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作者的搜索结果
龙江当代新诗论
本著作是以黑龙江省当代新诗为研究对象,以时间发展为线索,以思潮研究和作家个体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探讨从1948年到新世纪以来的黑龙江新诗。大致分北大荒诗歌研究、石油诗歌研究,20世纪80年代龙江新诗研究,90年代龙江新诗研究,以及龙江女性诗人研究,等新诗思潮;以及,梁南、张曙光、李琦、桑克等诗人的专论;本书还将用大篇幅做口述史的研究,做诗人论的同时做诗人的系列访谈,张曙光、李琦、桑克、冯晏、庞壮国等等,既有历史的纵向叙述,也有当下诗人共时态的诗学呈现。从整体性、系统性上说是一部目前为止,可以填补黑龙江省地域诗歌研究空白的作品。
行走的瓦片
《行走的瓦片》是一部具有独特个人体验、运思和情思的诗集,在艺术上饶有创意和风姿。也许是一个匠心独运的巧合,九十九而非百块“瓦片”铺设了整部诗集的目录框架,若有意为之则足以见用心良苦,若巧合使然则注定其质地非凡,“九九归一,终成正果。
中国现代新诗语言研究
《中国现代新诗语言研究》立足于发生学,综合运用结构语言学、符号学和现代诗学考察了现代汉语新诗的话语实践,追溯了现代白话的生成和以此为媒介的诗的特点,探讨了影响“新诗语言”的时间因素和思维方式,从形成与内化两个层面论述了“新诗语言”表述形态,对中国新诗语言实践的成就与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中国现代新诗语言研究》资料丰富,论述充分,富于理论思辨性,是一部从语言学角度探讨现代新诗的抛砖引玉之作。
智性·异质·诗/龙江文学批评书系
《智性·异质·诗/龙江文学批评书系》为“龙江文学批评书系”之一。由文学批评家陈爱中撰写,内中收录其对黑龙江本土文学作品及知名作家的评论文章数篇,从不同角度阐述黑龙江文学经典的内在地方和地理意识、独特的文学魅力、文化传统等,对促进黑龙江省原创文学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世纪汉语新诗语言研究
《20世纪汉语新诗语言研究》稿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关于20世纪汉语新诗语言的研究。在系统梳理、综述20世纪汉语新诗语言现象的基础上,以时间为基本线索探讨不同历史阶段的汉语新诗语言形态的生成机制和征象,从诗人心理、文化制度、价值观念和思维变迁等不同层面来规范20世纪汉语新诗语言的形成动因。
飞鸿踏雪:龙江新诗与版画七十年巡礼(1949-2019)
《飞鸿踏雪:龙江新诗与版画七十年巡礼(1949-2019)》以1949年建国以来的龙江新诗与龙江版画作品为主要内容题材,精选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诗歌和版画佳作,以获奖作品为主,作品创作的时间段为1949—2019年,通过以表现开垦北大荒、大庆油田、铁人等题材,以艺术的角度反映龙江地域文化艺术特色,反映时代呼声,展现黑龙江的历史成就与时代精神。
新时期汉语新诗研究
文学批评论文集。《新时期汉语新诗研究》收入作者近年来陆续发表的有关中国现当代诗歌方面的评论文章十数篇。全书分为4个部分,分别为“诗之为诗”“诗之现实”“诗之语言”“诗之现场”,从不同角度对我国现当代诗歌的发展、理论和价值、艺术特色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评述,并对杨炼等数位著名诗人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和评述;并依据自身拥有的地域资源,对哈尔滨地区的当代诗歌创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和评论。
理坑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水口,……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整,屋舍俨然……”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简直就是今日婺源沱川理坑村的写照。现在就请你随着本书零距离接触理坑,走进理坑,你便走进了唐诗宋词的意境。阅读理坑,你将加深对中国农村文明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