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在书名中的结果
共 0 条
行走的人生
8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2.8%
生活中的俞敏洪爱读书、旅行、运动,也爱思考和写作。本书集结了俞敏洪新近创作的散文随笔,质朴的语言中展现着生活与生命的智慧。商场上,他攻坚克难,激情澎湃;生活中,他沉静细腻,满怀诗意。了解俞敏洪之所以成为俞敏洪的原因,或许比阅读单纯的励志经历更有价值。 全书分为旅行游记、读书笔记、生活感悟、人生经历、谈教育、谈文化发展等六章,虽是“闲话”,却可读出“小呆萌”和“大智慧”。旅途他乡遇故知,初识大冰相见恨晚,病卧床头思考不辍,回首往事感悟人生,遇社会问题仍赤心不改。俞敏洪的人生印证了那句话,为君子行万里路,而不忘初衷。
中东死生门:巴以行走观察
60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5.5%
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冲突,可以追溯到一百年以上的历史,或许是这个星球上绵延至今,最古老的战争,让全人类束手无策,至今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两年在加沙的生活,让当时作为新华社常驻记者的周轶君直面生死,容不下矫情造作。在冲突仍频的加沙、圣地耶路撒冷生活的人们,和平或许只是战争与战争之间的幻影。战事令人厌倦,领袖也随风而逝,留下来打败时间的是芸芸众生的日常。
行走人间
5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6.3%
陈忠实的个人经历及成长,包含了陈忠实对人生中的点点滴滴的态度、体验和感悟。从《白鹿原》到烟火人间,他来过,付出过,喜欢过,也足够深情过。好的坏的,都是人生风景。孤独中行走,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在孤独的磨砺中塑造一颗坚毅的心;人生,需要留白,学会选择与取舍,有所为、有所不为。人生匆忙之中,给自我留白,做无为之事,遣有生之涯;从容生活,足够深情。山川岁月长,唯愿生活从容而不慌乱,足够深情,不负过往……
李叔同:在爱和自由中行走
4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2.7%
《李叔同:在爱和自由中行走》:李叔同出身豪门,风度翩翩、才华横溢,在诗赋文章、金石书画、戏剧音乐等众多领域里均有建树。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他就是一枚标准高富帅。然而在他39岁那年,他却落发为僧,宁与古佛青灯相伴。做这样的决定,非他寡情薄义。在他眼中,人生终归是悲欣交集,快乐和痛苦、喜悦和悲伤总是如影随形。只有放下尘世中一切,追随佛法,才能展获得真正的爱和自由。而具足慈悲的爱才是超脱一切痛苦的解药。
步履不止:一部女性行走史
1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5.7%
本书围绕着10位18—20世纪的女性作家展开,通过描述她们的人生经历,阐述了行走对于她们的影响和意义。在近代早期,步行还不是流行的旅行或者放松方式,对于女性尤其如此,她们不仅要面临着来自家庭内部的阻挠,还要面对徒步出行的危险、困难以及孤独感等,但是在独立、自由的信念吸引下,她们突破了层层障碍,徒步走向大自然,回归到纯真朴素的环境中。这种徒步出行的方式不仅给了她们创作灵感,也唤醒了她们的独立自主的意识,这种女性寻找自我意识的传统正是支撑着现代女性继续追求“自我”的原动力。
土摩托看世界:行走在世界之巅
1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9.0%
行走在世界之巅,去体会极北之地的孤独之美;远涉南极,去探索人类最后的边疆。寻访大变革前夜的古巴,拨开斯里兰卡这朵带刺的鲜花,游走在神秘的南太平洋,揭示津巴布韦的谜题……袁越用持久不变的好奇心、与时俱进的知识储备、巨大的热忱和勇气,探求那些不易去的风景和不易解的难题,分享种种独一无二的体验。用他的话说:“当我知道的人类故事越多,我对这个世界的偏见就越小。”
土摩托看世界:行走的力量
1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2.1%
我不是一个天生的旅行爱好者,我的真正意义上的背包式旅行发生在2003年底。那一年,我已经35岁了。在那之前我只在三个国家——中国、美国、墨西哥待过,如今这个名单已经超过了85个。 这本书可以说是我真正意义上的“行走”:行走在格瓦拉的阿根廷、神的印度、“飞人”的故乡、尼泊尔的农村,到访了热带雨林、乌干达、坦桑尼亚、哥斯达黎加、突尼斯、埃及,看到了天堂的衰落、玛雅文明的兴衰以及冰岛的传奇。在行走中,我拓展了视野,修正了固有的思维模式,借助考察这些地方的前世今生,寻找为我所用的历史规律;用自己的视角,探秘大千世界,传递行走的力量。
行走是一种修行:佛教高僧的人生智慧
10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8.2%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遍路,有指引则不至于迷路。 作者名取芳彦通过细腻的笔触,带领读者了解空海的生平和思想,将他的智慧应用于现代生活,指导世人的个人修行和成长。 在日本,追随真言宗创始人空海大师的足迹,巡礼朝拜四国八十八个札所之旅,被称为“遍路”,也叫“四国遍路”。这是一种古老的修行方式,也是一种流行的旅行方式,强调通过行走去感受人生和心灵。 遍路时,修行者手里拄着的金刚杖被视为空海的分身。希望这本书能成为你的手杖,帮助你乘风破浪,克服人生道路中的那些遗憾。
这才是丝绸之路:重抵历史现场的行走
7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6.2%
一本实地考察、精准复原汉唐时期丝绸之路经典路线的历史纪行作品。 用重走求真,以行动求实,复旦教授带你走过这条人人知道但从未真正了解的亚欧古道。 复旦大学教授侯杨方在对《史记》《汉书》《大唐西域记》等历史资料解读、研究的基础上,以历时10年、超过20次、累计行程3万公里重走丝绸之路的经历,采集地理位置、路线轨迹及影像资料,精准复原历史上多条丝绸之路路线,包括张骞通西域、玄奘取经、高仙芝远征以及斯坦因等探险家的路线,精确定位了多个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标,包括汉唐两座玉门关、唐代剑末谷、青山岭、公主堡以及玄奘曾经过的中亚“铁门”等,让读者通过精准的复原地图、知识性的文字、来自现场的照片,领略真正丝绸之路的魅力。
行走的耳朵
7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2.3%
失明的灵魂更加自由——《行走的耳朵》,写周云蓬一直以来的歌唱、行走,以及读书,是酣畅淋漓的文字。 盲人以耳朵感知世界,声音所向,心之所向。在这些年中,于不知道哪个瞬间,周云蓬举起了手中的相机,对着他感兴趣的声音,固定了某个影像。这些影像偶尔不合常理,却是他经过的地方。或者说,是实实在在存在于世 ,且与他错身而过的人和景。 他以他的方式看见,并写出。 有点像诺贝尔获奖作家帕慕克形容细密画:失明就是寂静……它是一个人绘画的极致:它是在黑暗中看见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