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作者的搜索结果
《形理两全:宋画中的鸟类》
2人今日阅读
【内容简介】 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鸟类学博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斯巴鲁关注生态贡献奖”获得者、全国鸟类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科学首席科学传播专家、文化部优秀专家最新创作的一部通俗性读物。 在书中,作者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以自身的进化论美学理论和西方艺术史的视野观照宋画,不仅详细讲述了每位宋代画家和每幅宋代花鸟画创作的历史背景,更是对宋画中所绘的鸟类进了行穷尽式统计、品类鉴定、尺寸测量,将画中的鸟和环境、季节统一起来,真实还原了两宋时期鸟类的生态环境。用通俗而生动的语言、精美而翔实的图片,为领读者打开了阅读宋代花鸟画的艺术之门。 【作者简介】 陈水华,1965年生,北京师范大学鸟类学博士,浙江省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曾任浙江自然博物馆副馆长。获聘中国科协鸟类多样性与生态文明首席科学传播专家、文化部优秀专家。 2023年2月17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召开的太平洋海鸟组织年会上,被授予特别成就奖,表彰其在“神话之鸟”中华凤头燕鸥保护上做出的杰出贡献。
美是进化的奖励
【编辑推荐】 在生命演化史上为什么会出现美和艺术? 从羽毛的绚丽到心灵的触动,从自然选择到艺术创新, 解码“美”背后的进化动力! 浙江省博物馆馆长 陈水华 重磅新作!一部颠覆认知的“审美进化论”,邀您开启生物学与美学的跨界对话。 美不只是哲学问题,更是一个科学问题。遇到美学问题,也可以求助于进化论!用进化之眼,把美学审视一遍! 跨界思想者的进化美学宣言,前沿交叉学科的知识盛宴!神经美学、进化美学、艺术创作、自我感受……科学解构艺术本质,美学的达尔文革命!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进化生物学家苗德岁、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杨大春、中华美学学会原副会长王杰、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院长胡海岚、中山大学生态学院教授刘阳联袂推荐! 献给这个时代的思维礼物!在经验和常识不断面临挑战的时代,在AI生成冲击艺术边界的今天,一起保持进化、拥抱跨界思考。 【内容简介】 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已经越来越清晰。但有一个领域,依然云山雾罩,现有理论也多含糊其辞,甚至矛盾百出——这个领域就是审美和艺术。 关于审美和艺术,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少困惑,无论是普通人还是艺术家,甚至包括那些哲学家和美学家。如果你心中也有困惑,不妨打开本书,和作者一起寻找答案。 本书围绕“美是进化的奖励”这一核心主题,力图展现美的起源和演化的主体面貌,回答并解决其中的关键问题。全书分为四大单元 ,第一单元“美的起源和演化”,是基础部分,回答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为什么美?如何美?什么是美?如果把美的演化史比喻为一棵大树,第一单元是其中的主干;第二单元“艺术的本质”,聚焦艺术,回答艺术和审美的关系,艺术起源、艺术审美和进化的关系;第三单元“审美和艺术的困惑”,着力于分析和回答审美和艺术中最常困扰我们的问题,包括审美的感性和理性纠葛、审美的功利性、审丑现象、当代艺术和抽象艺术;第四单元“生之愉悦”,是对美的演化史的延伸,展示审美、艺术、爱情和幸福一脉相承的关系,美同样是生命演化和人生幸福的基础和追求。 这本书既不是正宗学术著作,也不是传统的科普书籍,但文风通俗易懂,从科学出发,揭示审美、艺术,乃至人生和幸福的奥秘,让我们一起探索世界,带着更开阔的视角。
中国海洋与湿地鸟类
中国幅员辽阔,地势起伏巨大,复杂多样的地貌、气候和水文条件形成了多样的生态系统,多样的生态类型又孕育了种类繁多的生物,支撑着中国成为北半球生物多样性高的国度,其中鸟类多样性是中国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一角。长期以来中国科学家对鸟类进行大量深入的科学考察与研究,新世纪以来观鸟活动的兴起更是为中国的鸟类记录注入了民间力量,大量新记录种被发表,仅以郑光美院士主编的《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为例,中国的鸟种记录已经自2005年第1版公布的1332种,到2011年第二版公布的1371种,再到2018年第三版的1445种。以此为契机,中国国家地理图书公司联合湖南科技出版社邀请到郑光美院士作为总主编,组织国内10位鸟类生态学研究者编写了《中国野生鸟类》系列丛书,从鸟类多样性和自然景观多样性角度梳理中国野生鸟类,以生态系统为出发点分为《中国海洋与湿地鸟类》《中国草原与荒漠鸟类》《中国森林鸟类》《中国青藏高原鸟类》四卷。 《中国海洋与湿地鸟类》是《中国野生鸟类》系列丛书的第1本,由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马志军和浙江自然博物馆副馆长陈水华带领一批活跃在水鸟、海鸟及湿地生态系统研究与保护领域的学者撰写,从鸟类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出发,介绍了中国的海洋与湿地生态系统及其中的330余种鸟类,既包括典型的水鸟和海鸟,也包括常在海洋与湿地生境中出没的翠鸟、猛禽、雀形目鸟类。本书系统阐述了中国海洋与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以及其中鸟类如何从形态、行为、生态等各方面适应不同栖息地,讲述了它们在人类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代面临的威胁以及人们为保护鸟类及其栖息地而开展的立法执法、保护实践和保护区建设,并依据《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的分类系统梳理了中国海洋与湿地中的鸟类资源,逐一介绍了相关鸟类的分布、生态习性、研究成果、逸闻趣事、受胁和保护现状,同时配以根据《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绘制的分布图、中国新兴自然手绘插画师团队历时多年绘制的精美手绘,以及众多鸟类野外摄影师拍摄的记录野生鸟类真实生活状态的图片。 在科学性方面,本书反映了中国鸟类学研究的成果;在可读性方面,力求文字平实而不失生动,并配以各种图片更直观地传达信息,展示自然之美。既可以作为鸟类学研究者的教学、科研参考,也可以作为自然教育者、环保公益组织的推荐读物和观鸟、自然爱好者的工具书。
中国湿地水鸟
《中国湿地水鸟》中以优美的文字配以简洁的说明图示和精美的图片,向读者宣传湿地知识,介绍中国湿地,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好书,也是专业人员学习相关知识的好材料。希望通过本捂,能够增强公众热爱湿地、珍惜湿地资源、维护湿地健康的意识。 “神奇多彩的中国湿地”分《中国湿地概览》、《中国湿地水鸟》、《中国滨海湿地》、《中国高原湿地》和《中国的国际重要湿地》等几个分册,从不同的角度向读者展示了中国湿地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