育和培养的重视,似为天经地义。但是,作者又以自己的实践证实,性别差异、家庭环境、文化背景、孩子天资、教育方式方法等等,均可能影响孩子的成长和父母的预期。在与孩子的沟通中,作者感悟到:互动,尊重,和孩子一起成长,或许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路线图
本书收入王芫近几年来用中文写作的几篇反映中国人海外移民生活的小说:《路线图》《父亲的毒药》《啊,加拿大》等。用女作家细腻的文笔为我们讲述中国人在外的生活、事业、情感。反映了中西方差异下的女性情感与生活。
幸存者
《幸存者》讲述的故事发生在1991夏天的某一个星期之内。从星期一到星期天,小说的主人公曾善美经历了一连串的意外。这些意外事件其实都是转型期社会的典型事件,带有正邪难辨的色彩。而对曾善美这个刚刚踏入社会的女青年来说,几乎每一个事件都带有人生选择的意味:是放纵还是自制?是忠诚还是背叛?是进取还是堕落?是做一个“好人”,还是做一个“坏人”?曾善美在《幸存者》中的七天,与《圣经》中上帝创世纪的长度相同。她之所以能度过这艰难的七天,并非因为她更坚强更聪明,恰恰可反,是因为她比别人更木讷,更不敏感。
似非而是的生活
如下精彩片段: 天下掉下个卫大姐 这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时代,这是一个感情泛滥的时代。这个时代有太多的人斤斤计较,这个时代也有不少的人多悉善感,这个时代到底是过于冷漠还是过于滥情?站在自己的角度,每个人都能做出肯定的回答。各人的回答凑在一起,却又免不了得出互相矛盾的结论,然而,无论我们如何迷茫和争执,一座座高楼大厦毕竟拔地而起。无论这个时代的人是好还是不好,他们终归是作了一些事情的。他们应该为此而自豪。 在世纪末的北京,挺立着鳞次栉比的写字楼,在其中一幢叫国贸大厦的楼里,驻扎着数以百计的大小公司。在这些公司之中,有一个制造、销售食用油的公司,名字叫“金葵花”。
你选择的生活
都市里司空见惯的塞车事故引发了一场爱情灾难,一条道路的建设终止了一段同居生活。大专毕业的鹿敏和在写字楼结识了名牌大学毕业生沈光一。两人从相爱到同居,并决定边工作边读书,然后一起出国。共同学习英语,既加深了他们的感情,也使他们不得不陷入真实的生活。最终,他们因经受不住日常生活的考验而分道扬镳。鹿敏儿在事业、恋爱双线溃败的情况下背水一些,从一个根本不会英语且没有学习习惯的人,神奇地变为一架学习的“机器”,并终于通过了各种英语考试,留学美国。 作者有意为一代既非传统,也非前卫的暧昧青年传神留影。作为鹿敏儿生活选择的背景,小说描述了另外几个人物――外企白领、留学生、商人妻子、消磨青春的失业者……他们生活在下述城市新经典场景之中:国贸中心写字楼、新东方英语学校、城市里令人发疯的堵车…… 评论家李敬泽将本书称为“小资”的“史诗”,因为这部小说“在历史尺度上整理了一个新生的、日渐壮大的社会群体的集体经验”。
好看小说大展:什么都有代价
白领女性许英姿和唱片公司年轻老板尹力因手机相识、相爱。他们的恋爱故事与签约歌手徐月月的成长过程交织在一起,互为见证。 最终,来自乡村的歌手徐月月是成功还是失败?许英姿和尹力是否能在通讯时代得到一份完事的爱情?
你自己的真理
暂无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