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作者的搜索结果
孙中山民生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本书将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与现代化思想贯通起来进行研究。孙中山继承了中国大同思想传统,并根据时代要求予以改铸。民生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诉求,体现了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深层问题,对于西方现代性的抵抗性思考是其基本特色。大同思想传统是民生社会主义的精神依托,民族主体立场是民生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它是区别于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种“本土形态”社会主义。民生社会主义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相统一的意蕴,展现了孙中山在现代化道路探索中的问题意识。其现代化诉求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背景,而民族主体立场则为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提供了重要借鉴,它的探索为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提示了关注重点,是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思想资源。
主动的臣民:明代泰州学派平民儒学之政治文化研究
《主动的臣民:明代泰州学派平民儒学之政治文化研究》内容简介:本书以明代极富特色的泰州学派平民儒学为研究对象,从政治文化立场予以研究,选取典型个案予以剖析,系统探讨其政治文化特征。本书研究指出,平民儒学兼具平民阶层与士大夫儒学的两重性,因而存在深刻矛盾。平民儒者对儒家政治价值的认同,使其主动履行政治义务,发挥了维护政治秩序的独特政治功能。平民儒学通过赋予“百姓日用”以“道”的含义,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主体意识,对传统政治价值与政治秩序形成某种冲击。他们以讲学等方式参与社会教化,进而演化为一种社会政治运动。泰州学派平民儒学的思想与实践表明,中晚明时代的平民阶层虽表现出某种主体觉醒,但在全新的社会阶层出现之前,它始终突破不了小农社会与王权专制政治的网罗。由于与士大夫儒学的高度同质性,最终使平民儒学具有启蒙因子的思想萌芽风干、淹没于士大夫阶层主流政治文化中。“主动的臣民”成为平民儒者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