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作者的搜索结果
与一线老师谈科研
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可以带来无数功效,*根本的目的是帮助人们探索教育研究规律,依循教育规律办事,以收事半功倍之效,同时也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本书根据教育科研活动的步骤和环节,结合具体教育科研活动案例,从搜寻资料、选择课题、设计方案、总结经验、开展教育调查、进行教育实验、开展质性研究、撰写教育科研报告、结题、教育科研成果展现、教育科研成果应用与推广等方面,阐述教师如何开展教育科研,为一线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提供观念上、方法上和技术上的指导。
再现创伤的历史
《再现创伤的历史》斯威夫特的作品在欧美评论界受到重视,相对来说,中国学者对其小说创作的了解和研究是很不够的。苏忱的《再现创伤的历史: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小说研究》是国内首次对斯威夫特进行的系统学术性研究。苏忱在仔细阅读他的作品和相关研究资料以后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虽然斯威夫特至今已出版长篇小说8部,而评论界讨论的焦点一直聚焦于《洼地》之上,而且研究的视角大都是沿袭哈钦(Linda,tutcheon)关于“史学元小说” (Historiographic Metafiction)的理论和话语,套用怀特(Hayden White)、福柯(Michel Foueault)等当代学者对历史的理论分析,认为小说中的历史书写旨在讨论历史是如何被建构成一种叙事的。
当代英国小说中创伤历史的书写
【编辑推荐】 ◆聚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布克奖得主斯威夫特、巴恩斯、麦克尤恩等著名作家的小说 ◆以创伤理论剖析《洼地》《杯酒留痕》《远山淡影》《别让我走》等多部经典作品 -------------------------------------------------------- 【内容简介】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研究成果。本书以创伤的视角审视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小说家的代表性作品,以近年来前沿的创伤理论为研究框架,深入剖析当代英国小说中创伤书写与文学叙事之间的张力,个体创伤与集体创伤的产生、影响和结果,以及作家们对创伤书写的伦理反思。本书分析的作品主要包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英国布克奖得主斯威夫特、巴恩斯、麦克尤恩等当代英国文坛最具代表性的作家的小说。本书希望通过对当代英国小说中创伤历史书写的讨论,强调审视现在的生活、珍视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