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作者的搜索结果
100首经方方证要点
1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3.9%
《伤寒杂病论》为汉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被历代奉为中医的经典著作。该书所运用的辨证论治原则和方法,确立了中医诊治疾病的规范;所记述的理法方药相结合的辨治经验,对中医临证医学的发展影响极其深远;所记载的大量处方,组方严谨,疗效显著,被后世称作“众方之祖”。刘志龙、黎崇裕精选《伤寒论》中100首经方,辑而成《100首经方方证要点》一书。本书之方按照《伤寒论》目录方序排列,方便读者逐方对照及查询学习。
一个青年中医之路
3人今日阅读
本书作者是一位聪明而勤快的年轻中医,客家人,好读书、爱临床、善思考、勤写作。全书共分《师承与经方》《临证与博采》《读书与思考》三个部分。《师承与经方》部分是作者拜访名师良医的记录,文字轻松活泼,很有现场感;《临证与博采》部分内容较多,有验案、有心得、有民间疗法、有养生习俗,也有自己的思考;《读书与思考》部分写得精彩,特别是对脉学的思考尤为到位。对青年中医的成长有借鉴作用。
三年难得师承录:跟师经方家刘志龙教授记
2人今日阅读
1.首次综合整理了广东省名中医刘志龙教授治疗糖尿病的相关特色、诊疗思路、从医经验、临床验案等。 2.通过中医传统师承的师徒对话形式对于临床某些药物的运用技巧、毒副作用、历史源流等进行师徒心灵对接,让读者启到一个情景再现的模式,从而轻松学习。 3.本书通过论证得出仲景用柴胡,用量有大量、中等剂量、小量三种不同的临床使用剂量,二不同的用量所体现出来的柴胡的功效亦有所不同。此外,在小柴胡汤中柴胡应大于人参、甘草一倍以上,方能发挥治疗作用。若误将人参、甘草的用量大于或等于柴胡,则达不到和解少阳邪热的目的。因此,用本方时务须注意剂量的比例。 4.本书用仲景书解仲景意之法,论述《伤寒论》第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中的“有柴胡证”指的是第96条的“小柴胡汤证”,而“但见一证”中的“一证”指的是第96条中的四大主证以及七个或然证。用者但知小柴胡汤效果好,但不知道小柴胡汤亦有副作用,因此本书提出被世人忽略的小柴胡汤变证。 作者简介:男,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客家人氏,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院外师从民间名医唐医易学习经方之法,院内随名医黄煌教授、黄世沛主任、欧阳卫权主任、肖引明主任侍诊。原广东图书馆学会会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
经方三部六病应用:刘绍武《仲景证治观》钩玄
1人今日阅读
三部六病学派由山西刘绍武先生所创立,目前该流派和胡希恕先生、叶橘泉先生等流派被大众所熟知,研习者众多。其中《仲景证治观》是刘老关于三部六病学说的集中概括,为了便于理解和应用,收集了三部六病流派的相关书籍及附自己多年来对三部六病的体悟和运用,对刘老的《仲景证治观》进行重新编排整理,整体思路是以三部六病的学术思想为主导,对三部六病进行简述,并且将《伤寒论》115方以及《金匮要略》中大部分的方剂,全部纳入到三部六病体系内。寒热虽为整体,但是刘绍武先生未结合三部再进一步细分,笔者提出热虽为整体,表热时虽里亦热,但表实热时,恶寒发热而不渴,无便秘即为表实热太阳病,太阳病热化后若出现不恶寒而渴、发汗已身灼热、不便秘则为少阳病,少阳病进一步热化出现便秘则为阳明病,因此热虽为整体,然亦有迹可寻,可进一步从三部细分。虚而热、实而寒之剂,按照刘老对于六病的阐述,三阳病必实热,三阴病必虚寒。虚而热、实而寒之剂横跨阴阳,按照三部六病的理论无法归类到六病之内。笔者认为“但虚而热者,反而为阳,是为少阳”“但实而寒者,反而为阴,乃为少阴”。“但虚而热者,反而为阳,是为少阳”:胡希恕先生认为反而为阳,笔者认为当更进一步,断此为少阳,因虚者补之,热者寒之,一补一寒谓之和,病为半表半里,未离表亦未离里,因此方证似阴似阳。“但实而寒者,反而为阴,乃为少阴”:胡希恕先生认为反而为阴,笔者认为当往前一步,判此为少阴,因实者攻之,寒者热之,一攻一热谓之和,病为半表半里,未离表亦未离里,因此方证似阴似阳,而太阴和厥阴明确了是不可以攻下的,如《伤寒论》原文太阴病提纲证:“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鞕。”《伤寒论》原文厥阴病提纲证:“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唯有少阴可泄可下可攻可散可消,故而归实而寒为少阴。笔者对《伤寒论》的相关条文和方剂反复进行研读,对于伤寒论中的方剂进行逐篇进行统计后发现,《伤寒论》其实有一百一十七首,缺方二首,实为一百一十五方。缺少的方剂为禹余粮丸和土瓜根方,此二方有方名,无具体的药物和用法。可见传统的认识不一定就是金科玉律,读书要独立思考,善于思考!
小郎中习医手记
《小郎中习医手记》内容简介:记得母亲曾经说过,我一生下来就不好带,经常生病。我也有这印象,尤其是长期喝中药。小孩子都不太喜欢喝中药,我也是。但由于喝中药成了我的家常便饭,喝多了也就不觉得中药苦,就像喝水一样,一饮而尽。 那时候看病经常是找镇上一个叫“应鼓子”的中医。人们送他这个雅号,或许是因为他看病“应手而愈,其效如桴鼓”吧。在我们的小镇,每3天赶一次集,所以他的方也是1次3剂,1天1剂,一般的病3剂药足矣。现在总结起来,他开方治病有几个特点:一是快,由于病人多,他看病时把脉、问诊同时进行,边把脉边问诊,把脉完毕马上开方,望闻问切、理法方药一气呵成;二是用药量轻,一剂药一般不超过12味药,每味药多是3g,6g,9g;三是药便宜,三剂药下来一般是十几块钱。 小时候的我在“应鼓子”那里看病时就常常想,要是长大以后能当个像他一样的医生,为患者解除痛苦,那该多好啊!后来我自己也惊奇,还真走上了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