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作者的搜索结果
科学史的起跳板
1人今日阅读
本书讨论了科学史的价值、意义和功能,也讨论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历史的细节、编史观念的变迁等问题。它们既是科学史的基本问题,也是一般历史的基本问题。本书以科学史为主要案例,展开了上述讨论,并展示了历史写作的可能方式,以及对同一个历史事件的不同解释。书中还介绍了科学史的学术地图和学科地理,讨论了科学史的未来方向,可以为初入门者提供指南。本书的重点不在于提供具体的科学史知识,而在于如何从历史的视野,以历史的眼光,重新看待身边我们以为熟悉的事物。
一触即崩
作者对工业文明忧心忡忡,发出“一个绝望的悲观主义者,可以以强烈的乐观主义精神,投身到阻止人类走向崩溃的社会实践之中”的呐喊,向读者描述他眼中的未来,对现实进行反思,对未来提出警示。
哈佛的图书馆和博物馆
《剑桥的图书馆与博物馆》是一本学术游记,图书馆和博物馆入手,系统介绍哈佛的图书馆、博物馆及其文化。 在美国,图书馆是大学的核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图书馆不仅是一个借书还书的地方,是学生的阅览室,也是学者的办公室。 本书作者田松在哈佛大学科学史系做访问学者的十个月中,出于工作需要,也出于个人兴趣,遍访哈佛及附近的图书馆及博物馆,记录下相关信息、个人感悟,并拍摄了照片,集成此书。
警惕科学
田松,哲学博士,理学(科学史)博士,学过物理,爱好文学;做过报社记者,电视策划,专栏作家。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研究所教授。偏爱跨学科案例研究,如以垃圾、牛奶、食品工业为对象的综合研究。近期主要工作为“工业文明批判”
稻香园随笔
把对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反思与批评聚合起来,对当下的社会生活,构建出一个整体性的阐释。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但是地球上不只有人类;真正的问题不是怎么样发展,而是怎么样停下来。
永动机与哥德巴赫猜想
在中国,存在着成千上万的民间科学爱好者,不时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很多人文化程度不高,却一心要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也有很多人致力于永动机的发明,或者把推翻相对论作为目标。 如此众多的民间科学爱好者是如何形成的?他们的行为方式和心理动机又有哪些共性?他们可能的出路何在?这就是本书的主题。
堂吉诃德的长矛
如何理解科学,如何理解人与科学的关系,如何理解科学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毫无疑问,是人类的生存和未来密切相关的问题。“八面风文丛”之一,选收作者在不同时期公开发表的关于科学、科学社会学、科学史、科学传播等的科学文化随笔、书评及学术论文等。分8部分:一、误解了科学——在科学与人文之间;二、爱因斯坦的意义——科学人生;三、鸡与鸭与李约瑟——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四、全无敌——民间科学爱好者;五、月亮照耀在实在的真理之路上——品书录;六、从信赖到理解——科学传播论;七、田老师讲物理;八、从构成到生成——学术文本。全书总体上围绕讨论科学性质与精神、科学与人类生存及未来、中国古代有无科学、科学普及与科学传播等问题。
科学文化对话集:学妖与四姨太效应
《科学文化对话集:学妖与四姨太效应》是田松、刘华杰两位学者关于科学文化的对话集,涉及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STS研究、科学传播研究、人类学以及文明研究等多个领域,对于深刻理解当前科学界和大众关注的很多热点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有限地球时代的怀疑论-未来的世界是垃圾做的吗
《有限地地球时代的怀疑:未来的世界是垃圾做的吗?》收集了作者关于全球化、现代化、工业文明、传统的价值等问题的文章,从科学哲学及科学史的角度出发,通过若干具体的案例,对当下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工业文明进行了反思,对于当下大众话语中的一些流行观念进行了解构,并对传统的价值进行了重估。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程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程》结合当前就业形势和大学生成长的特点,立足于提高本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以努力帮助大学生迈好职业生涯第一步为目的进行编写。全书共七章。突出职业选择和职业定位、职业规划与设计、职业发展、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求职择业的方法和技巧等内容。案例分析和点评以及深度阅读资料等内容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拓宽知识面,也使本套教材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程》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成人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从事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工作、咨询与培训机构以及相关人员的培训教材和自学参考书。
军用飞行器分类概论
暂无简介
无人机任务规划
《无人机任务规划》阐述了任务规划的概念内涵,外军任务规划系统应用发展情况,以及无人机任务规划的内容、功能及未来发展,对任务规划的两个支撑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分别是数字地图技术和威胁空间建模技术,它是任务规划环境的重要内容;另外阐述了任务规划的主要技术方法,包括任务分配的建模与分析、航路规划的建模与实现以及无人机链路与载荷规划的原理与方法等。
神灵世界的余韵:纳西族传统宇宙观、自然观、传统技术及生存方式之变迁
《神灵世界的余韵:纳西族传统宇宙观、自然观、传统技术及生存方式之变迁》阐述了纳西族传统东巴文化的宇宙观和自然观、传统技术及生存方式;分析了传统文明在与现代文明相遇的过程中,在形而上的解释世界的层面和形而下的联系世界的层面被现代科学和技术取代的过程;分析了传统文明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得失;讨论了传统文明融入现代社会的可能性;并对传统文明的未来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 《神灵世界的余韵:纳西族传统宇宙观、自然观、传统技术及生存方式之变迁》结合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通过对东巴神话的分析,对传统纳西族的宇宙论和独特的署自然观进行了描述和建构;通过田野调查,对其建立在传统形而上体系和传统技术之上的生活方式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并分析它们在现代化冲击下的变迁。在东巴神话中,人与署(自然精灵)是同父异母的兄弟,纳西族以此为前提的环境伦理使之与其所生存的自然环境保持了长久的和谐,这种环境伦理与当代深生态主义非常吻合。 《神灵世界的余韵:纳西族传统宇宙观、自然观、传统技术及生存方式之变迁》提出,现代工业文明与传统文明是不能相容的。传统并未因为吸收了现代科学和技术而得到发展,而是被现代文明所中断。传统形而上体系将被科学所取代,传统技术也将被科学技术所取代。现代性对于传统地区的文化生态和自然生态都具有毁灭性的威胁。现代文明影响传统文明的三个重要因素是:公路、电力系统和制度化学校教育。 《神灵世界的余韵:纳西族传统宇宙观、自然观、传统技术及生存方式之变迁》讨论了传统在现代文明中的价值,阐释了现代工业文明的不可持续性,归纳并提出了保存传统的三种模式:①阿米什模式,完全拒绝现代化;②保护区模式,将传统作为保护传统的资源;③平行模式,将传统文化作为地方性知识,包含在制度化学校教育中。并认为,当前中国,阿米什模式可以借鉴,但难以效仿;保护区模式能够在局部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不可持续;设想中的平行模式是使传统融入现代的好模式。
学妖与四姨太效应:科学文化对话集(增补版)
学妖隐形,却神通广大,决定着谁能出场,怎样演出。 先有四姨太效应,才有马太效应,成功背后有玄机。 吃什么,不吃什么,以何为据,如何判断? “实质等同”是纸上模型,“实质不同”才是现实常态。 规律能否被违背?违背了是否被惩罚? 阿米什人为什么,且能够,拒绝现代化? 卡辛斯基本是数学天才,为何给科学家寄炸弹? 专家的专业日益细化,谁来对完整的世界和生活做出判断?
科学人文书系:警惕科学(完整版)
本书第一版已在我社出版,首印已售完。修订版将增加文章:《警惕科学家》《绝对正确》和《关于科学精神的随想》。这是一本文集,同时也是一部专著。这部小书集中编选了作者反思科学的重要文章,尽管写作跨度长达十年,但全书是一个整体。各篇文章在思想上层层递进,逐步深入;在内容上步步为营,逐步扩展。各个基本概念没有因为时间跨度过长而前后不一,有细化和深化,但没有自相矛盾。
飞跃与超越:当代科学与技术大观
本书比较准确介绍了当代科学技术十个领域中的热点科技成果及其形成过程,阐述了国际科学技术发展的动态和成就。这十个领域包括:从相对论到宇宙学、从量子论到粒子物理学、从基因论到生命科学、从递归论到认知科学、从大陆漂移说到地球科学、电子技术和通讯工程、核技术与核能工程、激光技术和光学工程、基因技术与生物工程、火箭技术与航天工程。 本书主要读者对象为各级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科技管理人员、大专院校师生等,也是一本适合公众阅读的科学技术知识普及读本。
支气管炎、哮喘
·一册在手,问题都走,不用求人,答案自有。 ·本书特点:通俗、普及、实用 ·一读就懂,懂了会用,有了有效。 ·自古以来,食以养命, 药以治病 ·服中西药、食药膳、喝药粥、饮药酒、品药茶等,均为健身祛病之良法,可谓是三分治,七分养,其理正是如此。 本丛书突出“吃治”重点,无论服中药、服西药、吃中西成药,还是食药膳、喝药粥、饮药酒、品药茶、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