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在书名中的结果
共 4 条
往五天竺国传笺释:经行记笺注
慧超于唐开无间赴印求法,归国后写成《往五天竺国传》。该书记述途经各国情况,为研究八世纪间中亚、印度的重要资料。全书已佚,现仅残存敦煌遗书中。中外学者考订颇多,笺释者吸取众长,加以已见,并对史事作了较详细的论述。《经行记》作者杜环于唐天宝间为大食国军俘虏,历经中亚、西亚各地,后归国撰此书述经各国见闻,为中国记述伊斯兰世界的最早著录。原书已佚,现据《通典》辑录,并加详细笺注。 现笔者队根据敦煌残卷原件照片作出断句,加上小标题外,并就半世纪来海内外对敦煌卷子中俗字别字的研究,订正了历来对原文释读中的谬误。此外笔者也注意利用学术界研究南亚和中亚的较新成果,对藤田笺释中的不足或欠妥之处进行补充与订正。
拜占庭帝国大通史(330-610)
3人今日阅读
【内容简介】 在欧洲中古史视阈中,拜占庭帝国无疑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书全面叙述拜占庭帝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按照帝国十余个王朝的顺序,描述其主要线索和阶段性特征,努力克服“西欧中心论”“西欧模式说”的影响与局限,形成我国学者对拜占庭历史发展和文化演化的话语体系。本书按照君主的在位年代时序,描述自君士坦丁堡正式启用的330年直到610年的所有重大政治事件,涉及的空间地理范围东起黑海东南岸和两河流域西岸、西抵西地中海之西班牙沿海、北自克里米亚半岛和多瑙河、南至马格里布沙漠和埃及尼罗河阿斯旺地区的疆域。
拜占庭帝国大通史(610—1057)
3人今日阅读
【内容简介】 本书对涉及拜占庭的所有重大课题,特别是在决定拜占庭帝国历史走向的生态环境、资源开发与物质生产、经济发展趋势和基本结构、皇帝专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的官僚体系、社会阶层和民众生活、拜占庭文化思想、军事体制与雇佣兵制度、多种文化的融合与拜占庭文化核心的形成、拜占庭与中国的文化交往等问题上,形成具有唯物史观特色的、有可靠依据的独立意见和系列研究成果。本书形成我国学者对拜占庭历史发展和文化演化的话语体系,即包括对拜占庭史起伏发展趋势的观点、拜占庭社会发展模式的观点和拜占庭文化演化的观点。
拜占庭帝国大通史(1057-1453)
【内容简介】 本书是我国拜占庭学者团队多年研究成果的原创呈现,总体梳理了拜占庭帝国从杜卡斯王朝时期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这一衰亡时期的历史。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皇帝列传”,以王朝和帝王为顺序,叙述拜占庭帝国衰亡期从杜卡斯王朝到帕列奥列格王朝五个正统王朝的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的历史。下编为“拜占庭帝国的衰亡”,既对拜占庭帝国的衰亡做了综合分析,也从族群政策、世界格局、流亡政权、军事与外交等角度做了专题分析。
拜占庭帝国大通史(1204—1461)
4人今日阅读
【内容简介】 在欧洲中古史视阈中,拜占庭帝国无疑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书全面叙述拜占庭帝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按照帝国十余个王朝的顺序,描述其主要线索和阶段性特征,努力克服“西欧中心论”“西欧模式说”的影响与局限,形成我国学者对拜占庭历史发展和文化演化的话语体系。本书上编为君主外传,按时间顺序叙述拜占庭帝国历史上的几个非正统王朝和流亡王朝的历史,揭示了拜占庭帝国晚期衰落和败亡的原因。下编对拜占庭帝国丰富的遗产进行分类研究,分为钱币、文化、科学技术、史学、神学等几个专题,介绍了拜占庭帝国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