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绳
胡绳(1918年1月11日-2000年11月5日),原名项志逖,笔名蒲韧、江苏苏州人,祖籍浙江钱塘县,哲学家、近代史专家。 胡绳兴趣广泛,著述涉及哲学、中共党史等时政评论,捐款设立“青年学术奖励基金”,代表著作有《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等。2000年11月5日,胡绳在北京去世。
二千年间
557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6.0%
一书尽览两千年中国历史,视角新颖独特,史论通俗易懂。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胡绳早年的作品。最初连载于《中学生》杂志,后结集出版,深受叶圣陶、吴晗等学者的赞赏。全书以通贯性的观点透视自秦朝至清末二千年间的中国历史,就古代中国为什么会产生皇帝乃至人民为何能忍受昏君、做官与当兵是怎样成为皇帝制度的两条支柱、中国古代的农民战争、边塞为何屡屡发生冲突等一系列问题做出深入浅出的剖析。对于饱受教科书式史书之苦的读者来说,这些论述令人耳目一新,使人对中国历史有了一种别样的认识。 编辑推荐: 1.《二千年间》的作者胡绳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哲学家,他的著作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他的作品《想和做》入选2024年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通过胡绳先生的文字,读者可以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感受历史的脉搏和力量。 2.《二千年间》是一本深入探索中国两千年封建历史的杰作,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笔触,跳出了以时间为轴的传统讲史体系,从“皇权”“官僚”“军队”“人民”等几个方面带领读者穿越时光,感受历史的厚重与变迁。无论是对历史爱好者还是普通读者,这本书都能成为他们了解中国历史的重要窗口。 3.《二千年间》由著名历史学家吴晗作序推荐,吴晗评论道:“这本书把现实和历史联系,从历史来说明现实,也从现实去明白历史。一本活的史书,经过精密的消毒手术,健全而进步的史书。” 4.《二千年间》原稿于20世纪上半叶写就,其语言习惯有较明显的时代印痕,且作者自有其文字风格,本版图书在编校过程中,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仔细编校,以飨读者。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10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9.9%
跨越百年岁月长河,领略时代风云变幻 跟随历史的足迹,见证一个民族的觉醒与抗争 本书由《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的形成》《戊戌维新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渡》五编组成,以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这三次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高潮为中心,系统地叙述了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时期的中国人民历次反封建反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及奋发自强的救国运动,分析和总结了历次运动失败的原因及中国的出路、开放与自强等重大问题,清晰地辨明了很多令人困惑的历史问题,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经典名著。 编辑推荐: 1.《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作者胡绳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哲学家,他的著作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他的作品《想和做》入选2024年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通过胡绳先生的文字,读者可以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感受历史的脉搏和力量。 2.《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以独特的视角,串联起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历史节点。从鸦片战争打破“天朝上国”美梦,到五四运动开启新民主主义革命篇章,作者胡绳深入探讨各阶层在时代洪流中的抉择与行动。书中既有对历史大势的宏观把握,又不乏对关键细节的生动刻画,为读者搭建起全面认知近代中国的桥梁。 3.作者胡绳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精准勾勒出这一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层面的复杂图景。书中对列强侵略本质的揭露,对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变革运动的阐释,鞭辟入里。不仅展现了历史的曲折跌宕,更让我们从先辈的奋斗与挫折中汲取智慧,启迪思考、拓宽视野。 4.这部史学经典以翔实的史料与严谨的逻辑,全景展现了1840—1919年间中国从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进而艰难探索救亡图存之路的历程。作者胡绳对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等重大事件深入剖析,揭示其成败根源,让读者能够清晰洞察近代中国社会的深刻变迁,是读者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不二之选。
二千年间
这是胡绳早年的作品。最初连载于《中学生》杂志,后结集,在大中学生间广泛流行,深受叶圣陶、吴晗、龚育之等赞赏。长时期以来,本书一直以笔名行世,这是第一次以胡绳本名出版的单行本。 全书以通贯性的观点透视自秦至清二千多年间的中国历史,就古代中国为什么会产生皇帝乃至人产为何能忍受昏君、做官与当兵是怎样成为皇帝制度的两条支柱、中国古代的农民战争、边塞为何屡屡发生冲突等一系列问题作出深入浅出的剖析。对于饱受教科书式史书之苦的读者来说,这些论述令人耳目一新,使人对中国历史有了一种别样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的70年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根据中共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的决定,为纪念党的成立七十周年而撰写的。由胡绳主编,并请中共中央宣传部龚育之、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金冲及、国务院研究室王梦奎参加工作。1991年8月8日,中共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并批准了《中国共产党的70年》的出版。 为《中国共产党的70年》提供初稿的人员是:沙健孙(一、五章)、金冲及(第二、三章)、王秀鑫(第四章)、戴鹿鸣(第六章)、周承恩(第七章)、席宣(第八章)、郭德宏(第九章)。 全书的修改定稿工作,由胡绳主持,金冲及、龚育之、沙健孙、郑惠、王梦奎参加。执笔修改各章书稿的人员是:一、三、四、五章,金冲及;第二章,沙健孙;第六、七章,龚育之;第八章,郑惠;第九章,胡绳(一、二、七节)、沙健孙(第三节及第六节前半)、王梦奎(第四、五节及第六节后半);结束语,胡绳。郑谦、张化、杨青、宣玉江、于国宁等一些同志参加了书稿的材料提供、查阅、核对及其他工作。胡绳统改全稿。 在这部约近四十八万字的书中,我们试图对中国共产党在七十年中所走过的历史道路和所取得的经验作一个完整的叙述。编写者虽然作了努力,但书中在史实叙述的详略、判断的轻重、材料的运用等方面难免有不当、不周的地方。我们恳切地希望全党同志,广大读者,特别是党内外老同志予以批评指正,以便在将来适当时候修订再版。
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
《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是中国著名哲学家、近代史专家胡绳先生的成名作。作者以宏大的叙事手法,较为全面深入地研讨了1840年鸦片战争到20世纪20大革命前夜的中国政治,对于这段历史给予了非常个性化的解读。作者在本书中所要说明的主题是:帝国主义侵略者如何在中国寻找和制造他们的政治工具,中国的反动统治者与中国人民对待帝国主义侵略者的不同态度,以及一切政治改良主义者对于帝国主义者的幻想曾怎样损害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等等。
胡绳全书(6)
《胡绳全书(6)》所讲的是中国关殖民地半封建时代中的前一段,即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以前一段的历史。虽然多年来大家习惯上称这一段的历史为中国近代史,但是早已有人建议,把中国近代史规定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一百一十年的历史,而把中国民主革命胜利,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以后,进入社会主义时代的历史称为中国现代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已经超过三十年的时候,按社会性质来划分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看来是更加适当的。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全2册)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全书约70万字。1981年6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然后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了字体较大(4号字)的版本,不久红旗出版社还出了这部书的简本。这三个本子都经过多次重印。据我掌握的情况,它们的印数累计共300余万册。 在屡次重印的过程中,曾经对个别字句作了修改,其中有的还是比较重要的修改。例如,在最初的印本中提到尼布楚条约中规定的中俄边界线时本应该写“外兴安岭”,错成了“大兴安岭”。这个错误在后来的印本中已经改正了。根据出版社的规定,改正个别字眼,虽然重印也不叫新的一版。所以至今出的书还是初版本,只是有第几次印本的不同。这次通读中,不免做了较多的修改。因此,我请人民出版社出版这书的第二版,并且请上海人民出版社和红旗出版社在未做相应的修改以前不再出版这书的大字本和简本。 这次虽然作了比较多的修改,但毕竟不是大改。这是因为:一,这《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套装全2册)》的基本论点和总的体系我现在还不觉得有修改的必要。第二,如果现在来写这《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套装全2册)》,当然全书的面貌包括材料的取舍和论述的详略会有很大不同。但是我不能把1981年以前写的书改成1995年写的书。
马克思主义与改革开放
《馬克思主義與改革開改》收錄了作者自1983年至1996年的十篇論文。文章從不同的角度,深刻地論述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近、現代,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國情;並對毛澤東思想在社會主義時期的理論和實踐,鄧小平的建設社會主義理論,作了實事求是而精闢的分析。本書有助讀者了解中國走上改革開放之路的曲折歷程,以及有關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
品评录
品评录,ISBN:9787538250091,作者:胡绳著
枣下论丛
暂无简介
童稚集
《童稚集》收录“代一个车夫记的日记”、“眼镜的故事”、“种花”、“战为了争自由与平等”、“买书”、“日落之花”、“精神文明”等70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