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作者的搜索结果
我的老虎尾巴书房
1人今日阅读
本书作者在他六平米的“老虎尾巴”里,写作发表了千余篇文章、出版了二十几本书,接待过电视台和电影厂的采访,“老虎尾巴”见证了他从爱书之人成为知名藏书家、写书人的近三十年岁月。谢其章曾说,“没有鲁迅的感召,没有‘老虎尾巴’,我将一事无成。”而这本书也是他近三十年藏书点滴的记录和拾珍。
文饭小品
1人今日阅读
《文饭小品》精选知名藏书家谢其章近年所作杂文,以民国报刊收藏为主线,挖掘《天地》《大众》《良友》等民国报刊背后的故事,讲述鲁迅、张爱玲、邵洵美等民国文人的逸闻趣事,同时记叙作者的藏书经历与多年收书趣闻,书写作者对北京胡同的小考和人生见闻。作者考据扎实、文风幽默,本书所收文章大都文辞浅易而内蕴丰厚,可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收获丰富的知识。书中插图多为作者私藏报刊剪影,是难得一见的独jia第—手资料。
书鱼繁昌录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0.2%
作者谢其章是当代首屈一指的民国书刊收藏大家,书中插图全部来源于多年的收藏,其作品被香港书界称赞为“谢氏书影系列”。民国报刊、毛边书……这些“古老”的词汇在传媒手段如此发达的当今社会逐渐被人淡忘,阅读本书将会带给你新鲜的感受和无尽的回忆。图书收藏中遇到的各种值得注意的问题,作者在书里一一列出,这在学术交流上多了一个可资参考的资料。
绕室旅行记
《绕室旅行记》为藏书家谢其章独特的“书之旅”,借用施蛰存同名文章,作为本书的书名,也是其藏书生活的写照。“书似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最相思。”日对缥缃翰墨,正如身在山水佳处,徜徉其间,别有一番情致。该书既有其收藏知堂故物、巴金初版本《家》等的逸闻旧事,也有“南玲北梅”一事的前前后后、民国大案刘景桂事件的史料爬梳等,更涉及其收藏的珍贵杂志、藏书票、护封等。各种珍本家藏,各种甘苦幸恨,且听作者娓娓道来。
有书来仪
本书收录藏书家谢其章近几年读书、藏书的心得体会,所选篇目涉及人们熟悉的鲁迅、张爱玲、叶灵凤、黄裳、沈昌文;也涉及人们不甚熟悉的包天笑、简又文、唐大郎;还涉及大家也许是头一次听闻的丁力、李景慈、梁又铭等人。书中还讲述了作者与众多爱书人、藏书人相互交往的种种故事和滴滴真情。
有书乃城
本书是藏书家谢其章近年所撰写的书话文章的合集。书中所选文章延续作者一贯的风格,依托作者本人收藏的旧书旧刊,以生动晓畅的笔调,从故纸堆中挖掘陶亢德、顾冷观、周今觉、叶冈等近代文化人物鲜为人知的掌故,起底《围城》《传奇》《新儿女英雄传》等文学名著和《小说月报》《文艺复兴》等民国老旧刊背后的故事,讲述藏书圈里的趣闻轶事和寻书过程中的种种见闻。书中亦选有几篇回忆旧日生活的文章,展现了作者在书话文章之外的写作功力。
书肆巡阅使
本书是藏书家谢其章约请友人所撰以寻访旧书肆、搜购古旧书为主题的雅集之作。作者多为一时之选,不仅富于收藏,且擅凭借古旧书刊、书札手稿等资料发微索隐,探寻历史真相,是藏书家,亦复学人与掌故家。诸位作者“巡阅”所至,涵盖北京、上海、台湾、香港等地,远及美欧、日韩诸国,也离不开与文献拍卖、网络书店之结缘。全书以访书忆旧为大宗,兼以掌故考订,命笔老练,内容丰赡,熔趣味性与史料价值于一炉,生动地展现了一群爱书人流连书肆、搜寻旧时代文献遗存的动人场景,堪称一部难得的当代书林梦忆录。
出书记
搜书、写书,谢先生的随笔忠实地记述了每一本书从选题策划、文章写作到书籍装帧、用材等各方面细节,不惮覼缕,其间书业的变迁、作者两代书人的勤苦自励,风霜雨雪,人书俱老。
春明谈往
“春明”为北京之别称,“春明谈往”即作者六十余载居于北京的札记、书话、随想。书中颇有老北京风味,横二条搜罗民国老杂志期刊,中国书店和店员攀谈淘书,追溯“七七事变”爆发前后北平的文化界生态与媒体报道,甚至连旧时北平的地名和风俗,都在字句之间流露出来。一幅“书刊中的四九城”图卷慢慢展开。书中配有谢老珍藏的旧杂志书影,爱书人可按图索骥,一饱眼福之外,顺着线索“淘宝”,颇有意思。谢其章利用自身优势,时而以手头掌握的一手资料与当下文化现象考证、辩驳(如《邪不压正》《侠隐》),时而讲述四九城的中国书店,时而追忆陶亢德、施蛰存、叶灵凤与刊的趣事,且撰文常抄录杂志已发表之字句,不言自威。
电影杂志(上下)
民国时期的文艺辉煌,我们今天多难以见到,惟可从那些民国旧杂志里得以阅读,不过这些老杂志多保存在图书馆或民间藏书家的密室里,寻常探询不得,这是件很感无奈的事,尤其当我们带有怀旧情绪时,一睹旧时芳颜大约也是人们情趣心理的慰藉,原本我们民族一贯讲究追本溯源,何况我们今天的文学艺术与那个时期有着承继之脉,将那些民国杂志影印出版,以使今天的读者领略逝去时光里那些华彩篇章,大抵还有些意义。
书呆温梦录
《书呆温梦录》作者风格很有特色,看似娓娓道来,却很吸引人。让人留恋。但掩卷归来,却又不知说些什么。 虽然有些迟疑,却又欲言还休。 值得品味!
创刊号剪影
《创刊号风景》之续,谢其章先生新作。期刊杂志之创刊号,实在是文化历史的足痕,却像一粒粒散落的遗珠,零落成泥碾作尘,任其自生自灭。上世纪三十年代琉璃厂旧书肆“松筠阁”主人刘殿文,专事搜罗旧期刊,晨昏寻访,随见随录,竟辑出《中国杂志知见目录》,被藏书家唐弢先生著文称赞。前辈楷模,人往风微。本书作者效仿前人的做法,见一录一,一刊一影。虽然书中收录的只是刊海一粟,但都是值得留下的创刊号的剪影。
书蠹艳异录
《书蠹艳异录》收录了以下随笔文《我本无心做“张迷”》、《唐弢早期书话》、《邵洵美一个人的杂志画报史》、《金性尧经历的两本老杂志》、《鲁迅日记中的梁得所》、《北平何挹彭藏书记》、《我们羞涩的藏书票文献竟都出自叶氏之手》、《早期古旧书刊拍卖的记忆》等等。
搜书记
我的买书,初无方向,兴趣所至,“揽进篮子都是菜”,很是交了一笔学费后,慢慢才悟出一点道理。买书,无非几个动机,一点动机没有也是一种动机,听了别人介绍后买书是从众心理,专买名著和畅销书是最多的一种动机,纯粹为了实用也是比较多的动机,最等而下之的是为了装样子的买书。 我买书算比较多的人,读过的书或者认真读过的书却少之又少,所以我写买书记远多于读书记。总是给自己一个理由,将来会读的,现在准备着是“蓄书娱老”。为了在读书与买书之间找一个平衡点,此次写《搜书记》是个契机,可以细细查查以前着急八火买的书都读了没有?迄今翻过没有?是不是可以宣布买书到此为止,读书从此开始呢?
风雨谈
作者谢其章为著名杂志藏书家,长于搜集古书旧刊,并能从中发现故事,已出版十余部作品。《风雨谈》稿就是作者所写的关于各种旧书刊的掌故和书话集。由于作者收藏的期刊杂志都是一些市面较为稀有的,因而作者收藏收集也就有了故事,有了研究,这些文章也是作者由收藏而转入研究的见证和成果。
漫画漫话
本书精选自1910-1950那个时代的精彩漫画,挖掘围绕每副漫画背后的故事,或品评漫画的精彩传神,或细说关于漫画的人和事,不仅可视为一本细笔勾勒的中国早期漫画史,更可当作一份早期中国漫画家的精彩档案。该书文笔老到,点评精当,读完让人更形象具体地体味那个时代的文/画坛趣闻和时代变迁。 ? 香港书界誉之为“谢氏书影系列”。谢先生在报章杂志发表文章九百余篇,多涉猎文坛旧闻掌故,对提升古旧期刊的版本地位出力尤多。他的文章和书籍受到很多爱书族和藏书家的青睐。 ? 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新闻电影纪录片厂曾拍摄他的书斋,并作访谈节目。 ? 近年来关于旧书报的“图像阅读”,逐步成为一个亮点,这类书或由图入文,或以图代文,从图像的角度来记述历史和人物,既迎合了日渐浓厚的“怀旧热”,又提高了读者的文化品味。比如陈平原先生的《晚清图志》、张乐平先生的漫画全集,丁聪、范用先生的“文人漫画”系列。谢先生的这本书颇受书界好评,这一本亦不例外。 目录 滑稽画:现代漫画之先声 漫画史的一份重要文献:《全国漫画展第一届出品专号》 画人互画像——漫画家笔下的漫画家 《时代漫画》被重新定位 从《漫画生活》的新选本说起 汪子美为“联华”电影明星作漫画群像 胡考的不同类型漫画 漫画界的标志性人物——张光宇 《自由谭》·邵洵美·抗战漫画 黄芧的《漫画艺术讲话》 小品文和漫画 曹涵美:我怎样画工笔画 叶浅予为漫画史留下一部《王先生》 《春夜宴桃李园图》 《滑稽秀》 《鲁迅奋斗画传》 历史的哈哈镜:《论语》专号 丁聪的早期电景漫画 丁悚到底画了多少漫画作品 “动画大师”万籁鸣的电影漫画 ……
玲珑文抄
在一个刮着冷风的冬日,在亚运村路口,我跟老板说我辞职,老板说这个位置还给你留着,想回来就回来。辞职不久,我选择了现在从事的这个职业,这个职业是条自由之路。《玲珑文抄(精)》分三部分,内容包括《当年就没有“南玲北梅”这回事》、《流言,与张爱玲近距离》、《张爱玲送《秧歌》给胡适》、《可怜一部小团圆,断尽几多荡子肠》、《“听见说盗版在即”》等文学作品。
开卷书坊第五辑·北京往日抄
本书为上海辞书出版社“开卷书坊”系列第五辑是一种。本书是作者谢其章的散文、书话作品集。内容涉及现代文学史文人轶事的探究考证,民国书刊收藏中的发现与收获,买书、藏书、读书、写书、送书、书友交游等诸多经历与感慨,以及老北京旧日风物等内容。
老期刊收藏
《老期刊收藏》是由期刊收藏家谢其章先生撰稿。书中简述了中国期刊的发展历史,各个时期的著名期刊以及收藏期刊的基本知识。中国文物是中华民族的共同遗产,对这些国宝珍品,如何保存研究?如何出版陈列?藉以发扬我国艺术与文化,实是我中国人之共同责任。 说不清是喜欢研究,还是旧书摊里的老期刊总是爱不释手,恋恋不舍。喜欢收藏的人,也盯住了老期刊。 那么该如何收藏老期刊?哪些老期刊具有升值的潜力?作者总结自己二十多年的收藏经验,以详实的叙述、丰富的图片,向您介绍老期刊收藏的要诀。
旧书收藏
《旧书收藏》是有关旧书收藏的入门指导书。由著名旧书收藏家谢其章先生撰搞,书中介绍有关旧书收藏的一些专门知识,如旧书概念、藏书票、毛边书、各种版本、丛书和线装书、藏书的目录指导、买书的经验和旧书的保值。
朴园日记
《海豚书馆:朴园日记》收录了周朴先生的19篇散文,都是发表在《古今》,《杂志》,《热风》等杂志上,大多是具有日记性质的散文,此外的若干篇有助于了解朱氏生平事迹,而这些全部是纪实日记,从总能够了解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
终刊号丛话
《终刊号丛话》中国现代文化期刊的研究与利用,一直是边缘化的不受重视的薄弱领域,这实在是个令人困惑与遗憾的文化现象,而阿英先生很早之前就指出过:研究文学期刊史可以起到读一部系统的文学史的重要作用。 终刊号作为杂志的一个特殊的小环节,可以与文化期刊史——这个中环节勾联在一起,还可以进而与现代文化吏——这个大环节勾联在一起,其意义就彰显出来了。《终刊号丛话》作者的意图也许正在于此。 《终刊号丛话》从终刊号这个独特的视角切入,连带钩沉出文化历史大背景下的文人文事,在翔实的史料基础上,融入作者个人的观点、感想,兼顾资料性及可读性,加之原汁原味的私家珍藏的刊影图片,可以肯定一点:这是一本可以在您的书架上保留得长久些的文化读物。
梦影集
《梦影集:我的电影记忆》内容简介:中国电影发展至今已整一百年,周璇、胡蝶那样的明星更像是个传奇而并非真实的人物,电影在人们生活中曾经有过的地位是当代社会不可思议的。《梦影集:我的电影记忆》作者是位藏书家,只有像他这样的人才能珍藏如此多的图片和资料,带我们回到中国电影曾经有过的黄金时代。书中叙述了明星们艺海沉浮的人生经历和昔日影坛的众多掌故,可谓是对中国电影百年的世纪回望。
封面秀
期刊杂志的历史,仅百余年。这百来年的前几十年的杂志封面还是极素净的,像古书之书面的作法,只在封面左上端贴一纸签,写上书名再无多余的装饰。只是到了“新文化运动”以后,期刊杂志的封面装帧才慢慢地花样繁多起来。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期刊杂志也成为了一种文化消费商品之后,它的外观的包装设计也必须同其他种类的商品一样花一番心思投入一定资金以期达到最终将商品顺畅推销出去的目的,卖得越多,利润越丰厚。我们可以从越来越花花绿绿的封面背后窥察到商家越来越焦灼的心态,以至于我们现在很难看到一张白纸似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的封面了。极力追求“震撼性”与“醒目性”,成为商家与美术设计者一致的思路,而“目迷五色”缺乏判断力的读者终究会在花花世界的视觉冲击下迷失方向,丧失立场,仅有少数人对此保持警觉。 本书不是对封面设计作出艺术性评估。作者只是以个人的审美取向从个人藏品中挑选出六十个故事来阐述自己的想法,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封面是一个支点,这六十张封面全部是1950年以前产生的,已不再鲜活,它的装帧作画者绝大多数已不在人世。老的封面,开启了一扇窥视旧时代旧人物旧故事的后窗,吾乐于沉湎徜徉其内访幽探秘嗟古叹今想到便写。只向封面餐秀色,管它冬夏与春秋。
中国近现代美术期刊精品库(1872—1949)(全100册)
本编收录近现代百余种美术刊物,既有文化启蒙之初的《神州国光集》、《图画日报》、《真相画报》、《上海泼克》;也有新文化热潮下的《新艺术》、《美育杂志》、《国粹月刊》、《艺风》;还有休闲文化的《文艺茶话》、《上海漫画》、《辅仁美术》、《唯美》;更有爱国之美术的《救亡漫画》、《木刻阵地》、《耕耘》、《漫画和生活》等。以广度和深度而论,整体上代表了美术普及、美术教育、美术研究的状况和成果。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编收录了向不为正统美术界所重的漫画期刊,以期反映近现代美术期刊的全貌。美术期刊作为新文化运动之一翼,长期以来却莫名地被受冷落。纵观中国近代文化期刊史,美术刊物所占份额少的惊人,实与其价值不符。目前学界、出版界对文字期刊关注较多,但对美术期刊却关注不够。特此,从抢救美术期刊和发掘其学术、艺术价值方面出发,影印近现代美术期刊势在必行。
卓尔文库·自在文丛:猎书者笔记
本书忠实记录了作者三十年间搜书、读书的心得,而尤其专心搜求20世纪前叶上海、北京、香港等地出现的各种期刊、画报。如作者所叙,七十年前诞生于上海滩的《万象》,外观风雅可人,内容则天文地理、花鸟虫鱼、人物掌故,无所不包,张爱玲的诸多小说便首先发在这个刊物上。又如《良友》《大众》两份画报,读者既可从中窥到30年代摄影家在艺术上的追求,又可看到老舍、施蛰存、张天翼、穆时英等著名作家所配文字,还可见到艺术家梅兰芳、马思聪、叶浅予和美人徐来的手。其他如林语堂模仿英国幽默杂志《笨拙》创办《论语》,抗战前第117期刊出声援北平宋名轩将军暨二十九军:日本“侵犯华北,人神共愤,论语社同人,爱国不敢后人,北望中原,肝胆为裂”,公忠爱国之心溢于言表。邵洵美编《狮吼》《金屋月刊》《新月》《诗刊》《时代画报》《论语》《十日谈》《时代漫画》等期刊十余种,而他在每份刊物上所写的编辑随笔、编后记,率皆文字精妙,罕有其匹。
书窗风景
书窗风景内容摘要:著名藏书家谢其章讲述他三十年搜书、藏书点滴。独特视角,从旧书老杂志里重新发现历史。自然还带着其独特的谢氏书影插图。
搜书后记
元旦三天病里过;我写黄萍荪该负什么责任;父亲想见谷林;送范用《漫画漫话》;只想见王朔一个;只有上海拿得出;星星星星我是大地;海内孤本《宇宙风》;《国宝赴美展览日记》有意思;邵洵美之女;插友吴去世;雨中拾桔;《白用,门也没用,别拿世界吓唬我》;张次溪旧藏《世界画报·三一八惨案特刊》;王朔说话这个味;庞中华《钢笔书影》;《与崔永元面对面》;最后一次在家采访;《近思鲁迅》出版;孔网惊现《域外小说集》;护封也有假;《吹吧,北京》;我没能帮成96岁老人。
创刊号风景
《创刊号风景》内含近80《创刊号风景》籍的创刊号。即一曲新词酒一杯——《词学季刊》、胡山源沏的一杯《红茶》、有名皆自无名来——《无名文艺月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