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在书名中的结果
共 7 条
抉择:鼎革之际的历史与人(全面解读王朝更迭之际的君子之道,生与死,进与退,抗争与妥协,生前事与身后名,在他们的生命中一再上演)
本书集中描摹了王朝易代之际的知识分子群像,主要集中于明末清初和清末民初两个阶段,包括陈洪绶、傅山、俞理初、黄宗羲、李贽、吕留良、严复、吕碧城、徐世昌等人。作者重点着笔于这些人物在风雨飘摇的鼎革之际的个人经历和个人选择,以此来探究他们的内心世界。
蓬莱松风:黄易与乾嘉金石学(附武林访碑录)
本书是清代中期金石学家、篆刻家黄易的专人研究著作,从其家世、生平、作品、交游等多维度展开的综合性研究,内容涉及清代学术史、艺术史、文人交游等多个方面。作者多从第一手文献出发,试图通过黄易这一个案研究,生动反映出十八世纪后半叶金石学的深入发展情况,以及乾嘉时期学术、艺术之间的原生状态互动关系的。
蓬莱松风:黄易与乾嘉金石学 附武林访碑录
本书是清代中期金石学家、篆刻家黄易的专人研究著作,从其家世、生平、作品、交游等多维度展开的综合性研究,内容涉及清代学术史、艺术史、文人交游等多个方面。作者多从第一手文献出发,试图通过黄易这一个案研究,生动反映出十八世纪后半叶金石学的深入发展情况,以及乾嘉时期学术、艺术之间的原生状态互动关系的。
残碑何在:巫鸿美术史文集卷五
1人今日阅读
本卷收录巫先生2005-2011年的14篇论文与讲稿,从时间性、空间性和物质性等多个角度探讨古代视觉文化中“复古”“废墟”观念的体现、中国古代墓葬艺术对主体的表现、“生器”与“明器”的理论和实践等,旁征博引,引人入胜,兼具学术思辨和可读性。
世界想象--西学东渐与明清汉文地理文献
16至19世纪的西学东渐,使中国社会进入一个独特的文化转型期。此间所形成的汉文西学地理文献,在中国社会和思想界激荡出对于世界的丰富人文想象。 本书通过对利玛窦世界地图、艾儒略《职方外纪》等明清汉文西学地理文献的精细研究,展示出明清以来西方地理学和动植物知识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知识人为会通中西所做的努力。本书特别留意在全球史的背景下,将这些议题放入中国与世界的坐标之中,尝试梳理出在西学东渐宏大而壮阔的历史画面之中,围绕明清地理文献所展开的中西文化之激烈碰撞和交融的复杂面向。
中医的人文意蕴
《中医的人文意蕴》从"中医翘楚说中医文化""文化大咖的第五‘标配’""中西医学的文化对话"三个视角编选医学文化史上最具人文趣味的故事,介绍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发掘中医学深厚的人文意蕴,力图御繁为简、深入浅出,以淡雅的文风、通俗的讲解、通俗的语言把中医文化介绍给读者。在每篇文章后特辟"解读关键词/ 杏林芳菲"这一块自留地"作为辅助,采用点题的方式介绍与中医文化相关的术语,以求全面诠释中医药的"道"与"术"的哲学、伦理、人文的深奥内涵。
万历书坛:邢侗个案研究
邢侗是晚明与董其昌并称“北邢南董”的著名书家。该书以丰富的资料和细致的分析,对邢侗的生平、思想和创作作了介绍,填补了书法史上的不足,并通过个案研究,将书学与文学、哲学联系起来,以地域多元化理论分析邢侗书法的特色与地位,以社会阶层论讨论明末知识阶层流动、互动等晚明书坛现象及书坛变化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