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作者的搜索结果
曾胡治兵语录全鉴
5人今日阅读
《曾胡治兵语录》是清代曾国藩、胡林翼有关治军、用兵方面的言论而编成的一部语录体兵书,由蔡锷辑录,曾作为黄埔军校教材。全书分为将才、用人、尚志、诚实、勇毅、严明、公明、仁爱、勤劳、和辑、兵机、战守、治心等章,系统反映了曾国藩、胡林翼的军事思想。
曾胡治兵语录
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0.3%
《曾胡治兵语录》(增补本)中国十大兵书之一。全书分将材、用人、诚实、勇毅、严明、公明、仁爱、勤劳、和辑、兵机、战守、治心等,系统地反映了曾国藩胡林翼的军事思想。比较系统地反映了清末湘军统帅曾国藩、胡林翼的治军思想和治军方法。集中反映了曾国藩、胡林翼的军事思想和治兵谋略,在我国军事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价值。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曾被蒋介石作为黄埔军校的教材。《曾胡治兵语录》(增补本)各章均分设三个部分:题解,对该章主旨作简要解释;原文及注释,录《曾胡治兵语录》原文并相加注释;译文,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的白话今译。前十章围绕置将、整军、训练等,论述治军中的种种问题;后三章则专门论述战略战术中的重要问题。
曾胡治兵语录
全书分将材、用人、尚志、诚实、勇毅、严明、公明、仁爱、勤劳、和辑、兵机和战守,共12章。该书反映了中国传统军事思想的某些精华,因而受到后人重视。
曾胡治兵语录
中国近代语录体兵书。蔡锷辑。1915年云南陆军讲武堂石印本。1917年上海振武书局铅版印行。蔡锷(1882—1916),湖南宝庆(今邵阳)人。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回国后从事军事教育工作。1911年在云南发动反清起义,1915年又参加护国战争。翌年病逝于日本。一生潜心军事研究,编撰有《军国民篇》、《五省边防计划》等多部军事著作。1911年初调任云南新军协统时,为加强新军教育,摘录曾国藩、胡林翼论兵言论,辑成《曾胡治兵语录》。共1.4万多字,分为将材、用人、尚志、诚实、勇毅、严明、公正、仁爱、勤劳、和辑、兵机、战守12章,每章后附按语。蔡锷在序言和按语中,阐发了对选将、用人、治军、作战等军事问题的主张和观点。认为选将要慎重,为将要智勇兼备;能耐劳苦,赏罚分明;练兵要严格要求,申明号令;兵机讲究持重稳慎,简练慎出;战法重奇正,强调以静制动,以逸待劳;制定战略战术“须因时以制宜,审势以求当”;主张中国对外敌作战,宜采取诱敌深入战略,“据险以守,节节为防,以全军而老敌师为主,俟其深入无继,乃一举而歼除之”。1924年蒋介石曾将本书增辑“治心”一章,加序言再版印行,作为黄埔军校学员教材;1943年八路军《军政杂志》曾出版《曾胡治兵语录白话句解》,作为八路军将士军事读物;1945年八路军山东军区又重印出版。
用人智慧
在中国历史上,曾国藩是一位杰出的人物,他在政治、军事、治学方面都有不凡的表现,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思想遗产。同样,作为湘军主帅之一的胡林翼在历史上的影响与曾国藩几近相同,在率兵打仗、治理军队方面,胡林翼的一些观点不仅对曾国藩的思想有所阐释补充,更在某些方面有超越及发展曾氏思想之处,两人取长补甜美短、相互辉映,同被作为清代中兴名臣而名垂青史,即使伟人如毛泽东也曾感叹“感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分”。又佩服胡林翼的才能,将自己的名字也改为“润芝”。
和辑
暂无简介
近代名人文库精萃:蔡锷、黄遵宪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浩瀚深广、源远流长,其中近代名家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它涵储着中国人文精神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之魂。《近代名人文库精萃:蔡锷、黄遵宪》在名家文学原著中节选出广为流传、脍炙人口,具有深远影响的精髓作品,推荐给广大青少年读者,引导青少年准确地理解作品中的道理,把握国学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