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作者的搜索结果
心灵第三层面探究
本书挖掘和梳理了中、印、欧三大哲学传统的相关认知与现代心理学和脑科学的相关成果,揭示了心灵第三层面既能摄又能生的双重势用,并且从根本上决定了人类心灵并存向内收敛和向外发散的双向运动,论证了它是个体与天地合德、达成人生再圣化的心理根据,既是科学活动(寻真)的归趋之所,又是道德活动(持善)的发源之处,更是艺术活动(求美)的升华之域。
志情理:艺术的基元
“志”“情”“理”接近于西方所谓的“知”“情”“意”,构成主体性的三维,在审美和艺术活动中不可或缺。本书按探源——征实——发微的顺序全面整理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志”“情”“理”三个范畴。全书条分缕析,立论切实,新见间出,既充分地占有了史料,又深入地进行了阐发,较好地达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气韵:艺术神态及其嬗变:中国传统的艺术风格学研究
我国古代有着丰厚的艺术风格学遗产,在世界文艺理论宝库中占有不可取代的一席之地。无论是人物品藻还是艺术鉴赏,气韵与风格都曾是可以互换的范畴。本书对传统的气韵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开掘,尝试破解学科前沿的一系列问题,力图揭示艺术品审美风貌即风格的宇宙学和人类学以及符号学三重意义上的来由、核心的构成要素、类型的区分根据、嬗变的基本规律等,有助于这一领域基础理论研究的推进;同时针对当代文坛艺苑的弊病,呼唤追求气韵双高以走向辉煌的新时代,因而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审美学
《审美学(修订版)》是原理性质的美学教科书。作者把美不是当作一个静止的概念来对待,而是作为一个动态的处在建构中的概念来处理,所以,本教材不用美学原理或美学概论等传统名称,而是叫《审美学》。它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牢牢抓住个体的心灵体验阐释审美活动,体现了本学科的发展趋势。 作者在写法上也跟通行的教材不一样,能把思考求索的过程和依据的案例带进教材的各章节,吁请读者参与斟酌和选择,从而构成一个灵活的、思辨的、开放的观念系统,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心灵哲学与文艺美学
《心灵哲学与文艺美学》大致记录了笔者跋涉的足迹,主体部分是哲学、美学与文艺学三层次的系列论稿,看似形散其实神不散,内在逻辑是贯通的。附录部分收入几则治学礼记,期与学界共勉,这写论稿的基本内容大多面世,幸得学界关注,凡响交好,只是或为版面所限制等原因,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时不免有些删掉,这里以其原貌奉献给读者。
文艺的心理阐释
本书以对人类心灵结构的系统剖析为基础,别开生面地从科学文化与宗教文化两种对立倾向的交互影响中深入阐释文艺的中介地位、一般性质、基本特点、主要功能和形态构成、演变规律等,提出了一系列新颖的观点,将文艺心理学同艺术文化学、艺术基础理论熔为一炉,自成一家之言。本书在会通中西、联结古今及调解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对立诸方面作了切实的推进,视野广阔,逻辑严密,结构匀称,又是一本较为实用的原理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