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观涛
金观涛,1947年生于浙江义乌,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曾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研究。曾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讲座教授、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现任台湾政治大学讲座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讲座教授。著有《系统的哲学》《中国思想史十讲(上卷)》《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与刘青峰合著)《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与刘青峰合著)等。
消失的真实
18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6.8%
近年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世界越发动荡,区域冲突加剧,经济萎靡不振,迷茫与失序感充斥于公众情绪中。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急需寻找出口,以致许多人似乎忘记了战争的教训,心态倒退回19世纪,变为民族主义和反全球化的拥趸。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也许我们应该意识到,现实层面的危机与思想层面的困顿是一对孪生兄弟,其背后是现代社会价值基础的混乱和人文精神的衰落。何为人文精神的衰落?繁荣的物质文明,前所未有的科学革命使大量的知识、数据、信息涌动于普通现代人的日常生活,我们沉醉于虚拟体验,寄希望于科技发展带来秩序的革新和社会的持续繁荣,却无法规避后真相时代的人心浮躁、意义丧失、真假不分。我们缺乏对现代科学的宏观理解,虚浮于技术带来的狂欢,放弃了思考,因此陷入无可避免的现代性危机。为了回应这一问题,本书提出了“真实性哲学”的概念,详细剖解了20世纪的三场革命——全球化的兴起、科学革命、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尝试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技术发达的现代社会如何陷入了今天的困境,探索现代社会中科学和人文分离的本质。
真实与虚拟:后真相时代的哲学
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9.6%
这是一个后真相时代,我们对于何为真实的判断暧昧晦暗。现代社会庞大的信息数据网络,除了如同迷魂阵令人难辨真假,也如同牢笼将我们封锁其中。回顾来路,20世纪的变革既漫长又短暂,一方面,科学的迅速发展建立起现代人膨胀的自信,另一方面,科学和人文的相互隔绝,使人意识到用科学来寻找主体及意义世界仿佛缘木求鱼。于是,当元宇宙作为热词常挂在头版头条,当人工智能快速崛起并被应用于商业领域,在娱乐的热潮过后,我们猛然堕入由无知和茫然带来的无限焦虑甚至恐惧之中。当我们认为科学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命运,却不明真假,难分好坏。现代性的危机横亘于前,仿佛来历不明的飓风横扫一切。 真实性哲学的探索来自对现实问题的反思。真实性的丧失难以避免,其背后是现代社会价值基础的坍塌。在前著《消失的真实》中,作者从历史的角度讲述了这一问题出现的根源,而这本书将延续这一提问,试图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作者认为,要找到这一方法,最根本的是要破除因为科学与人文割裂导致的现代人对科学发展的迷信与幻想,建立一种科学认识论的新框架。首先,要讲清楚“什么是现代科学”,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又面临什么问题。其次,立足于此,从哲学的视角审视科学的各个领域,包括对元宇宙、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进展的反思。最后,通过借鉴“科学真实”,直面“社会真实”与“个人真实”,寻找一种将科学、人文社会和艺术统一起来的理论。不同文明的超越视野,现代社会价值基础的重建,以及日新月异的科学发展,都将在这种崭新的哲学中获得理解。
控制论与科学方法论
暂无简介
兴盛与危机
《興盛與危機》的作者大膽地將系統整體研究方法運用到歷史研究中,從中國封建社會延續兩千餘年與每兩三百年爆發一次大動亂之間的關係入手分析,提出中國社會是一個超穩定系統的假說,並用這一套模式去解釋中國社會、文化兩千年來的宏觀結構變遷及其基本特點。由於本書觀點在中國產生很大的影響,在海內外學術界也普遍受到關注,一般認為是中國十年改革時期重新詮釋中國歷史的最重要理論著作之一。
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2010年版
推荐值 91.5%
作者探讨1840至1956百多年间中国社会宏观结构的变迁的最新著作,观点新颖并富挑战性。作者不同意海内外的流行见解,即把中国近现代社会变迁视为传统社会的断裂,而认为共产党建立的政权不过是传统的某种变构。作者企图超越国共两党和西方学术界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解释,用大量史料证明,传统深层结构如何左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国近现代社会变迁其实是超稳定结构在对外开放条件下的行为模式。中国近现代史风云变幻、扑朔迷离,本书则简明清晰地勾画出社会变迁的主线,以新的视角来考察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
历史的巨镜
暂无简介
轴心文明与现代社会:探索大历史的结构
灿烂多姿的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缘何成为死文明? 人们常说两希文明缔造了西方文明,如何缔造?意义何在? 印度种姓制度对于印度历史和今日印度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中国文明为何历数千载而不绝,今天我们该如何继承传统? …… 人类文明史上那些熟悉却又陌生的命题,在本书中获得了入木三分的解答。 本书以轴心文明的起源和演化为基点,运用观念史和系统论的研究方法,系统勾画了史前至今人类文明的主要脉络,并试图寻找一种能够容纳不同文明的大历史观。 这种历史观既能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整合,又能包含西方的历史经验,同时能说明中国独特的历史发展进程。 为此,作者着重考察了普遍观念(社会思想文化)与社会行动(历史事件)之间的互动模式,对古代文明的兴衰、现代社会的形成、民族国家的建立、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文明的冲突等事关人类社会命运的重大问题,均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在这个周密的解释框架之下,纷乱历史表象背后文明的本质逐渐清晰起来,现代社会的走向和人类文明的未来也有了可供展望的理论工具。
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超稳定结构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变(第1卷)
暂无简介
中国思想史十讲.上卷
暂无简介
系统的哲学
《系统的哲学》收录当代著名思想家金观涛的“哲学三部曲”——《人的哲学》《发展的哲学》《整体的哲学》,以及回顾学术历程的长篇序言。金观涛在本书中对其把握社会历史研究、理解现代性的分析工具进行了全面总结,吸取了系统论、控制论等20世纪新兴方法论科学的重要成果,还结合了社会科学研究中首次运用的一些新概念,建立了一套独特的组织系统理论。它不仅解决了自身的难题——给组织系统整体性一种科学的表述,还出人意料地解决了辩证理性中“客观性”和“发展悖论”这两方面的难题。对于如何运用现代的科学方法论去分析古老的哲学命题,本书是一个重要范例。
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
暂无简介
在历史的表象背后
这本书http://www.douban.com/subject/2117758/的前身
整体的哲学
暂无简介
管理就是决策
“管理就是决策”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Herbert Simon)的一句名言。管理就是决策,这一定义切中了管理的要害。因为决策是企业里做任何事情的第一步,即先要决定做什么,然后才是怎么做的问题。决策也是企业费神、同时也是具有风险性的核心管理工作。 实际上,企业里出的许多问题,如果仔细追究,大多是源头决策的问题。只要决策做正确了,大的方向定好了,其他的就变成细枝末节。 本书结合世界上知名企业的决策经验,从决策者的素质、决策环境、决策过程、决策方法等方面阐述了决策理论的精华,具备全面性、可操作性的
赛先生的梦魇 新技术革命二十讲
新兴技术的蓬勃发展,是大势所趋,还是短时间的概念泡沫?相较于人类社会过去的产业革命、技术革命,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所引发的革命性变化具有哪些特征?在智能时代,人类社会的组织形态可能向哪些方向发展?具有千年传统的人文主义,能否依然能控制住拥有强大算法、海量数据且具备深度学习能力的智能机器?世纪轮转,今天的中国,需要再次直面“赛先生”的挑战,重新理解科技与人文的关系。 本书收入金观涛、王飞跃、胡泳、吴军等学者的二十余篇讲义,内容涉及“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现代医学”等前沿科技领域。虽然以新技术革命为讲述对象,但作者普遍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他们不是单纯地向大众普及新兴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还从法学、哲学、历史学等多个角度,向读者全方位展示了新技术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潜在影响。
博源文库·现代性与中国社会转型丛书: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
《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共讲述了有十四节的内容,分别是从马克思到韦伯、现代性的两大要素:工具理性和个人权利、现代性的第三要素:立足于个人的民族认同、系统论的综合:现代社会的基本结构,追溯西方现代价值的起源、价值和社会的互动:系统演化论的史观……等内容。
人的哲学
暂无简介
问题与方法集
论文集收集了1976-1985年十年间我们同我们的合作者的主要论文
西方社会结构的演变
暂无简介
当代艺术危机与具象表现绘画
《当代艺术危机与具象表现绘画》乃第一本讨论当代西方艺术危机和具象表现绘画的研究著作,是艺术家和哲学家合作研究的成果。本书首次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自贾克梅第以来至今天的具象表现画派其作品和探索,并力图通过对法国具象表现画派的研究,勾出二十一世纪绘画的新方向。全书共有四部份∶“艺术与哲学的对话”摘自两位作者长达十几万字的通信,展现当代艺术哲学和绘画所碰到的种种问题;“具象表现绘画研究”勾划具象表现绘画精神之本质,探讨其对未来绘画方向的重要性;“画家介绍”走进从具象表现绘画重要先驱和奠基者以至第二代画家们的艺术世界;“画家作品选”收录了28位具象表现画家共162件代表作品,全部均以彩色印制。 谨向所有关怀现代艺术发展的读者推荐本书。
系统医学原理
系统论是20世纪为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而诞生的哲学分支,它在很多领域取得了成功。医学以科学为基础,但众所周知,科学不能推导出伦理,科学主义指导下的医学伦理必然导致混乱。疾病诊疗过程中需要考虑个体差异性和患者主观需求,从这个角度看,医学还有人文属性,与艺术有共通之处,但单纯人文艺术思想指导下的医学难以在技术上获得进步。系统医学,是将系统论用于医学领域。
金观涛 刘青峰集
暂无简介
悲壮的衰落
暂无简介
决定成败的53个关键细节
决定成败的53个关键细节,ISBN:9787504452696,作者:金观涛著
中国社会の超安定システム
暂无简介
中国思想与绘画:教学和研究集4
《中国思想与绘画:教学和研究集4》主要内容包括:明清之际的山水画巨变、从画山水到画山水画、清初气论与四王笔墨开合、四王画学的考据式笔墨“审辨”、正脉——画学道统的建立、“怪”和“狂”在儒学中的差别等。
中国思想史与书画教学研究集(五)
照镜子是为了看清自己,但当我们身后还有一面镜子时,麻烦就发生了,主体的自我定位陷于重重叠叠的镜像中不能自拔。书法与山水画研究就是如此,这前后两面镜子分别是西方美术史和中国传统美术史。研究者必须借助某种方法使自己从历史和现实的镜像中走出来,这就是基于科际整合的观念史研究和关键词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