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实,作
陈忠实中篇小说选萃
《陈忠实中篇小说选萃》,本书辑作者亲自为西安出版社1993年版《陈忠实中篇小说选萃》选编的中篇小说《康家大院》《蓝袍先生》《十八岁的哥哥》《夭折》《地窖》等5部。这些作品中,作者以劲拔沉健的独特笔触,生动细致地描摹出了陕西关中这方厚土上一幅幅撼人心魄、令人感喟生存图景,也正是从这些作品中,孕育出了波澜壮阔、雄奇史诗般的长篇巨著《白鹿原》。
父亲的树:陈忠实作品精读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3.1%
本书收录了著名作家陈忠实的散文精品48篇。在这些作品中,作者始终用朴实的笔调、真诚的态度、饱满的热情,来叙写和讴歌他对乡土、亲情、友情、创作的深沉的热爱,展现了作者独特的生命体现,体现了作者散文创作的特点和成就。
陈忠实年谱(增订本)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记录陈忠实生平的《陈忠实年谱》的最新增订本。年谱详细编入陈忠实从1942年出生至2016年逝世七十四年间,其家世境况、求学经历、工作选择及文学创作历程等内容,涵盖其主要作品的创作时间、创作地点及发表时的报纸刊物。年谱几乎囊括了陈忠实所有重要的文学活动以及与其相关的陕西省乃至全国的文学大事件,后附陈忠实作品年表、获奖作品年表和研究著作目录。
回到文学现场:关于当代文学的研究
此书主要研究当代文学,力争回到现场,凸显一种现场感。既有理论的深入探讨,也有文本细读,对当下热点的文学现象、文学思潮,都有直接而敏捷的反应,发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声音。对那些知名的作家、作品,一分为二,不虚美,不隐恶,敢于批评,敢于肯定,在当代文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此书作为作者的第三本著作,显示了作者一定的理论能力,尤其对当下文学的发言,都是颇见功力,有着鲜明的批评精神。
方方研究资料
《方方研究资料》是《中国新时期作家研究资料汇编》系列丛书中的一本,图书主编为中国最权威文学机构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著名文学评论家吴义勤,从1976年至今对作家的文学批评与研究成果中,遴选出能够代表各个阶段研究水准的论文近四十篇,从不同角度解读方方及其文学创作活动。
心中有她就属于你
《心中有她就属于你》是著名作家张艳茜的散文集,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辑长安安定,抒写对平凡生活的感悟;第二辑道听途说,抒写工作中、生活中和朋友的交往友情;第三辑安远永宁,抒写陕北的风情历史及对历史人物的感怀;第四辑情归何处,抒写生活世相、社会变迁、人生际遇;最后一部分附录,友人评述,收录陈忠实、李国平、王锋等十位作家对作者及其作品的评述。作家在写作中思考和追问,在写作中书写生活感悟对个人情感及自我认知的梳理,明确自我在生活中的位置,理清自我成长路上的诸多困惑。
陈忠实传
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4.6%
《陈忠实传》是一部饱满地展现了陈忠实已走过的人生之路和文学之路的人物传记。作品将陈忠实置于当代中国社会变革与中国文学互动的时空之中,生动、丰满、真实、立体地还原陈忠实富有传奇色彩的文学人生,展示陈忠实的人格魅力与处世风骨。
挑剔文坛:孙绍振如是说
从激情澎湃的诗人到深刻睿智的学者,从当初宏观体系的建构(“新的美学原则”、“变异论”、“错位说”等)到今天微观部件的磨洗(“如是说”、“挑剔文坛”等),孙绍振的每一步都在创造。《挑剔文坛》便是其十多年来执着于建构理论大厦之余的一些“微雕”。书分二辑:“挑剔文坛”和“文苑探幽”。无论是“挑剔”还是“探幽”,无不体现着作者对艺术奥秘的深刻体悟,无不呈示着作者对艺术创造力的深刻同情。
和谷文集(卷十四 文论)
本书为国家一级作家和谷先生文集,共14卷本,收录了作者在不同时期公开发表的重要作品,分为散文、诗歌、纪实、传记、小说、剧作、文论若干分卷。其中包括了原版于陕西人民出版社的《原野集》《市长张铁民》《和谷诗选》《1983安康大水灾》,作家出版社的《柳公权传》《还乡》,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远行人独语》《国风》,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无忧树》,百花文艺出版社的《野生地》等,反映了作者四十多载文学写作收获之概貌。
文学与文坛的边上
本书是陕西省作家协会《小说评论》杂志编辑、陕西省作家协会文学创作研究室主任邢小利的一部文学评论集,收录了作者近年创作的三十余篇评论文章,作者从文学与文坛、作家艺术家作品论、陈忠实研究、文坛徜徉录等几个方面,对现当代文学的现状、问题进行了剖析和思考,对作家作品给予了分析与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又具有可读性。
陈忠实的人与文
陈忠实是“文化大革命”前开始创作的陕西作家,他秉承“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文学信念,完成了从回乡知青到专业作家的蜕变,其代表作《白鹿原》被誉为 “方之欧西,虽巴尔扎克、斯坦达尔,未肯轻让”的“一代奇书”和“民族秘史”。本书是第一部全面考察陈忠实及其创作的“评传性”学术专著,时间跨度从“文化大革命”前直到21世纪,写作门类涉及小说、散文和创作谈等。全书以翔实的资料,严密的论证,质朴而晓畅的文字,系统地梳理了陈忠实文学活动与创作经历的总脉络与全过程,将陈忠实及其创作放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通过其成长经历与创作经验的总结,探寻其创作的艺术规律和文学价值,从而对陕西当代文学创作的流变进行宏观把握,勾勒出了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脉络,特别指出了陈忠实的创作经历对未来作家成长所具有的启示与借鉴意义。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本书以评带传,通过对《白鹿原》等作品的分析阐释,探寻陈忠实的生命体验史和精神裂变史,以反观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的沧桑变化,及其对陈忠实文学创作的影响。这种“作品—作家—社会”的逆向思维和研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探索与尝试。
文学的荣光:陈忠实、贾平凹、邹志安与李禾的书信往来
本书以陈忠实、贾平凹、邹志安三位作家与《飞天》杂志编辑李禾的书信往来为线,分别讲述了三位文学大家初入文坛的故事,回顾了他们创作的初心以及在创作道路上的执着追求;展现了作家与编辑之间相互关心、相互扶持的真挚情感;再现了20世纪80年代陕西文学以及中国文学的发展状况。
陈忠实文集(全10卷)(增订本)
13人今日阅读
《陈忠实文集》收入了陈忠实从事文学创作以来的大部分文字,所收录的时间跨度极大,既有如《白鹿原》这类已列为中国当代文学经典的长篇小说,也有如《信任》《四妹子》《梆子老太》《蓝袍先生》等颇有代表性的中短篇小说,以及其小说创作时的手记和大量的随笔、散文、杂记、对话、序跋等。这套文集以极其完整的面貌全面呈现了陈忠实的创作过程,是研究一代文学大家极有价值的资料。同时,通过陈忠实个人的创作历程,也客观地呈现了新时期以来文学发展至今的历史脉络,是了解当代文学发展的重要路径。
陕西地域黄土文学论
《陕西地域黄土文学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该书首次提出陕西地域文学中的黄土文学流派,从陕西地域文化入手,以活跃在黄土地上的陕军为研究对象,选取陕西黄土文学的代表作家:柳青、路遥、陈忠实,从黄土情结、艺术人生、农村题材、史诗追求、创作手法、艺术主张等方面对陕西地域的黄土文学的特征进行论述和探讨,对三位作家作品不同特征下相近的地域文化影响做层层探析,运用的比较研究方法独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当代》杂志(2022年2期)
14人今日阅读
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杂志2022年第二期,刊载长篇小说:《镜中》(艾伟);中短篇小说:《最高楼》(刘庆邦)、《红门》(蓝石)、《晚安》(钟二毛)、《与此同时》(七堇年)、《有人跳舞》(辽京)、《姐姐》(郭华);刊载讲谈:《锦瑟华丽(续)——李商隐二十三题》(张炜);纪事:《陈忠实在八十年代》(阮洁、邢小利);文学拉力赛传真——2022年第一站冠军揭晓,2022年第一站读者来信选登;通讯:《当代》2022年度文学论坛暨颁奖活动综述、《当代》《当代长篇小说选刊》读者调查及获奖名单。
陈忠实研究论集
《陈忠实研究论集》是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文艺谱系研究系列图书之一。陈忠实是陕西文学谱系的继承者和者,他的作品致力于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对现实主义的尝试。本论集收集了当下对陈忠实文学作品研究的很新方向,从叙事结构创作观念与方向、美学价值以及生命本体等角度进行了深入剖析与论述,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陈忠实先生一生旨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各家的一篇篇论文也反应出陈忠实思想的穿透力和深邃的艺术魅力。
陈忠实:我的心灵独白
1人今日阅读
本书收录了《第一次投稿》《晶莹的泪珠》《原下的日子》《三九的雨》《白鹿回到白鹿原》等散文,书中精选的几十篇散文,既能看到陈忠实人生之路上那些鼓励与帮助他的良师益友,也能看到他是如何一步步从一个农村的业余作者成长为一个作家的。
好好活着
39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7.5%
本书是陈忠实先生50年经典散文纪念版,完整收录广为流传的47篇口碑佳作。陈忠实先生平生有两大爱好:喝茶与看球。前者放空身心,无思无忧;后者舒展心理,张扬精神。一静一动,相辅相成,恰如先生的一生,至真至简,至情至性。他的散文独树一帜,摆脱了对生活表象的记录,而是在其丰富的人生体验和生活磨砺之后,感慨系之,吐纳为一种饱经沧桑的睿智与超然。
蓝袍先生
3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5.8%
本书收录了陈忠实早期创作的五部中篇作品《蓝袍先生》《康家小院》《四妹子》《十八岁的哥哥》《最后一次收获》。这些佳作,不仅是作者在文学造诣上的关键奠基之作,也是艺术地记录了了我国社会动荡思想变革的重要时期。今日重读汉语文学巨臂陈忠实先生的这些作品,不但是对陈忠实先生的缅怀,更是希望读者在这一变革的历史时代中能够领悟生活的真谛,收获爱的启迪。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向读者展现了生活的困窘与朴实、静默与喧嚣、作为与无为等深层复杂的向度。
20世纪中国文学新视野
本书以宏阔的学术视野,从整体论、作家论、作品论三个层面,对“20世纪中国文学”进行了新的观照,特别是作者从现代性视角,对20世纪中国文学内在规律、文学现象、审美特质,进行了深入探讨和阐释,重构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新图景。本书注重史论结合,注重理论与文本的结合,特别是对王蒙、张恨水的研究,饶有新意,构成了本书的一大亮点。
陈忠实文学回忆录
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5.0%
书为“文学回忆录”系列的其中一种。《陈忠实文学回忆录》收录了当代著名作家陈忠实关于文学创作的反思以及在文学创作道路上对人生、社会和历史诸问题的思考,体裁涵盖回忆性的随笔杂文、创作谈、访谈、序跋等等。其回忆既有对历史长河的人文发现,也有对故乡的深情回望。
大西北文学与文化(2020年第1期)
《大西北文学与文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讲话精神和关于文艺的系列讲话精神,呼应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思维,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和政治导向。《大西北文学与文化》立足大西北,面向全国。介入当代大西北文学与文化发展进程。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并重,注重理论创新和现实意义,历史感和当代感,学理性和前沿性相结合。《大西北文学与文化》主要由大西北文学综论、思路文学与文化研究、陕甘宁文艺研究、大西北文艺报刊出版传播研究、西北重要作家作品研究、西北学人研究、西北高校与文学艺术等板块和栏目构成。
思想在文学现场
终南山所在的秦岭山脉是中国历史地理的显著标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形成了一个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同时也塑造了一种独特的自然人文之美。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过程中,需要实地研究中国的生态环境和生态观念,尤其是中国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由此所产生的生态美学观念对于建设生态文明至关重要。本书以终南山生态美学研究为基础,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观念基础和现实路径。
肖洛霍夫在中国
本书从中苏文学关系的角度,将苏联作家肖洛霍夫作品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视为一个系统加以全面考察。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侧重于译介与阐释研究,下篇着眼于影响与接受研究。上篇在实证的基础上,梳理肖洛霍夫作品在中国传播和被阐释的历史脉络,总结中国文学接受肖洛霍夫的内在规律性,以及接受者在汲取异域文学营养的过程中自身文学观念的建构与嬗变。下篇选取周立波与丁玲等深受肖洛霍夫影响的中国作家为研究个案,通过具体的文本解读,仔细辨析他们的创作同肖洛霍夫作品的渊源关系与创新之处。透过肖洛霍夫作品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这一现象,进而引发对文化传播与文学接受、文化过滤与文学误读等问题的思考。
刘醒龙文学回忆录
《刘醒龙文学回忆录》收录了当代著名作家刘醒龙关于文学创作的感悟以及在文学创作道路上对人生、社会和历史诸问题的思考。
我有南海四千里
本书收录了著名作家刘醒龙多年来发表的散文精品。刘醒龙先生的散文创作多以“乡土乡村”为主题,在记忆与现实的时光交错中,如歌如泣地抒发乡土情结;以富有哲思的文字深层次地思考与追问城市与乡村的关联,热切地呼吁对乡土乡村的人文关怀。本书配以作者进行文学创作多年来,不同时期的照片,以反映作者的创作环境和心路历程。
九品堂艺事
《九品堂艺事》是作家张九鹏在报纸上开设的专栏名称,对宁夏以及国内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书法家、画家、雕塑家的艺术成就及创作往事做了一次梳理,多角度探视,写就了一批过心的随笔短文。张九鹏将这些文字汇集成册,成就了一本艺术品评与艺术欣赏,正论与趣味相结合的《九品堂艺事》。
和谷文集(卷十二 剧作)
本书为国家一级作家和谷先生文集,共14卷本,收录了作者在不同时期公开发表的重要作品,分为散文、诗歌、纪实、传记、小说、剧作、文论若干分卷。其中包括了原版于陕西人民出版社的《原野集》《市长张铁民》《和谷诗选》《1983安康大水灾》,作家出版社的《柳公权传》《还乡》,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远行人独语》《国风》,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无忧树》,百花文艺出版社的《野生地》等,反映了作者四十多载文学写作收获之概貌。
文化立场与叙事策略:中国现当代作家个案研究
1人今日阅读
本书稿是一部关于中国现当代作家及作品的研究著作,书稿从文化叙事的角度切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探究文学背后的作者态度和社会现象。出于对作家文化选择和叙事策略的兴趣,作者从众多作家中,选择了沈从文,钱锺书,汪曾祺,梁晓声,迟子建,陕西作家群作为我的观照对象,通过文化学视角,叙事学视角入手,解读作家及其作品,彰显他们作品丰富的文化内蕴和审美表现,研究作品的叙事策略,探究他们对中西文化、新旧文化、乡土都市文化、精英大众文化等的态度。
传记文学(2021年第8期)
以人物传记透视大千世界。讲述人生甘苦,关注时代风云。钩沉文史珍轶。
当代文坛点将录1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陕西文学研究(第一辑)
1人今日阅读
《陕西文学研究(第一辑)》是由陕西省作家协会创作研究室组织编写的一部具有地域性文学评论学术著作。此部书稿涵盖了凡与陕西文学有关的当代(侧重当代)、现代和古代的宏观或微观的个案研究,评论,史料,考辨,争鸣,人物等,较为系统地探讨了陕西文学研究的现状,力求为陕西地域性文学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思考与借鉴。
1993:文学的转型与突变
中国文学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迥然于80年代的风貌而呈现出一种全新的气象。在这转型期间,1993年成为80年代和90年代文学的一个分水岭。本书通过对1993年前后文学与文化现象的研究,发现1993年于中国文学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代,其中最突出的表征就是多样性的文化开始得到彰显,三种文化并存的局面开始形成。1993年文学的转型与突变,影响和奠定了20世纪末乃至21世纪的文学格局。1993年,对于它之前和之后的文学史,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它是一个分水岭和界碑石,划开了80年代和90年代的文学格局。
延河(2021年10期)
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主管、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办的《延河》杂志,创刊于20世纪50年代,有长达半个世纪的光荣历史,在共和共文学的奠基时期有过非凡的表现,号称“小《人民文学》”,在文学火热的20世纪80年代更达到超过13万册的月发行量。她的漫长时期的品牌积累使之成为当代中国深刻的历史记忆,至今深入人心。
陕西文学研究(第二辑)
《陕西文学研究(第二辑)》是由陕西省作家协会创作研究室组织编写的一部具有地域性文学评论学术著作。此部书稿涵盖了凡与陕西文学有关的当代(侧重当代)、现代和古代的宏观或微观的个案研究,评论,史料,考辨,争鸣,人物等,较为系统地探讨了陕西文学研究的现状,力求为陕西地域性文学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思考与借鉴。
2016年度江西省报纸广播电视优秀新闻作品评析
全书汇集了年度江西省省级主流媒体获得中国新闻奖和地方新闻性政府奖二等奖(含二等奖)以上奖项的作品,由高校和业内新闻专业的理论工作者和教学科研骨干人员,对获奖作品的主题选择、思想内涵、导向作用、社会效果以及价值判断、专业技巧、创新追求、角度结构进行解读评析。全书力求贯彻和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反映江西全省新闻工作者年度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持续走、转、改活动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本书既有史料和研究价值,也有推动全省新闻工作者队伍建设,促进不同媒体相互学习交流和借鉴,推动新闻报道上台阶上层次等多方面的现实作用。
正午(01-07)
1人今日阅读
NoonStory正午故事致力于故事的发现和实现。集合最优秀的写作者,提供新鲜、真实、具有时代烙印的故事。正午的前身是“界面·长篇”,创建于2014年9月,隶属于界面新闻旗下,是互联网上的非虚构原创平台。正午致力于挖掘那些被人遗忘的故事,力图寻找那些具有时代感的文字,希望能将报道、随笔、访谈、个人史、视觉等精彩内容,以最好的方式呈现给读者。
正午6:旧山河,新故事
本书是《正午》系列的第六本,不同于此前五本,这是一本旅行文学特辑,一次全新的改版。“随笔”选择了四位作家叶三、刘子超、杨潇、郭玉洁的游记。《在烈日和暴雨下》,叶三写了自己去额济纳和舟山看音乐节的经历,还有新疆音乐人吐尔逊的老家麦盖提,一路的旅程,关于音乐,也关于人。《困守咸海的人》,世界三大内陆海之一的咸海,正在萎缩之中,刘子超在这个少有人至的地方,目睹了沧海桑田的变化,以及困守者孤独艰苦的生活。……
人间温柔:余生做一个温暖的人
388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2.9%
“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人间温柔》是国内31位当代散文大家联手写就的一部散发温暖的散文作品。全书共有四章,分别是:“身在无间,心在桃源”——世界的善意;“明月直入,无心可猜”——自我的边界;“不烦世事,满心欢喜”——接纳的勇气;“心有山海,静而无边”——万物的敬畏;作家们在书中谈论亲情、友谊、久别的故乡、逝去的时光,或直击主题,或慢慢铺叙,仿佛告诉我们,既然来到人间,就去努力成为一个温暖的人,不卑不亢,清澈善良。
九十年代长篇小说研究资料
《九十年代长篇小说研究资料》是大型学术工具书“中国当代文学史资料丛书”的一种。本书以主选文章与资料索引结合为编排体例。选取有关九十年代长篇小说研究的代表性论文,反映九十年代长篇小说的发展概况,展现该领域研究的最高水平;索引部分搜集该领域的研究论文、学术专著等,为一般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丰富的资料。
总有一种神圣让你向往
该书是一部弘扬时代精神,为英模立传的作品选集。本书收集了四个篇目:第一篇:纪实文学《这一路的风光》,全面记述了全国劳模、现任西安市劳模协会会长苌春福同志艰苦创业、勤奋工作的先进事迹。第二篇:报告文学《夕阳依依向谁家》,记述了原西安市副市长靳毅仁同志离休后倾力扶助西电公司残疾人创业的感人事迹。第三篇:报告文学《咬定青山》,记述了全国劳模、灞桥区栗沟村党支部书记任容茂为改变山区贫穷面貌奋斗不息的先进事迹。第四篇:革命题材剧本《黄龙风云》,歌颂了陕甘红军战士黄罗武奉命独创黄龙山收编土匪的传奇故事。
总有一朵花为你开放
本书分六部分,纵情山水、人生感悟、亲情无限、蓝色情怀、心灵印痕、激扬文字。内容包括:天涯海角情思,夜游东方巴黎,桃花谷里觅佳人,白帝城纪行,走进内乡县衙,宋城千古情,印象大红袍,乐在读书中,幸福是什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