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
贾平凹,1952年出生于陕西丹凤县棣花镇,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现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西安市文联主席、《延河》 《美文》杂志主编。 出版作品有《贾平凹文集》24卷,代表作有《废都》 《秦腔》 《古炉》 《高兴》 《带灯》 《老生》 《极花》 《山本》等长篇小说16部。中短篇小说《黑氏》 《美穴地》 《五魁》及散文《丑石》 《商州三录》 《天气》等。作品曾获得国家级文学奖五次,即“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散文(集)奖”;另获“华语传媒文学大奖”“施耐庵文学奖”“老舍文学奖”“冰心散文奖”“朱自清散文奖”“人民文学奖”等50余次;并获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法国“费米娜文学奖”,香港“红楼梦·世界华人长篇小说奖”,首届北京大学“王默人-周安仪世界华文文学奖”,法国“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作品被翻译出版为英语、法语、瑞典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德语、俄语、日语、韩语等30多个语种,并被改编为电影、电视、话剧、戏剧等20余种。 2019年7月29日,贾平凹获颁人民文学出版社“荣誉作家”奖牌。2019年9月23日,贾平凹长篇小说《秦腔》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废都
1477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3.6%
当代文坛最受争议的作品,一部毁誉参半的奇书。1993年该书问世时,季羡林先生曾预言:20年后,《废都》会大放光芒。1997年获法国费米娜文学奖,是亚洲作家首次获此殊荣。2003年获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这是一部1980年代的中国社会风俗史,描写当代知识分子生活的世情小说。小说以历史文化悠久的古都西安当代生活为背景,记叙“闲散文人”作家庄之蝶、书法家龚靖元、画家汪希眠及艺术家阮知非“四大名人”的起居生活,展现了浓缩的西京城形形色色“废都”景观。作者以庄之蝶与几位女性情感的纠葛为主线,以阮知非等诸名士穿插叙述为辅线,笔墨浓淡相宜。在诸多女性中,唐宛儿、柳月、牛月清为他塑造最为成功也最倾心的鲜明人物。在这些充满灵性、情感聪慧而富有古典悲剧色彩的人物身上,体现出作者至高的美学理想。
自在独行(百万册精装纪念版)
258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5.7%
平凹先生素来喜静,最怕有人来敲他的房门。让他觉得自在的,要么就是行走于西北的大地,要么就是隐居在自己的书房。先生其实也喜欢热闹,只是先生的热闹并不是灯火灿烂,而是内心的安宁与独行的自在。这本书写情感、聊爱好、谈社会、说人生。有俗世的智慧,也有生活的趣味。对于匆匆的路人,平凹先生这部文集只是用来附庸风雅的玩物。但这本书却要写给生命的行者。愿他们能懂得孤独的真义,在生活里多一些从容潇洒。
生命是孤独的旅程
24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4.6%
人人生而孤独,相比于快乐与喧嚣,孤独总是如此绵长而深切,让人无助又彷徨。然而,孤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畏惧孤独。只有接纳且拥抱孤独的人,才能看清真实的自我,在沉思中找到人生的前路。孤独会让你活得更加清醒而坚韧,逐渐穿越迷茫,变得越来越强大。贾平凹先生以平易朴实的笔触,写其生活中的所思所感,所见所历,既有对过往生活的追忆,也有对亲友的怀念,对故乡的留恋……字里行间,遍陈生命中的孤独、苦痛与真实。生命是孤独的旅程,孤独是生命的答案。读完贾平凹先生的这本书,你恍然如悟:只有历经孤独的人,才能活出人生的真正滋味。
秦腔
218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2.9%
《秦腔》以一个陕南村镇为焦点,讲述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农民的生存状态。通过一个“疯子”的眼光,书写了对农民沉重的负担、农村耕地的丧失以及农村文化的失落所寄予的忧虑与同情。作者以凝重的笔触,解读了中国农村20年的历史,集中表现了乡村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和传统格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是“一卷中国当代乡村的史诗”。
秦岭记
16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56.5%
《秦岭记》是贾平凹新作,不同于《山本》的长篇巨制,“秦岭记”采用短小的笔记体形式,从远古起笔、小处着眼,用微观史的方式记录秦岭的山山水水、人人事事,写它的混沌磅礴、宏大幽微,写它的飞禽走兽、现实忧患,兼具笔记小说“志人”“志怪”两种自由驳杂属性,同时又有鲜明的贾氏风格,可以说是贾氏山海经,贾氏聊斋志异,更是贾氏“秦岭史记”。除了主体“秦岭记”之外,新增作者写于1990年的“太白山”17章,另有写于2000年前后的六篇散文,作为“外编”,这两部分与主体的“秦岭记”都有内在联系。作为扎根于陕西、乃至西北这块厚土的作家,作者几十年里一直在写秦岭,先是着眼于秦岭里的商州,后是放大到整个秦岭,这本15万字的秦岭记可以说是作者用积累数年的人生阅历,写尽了“山地深处的人生底细和生活况味”。
浮躁
12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0.3%
长篇小说。贾平凹,当代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可以说他的长篇小说是当今文坛禾读者中最有冲击力和影响力的。
老生
12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3.3%
《老生》以老生常谈的叙述方式记录了近代中国的百年历史。在丧礼上唱阴歌的老生是书中的灵魂人物,他游走在陕西南部的山村,见证、记录了当地几个时代的变迁和几代人的命运辗转,折射百年中国的成长历史,壮阔而深远。
茅奖短经典(12册)(独家定制版)
8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7.3%
【微信读书全网独家首发,独家定制版】茅奖短经典文集,传世文学隆重推出!
高兴
8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0.3%
《高兴》延续了作者对农民的一贯关注,写进了城的农民——城市中的拾荒人的命运。主要讲述了进城拾荒的农民刘高兴以及他的几个伙伴们在都市里生存的故事,同时涉及城市底层中的各种人群,有乞丐,有民工,有妓女等。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城市中艰难地生存。作品不仅真诚写出了这些生活在社会边缘群体的生存状态,而且更是通过这些让人心酸的故事表象去展现他们的精神世界,他们的命运交错与心灵变迁。
古炉
6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8.5%
《古炉》这部作品的内容主要是贾平凹少年时代的经历,带有回忆性质。故事发生在陕西一个叫“古炉”的村子里。这是一个偏远、封闭、保持着传统风韵的地方,但是这份宁静却从1965年冬天开始动荡了。古炉村里的几乎所有人,在各种因素的催化下,被迫卷入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之中。时间一直发展到1967年春天,一个山水清明的宁静村落,在“政治”虚幻又具体的利益中,演变成一个充满了猜忌、对抗、大打出手的人文精神的废墟。烧制瓷器的那个古炉村子,是偏僻的,那里的山水清明,树木种类繁多,野兽活跃,六畜兴旺,而人虽然勤劳又擅长于技工,却极度地贫穷。把小说定在古炉上的时候,就想起贾平凹小时候经历的好多事情,因为这本书大部分是他的回忆。
极花
5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7.9%
贾平凹最新长篇小说,一度引发争议。小说写被拐卖的女子的遭遇,也是写作家内心的恐惧与无奈,更是写作家对乡村沦落的担忧。作品保持了作家的既有水准,在写法上有所创新,从女孩被拐卖到偏远山区的男性家庭开始,用全息体验的方式叙述女孩的遭遇,展示了她所看到的外部世界和经历的内心煎熬。这部作品从拐卖人口入手,真正关注的是当下中国最为现实的贫困农村男性的婚姻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冲击力。是贾平凹创作中又一特色鲜明的作品。
极花
52人今日阅读
《极花》写农村女孩胡蝶跟随母亲来到城市寻求生活,却在一次意外中,被拐到西北一个叫圪梁村的穷苦地方,经历了身体的折磨和内心的煎熬。作品深切关注了受损害的女性群体,也倾注了作者对于传统乡村生态的思考与忧虑。
白夜
4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3.4%
主人公夜郎是贾平凹笔下血肉丰实但却令人同情的形象之一。他没有高贵的出身,只凭着不断追求的干劲,独自来到西京城里闯荡。小说一开始,就写了夜郎通过南丁山,结识并追随着祝一鹤,但这段经历很快便随着祝一鹤的瘫倒而灰飞烟灭。事业上失意的夜郎只得寂心思于爱情。他喜欢心性高雅的虞白,而他却是一介凡夫俗子,地位的差别、宿命论的困扰使得夜郎痛苦不堪,他只有从同与他一般地位而且相貌美丽的颜铭身上得到爱情的慰藉。一个不甘于命运摆布的灵魂最终在世俗的摧残下回归“本位”,这是夜郎的悲剧,也是人生的悲剧。人的一生不可能事事顺利的,在闯荡的过程中总要面对这样或那样的选择。向左还是向右?人总是处在这样的一种矛盾之中,因为无论是选择了什么,对于另一种事物,却意味背叛或者是放弃。选择好的,放弃坏的,这是一个不言自明的道理,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事情,我们根本无从辨别真伪和好坏,而夜郎在爱情上的选择正是如此。
愿人生从容(精装典藏版)
4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8.2%
人生真正的从容,不是躲避纷争与喧嚣,而是平静地面对困惑与烦恼。人生的旅途,苦与乐总是相随,禁得住多少曲折,才配得上多少幸福。贾平凹先生用诚挚朴素的笔触,写他所见、所感的人和事,字里行间,无不闪烁着灼目的智慧。读过书中贾平凹先生呈现的人生片段,我们终将明白,从容不是随波逐流,不要过早地顺从强悍的命运,唯有默守初心,才能做成真的自己。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淡定从容地过这一生。
秦腔
4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1.2%
小说获得第七届茅奖。通过一个叫清风街的地方近二十年来的演变和街上芸芸众生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生动地表现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给农村带来的震荡和变化。小说以疯子引生的视角来讲述清风街两大族姓白家和夏家的世代沉浮,白家早已衰败,夏家的变迁演变成了清风街、陕西乃至中国农村的象征……
红狐(茅奖短经典)
4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8.2%
茅盾文学奖自设立迄今,已三十余载,获奖作品所涉作家近四十位。这些作家大多在文坛耕耘多年,除了长篇小说之外,在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散文等“短”体裁领域的创作也是成绩斐然。此次我们以艺术的眼光,首批遴选部分获奖作家的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散文的经典作品,编成二十万字左右的集子,荟萃成这套“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经典。《红狐》是贾平凹的作品集。本书编选的主要作品有《美穴地》《艺术家韩启祥》《红狐》《商州初录》等。
山本
3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6.6%
贾平凹的最新长篇小说,关于陕南早期革命的故事。可以说是一部为现代中国立传的大书。贾平凹已经在我社出版过四本原创长篇小说,每一本都获得当年的各种文学奖,受到文坛和读者的关注,每一本的销量都很客观,《古炉》《带灯》《老生》都近40万册,《极花》20万册,都是具有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作品。
平凹四书
3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6.6%
“平凹四书”是将著名作家贾平凹的四部小说结集而成的一套丛书。作家进入文坛四十年,以丰厚的文学成就蜚声这个时代。在他众多的作品中,有四部长篇作品最为璀璨。这四部长篇及特点分别是:《浮躁》:贾平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废都》:最有争议的长篇;《秦腔》: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古炉》:贾平凹最为看重、且市场反响最好的小说。
带灯
30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9.9%
带灯是镇综合治理办公室的主任,她容貌美丽、孤芳自赏却又有那么一点不合时宜,她主要负责处理乡村所有的纠纷和上访事件,每天面对的都是农民的鸡毛蒜皮和纠缠麻烦。农村的琐事让人心烦却又让人同情,带灯在矛盾中完成着乡镇干部的职责,她既不愿意伤害百姓,又要履行“维持基层社会稳定”的共组义务。带灯从一出场,就浮现着与众不同的超然脱俗,她有丰富的内心和丰沛的情感,她更愿意在乡间的山风树谷中寻找安宁。她每天面对最让人无法摆脱的杂乱沉重,内心却不断向上飞升,带灯在现实中无处可逃的时候,她把理想放在了情感想象之中,远方的乡人元天亮成了她在浊世中的精神寄托,她在不断地给他写信,向他诉说。带灯的痛苦是无法救赎的,她是现世中的萤火虫,带着一盏灯在黑夜中巡行,拼命地燃烧和照亮,却命里注定地微弱无力,终归尘土。
人生从容:在众声喧哗中保持从容
27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6.6%
本书选收了贾平凹抒发感怀的文章近五十篇,作者将自己的所见、所感用诚挚朴素的笔触记录下来,这些文章无不体现了一个智者的淡定豁达,而情感的蕴藉有致,文笔的自然天成更是已臻化境,读来亲切感人而又发人深省。
贾平凹经典小说集(套装共4册)
27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8.2%
《白夜》对“命运”的反抗与挣扎,对平庸的不甘。书中道尽了人世间的悲喜。在戏台上,作为戏子的主人公可以任意驰骋;在社交上,也能够风生水起。然而看似风光的背后,主人公却在自己的爱情和命运里,苦苦挣扎。《带灯》为自己点一盏灯,照亮生命的虚与实。所有真正宏大的主题一定与个人命运紧紧相连。《带灯》讲的是一个女人的苦难,更是这个时代的担当。《带灯》是一份礼物,送给每一个在现实中挣扎着的孤独的行者。《高老庄》活着,不只有苟且,还可以选择磊落。主人公一接触那些来自生命根源处的陈规与旧俗,就开始变得与高老庄村人一样怯懦、保守、贪婪、自私。高老庄仿佛是一面能照出人本性的镜子,立马让衣冠楚楚的他原形毕露。
高老庄
2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2.6%
大学教授高子路为了给亡父做三周年祭日,带着自己的再婚妻子回到了老家高老庄,昔日的农家子弟如今衣锦还乡。高老庄是一个血统纯正的汉族村子,高氏家族祖上大多英武不凡,然而到了这几代,大部分村人都清贫守旧,就连个头都一代不如一代。回乡后,高子路一接触那些来自生命根源处的陈规与旧俗,就开始变得与高老庄的村人一样怯懦、保守、贪婪、自私。高老庄仿佛是一面能照出人本性的镜子,立马让衣冠楚楚的高子路原形毕露。在故事里,作者以用审丑的方式,去进行人物塑造和情节展开。高老庄的衰退,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退化消亡的嗟叹。在小说里丑获得了现实的胜利,而丑的胜利,最终表达的却是对美的渴望。
万物有灵
2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4.5%
贾平凹老师四十年散文创作全新精选,收录自1981年至2019年的随笔六十六篇,共二十万字。着眼于自然的林中一花、河中一沙,通过对自然深情的抒写,还原生命的纯粹和本真,以及对万物生灵的思索这是一份对万事万物由衷的热情与好奇,对生命有所追求,并在追求中展现出浓烈的个人风格。更难得的是,横跨四十年,始终尊重生命的灵气,保持质朴与纯粹。这样的文字,值得一读再读。
静中开花
21人今日阅读
《静中开花》是贾平凹2022年新编散文集,作者亲绘封面和16幅插画,精选56篇经典作品。书中写情感,说家乡,聊花草,谈人生,集中体现贾平凹的静心智慧,告诉我们如何在这个浮躁焦虑的时代获得内心的安宁,如果用幽默的态度一一化解生活的烦心事。我们曾如此渴望历经繁华,最终发现,唯有心灵宁静才能开出幸福之花。
秦腔
1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7.7%
长篇小说。这套贾平凹作品系列,包括了他从事文学创作以来不同时期的长篇小说,其完整性是从未有过的,既为读者提供了完整阅读收藏的机会,也为研究者提供了方便。
怀念狼
1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5.2%
《怀念狼》是贾平凹上世纪末的力作,寓意颇丰,被誉为中国商州版的“猎人笔记”。 小说采用独特的视角,讲述了猎人、记者、烂头为商州尚存的十五只狼拍照存档的离奇经历。血光之灾、金香玉的神州、狼的行迹、古战场的恐怖、记者的幻觉、动物灵魂的游走、肉灵芝等待事件令读者匪夷所思,尽显作者笔法不羁与想象之丰富。
定西笔记
1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2.7%
该书是著名作家贾平凹行走甘肃定西地区的随笔散文,用文学的形式展示了对中国最贫困地区和人民的关注,展示了这个时代最深的伤口。
写给母亲
10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0.7%
本书分为6辑,共36篇作品。本书名为“写给母亲”,此篇因央视《朗读者》中著名演员斯琴高娃现场朗诵而家喻户晓。本书主打亲情牌。辑一篇目,即为目前所能见到的作家写给父母、婶娘、小妹、女儿的文章集合。那些亲情四溢、柔情荡漾的倾诉与袒露,令人为之动容。辑二篇目可谓作家自传,从小学到大学,从天真童年到六十花甲,作家在时代风雨中的人生轨迹清晰可见。辑三、四选取了贾平凹上世纪80年代散文经典篇目、重要作品的后记,既重温经典,又窥见了作家的创作心路。辑五为作家写作家,贾平凹解读张爱玲、沈从文、孙犁,以及路遥、陈忠实、莫言,或从文学创作,或从人生经历,非同寻常。辑六篇目展现了一个文学之外的贾平凹,绘画,书法,收藏,均为一些记人记事记物饶有意趣的文字。
人间值一笑
10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1.2%
本书是贾平凹、肖复兴、苏童、李一鸣、鲍尔吉·原野、刘亮程、徐则臣等36位当代著名作家联手写就的一部关于丰盛人间的散文集。全书共有五章,分别是:“昨日种种,皆成今我”——成长印记;“十年饮冰,难凉热血”——人生理想;“日月悠长,山河无恙”——故土回忆;“长欢已远,迟眠五更”——旧物旧景;“各有渡口,各有归舟”——生活感悟。作者们在书中谈论各自的成长、理想、友谊、故乡和感悟,用隽永的文字,触碰生命中那些闪耀的片刻。从过去汲取前进的动力,珍惜现在的每一份美好,未来的我们才能有一颗充盈、安宁和热爱生活的心。
贾平凹散文精选
10人今日阅读
贾平凹是当代著名作家,其文学成就除了大量小说外,更擅长散文写作,并以自然、质朴、空灵的写作风格蜚声文坛,拥有很牢固而庞大的读者群。应该说每一篇都是作家对生活思考的精华总结,语言从容自然,对汉语写作起到了切实的推动作用。
贾平凹经典
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0.8%
书稿精选著名作家、散文大师贾平凹散文代表作23篇,按照“生活与记事”“人物与精神”“风物与民俗”三个门类予以分类,从日常生活、今古奇人、历史文化等多个角度呈现贾平凹创作的丰满和深度,更是给读者进行类似话题与题材的阅读写作示范。书稿由扬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王舒成老师导读,充分结合学生情感诉求和阅读特色,使本书更适合课堂内外阅读使用。
舌尖上的西北
7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4.7%
本书“陕西小吃小识录”这一章节,其中包括了数十种著名陕西小吃的风味特色、历史由来、制作技艺和逸闻趣事种种,风格犹如古人笔记体美文,文字凝练,内容丰富。读来妙趣横生,悦目赏心。第3至19章节是贾平凹先生散文中涉及到陕西各地食文化的精彩篇章。其中有贾平凹对故乡美食的回味,对其行迹所至的陕西各地美食的精彩描述,虽然笔墨不多,但已是色香味具出,令人神往。第20至27章节的题材上则是一种放大的对食文化的解读,但凡入口品食者如烟、茶等等都算入其中,这些文章更有一种对食文化形而上的阐释,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理思考和人生感悟,空灵博大,韵味悠长。
诸神充满
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2.1%
本书是贾平凹2021年的新散文集。以天地万物与烟火人间为主题,精选贾平凹散文作品68篇,包括《风雨》《丑石》《一只贝》《一棵小桃树》等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的诸多经典名篇,首次收录新作《蛙事》《眼睛》《贺州见闻》等3篇;并精心选配17幅贾平凹绘画佳作,与美文相得益彰。贾平凹眼中的天地万物是美的,烟火人间是暖的,平凡的生活中蕴藏着生命的热情。不要漫不经心地生活,只有在全神贯注中才可能与神相会;诗不在远方,就在你此刻的身边和脚下。
心迹
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0.2%
《心迹》是贾平凹的记录初心、描绘故乡的一部散文集,包含《商州初录》《商州又录》《说东道西》《初人四记》四个部分。《初人四记》记叙了贾平凹少年时期生活中遇到的喜怒哀乐,以一个少年的视角记录了当时社会的状貌;《商州初录》《商州又录》记叙了贾平凹故乡商州的山山水水;《说东道西》则又从更大的范围记录了西北地区的风土人情。但是无论记叙什么,都记录了贾平凹真实的内心世界,而这也是他“文学立身的全部”。
白夜
3人今日阅读
对于夜郎来说,白天是最真实的虚假,因为白天虽然美好,但是却总会过去。而黑夜是最虚假的真实,黑夜虽然掩藏了白日的美好,但是它却能让人收回幻想,面对现实。就像虞白和颜铭,夜郎爱着虞白却总是害怕她的离去,而自己跟颜铭在一起却总是不愿意去相信她那看起来虚假的真实。对于这个小说的世界来说,“再生人”就像是命运的主宰,夜郎手握着“再生”人的钥匙,却迷路在欲望和理性的纠葛之中,一再开错命运的门。夜郎的职业是一个戏子,而生活又何尝不是一个戏台?他像千万个在自己人生戏台上苦苦做戏的人一样,骄傲地迷失在自己的抉择和坚守中。
怀念狼
3人今日阅读
《怀念狼》写的仍旧是商州的故事。“我”是一个做什么事都不顺心的记者。有一次去商州采访,“我”得知商州从前组织过捕狼队,捕杀野狼。现在商州只剩下15只狼,他们还给这15只狼编了号。这个故事引起了“我”的好奇,于是“我”开始寻找这些狼。在寻狼的过程中,“我”与身为捕狼队队长的舅舅不期而遇,随后他们遭遇了一系列与狼有关的事情。这期间人“变”成狼,狼“变”成人,15只狼一只只被捕杀,引起了一连串发人深省的故事。
带灯
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3.8%
一位容貌美丽却有点孤芳自赏的女大学生萤,来到位于秦岭地区的樱镇镇政府工作,她不满“腐草化萤”的说法,于是给自己改名为“带灯”,意为带着一盏灯在夜里巡行。带灯她主要负责处理乡村基层的纠纷和上访事件,每天面对的都是鸡毛蒜皮的纠缠麻烦。虽然带灯每天都要面对生活里无休止的纠纷,忍受精神世界的干涸,但是她从未放弃过内心的追求。即使是在最绝望的时刻,她也会带上一本书,坐到镇子外面的山坡上,去看山,想想书里的人。然而她却无法改变,那些来自命运孤独和痛苦对她的轮番折磨。带灯的个人苦难里包含了作者对乡镇干部这一群体尴尬现状的同情;也体现了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和困境;同时,这也是对时代的感叹和反思。
带灯
3人今日阅读
《带灯》发表于2013年,荣登当年“中国好书”榜首,并入选年度小说排行榜,好评如潮,影响广泛。小说讲述了农村基层女干部带灯,如何在苦闷与繁琐的日常工作中坚守信仰的故事。带灯是乡政府的干部,她每天从事着琐碎、泼烦的工作,如她所说:“我是佛案前的红蜡,火焰向上,泪流向下。”她的工作是为国家服务,那是庄严的,而在工作中,她有她的作为、奋进、悲愤和无奈。当然,她是美丽的、智慧的、有点情调的农村知识女性,她在那么多不舒服的环境里工作和生活,完全靠理想的、追求的、爱情的东西支撑着。作品反映了当代农村社会问题,作家以深厚的人道主义情怀呼吁对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深刻且犀利,标志着贾平凹的文学创作又迈上了新的高度。
游戏人间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0.5%
这部散文集是《自在独行》的姐妹篇,收录了平凹老师的60篇散文,大部分文章为近10年来的散文佳作,其中包括平凹老师从未发表过的私房新作《养鼠》;近三年来最满意的风土名篇《条子沟》;平凹老师最念念不忘的故乡恋曲《棣花》等从未在任何单行本图书中收录过的散文新作。 人立于世间, 既要面对内在生命的孤独,还要面对外在生命的烦恼。人生是三劫四劫过的,哪能一直走平路? 不要计较太多,不热羡,不怨恨,以自己的步调走路。 平凹先生觉得,生命要有乐气,人活着就要学会自寻欢喜,读书、写作、交朋友、旅行都可以给生命带来这样的乐气。乐气多了,生活就会来劲!而只有拥有了这样由内而外的生命劲头,才能真正过得潇洒从容,活得像你自己。
南北笔记
2人今日阅读
本书选取了知名作家贾平凹先生的作品22篇,分 “经过豆沙关”“走了几个城镇”“定西笔记”3个部分,这些作品是以行旅笔记为主题,展现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地理文化,同时还再现了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风貌。本书是由著名学者周立民先生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