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梁晓声,贾平凹,陈忠实,刘白羽,李佩甫,苏童,毕飞宇,张炜,刘醒龙
百年中篇小说名家经典·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卷(全10册)
“百年中篇小说名家经典”丛书对“五四”以来的中篇小说创作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是首部由当代著名评论家点评,展示中国百年中篇小说创作实绩的大型文学丛书。自2018年至今已出版58个品种。 《百年中篇小说名家经典·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卷》(第一辑)精选茅盾文学奖10位获奖作家(王蒙、梁晓声、贾平凹、陈忠实、刘白羽、李佩甫、苏童、毕飞宇、张炜、刘醒龙)的中篇小说代表作,每位作家的作品独立成册,附收名家导读、作家小传及各时期照片。可作为入门了解读物,也可当作文学经典选本细细品读。 这套书为方便握持的袖珍本,轻盈、好读、好看,可读可藏。
矛盾文学奖研究资料
《茅盾文学奖研究资料》是大型学术工具书“中国当代文学史资料丛书”的一种。本书以主选文章与资料索引结合为编排体例。选取有关茅盾文学奖研究的代表性论文,反映茅盾文学奖的发展概况,展现该领域研究的最高水平;索引部分搜集该领域的研究论文、学术专著等,为一般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丰富的资料。
分类阅读
本书借助《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非常成熟的“分类阅读”理念,从“读物滋润人的心灵”的阅读文化学心理角度,具体叙述了如何依据图书分类的原理,根据不同读者群体,务实精准地进行读物家庭推广、读物社区推广、读物校园推广等具体实践的方法和建议。
拆穿人生的围墙:陪你度过每个夜晚
静谧的夜晚响起班得瑞的乡村音乐。捧起书,流动的文字萦绕脑海,书中昨是今非、此消彼长,揭示人生的飞短流长。(是什么悄然左右着我们的生活?不要怀疑所有美好,又拒绝承认现实的残酷。)长夜伴读,熟悉的身影,共同的记忆,喧嚣尘世里的知性感动,总有一种阅读让你豁然开朗;书圈里的人景物事,书籍背后的隐秘世界,影像世界的唾泪之旅,不容错过的出版风云,城市身份的逐浪流沙,艺术乱流的正本清源,文化沉思的浴火重生,经济狂澜的梦镜花影,一个疯狂时代的注脚,让心灵的阅读在纯净的气流中净化;一代有一代人的语言、青春、情感、宿命、烙印、挣扎,你如何配得上这时代的风起云涌?又有多少清凉感动!
高职高专语文
《高职高专语文》是提高大学生语文素质、人文素质以及综合素养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向大学生传播优秀人文文化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工具。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和综合文化素质,增强他们走向未来的信心。同时,高职高专“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也要求高职语文教育要具备为学生学习专业服务的功能,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心事浩茫连广宇:作家“文心”窥探
《心事浩茫连广宇——作家“文心”窥探》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创作、从作家到读者,以广义与狭义的心理分析为主要视角,对中外作家尤其是中国现代作家,结合其文学文本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得出了不少耐人寻味的论断。既从世界学术视野关注“五四”以来文学现象所蕴含的生命意识、文化心理,也密切关注具体作家创作心理以及文本潜蕴的意识、无意识内容,还努力从文学实践层面向理论层面拓展,致力于相关理论问题的思考及“文艺性学”的建构。作者秉承“古今中外化成现代”的学术理念,坚持“大现代”的人文立场和实事求是的学术态度,长期追索并严肃认真地探讨不同层面人性包括本能与文学的复杂关联。同时注重结合当代实际人生体验和当代学术思潮来审视历史上的作家作品及读者所容涵的心理世界。由此体现出强烈的“当下关怀”或学术当代性。
长恨歌(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19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8.3%
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被一枝细腻而绚烂的笔写得哀婉动人,其中交织着上海这所大都市从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沧海桑田的变迁。王安忆看似平淡却幽默冷峻的笔调,在对细小琐碎的生活细节的津津乐道中,展现时代变迁中的人和城市,被誉为“现代上海史诗”。本书荣获第一届世界华文文学奖,并于2000年获得我国文坛上最具荣誉的大奖——茅盾文学奖。
省委书记(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14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4.1%
《省委书记》是作家继《苍天在上》《大雪无痕》后又一部现实主义大作,是一部表现我国当代高层政治生活和高层政治人物的长篇小说。作品以大型国有企业改革为背景,刻画了在任的省委书记贡开宸、老书记潘祥民和省委书记的后备人选马扬这三位新老书记的形象,全面地切入了他们的家庭、情感、事业追求与内心矛盾。
林海雪原(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47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9.2%
1946年冬天,东北民主联军一支小分队,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率领下,深入林海雪原执行剿匪任务,侦察英雄杨子荣与威虎山座山雕匪帮斗智斗勇。《林海雪原》一直被视作“革命通俗小说”的典型代表,并被誉为“新的政治思想和传统的表现形式互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它更是整个“十七年文学”发展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小说作品。
雪城(全2册)(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40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9.0%
《雪城》是著名作家梁晓声的代表作,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初知青返城后努力融入新环境、艰难寻觅并实现自身价值的故事,真实展现了他们的迷茫与求索,礼赞了他们在逆境中所表现出的美好情怀和追求。本作品曾多次再版,并被改编成电视剧,影响广泛。
艳阳天(全集)(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2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4.2%
通过京郊东山坞农业生产合作社麦收前后发生的一系列矛盾冲突,勾勒出农业合作化时期蓬蓬勃勃的生活画卷,精细地刻画了农村各阶层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性格,热情地歌颂了在大风大浪中成长起来的新生力量。小说的情节曲折丰富,结构完整紧凑,人物形象生动传神,语言朴素晓畅,显示出鲜明的艺术特色。
上海的早晨(全4册)
18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2.8%
《上海的早晨》从1949年解放上海讲起,主要涉及三反五反运动,到社会主义公私合营结束。书中从三个不同角度的社会阶层来描写解放初期上海的形形色色人物的内心变化: 第一阶层当然是以民族资本家为首的纺织厂的老板,对他的解放初期资本主义改造;第二阶层是阿英一家贫苦工人在旧社会以及解放后的种种变化;还有是农村地主阶级的改造和瓦解,解放初期关于劳资问题和利益分化,出台的相应政策等等,描写非常生动。
大刀记(全3册)(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7.7%
《大刀记》创作于1975年,共有两部三卷。是中国唯一一部描写鲁北平原抗日战争的长篇小说,作者郭澄清用扎根乡村的现实主义笔法,用脱胎于中国传统小说的质朴、浑厚的风格,歌颂了鲁北平原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气贯长虹的英雄气概和辉映千秋的历史功勋。作品甫一出版即获得了广泛的影响,也成为一代人不可磨灭的阅读记忆。该书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同时,又充分体现了那一代作家的文学才华、历史价值观和美学追求。
保卫延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10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7.0%
本书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首次大规模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作品。小说以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个连队参加青化砭、蟠龙镇、榆林、沙家店等战役为主线,艺术地再现了1947年延安保卫战的历史画面,塑造了解放军各级指战员的英雄形象,揭示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战争胜利的内在力量这一思想命题。
三里湾(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1.6%
《三里湾》1955年初版。小说围绕着三里湾农业合作社秋收、扩社、整党、开渠四项工作,描写了马多寿、范登高、袁天成、王宝全四户人家错综复杂的矛盾和纠葛,反映了农村中先进与落后力量的冲突,展现了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农村生活的风貌。小说结构上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手法,语言生动、朴素、风趣。人物设置及性格刻画精到有味。
我的丁一之旅(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3.5%
这是一部独特的、耐人寻味的现代爱情小说。小说家和思想者的史铁生用洁净优美,富于诗意和理性的文字描写爱情,性和性爱,追溯爱情的本原,探寻爱情的真谛和意义。那些灵与肉的纠缠,性与爱的排演,那些孤独的感动和温情的抚慰,那些柔软的故事和坚硬的哲理,无不给人以情理之中的体验和意料之外的启示。
水乳大地(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1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4.3%
小说讲述上世纪初以来澜沧江某峡谷不同部族的生存斗争,既展现这块土地上带有原始意味的生存情景,又表达着人们对自然与神灵的特殊态度,生存于此必备的粗犷雄野的特征,以及人神通灵的无穷意味,作品显示出了少有的力度和深度。小说时间跨度相当大,上世纪整整一个世纪的西藏历史,如此紧张而舒展地呈现出来,它使我们面对一段陌生的历史时,直接叩问我们的精神深处。
天行者(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1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7.2%
《天行者》是一部以农村民办教师生活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以大山深处的的一所乡村小学为背景,生动真实地刻画了乡村民办教师的群体形象,写出了他们内心世界的多个层面,给人以强烈的思想和艺术的冲击感。读过这部小说的人,无不为作家笔下乡村民办教师们质朴坚忍、无私忘我的生存毅力和精神品质深深感动。
万山红遍(全2册)(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2.1%
《万山红遍》是黎汝清的代表作之一。全书共上下两卷。写的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党领导的一支红军队伍,遵循毛主席开创的井冈山道路,在祖国南方某山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英勇故事。作品以饱满的革命激情,以具有典型性的英雄形象,说明井冈山道路对中国革命的伟大意义。同时也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面貌和复杂的革命形势。该书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同时,又充分体现了那一代作家的文学才华、历史价值观和美学追求。
新星(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8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2.2%
年轻的县委书记李向南新官上任,雄心勃勃,准备在古老的中原县城古陵大展拳脚。只一个月时间,便政绩斐然,被老百姓称作“李青天”。但在改革开放的初期,这位政界新星的大胆举措必然引来保守势力的抵触和压制。《新星》中李向南和以县长顾荣为首的官僚体系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冲突。调查组来了,各种谣言也不胫而走……
东藏记(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10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2.5%
《东藏记》是当代女作家宗璞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小说《南渡记》的续篇,首次出版于2000年。该小说人物以明仑大学历史系教授孟樾,夫人吕碧初和女儿孟离己、孟灵己等一家人为轴心,放射至孟樾教授的亲朋好友同事周围近百人,写出从京城南下的一群知识分子,在抗日战争中的个人遭遇、情感经历,以及心灵成长的历史。该小说用温情的笔调,来表现出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和博大胸襟。2005年,《东藏记》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苦菜花(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2.2%
《苦菜花》以山东昆嵛山地区的农村为背景,描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当地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如何同日寇、汉奸、封建势力进行斗争的故事。在这里,有双双受难、至死不屈的夫妻;有在敌人面前,宁愿牺牲自己的丈夫,却挽救八路军干部的农村妇女,这些英勇斗争的人们,经历了长期艰苦的过程,终于取得了最后胜利。
我们播种爱情(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2.1%
小说描写的是西藏和平解放以后,一个农业技术推广站,在那片神气的土地上和当地的人民群众努力创造新生活的故事。小说中充满了复杂的各种势力斗争,也充满了生活的浪漫,洋溢着生活的激情,且十分富有地方色彩,是建国以来描写西藏生活的优秀作品。
离我们很近(茅奖短经典)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4.1%
茅盾文学奖自设立迄今,已三十余载,获奖作品所涉作家近四十位。这些作家大多在文坛耕耘多年,除了长篇小说之外,在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散文等“短”体裁领域的创作也是成绩斐然。此次我们以艺术的眼光,首批遴选部分获奖作家的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散文的经典作品,编成二十万字左右的集子,荟萃成这套“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经典”。《离我们很近》是李佩甫的作品集。
唐朝的天空(茅奖短经典)
1人今日阅读
茅盾文学奖自设立迄今,已三十余载,获奖作品所涉作家近四十位。这些作家大多在文坛耕耘多年,除了长篇小说之外,在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散文等“短”体裁领域的创作也是成绩斐然。此次我们以艺术的眼光,首批遴选部分获奖作家的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散文的经典作品,编成二十万字左右的集子,荟萃成这套“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经典”。《唐朝的天空》是李国文的作品集。本书编选的主要作品有《月食》《戒之惑》《曾经沧海难为水》等。
向右看齐(茅奖短经典)
该书为“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的短经典”丛书中的一本。收录了作家徐贵祥的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散文。包括《有钱的感觉》《弹道无痕》《我的红花褂》《抠门之乐》等等。最后一篇散文《写本好书送给你》可以看做茅盾文学奖获奖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