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作者的搜索结果
活食(现场文丛)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5.4%
《活食》是陈思安的全新小说集,收录九个故事。延续着她创作中一贯丰沛的想象力,在形式与技法上做出更多的尝试。这些故事里,有现实图景,亦有奇幻故事。篇章间按照戏剧节奏推进,读者置身其中,一步一洞天。在追寻意义之前,故事本身就足以引人入胜。厌倦了生活的都市白领偶遇自然之子;人工智能与人类的爱情究竟怎样逃脱被围剿的命运;两位想要逃离母亲轨迹的少女,在假山上进行的未曾密谋的杀狗事件;孕期的母亲对婴孩的憧憬与想象;中文系女学生的感情危机给导师带来的精神危机;大型生活区里的各色邻里,遛狗阿姨、广场舞老大爷、每晚准时人肉广播揭发某教授的七号楼阿姨,还有隐藏在地下的另一个世界……
冒牌人生
推荐值 43.4%
《冒牌人生》收录了十篇短篇小说。十个故事分别以城市中的怪人为主角,他们默默无闻地生存在城市主流生活的边缘地带:或是等待手术的性别认同障碍者,或是武艺高强而深藏不露的夜市摊主,或是卧底追凶的底层保安,或是甘于流浪生活的地铁游侠……无论是表面上的冒牌人生,还是暗地里的怪客人生,它们都是组成城市复杂面貌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故事内容充满戏剧性,写作手法上也有所创新。
体内火焰
受家族遗传影响的男孩,终日沉溺于梦境中无法自拔; 女人无意中拉扯自己身上的线头,最后竟如抽丝拔茧般将自我拉扯殆尽; 生活在大陆深处那片荒原地带中的居民,他们每个人一生中都会死去三次; 透过一片凹透镜和一片凸透镜组成的孔洞向外张望,是门镜观察家想去观察世界的唯一方式…… 多元写作者陈思安,突破诗/小说/童话/戏剧的体裁之墙,用微尘的眼睛和碎片的叙事重新观看世界,从梦境与日常的交汇处,培育出58个迷你故事盆景。这些故事或荒诞,或诙谐,或平静中蕴含可怖,短则二三百字,长也不过千余字,它们所能提供的阅读快感如同在日常生活中轻盈地一跃,在这种轻盈之中,获得一次略高于现实的出窍体验。在世界碎片化的当下,写作者尝试以这种对生活细部的跳跃与定格,去捕捉漂流个体的身体化知识——爱或者恐惧,欲望或者其熄灭的过程。
接下来,我问,你答
本书是陈思安首部短篇小说结集。陈思安的写作立场根植于女性视角,在手法上多有突破之举,借鉴了诗歌、戏剧等艺术,形成了具有实验探索性质的特质性文本。十一篇小说风格多样,精致犀利,充盈着诗意和精雕细琢的文字美感。 “如果要对陈思安的这部小说集做一个整体评价的话,或许可以说,她像诗人锤炼语言和形式一样,锻造着别致的小说语言与形式感。她更关心的,不是意义的固定,而像猎人追逐猎物一样,用极富陌生感的语词追逐着捕获着四散奔逃的意义。读思安的这些小说,无法摆脱既外在也内在的紧张感。” ——贺桂梅(文学批评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陈思安兼具戏剧导演、小说家、诗人的多重身份,这使得她的创作也一直在探索不同领域的艺术形式的边界,以及从中衍生出来的创造性思维。她的小说因此也极具实验性。她不拘于任何题材的约束,而是整合它们以形成自己崭新的风格。陈思安的写作尚在伸展和上升中,这也是她不同于同龄写作者的地方,我看好她。 ——翟永明(诗人) 这是些狂想的寓言,它们比星期天更过分,比星期一更困顿。陈思安邪门的富有冲击力的行笔与我们身边平庸的写作尽量拉开的距离。其作品的诗意扑面而来,但这诗意又不是我们习见的诗意。滋滋有味地阅读陈思安并受到刺激的将不只我一人。 ——西川(诗人,翻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