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在书名中的结果
共 4 条
雅克.拉康-语言维度中的精神分析
本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在拉康思想的语境中去阐释拉康,从而具体解释拉康如何将语言学引入精神分析中的每一个问题,如无意识,需要、要求和欲望,想象、象征和实在,以及自我、主体和他者等等,从而创造性地重新解释了弗罗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学。
拉康精神分析学的能指问题
4人今日阅读
本书以拉康的能指问题为研究内容,试图通过对能指的由来、发展、变化勾勒拉康思想的全貌。拉康的能指概念虽源自语言学,但在后期却逐渐突破了语言学视域,走向了更为宏大的学科背景。本文在尝试归纳整理能指概念演变的基础上,将之作为方法论工具对精神分析做出阐释,并在结合相关理论的前提下,对之做出批判。内容分五个部分,首先是对拉康“能指”概念的溯源,从能指与主体的关系入手,界定了拉康精神分析学的主体。再次,从能指的角度对症状做了阐释,在宏观阐述拉康的身体概念、症状形成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症状的三种不同临床结构(神经症、精神病、性倒错)与能指的关系。第四,探讨拉康对能指概念的扩展,即语言学的能指如何延伸到数学能指与拓扑能指,最后,结合相关理论对拉康的能指概念做了批判性解读,并探讨后续的学者如何在拉康的能指概念基础上做了进一步延伸。
海雅文丛·从意识形态到道德法:齐泽克社会批评理论研究
2人今日阅读
本书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齐泽克后现代主义文艺批评研究”和广东海洋大学科研启动资助项目“齐泽克哲学理论的文学阐释研究”的研究成果。近年来,斯洛文尼亚左翼思想家齐泽克的理论与批评实践引起了中国学界的高度重视。国内学者主要致力于对他进行马克思主义的阐释,本书则从意识形态批评和法罪辩证及先验道德法两个方面对齐泽克的社会批评理论进行了研究。本书在解读齐泽克思想的同时贯穿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与辩证思维,对齐泽克研究及西方哲学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正义伦理研究:以“身体政治”为中心
本书是从“身体”的角度,研究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正义伦理的专著。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身体审美意识的上升,也是最引人注目的景观之一。这一景观的理论背景来自西方古典哲学的“理性精神”向“感性经验”的转变。尼采、德勒兹、梅洛-庞蒂等哲学家以身体为准绳,将身体推进到一种认知主体论的地位。其后,由于受到20世纪中后期的后现代思潮和语言学转向的影响,身体被看作具有隐喻功能的能指,随着身体所指的变动而漂移,形成所谓“身体政治学”。
新媒体与社会(第13辑)
本书“专题策划”重磅推出由上海交通大学新媒体与社会研究中心撰写的《新媒体与中国社会发展》一书精编,介绍中国互联网二十年发展历程的方方面面。“学术沙龙”重点关注新媒体环境中商业营销模式的转变以及人际传播方式的变革。“个案研究”分别以移动社交工具陌陌、移动微视频应用美拍和百度贴吧、新闻网站和网络宣传片为例,从多元视角对新媒体环境中不同媒介形态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