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璞编著
世界武器大全:步枪与狙击步枪
1人今日阅读
步枪作为轻武器领域中最重要的一大门类,历史悠久,品类繁杂,独具魅力。在各式各样的步枪产品之中,本书以其发展历程为基本脉络,对老式步枪和近现代步枪、狙击步枪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除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产品以图文形式呈现外,书中还有意“忽略”了部分大家过于熟悉的型号,以读者较为陌生却独具特色的产品取而代之,以期在有限的篇幅中,带给读者尽可能多的步枪知识。本书不仅是一本世界步枪的科普图书,更是一部充满魅力的世界步枪产品图鉴。
世界名枪荟萃:展现147种世界名枪风采
这是一本针对枪械爱好者的科普图书,荟萃了世界枪械领域内的4大门类武器:手枪、冲锋枪、步枪和榴弹枪,内容深入浅出、图文并茂。读者不仅可以从书中了解与枪械研发、使用密切相关的时代背景知识,更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枪械武器资料。本书对枪械分门别类,并按国别整理了一系列在世界枪械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启发性的设计:这些枪械都曾彰显着自身的光辉!本书适合轻武器军事爱好者阅读。
百年中文体育图书总汇
全书共收集百年来(1903~2002)出版的体育图书书目16645条,其中包括部分非正式出版物及部分港台出版的体育图书。书中内容包括体育基础理论、体育事业和体育运动项目三大部分。
房地产开发经营纠纷:214个裁判规则深度解析
2人今日阅读
本书根据笔者多年从事房地产纠纷审判的自身经历,对房地产开发经营纠纷在民事审判中存在的主要争议问题进行梳理,重点对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合作开发房地产合同,商品房买卖合同的订立、定性,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效力判断,商品房买卖合同的履行,商品房买卖合同的违约责任,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惩罚性赔偿,开发商与购房人的权属界分,商业地产租赁合同等方面的裁判规则进行了论述。本书坚持问题导向,注重问题的实务解决路径,总结出房地产开发经营纠纷的214个裁判规则,并辅之以342个案例进行佐证。
中国方志两千年通鉴(上、下)
2人今日阅读
中国方志从编纂起始至今,虽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但对其历史的记述和研究,则略显薄弱。近代以来,冠名“中国方志史”的著作虽已有若干种,但以宏观概说者居多,重在探索其规律性的问题,而宏微兼具、以尽可能多的翔实资料加以印证和探索的则似乎还没有。本书即以上古时期白阜画《神农地形图》作为方志学的源头,下至2000年,系统地梳理了两千年来中国方志学的发展轨迹。
中医养生大辞典
4人今日阅读
本辞典收词27000余条,内容涵盖中医养生常用名词术语、思维方法、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和常用方法,中医养生常用中药、方剂和穴位,以及古今中医养生历史人物、养生文献、养生格言等。首次对我国中医药文献宝库中的养生内容进行全面系统整理与研究,是一部集大成的养生专科辞书。
中国军阀的最后结局
民国乱世,枭雄辈出。他们大多崛起于草莽,在民国版图合纵连横。城头变幻大王旗,各领风三五年,制造了一桩桩称霸民国的“神话”,演绎了一件件封疆裂土的“传奇”。《中国军阀的最后结局》精选民国时期掌控或左右中央政权,或在某些重大历史事件中产生过重大影响、具有鲜明特色与争议的军阀十二人,参考大量原始资料,在官史煌煌不敢说之处,剥去尘封已久的历史面具,以大量客观事实,讲述他们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发迹、崛起,以及最后结局,力求客观、公允,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江南文化视野下的明清通俗小说研究
2人今日阅读
本书包括绪论、馀论及正文4章,论述了江南大众娱乐文化与明清通俗小说的崛起、江南教育大众化与明清通俗小说读者及创作、江南书业文化与明清通俗小说的盛衰演进、明清江南通俗小说创作与小说文化的生成。以江南文化视角,综合社会史、教育史、出版史,作多学科交叉研究,使得一些悬置已久的学术疑案迎刃而解,一些似是而非的模糊认识由此得到澄清,一些已经有了丰富研究成果的具体个案得到新的拓展与深化。如对通俗小说史的发生、发展、嬗变,有了系列新认知;关于明清江南通俗小说创作的研究,开拓了新领域;以江南文化视角对于作家作品个案的审视,有了新发现。凡此,均丰富了明清小说史的知识理论谱系。
四库学(第5辑)
《四库学》系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四库学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连续性出版物。本书系第五辑,具体内容涉及《四库全书》的民族历史记忆与世界记忆遗产、《四库全书》的世界记忆遗产特质、四库分类的知识谱系、《四库全书总目·诗类提要》与当代诗经研究、日本的四库学研究、四库提要辨证、四库著录陈师道著作杂议、《四库全书》风水学价值、书画修复常识、文澜阁《四库全书》研究文献目录等方面,为四库学增添了新内容,是研究四库学的重要参考。
中国医籍补考
1人今日阅读
全书分为:医经、本草、食治、养生、藏象病机、诊法、明堂经脉、伤寒、金匮、温病、临床综合、方书、内科、外科、骨伤科、妇产科、儿科、喉科、眼科、法医附兽医、医案、医话医论、丛书类书、史传书目、运气、其他,共26门,搜集载录古医籍3374种,现存2937种,辑佚52种,残阙73种,未见312种,亡佚7种,较《中国医籍考》新增2260种,涉及撰作、编撰、校勘、出版者1263人。书籍名用通用名,并标明医籍卷数和作者对书籍的工作,内容精简扼要,多采取节录的方式,书后附书名索引和著者索引,以便读者查阅。
大辞海·戏剧电影卷
3人今日阅读
《大辞海》是国内唯一一部特大型综合性辞典,按学科分38个分卷。本书为《大辞海》中的戏剧电影卷。本卷收戏剧、电影、曲艺、杂技等学科词目约4900条,图片40余幅。戏剧学科按一般名词、中国戏曲、话剧、外国戏剧等大类编排。电影学科按一般名词、电影制作、电影发行放映、中国电影家、外国电影家、中国影片、外国影片、电影机构、电影奖与电影节、电影理论著作等大类编排。曲艺学科按一般名词,曲种,作家、演员、社团,作品、论著等大类编排。杂技学科按一般名词、节目、其他等大类编排。人物、作品类词目按国别排列。各国人物一般按生卒时间顺序排列。作品一般按发表时间先后排列。
大辞海·中国古代史卷
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2.9%
《大辞海》是国内唯一一部特大型综合性辞典,按学科分38个分卷。本书为《大辞海》中的中国古代史卷。《大辞海》历史学科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历史等卷。本卷包括中国古代史和中国史学史·史料,共收词目11200余条。本卷选收范围包括名词术语、事件、人物、典章制度、著作等。本卷分中国古代史和中国史学史·史料两大类。各大类又分若干层次的小类。每一类词目一般按时代或笔画等编排。所分类别以及排列次序主要从查检方便考虑,并不代表某种学科体系。
鲁迅全集(全十八卷)
46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6.2%
新版《鲁迅全集》由原来的16卷增至18卷,书信、日记各增加了一卷,共计创作10卷,书信4卷,日记3卷,索引1卷,总字数约700万字。与1981年版相比,此次《鲁迅全集》修订集中在三个方面:佚文佚信的增收;原著的文本校勘;注释的增补修改。
宁夏革命与建设史
本书包括宁夏社会与民族运动、宁夏民主革命运动与军阀统治、宁夏革命斗争、宁夏地方政权的建立以及宁夏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等,详细记述了今宁夏回族自治区范围内回汉各族人民的民族民主革命斗争历史和建设的历史进程。
楮墨芸香:衢州纸韵
在历史长河之中,衢州周边地区若安徽宣城盛产之“宣纸”;江西铅山盛产之“连史纸”;福建宁化盛产之“玉扣纸”,皆纸中名品。而衢州不仅造纸历史悠久,且以盛产“开化纸”而声名远播。本书论衢州纸,从造纸在衢州的起源一直到现代。衢州作为文化名城,在历史上还以刻书、藏书家闻名,因此本书还论及和衢州有关的藏书、刻书、藏书家。尤其以龙游的皮纸最为闻名,曾为贡品,早在《新唐书》中就有明确记载,其制作技艺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辞海·教育卷
1人今日阅读
《大辞海》是国内唯一一部特大型综合性辞典,按学科分38个分卷。本书为《大辞海》中的教育卷。本卷共收词约5900条,分为“教育原理”和“教育史”两大部分,其中“教育原理”包括15类:总论、德育、教育哲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课程论、教学论、教育技术学、教育统计学、教育测量学、教育管理学、教育评价学、其他教育分支学科、各级各类教育(包括幼儿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师范教育及其他、各科教育);“教育史”包括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分人物、学校、机构、制度、法规、教材、论著、刊物、事件、运动、学说、术语等类。分类与词目编排顺序并不代表某种学科体系,仅从便于查检考虑。
浙江医人考
本书为我社《浙江医籍考》的姊妹篇,收载与考证研究至民国末年的浙江医学人物。全书分上中下三编:上编介绍宋室南渡前浙江医学人物;中编介绍永嘉医派、丹溪学派、钱塘医派等6个浙江医学学派人物;下编按历史地域分浙中、浙北、浙东、浙西、浙南5部,介绍宋室南渡后浙江医学人物。三编合计共载录浙江医学人物3673人。本书的研究资料包括医学人物的传记、墓志,医学著作的序、跋、题辞,地方志、宗谱、史传等有关医学人物的载录和历代笔记、小说的有关资料。
清末民初民间习惯视野下北方女性的日常生活
1人今日阅读
本课题不是一项对中国女性日常生活的静态解读,不同于以往研究所采用的“受压迫—反抗”的革命模式和“传统—现代化”的现代化模式,而是以民间习惯与女性日常生活的互动为视角,借助社会性别学、法律社会史等学科的知识与洞见,利用规则秩序、女性主体等概念,考察清末民初北方社会转型在女性日常生活中的体现,通过概念与事实间的互动互证,还原形构北方妇女的日常生活面貌,进而探索妇女民间习惯、女性日常生活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第十四辑)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主办,以中国古代法律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收录海内外学界相关主题的原创性学术论文、书评和研究综述,是学界唯一以中国古代法律文献为研究的学术刊物。本期为第十四辑,共收录《清华简“受币”考略》等论文十三篇,以及2019年度台湾地区与国外中国法律史研究论著目录。
四书精讲
12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8.7%
四书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儒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要义。20世纪七八十年代,南怀瑾先生以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传道授业精神,在台湾、香港等地开始讲述“四书”,其中他对《论语》的讲述整理成《论语别裁》,于1976年出版;对《孟子》七篇的讲解则经其弟子友人整理出版,陆续以《孟子旁通》(《梁惠王》篇的讲授)《孟子与公孙丑》《孟子与离娄》《孟子与万章》《孟子与尽心篇》《孟子与滕文公、告子》的名义出版,前后间隔达三十余年;1996年南先生用讲话的语气撰写《原本大学微言》,经周勋男整理后于1998年出版;1998年南先生寓居香港时又亲自撰成《话说中庸》,本拟继《原本大学微言》之后出版,因人事变迁和其他种种因素一拖再拖,直至2015年才由刘雨虹老师整理后正式出版。同时,刘雨虹老师等人还整理出南先生年谱,一并附于书后。
中华名祠:先祖崇拜的文化解读
每一个特定功能的建筑,都有一种深层的文化意蕴;每一座祠堂都有不止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赵新良专著的《中华名祠(先祖崇拜的文化解读)》比选、归纳、整理出近百座祠堂的相关资料,加以分析研究,既是对已经和即将消逝的优美建筑吟唱凄美的挽歌,也是对经典宗祠的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的总结概括。
中国人的智源全书
中国人智慧的总源头《论语》:儒家智慧的总枢纽《老子》:道家智慧的总根源《金刚经》:佛家的“第一般若”《孙子兵法》:兵家智慧的“圣典”《韩非予》:法家智慧的总代表《史记》:秦汉前三千年智慧的大汇总《一同演义》:古代民间智慧的漫长结晶《曾国藩家书》:中国近代智慧的高峰《毛泽东选集》:中华五千年智慧的集大成这十部智典,涵盖经、史、了、集,横穿儒、释、道、兵、法,纵贯古、近、现,出入文、史、哲,是囊括无余的中华智慧的总纲,是当之无愧中国人的智源。不读这十部智典,就不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更不能成为有智慧的中国人!如果说,这十部经典蕴藏着中华智慧之海的源头,那么,这本《中国人的智源全书》是引领你找到总源头的罗盘。手持这个罗盘,你就会少走弯路,快速地领略大中华智慧源头云谲波诡的万千气象!
耕读偶记——文学研究与教学
本书是一部关于文学研究和文学教学研究的论文集,共收录学术论文50多篇。文学研究部分的内容包括:对文学作品的文化分析。民俗考证,语言及艺术特色研究,作品评论等;文学教学研究包括:文学教学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规律研究等。
唐诗学书系(全十七册)
6人今日阅读
《唐诗学书系》包括《唐诗学引论(增订本)》、《唐诗书目总录(全二册)》、《唐诗总集纂要(全二册)》、《唐诗论评类编(全二册)》、《唐诗学文献集粹(全二册)》、《唐诗汇评(全六册)》、《意象艺术与唐诗》、《唐诗学史稿》8种共17册。
唐诗书目总录
目录学著作。收录现存历代有关唐诗的书目2740种,分总集、合集、别集、评论及资料四编。各编之内大致以出版年代先后为序,别集类则以人系书,而将有关注本、选本、续补本之类附列于本集之后。所收书目一一标明书名、卷数、朝代、编撰人与各种版本等信息。作为一部搜辑较为详备的专题性书目,为唐诗研究提供了方便。
从考古发现看中原与西南地区早期文化的关系
本书是建立在地理分区基础上的考古学文化比较研究,书中首先梳理了中原地区、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这些地区的早期考古学文化序列,然后根据不同的传播路线分别对中原地区与青藏高原、中原地区与四川盆地的考古学文化关系进行研究,最后得出结论: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原地区考古学文化对青藏高原文化产生了较大影响;进入青铜时代以后,中原地区与四川盆地考古学文化的联系更为紧密。
灵州史研究
本书是一部关于灵州历史方面的图书。作者本着古灵州今吴忠、新灵州今灵武自古一家的新观点,推出一部崭新的真实的灵州史。
熊逸:纸上的精神旅行(春秋大义+正义从哪里来)
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3.8%
得到“熊逸书院”主理人作品集,共两册。《正义从哪里来》:贪欲、暴力、腐败……谁偷走了我们的正义? 大到战争、社会争端,小到人际纠纷、伦理问题,这是个充满矛盾的世界。所以从古至今,人们是如此渴求着正义,有关正义的问题也一直深深困扰着最杰出的才智人士。但是从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到西方世界功利主义、自由主义、社群主义,正义的观念一直是混沌的、模糊的。 熊逸围绕正义话题,分章从不同侧面阐述了:要幸福还是要公正,何谓正义,自由意志的两难,原罪的两难,康德的失误,伟大的嫉妒心……他以缜密的思辨,融会贯通古今中外代表哲人的相关思想,比如中国的儒家、道家、墨家,还有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蒙田、斯宾诺莎、卢梭、亚当·斯密、罗素、康德、哈耶克、弗洛姆、罗尔斯等;并列举大量历史案例和文学经典,层层深入,探讨何谓正义、正义从何起源及如何实现正义。 这部足以撼动人心的作品,以通俗生动甚至带有文学意味的语言,带我们进入一个精心布局的智力迷宫,在与各位先哲对话的过程中,获得思辨的快感与智慧的启迪。 《春秋大义:中国传统语境下的皇权与学术》:《春秋》在中国古代长期被尊为政治哲学的至高圣典,并被认为是唯一由孔子亲手编撰的儒家经典。但《春秋》以微言大义暗藏褒贬,是非常费解的,尤其是经过历代经学家的解读变得越来越芜杂。那么《春秋》以及相关经典是如何在两千年专制社会中发挥实际作用,甚至呼风唤雨的?一贯被当作中国精神的春秋大义,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熊逸从唐朝一桩谋杀案讲起,通过大量生动的历史案例,运用翔实考据和缜密逻辑,一层层揭示了上溯至春秋时代的中国经典文化,包括《春秋》“一经三传”、《论语》《老子》等,是如何在皇权政治下被扭曲成了权力的工具的。熊逸对数千年的史实和典籍信手拈来,并让帝王、圣贤、权贵、武将、文士等不同时代的人隔空对话,他也在其中嬉笑怒骂,行文充满真知灼见,文风轻松幽默。当读者沉浸在他的文字世界时,一根绵延两千多年的线索逐渐纤毫毕现。
谜史丛谈
本书内文分为:《谜史》校点本、《谜史》研究文萃、钱南扬涉谜逸文汇辑及附录。收入本书的《谜史》,是在1986年再版本的基础上,参考了以往的各种校本以及未刊校稿,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校点,尽管不敢说已尽善尽美,但可以说是截止目前较为完善的版本。研究文萃,内容涉及《谜史》的书内书外,方方面面。
书法的传播形态
本书重新构建出一种属于新时代的书法生态体。书法的存世史也是书法的传播史,现代人无以忽略书法载体对书法多样化传播的作用。甲骨、简牍、碑刻等使用简单材料的书作开创了书法传播的原始形态,金属类的青铜器和印章的书作提升了书法的传播规格,纸张的发明使得书法的世俗性得以极大地提升,并导致书法拓本传播现象的出现。书法的风俗传播则包括了绢帛、陶瓦以及墓志传播。文人的题壁书充满了柔性的美和浪漫的情调,而民间题壁则充满了随意化、率性化和粗鄙化的元素,摩崖刻石是题壁文化和碑刻艺术结合的产物。
《文心雕龙》的骈文理论和实践
本书主体部分共分四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考察《文心雕龙》在骈文理论和骈文创作上的成就和贡献。
上古音及相关问题综合研究:以复辅音声母为中心
本书是对上古复辅音声母问题的研究,尽可能地搜集了古今中外与复辅音声母相关的资料,为这一问题的研究提供了详细论证。书中论证结构严密,论点鲜明,注释丰富。作为一部非常严谨科学的著作,本书将为这一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启颜录》研究(全2卷)
本书分为2册,《〈启颜录〉流传与文史价值》从《启颜录》的成书、著者和流传对其进行研究,分析了《启颜录》的笑话类型、笑话人物形象以及其构建的笑话世界,以《启颜录》笑话题材、笑话结构模式等方面为切入点,论述了《启颜录》在笑话承传方面的作用、价值和影响。《〈启颜录〉各则内容版本源流及其类型分析》则梳理了《启颜录》各则内容辑录及其版本源流状况,将141则内容尽数整理,以表格的形式清晰比对了各版本之间的不同,并对其中原因做了注释解读,从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各个朝代的文人对语言文字的喜好。
岳南作品集:一代大师们的经典重现(共6册)
8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1.1%
本套书共6册,分别为《南渡北归.南渡》《南渡北归.北归》《南渡北归.离别》《大学与大师:清华校长梅贻琦传》《陈寅恪与傅斯年(全新修订版)》《那时的先生》。
四川文艺年鉴
总体来看,文化视界的真诚与扩展,是2011年度四川文学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四川文学艺术面临的环境日益繁复,文化生产、文学创作的审美与市场都面临许多新课题、新挑战。为此,四川文艺界正积极开拓、创新求变,深入挖掘本土文化的丰厚资源和精神内涵,并将之融入现代中国的大叙事。
中国家谱堂号溯源
1人今日阅读
本书是一本探究、追溯中国家谱堂号来源与释义的书。它主要通过对存世家谱及相关家族资料中所收集的堂号,按不同的姓氏划分,分别阐述各个家族堂号的来源与典故出处。而对于一些许多姓氏都使用的家族堂号,则归纳集中在一起按其不同内容划分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