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在书名中的结果
共 1 条
隆盛庄建筑纪实——以点云数据记录名镇
隆盛庄先后被国家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首批传统村落以及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该镇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及建筑遗产,然而随着村落的发展,这些传统建筑也遭受着严重的破坏。本书通过多次对隆盛庄的实地调研与走访,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隆盛庄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并借助三维激光扫描以及倾斜摄影等测绘技术,对隆盛庄的传统建筑现状进行详细记录,形成相对深入完整的图文数字档案,进而为后期隆盛庄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工作提供有效指导。
应县木塔“实习医生”手札
2人今日阅读
应县木塔始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是我国现存最古老也是**的一座纯木结构楼阁式塔,世界建筑奇迹。屹立近千年的应县木塔曾经历多次地震,更在近百年之中遭遇炮火及不当修缮,目前已经严重倾斜,残损颇多。 “绕了一个圈子,回过头来看当今木塔保护最基础的任务——木塔“生理”。那么,我们真正了解木塔了吗?了解得够深入吗?应该如何从“文物医学”的视角认识现有“骨科”治疗方案呢?” 这本《应县木塔“实习医生”手札》即家具与内檐装修保护培训2021届14名学员交出的一份答卷。家具与内檐装修保护培训由故宫博物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与世界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合作设立,2021届已是第5届。学员年龄在20~40多岁,包括高校师生、文物遗产保护人员、设计师、遗产地管理人员等。自2020年11月起,在培训教师和专家的指导下,学员进行了约1年的实地勘察,研究成果汇成本书。 本书从史料梳理、大木结构设计做法研究、佛塑及彩画工艺做法研究、保护工作棚设计构想等五个方面,系统介绍了2021届学员的工作历程、研究方法和主要成果,包含全面的研究角度、对中国营造学社珍贵史料的整理挖掘、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如三维激光扫描、摄影测量、X射线无损探伤、微损取样分析等)获取的丰富数据、深入独到的分析,以及对未来保护工程技术的考虑等。本书是当前应县木塔保护研究的前沿成果,专业和文化并蓄,适合建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专业人士和普通读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