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
永乐大典残卷
3人今日阅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永乐大典(1-10)
《永乐大典》收录古代重要典籍至七八千种之多,上至先秦,下达明初,这在当时真可以说是“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宋元以前的佚文秘典,多得藉以保存流传。收录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释庄、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医卜、文学等,无所不包。所辑录书籍,一字不易,悉照原著整部、整篇、或整段分别编入,这就更加提高了保存资料的文献价值。全书体例“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检索非常方便。
永乐大典全套12册锁线精装 中国古代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书籍国学经典文库图文无删珍藏本
永乐大典全套12册锁线精装 中国古代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书籍国学经典文库图文无删珍藏本
德国柏林国家图书馆藏 永乐大典
本书据德国柏林国家图书馆藏《永乐大典》原大仿真影印,共计一册三卷,即卷7078—7080,内容是唐宪宗十二、十三、十四。 举世闻名的《永乐大典》,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珍品。全书凡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目录六十卷,分装一万零九十五册,存有永乐正本、嘉靖副本两部。但正本的下落,虽有种种猜测,至今未见片纸只字,所谈《永乐大典》,皆是指嘉靖副本。清乾隆间修纂《四库全书》,曾对《大典》作过清点,已缺二千余卷,尚存十分之九,大体完备,故清王朝修《四库全书》《全唐文》等都利用过。一九○○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永乐大典》惨遭厄运,绝大部分被焚毁,幸存少数,亦遭侵略军糟蹋、抢夺。传世至今的嘉靖副本残卷约近八百二十卷,仅及原书的百分之四强,而且散藏在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个公私收藏机构。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藏《永乐大典》(一函二册)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圖書館葛思德文庫(GestCollection)所藏《永樂大典》二冊(卷一四九四九及卷二〇三七三),前此未收入任何影印本,而自1963年以來,因藏地被誤導以致罕為人知,尤爲珍貴。細檢原書,卷二萬五百七十三卷次曾作修改。卷端、尾題及版心,原皆作'二萬三百七十三'。其中卷端及尾題改動尤極細心,不易察覺。《連筠簃叢書》本《永樂大典目錄》,卷二萬三百七十三為《大寶積經》卷八,與普大藏卷合。此外,《永樂大典存目》,[6]鈐翰林院印,袁同禮疑為“乾隆時館臣檢查之底冊”。頁130“入聲·二積”目下,載“積卷二萬三百七十二至二萬三百九十,十本”,可証普大藏本卷次“卷二萬五百七十三”乾隆後被改動。
永乐大典精华(图文珍藏版共4册)/国学经典文库
《永乐大典》编撰于大明永乐年间,内阁首辅解缙总编的一部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22,937卷(目录占60卷),11095册,约3.7亿字,这一古代文化宝库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但《永乐大典》除了正本尚未确定是否存在长陵外,永乐副本却惨遭浩劫,大多亡于战火,今存不到800卷。
南京 南京
《永乐大典》编修于明永乐初年,是我国古代最大的类书。全书依《洪武正韵》八十韵(按:另有七十六韵。)编排,正 文22877卷,目录60卷,分装为11095册。嘉靖、隆庆间曾重录《大典》,此后遂有两种抄本:一为永乐修纂本,又称永乐抄本、正本;一为嘉靖重录本,又称嘉靖抄本、副本。隆庆后, 大典正本即不见所踪,嘉靖抄本也没有完整地保存下来,现存仅810余卷,篇幅不过原书的4%。中华书局在1960年将收集到的730卷影印,分为10册出版;1984年,中华书局将后续收集的67卷,合入先前的730卷,仍厘为10册,重新影印出版,成为目前收集最全、流传最广的版本。 今将《永乐大典》卷之七千七百一《十九庚?京》"南京"条进行点校,收入《南京稀见文献丛刊》,径冠其名曰"南京"。此^t点校,即以中华书局I960年影印本为底本,参校文献分为三种情况:其一,《永乐大典》抄录诸书现仍传世者,如《通鉴地理通释》、《燕翼诒谋录》、《宋史》、《欧阳文忠公全集》、《宛陵先生集》、《盘洲文集》、《辽史》、《金史》、《洪武京城图志》、《苏平仲文集》等;其二,前人辑录《永乐大典》方得传世。
四库全书传记类:古今列女传
《四库全书传记类:古今列女传》由明解缙等奉敕撰。一卷靡代后妃,二卷诸侯大夫妻,三卷士庶人妻。特徐俊自撰《高皇后傅》颁赐诸王百官,又作《真烈事》以酮幽微颞颇留意于屈教。是编所绿事迹,起自有虞,迄于元明。上古多本之别向害,后代则略取各史而以明初人附益之,采摆颇局慎。此猫常时明内府初刊之本,属项元汴家所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