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作者的搜索结果
唐代域外天文学
1人今日阅读
本书通过考察域外天文学与唐代的社会、宗教、政治、文化等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来探求和辨析唐代域外来华的天文学内容,揭示外来天文学与本土天文学发生冲撞和融合的过程,探讨外来天文学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本书的研究可为古代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一个具体、详细的个案,它将以古代中外天文学交流为窗口,使人们进一步了解古代的中外科学文化交流盛况,以具体的事例来揭示人类文明自古以来都不是在孤立、封闭的状态下生长、发展起来的。本书的读者对象为对中国古代科技史、中外科学文化交流史感兴趣的学者、研究生、本科生和业余爱好者。
天文学的历史
钮卫星等编著的《天文学的历史》采用内外史相结合的研究策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探讨天文学在古代从一种生存方式演变为一种生活方式,到近代成为科学革命的突破口,进而成为人类适应自然、认识宇宙、认识自身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的历史。主要内容包括史前时期天文学的萌芽、希腊的古典天文学、中国古代天文学、阿拉伯天文学、印度古代的天文学、近代天文学革命、天体力学的奠定、天体测量学的兴起和天体物理学的诞生等各个主要民族和主要历史阶段的天文学发展历史。
西望梵天
《西望梵天(汉译佛经中的天文学源流)》对印度古代天文学、佛教传入中国,以及佛经的翻译、编撰和出版等情况作了介绍,并进一步阐明汉译佛经是一种保存古代印度天文学资料的重要原始文献,对汉译佛经中天文学资料的分布情况、保存方式、可靠性和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对汉译佛经中的数量和度量制以及对汉译佛经中的天文学进行了详细的阐释、考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比较了汉译佛经中的天文学和中国古代的天文学的异同。以及对中国本土天文学的影响也进行了深入、具体的讨论。最后对印度天文学入华的时间、路径、分布地域等方面作了纵向的考察,追溯了汉译佛经天文学中的希腊化巴比伦成分,从而勾勒出一幅天文学在古代从西向东逐渐传播的图景。
回天
《回天:武王伐纣与天文历史年代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人之上升:科学读本
《人之上升科学读本》精彩的导读和眉批,为阅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合理的图文搭配,又给读者带来另一种愉悦。科学是什么?著名科学史学家江晓原教授和他的助手钮卫星博士编著的《人之上升·科学读本》精选了从古希腊到今天的科学文章——尽可能通俗的文章,这些文章全都出自伟大科学家和著名学者之手,且基本保持原始状态,以方便读者阅读、能够亲近感悟的形式,给出了一个生动鲜活的“解”。这个“解”蕴藏在科学大师经典之作中,它没有试图构建“全面和完整的科学形象”,而是引导读者在欣赏和品味的过程中,慢慢的寻找出科学的原汁原味,在感悟中形成自己对科学的理解。
欧洲天文学东渐发微
《欧洲天文学东渐发微》对中外天文交流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如中国天学之起源,中国天学与古巴比伦、埃及天学之关系,隋唐佛教东传中的天文知识、明清来华传教士对天文的传播等问题都有大量实证性的分析,学术涵量颇高,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对中国古代与境外文化的交流特征与趋向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判断,对当前的文化建设事业颇有启发意义。
天人之际
属于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中国古代生活文化丛书》第二辑十种之一种。
天文与人文
《天文与人文》以天文学的发展历史为经,以天文学与人类文化其他方面的互动关系为纬,呈现一部在广阔历史视野下的天文与人文的互动史。《天文与人文》以丰富的实例和充分的论述证明,历史上的天文学从来不是一门孤立的学问,它与人文学科的各方面有着深厚的交集。从古到今,天文与哲学、政治、宗教和人类知识的其他方面发生着生动而丰富的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因此,通过阅读本书,获得的将是一部反映人类如何与自然打交道的历史,一部描写人类如何认识到自身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这种认识是如何演进的历史,一部展现天文学与人类的社会、文化和思想领域之间如何发生交互作用的历史,归根结底是一部人类自身的智性成长史。
江晓原作品集·甲编·回天:武王伐纣与天文历史年代学
《江晓原作品集·甲编·回天:武王伐纣与天文历史年代学》是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江晓原博士及其重要的学术助手钮卫星博士撰写而成的天文历史年代学著作。作者以“夏商周断代工程”中《武王伐纣时的天象研究》和《三代大火星象》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测算武王伐纣之年及孔子、佛陀生年,并加以补充和拓展,详细阐述了如何运用现代天文学方法和历史文献中留存的资料来解决历史年代学问题。
佛道二藏天文历法资料整理与研究
在人类文明流布的大背景下,探究巴比伦、古希腊、印度、中国、日本之间的文化交互,是让人着迷的话题,尤其在跨学科研究成为可能并积累日多的近二十年里,是学界越来越关注的研究课题。 本书从天文学入手,通过整理佛、道二藏中涉及天文学内涵的材料,将其与中国古代天文历法(以二十四史中的《天文志》为材料)和天文学思想进行比对,释读异同,考其流变,从时间年代和文化背景、人物线索、地理地缘等方面阐释三者之间的关联,并进一步推导演变的原因。 本书作者钮卫星常年躬耕中国古代天文学史研究,术有专长,更有其独得之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