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作者的搜索结果
启蒙·生意·政治:开明书店史论(1926—1953)
上海出版博物馆“新闻出版博物馆文库·研究”系列图书之一。 书稿聚焦于民国四大出版社之一的开明书店,运用各地档案馆所藏材料,当事人日记、书信,报刊新闻时评,政府法令条文,采用“叙事史”的笔法,再现“开明书店”从1926年到1953年27年时间内,在“启蒙”与“生意”双重驱动下的发展壮大,并最终选择“政治”归宿的历史命运。
制造文学
本论文集系作者历年思考的一次总结,表露了作者的文学观。文学成其为“现代”,不仅仅是因为文学表达方式的兴替,它更是一种全方位的包括制度环境、文学观念、消费理念,乃至生产方式、物质载体等在内的综合系统工程的结果。《制造“新青年”:“五四”前后的郑振铎》《论鲁迅小说与古代小品关系》《论〈创业史〉“叙述”的意义与突破》《〈寒夜〉中的阴影: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的阐释》《论〈创业史〉“叙述”的意义与突破》等文,通过个案讨论“现代文学”的制造过程。《论“中国新诗派”诗学》《历史与想象:关于“九叶诗派”的思考》《呈现与建构:关于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的思考》三文,则以“中国新诗派/九叶诗派”为中心,分析了此文学史概念的意义演变。
少年博雅文库 品赏文学之魅 杜甫·770年
《杜甫770年》主要内容:站在泰山之巅,他也曾胸怀豪情力丈的伟大抱负;躬身田畴之畔,他也曾微醺于闲云野鹤的恬淡适意。但一生中最好的年华,他常常是在壮志难酬、困顿潦倒、颠.沛流离中度过。他见证了一个王朝的衰落和它的子民的生死,所以下笔多书民间疾苦,诗作常蕴沉郁之气。一部诗史,流传千年,余响不绝。
中国出版家·宋云彬
20世纪的中国出版界,群星闪耀,宋云彬无疑是其中较为独特的一颗。1897年出生于浙江海宁硖石镇的宋云彬,虽接受正规教育的时间并不长,但勤奋自学,酷爱文史,学养深厚,这为其日后在文坛学界及出版事业大放异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坎坷的一生,也是为编辑的一生。其辗转于杭州、上海、武汉、昆明、桂林、重庆、香港、北京等多地,先后参与编辑《杭州报》、《浙江民报》、《新浙江报》、《黄埔日刊》、《少年先锋》周刊、《抗日文艺》、《文化通讯》、《野草》半月刊、《中学生》战时半月刊、《民主周刊》、《文汇报》的《青年周刊》等,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一处处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等。宋云彬为我国现代文学及古籍整理的出版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编辑出版工作贯穿着启蒙民智的理念。他的创作和学术著述推进着民族文化的进步。本书将传主人生和职业的纵向历程与编辑出版贡献和特点的横向观照相结合,从纵横两个纬度立体地描绘和展示宋云彬作为出版家的一生。立足于详实史料,客观呈现传主的人生,在展现传主秉性耿直、嫉恶如仇的性格特点之时,着力体现一代出版名家的审美追求、出版理念、编辑事业,力图让后人对宋云彬有更全面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