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翰
马国翰,字词溪,号竹吾。历城人。1794年生。自幼随父在山西任上读书。他学习勤奋刻苦,少年时就显露出文思敏捷的才能。马国翰19岁时,在家乡考取秀才。于是便以教书为业,先后开馆于古祝、冶山及鲍山、黄石兴隆寺等地,一直当了20年的私塾先生。至道光十二年(1832年)才考中进士,发陕西任职,先后任敷城、石泉、云阳等县知县。道光二十四年,升任陕西陇州知州。
连山
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5.8%
《连山》是《三易》之一,亦称《连山易》,其名初见于《周礼·春官宗伯·大卜》,传为天皇氏所作。《周礼》:“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易,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连山和归藏也是中华文化的千古之谜。
归藏
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4.2%
《归藏》是三易之一,为群经之首,也是中华文化的千古之谜,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化经典。本版本为王家台出土的秦简版《归藏》,此外还收入了原版《连三易》和《易经》,使读者能够一次性领略三易的精髓,极大地方便了学者的阅读与研究工作。
玉函山房藏书簿录(套装共12册)/济南元典珍本集成
《玉函山房藏书簿录(套装共12册)/济南元典珍本集成》二十五卷,清马国翰撰,清道光二十九年历城马氏刻本。此本凡二十五卷,较自序所云少一卷。卷一为“首编”,载清帝御撰、敕撰之书六十二部五千九百五十一卷。卷二以下分经、史、子、集四编,五十七类。总计着录四千三百八十一部,五万七千五百七十九卷。除去文集中别裁着录者二十八卷,实得五万七千五百五十一卷。藏书以明清刊本及钞本为主,宋元本极少;然范围广,门类全,每书撰有提要,洵私家目录之巨制也。
玉函山房辑佚书
《玉函山房辑佚书(共5册)》主要内容:古代文献的散佚是历代学者从事研究时不得不面临的问题。于是有人通过现存书籍中引用的产,将散佚的文献重新搜辑、整理,以恢复文献原貌,这一工作即《辑佚》。一般认为,辑佚濫觞於宋。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校雠廣義》中认为應始於南宋王應麟。有清一代,受修《四库全书》的影响,辑佚工作得以大规模展开,出现了大批辑佚书,其中就包括马国翰的《玉函山房佚书》。全书分经、史、子三編,七百多卷,辑佚书五百八十多种。该书印行时,又加上了马国翰所著的读书札记《目耕帖》三十一卷,形成了我们目前所见的《玉函山房辑佚书》。 马氏所辑,建立在丰富藏书的基础上。每种之前,他亲为作序,介绍该散佚情形舆辑佚来源。该书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一定方便,因而受到了较高评价。清末李慈铭在其日记裹谈及此书为“古经解钩沉”及张介侯《二酉堂丛书》等为蓝本,而博稽廣搜,较之王氏《汉魏遗书》,详略远判”。然而如此洋洋巨制,有失審慎之处也是在所难免的。但就整理而言。《玉函山房辑佚书》仍不失为一部资料翔实的巨著。
中国古代珍本易学丛刊:连山(全1册)
《连山易》《归藏易》,二书在汉初亡佚,现无据可考,难度其详。清代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考察百家记述,辑《连山》《归藏》二书传世,较前人王谟《汉魏遗书钞》本和观沫道人《闰竹居丛书》本著为完备,具有高的文献价值。因三易之法,仅有《周易》传世,当世学者,难知其他二易之详,故以《玉函山房》本为底本,校诸他本而整理出版二书,可以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提供一个完善的文献。本函为《连山》,宣纸线装,一函一册,适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