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作者的搜索结果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100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8.4%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直面读者,亲述自己不平凡的人生:在北京大学考古系师从宿白、苏秉琦等考古名家的青春求学往事,与终身伴侣、武汉大学考古系创始人彭金章先生相濡以沫的爱情诗篇,五十多年坚守大漠、守护敦煌,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以高精科技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艺术之美的动人故事……本书收录了一批从未公开过的资料,展现这位传奇女性的志业与爱情、困境与坚守,解读敦煌艺术崇高之美,历数百年敦煌学研究的筚路蓝缕,披露莫高窟“申遗”及“数字敦煌”背后的故事。
戏剧学导论
1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8.2%
《戏剧学导论》是作者二十余年来在戏剧学理论研究领域的成果积累和教学心得。全书史论结合,放眼古今中西,分戏剧形态、戏剧特性、戏剧意象、戏剧流派、戏剧功能、戏剧表演、戏剧文学、戏剧导演、戏剧空间九章,构建了视野开阔且兼具中国美学风格的戏剧学话语体系。
敦煌的艺术(大家美育课)
8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6.8%
尘世?庙宇?遗世明珠?敦煌是一部永远也读不完隐藏着生命奥义的“天书”。敦煌石窟历经千年持续营建,现存七百多个洞窟,其丰富性和系统性是现存文化遗产中绝无仅有的;其中包含了中国古代宗教、历史、艺术等多方面文化内涵,极大地补充了中国艺术史。现实与理想,科学与艺术,宗教与神话在这里已经难分彼此。从丝绸之路到数字敦煌,从壁画、彩塑到音乐、舞蹈,樊锦诗、赵声良、王旭东、荣新江等十位顶级敦煌学学者精讲敦煌艺术的精美绝伦、前世今生,从大师敦煌艺术课中,真正走进敦煌、了解敦煌,欣赏敦煌艺术之美。
敦煌灵犬
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7.5%
三危山下、宕泉河畔,坐落着人类文明和艺术的瑰宝——敦煌莫高窟。九层楼的铃铎声中回荡着的,是古往今来,人们对家园的眷恋和对故土的守护。 在人类未知之处,有一群神秘、忠诚的战士默默守护着中华的文明与文化。他们就是光明世界的灵犬一族。千百年来,灵犬们恪尽职守,与黑暗世界的恶犬展开了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作为灵犬家族最年轻的成员,莫高窟的守护犬乐乐,又将经历怎样的磨砺与冒险呢?
契诃夫的玫瑰
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3.9%
契诃夫是19世纪伟大的小说家和戏剧家之一,但鲜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出色的园艺师。他亲手设计和建造自己的花园,像斟酌词句一样把握水分、土壤和阳光的互动与平衡。他在四十四年的人生岁月中,一半时间在生病,一半时间在写作、造园和旅行。他是为数不多的在文学中以自己特有的伦理道德去解读人与自然关系的作家。早在160多年前,他就提出了“生态美学”的思想,他的文学和人生追求的核心在于对“生态和人性”的双重救赎。这位培植花园的俄罗斯园丁,也在培植着自己的心田,同时在文学中培植着关乎人类未来的良知的土壤。契诃夫一生钟爱玫瑰。他曾在给友人的信中提到,自己亲手在雅尔塔的别墅花园栽下了一百多株玫瑰。如今这些玫瑰还在吗?这本由北京大学顾春芳教授撰写的契诃夫的精神传记,以契诃夫对于自然的真挚热爱为基底作人物传记,漫步他人生的重要节点,引领我们踏上一场“寻找契诃夫的玫瑰”的心灵奇旅。本书精装全彩,收录300余幅精美插图,既有珍贵历史图片,又有专业摄影师亲赴俄罗斯拍摄的高清相片,真正走进契诃夫的精神深处,感悟他对自然、土地、花园以及文学和艺术的爱。只要契诃夫的花园还在,这一伟大而高尚的灵魂就永驻人间。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青少版)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5.8%
白雁西风紫塞,皂雕落日黄沙。在我们祖国的西北大地上,有一颗熠熠生辉的丝路明珠。在那里,有几百个洞窟,里面不仅有精美绝伦的彩塑,还有几万平方米的绚烂壁画,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一处文化遗址,也是一座历经千年的辉煌灿烂的艺术殿堂。这个地方,就是敦煌莫高窟。本书以平实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敦煌的女儿”樊锦诗求学北大、扎根大漠、守一不移的人生故事。通过她的坚守,我们得以更深刻地认识和了解敦煌石窟艺术的魅力、意义和价值,文物保护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以及一代又一代莫高窟人“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
昆曲之美(大家美育课)
1人今日阅读
“中国非遗之首百戏之祖”昆曲艺术不仅是民族的优秀传统艺术,承载着美的追求和思考,也是一个走向世界的国家品牌。本书主要作者有顾春芳、刘祯、叶长海等戏曲研究专家,从“昆山腔的起源”、“魏良辅对昆山腔的改造”、“昆曲演唱”、“经典戏文分析”、“昆曲传奇的人文之美”等多方面方面描绘昆曲的美感特性,详细介绍了昆曲演出历史、昆曲与晚明文化、昆曲与文人文化等,并分析《西厢记》《长生殿》《桃花扇》《牡丹亭》等经典名作,旨在拉近昆曲艺术和大众的距离。书中配有古朴典雅的彩色和黑白插图,充分展示了昆曲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之美的意蕴。
艺术与审美(大家美育课)
1人今日阅读
从审美的角度讲艺术,全面涵盖绘画、建筑、雕塑、书法、音乐、舞蹈、电影等艺术门类。同时,对艺术的理解处处指向人生,探讨美育应该如何渗透进人生的方方面面。最后,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提炼中华美学精神,提倡对人生神圣价值的追求。叶朗、陈旭光、楼庆西等数十位学者解读艺术价值与内涵,走进艺术的世界,领略人生的趣味,感受中华美学的精髓。
心游天地外:中国艺术的美学精神
1人今日阅读
这是北大教授顾春芳的一部谈中国美学的通俗读物。书共分为:美的体验、《红楼梦》中的生活美学、戏曲美学、敦煌艺术与美学精神、诗歌美学等五个部分,既有对美学的基本理念的深入浅出的分析,更有对敦煌、《红楼梦》等具体对象的阐释,语言通俗易懂,对于了解中国美学有一定的启蒙作用。作者另外一个身份是《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的执笔人,她也把这书背后的故事向读者讲述,更加吸引人。
博物馆寻美(大家美育课)
博物馆是社会的记忆器官,是自然、人文、历史的基因库。世界各国的著名博物馆集中了人类历史上的艺术经典,体现了历史上各个时期、各个民族的审美趣味和精神追求。走进世界各国的著名博物馆,就是学习一部浓缩的、生动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丁宁、王加、张敢、孙晶四位学者深入解读全球11座知名博物馆及其代表作品,感悟历史上各个时期和民族的审美趣味和精神追求,在一幅幅精美绝伦的艺术作品中见证生动的人类文明发展史。
了不起的敦煌
十位敦煌研究的一线学者,巫鸿、荣新江、顾春芳、郑炳林、杭侃、张先堂、何鄂、陈菊霞、张元林、马振颖,带领读者从“远眺”到“细读”,从历史地理、物质生活、艺术文化、美学鉴赏、文物保护等多个角度,全方位走近敦煌,介绍有关敦煌最基础、最全面也最新鲜的一手知识。 全书分两部分,上半部以历史文化为主题,解读最初“忽现金光”的佛教圣地,如何变为丝绸之路上耀眼的明珠、“华戎所交”的大都会,成为中华文明几千年源远流长、不断融汇多元文化的典范,立体呈现敦煌独特的人文历史生境。下半部以美学艺术为面向,条分缕析敦煌石窟建筑、彩塑、壁画三位一体的综合总体艺术,在线条、色彩、造型的交错中,展陈敦煌作为佛教艺术宝库那洋溢而超尘的美学形态,发掘人——供养人、工匠、研究者——在敦煌艺术中留下的踪迹。 以“三联•中读” 同名精品音频课程为基础,精心改编而成:四百余帧高清彩色图版,十余张超级知识详情页,把看不尽、讲不完、了不起的敦煌,充分浓缩在一本书中,清晰呈现其变迁脉动与肌理细节,在历史与当下、想象与现实中,提供一种全新的、观看敦煌的方式。
花道
本书为“日本文化大讲堂”系列丛书之一,主要讲述了日本的传统文化之一——花道。早期日本的花道深受佛教和中国文化的影响,后来自成系统,形成了池坊流、远州流、古流和小原流等,插花的种类繁多,有生花、投入花、茶花、文人花、自由花等,其技法、花器等也各有特色。该书内容丰富,从中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优美的插花、精致的花器,还会了解更多欣赏插花的方法和门道。目前,在国内关于花道的专门著作并不多,而该书的作者是旅居日本的大阪府立大学顾春芳教授和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的胡令远教授,他们长期从事日本文化研究,该书集结了其多年来对日本花道的研究心得,既有学术的严谨,又有贴近大众的通俗,通过该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走进日本、了解日本。
黄蜀芹和她的电影
《黄蜀芹和她的电影》由黄蜀芹导演的口述实录和黄蜀芹导演作品漫评两部分组成。自述部分没有华丽的谈吐,却朴素真诚、深沉冷静;评论部分没有虚假的热情和矫情的恭维,却有对黄蜀芹导演艺术发展的客观总结。由此,一个才华藏得很深,毫无锋芒而潜能丰富的黄蜀芹跃然纸上。黄蜀芹是我国著名的女导演,她拍摄的《青春万岁》、《童年的朋友》、《人·鬼·情》、《画魂》和《我也有爸爸》等电影获得过多项国际和国内大奖,由其执导的电视剧《围城》和《孽债》,在播出时万人空巷。 书后附赠由上海电影(集团)公司、上海电影评论学会联合策划的黄蜀芹专题片(DVD光盘)。
她的舞台
《她的舞台:中国戏剧女导演创作研究》从剖析女性戏剧导演的典型作品入手。从被忽略和被轻视的事实之中,发掘其真实的意义和价值,将中国戏剧女导演们缔造的舞台辉煌,全面系统地载入了史册,是一次对中国戏剧女性导演群体的成功检阅。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理清了一条中国女性导演美学观念嬗变的脉络,寻找具有民族特色的审美构成的精神内核。《她的舞台:中国戏剧女导演创作研究》规避了政治性和社会性的评论,而是从戏剧美学的角度展开研究,特别是注重结合中国传统美学进行分析、归纳、梳理,为戏剧美学增添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戏剧交响――演剧艺术撷萃
内容提要戏剧作为一门古老而独特的艺术,不仅是人们的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庄严而又神圣的仪典。它寄托着人们的理想和人生感悟,充盈着光明与黑暗、痛苦与欢乐、梦境与现实、文明与野蛮、智慧与愚昧、善与恶、美与丑和生与死相抗争相碰撞的深刻意蕴。本书分4个乐章展示了戏剧艺术的发展历史、辉煌成就、代表人物、流派团体和经典之作。书中贯穿着对戏剧美学的探寻和对人性光辉的礼赞,读来让人兴奋、激动,并产生无穷的遐想,得到深刻的启迪。
意象生成 戏剧和电影的意象世界/北京大学艺术学文丛
《意象生成 戏剧和电影的意象世界/北京大学艺术学文丛》选入作者顾春芳近十年来比较有代表性的戏剧、电影以及其他艺术学论文三十五篇。内容包括戏剧基础理论、戏剧评论、电影评论,以及对其他艺术和美学问题的思考,大致涵盖戏剧学和电影学的基本理论和重要美学问题。这些文章总体上思考和研究艺术的意象生成和美感问题。
呈现与阐释/北京大学艺术学文丛
本书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顾春芳女士的研究成果结集,全书共三辑,阐述了建立中国美学的必要性、意义和价值,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性地阐释了一些经典著作(以《红楼梦》为主)及梅兰芳表演艺术的叙事美学和戏曲的关系,并从独特的角度进行戏剧批评,对中国话剧进行了反思和展望。
意象之美:意象阐释学的观念与方法
《意象之美:意象阐释学的观念与方法》集合了顾春芳教授比较有代表性的戏剧、电影及其他学术论文24篇,阐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概念——意象的当代意义。全书论述了宗白华、张世英等美学家的美学思想,梅兰芳大师的表演艺术,经典名著《红楼梦》的叙事美学,电影《小城之春》《白蛇传·情》的美学意义……将中国传统艺术的叙事艺术与现代电影的叙事特点相互照应,深入解读了中国美学的审美意蕴和艺术精神,字里行间渗透着中国优秀传统艺术和文化的深刻感悟与强烈自信,为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研究与创作指引了方向。《意象之美:意象阐释学的观念与方法》集合了顾春芳教授比较有代表性的戏剧、电影及其他学术论文24篇,阐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概念——意象的当代意义。全书论述了宗白华、张世英等美学家的美学思想,梅兰芳大师的表演艺术,经典名著《红楼梦》的叙事美学,电影《小城之春》《白蛇传·情》的美学意义……将中国传统艺术的叙事艺术与现代电影的叙事特点相互照应,深入解读了中国美学的审美意蕴和艺术精神,字里行间渗透着中国优秀传统艺术和文化的深刻感悟与强烈自信,为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研究与创作指引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