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在书名中的结果
共 6 条
中国文史哲大辞典
2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7.0%
一、《中国文学大辞典》共收录中国文学学科词目一万八千余条。分作家、流派社团、作品、名词术语、研究著作、报纸、刊物、文学人物等大类。全书词目分十二个单元,按时代依次编为: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辽金文学,元代文学,明代文学,清及近代文学,现代文学,民间文学,少数民族文学,文学理论批评,文学史通论总集及其他。每类词目一般按时间先后编排,年代无从查考或界限不明的置同类之末,以见其文学发展脉络。 二、《中国历史大辞典》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起,中国历史学界众多名家参与,整个编纂出版过程历时近二十年。共收录词目六万七千余条,九百多万字,包含了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基本内容,全面准确地反映出中国历史的概貌。全书条目涵括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思想史、文化史、教育史、法制史、科技史、民族史、风俗史、宗教史、外交史等各个领域。《中国历史大辞典》全面发掘和整理了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反映和总结了以往中国历史学科的重要研究成果,传播和弘扬了中华泱泱古国的历史文明,放眼世界,堪称一部全面、权威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 三、《中国哲学大辞典》本辞典由张岱年先生任主编,全国数百位中国哲学方面的专家学者撰稿,举凡这一领域中的知名专家,基本上都是本书的作者。全书共收词六千七百余条,二百三十万字,分类编排,收入中国哲学学科中的名词术语、学说范畴、学派组织、活动争论、人物、著作刊物等。其内容覆盖中国哲学各个阶段:从中国哲学的起源、萌芽一直到近现代及当代哲学;各个分支学科:从先秦儒家哲学、道家哲学等一直到中国佛教哲学、道教哲学,中国古代的政治哲学、历史哲学、军事哲学、科学哲学;各个领域:从天道观、认识论、辩证法、人生观一直到近现代各种哲学思潮。
唐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套装共2册)
6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3.7%
《唐宋词鉴赏辞典》是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国文学鉴赏辞典大系之一。 该书初版于1988年,第二版于2011年修订。在选目与赏文撰写方面,邀请了当时国内众多著名的词学专家共同参与,本着普及与提高并重的宗旨遴选篇目,撰写赏文,编订附录,充分反映了当时词学研究的丰硕成果与高水平。全书共收录唐、五代、两宋、辽、金300余位词人的词作1500余篇。 《唐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拟以第二版为基础,增删、改正若干舛讹,并对附录作增补,新增制作词人年表。选录的词作,囊括了唐代、五代、宋代以及辽、金词人的多数经典作品,涵盖了一整部唐五代南北宋的词史。选目精当全面是其主要特色。鉴赏文作者包括俞平伯、周汝昌、施蛰存、唐圭璋、沈祖棻、叶嘉莹等一代国学名家、古典文学研究巨擘,分析解读透彻明了,情理兼胜,质量上乘,是读者了解认识唐宋词艺术精髓、获得文学滋养的捷径坦途。
张可礼文集 套装全六册
张可礼(1935-2021),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文系主任、党总支书记多年。出版《三曹年谱》《建安文学论稿》《东晋文艺系年》《东晋文艺综合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史料学》等多种著作。《中国古代文学史料学》2013年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4年,获山东省第八届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2018年获山东省社科名家称号。 本文集包含作者全部专著以及其余散存已经发表而未结集的论文、序言、前言和赏析等方面的文章。详目如下: 《三曹年谱》《建安文学论稿》《东晋文艺系年》《东晋文艺综合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史料学》《晚学斋文薮》。
唐诗书目总录
目录学著作。收录现存历代有关唐诗的书目2740种,分总集、合集、别集、评论及资料四编。各编之内大致以出版年代先后为序,别集类则以人系书,而将有关注本、选本、续补本之类附列于本集之后。所收书目一一标明书名、卷数、朝代、编撰人与各种版本等信息。作为一部搜辑较为详备的专题性书目,为唐诗研究提供了方便。
中国方志两千年通鉴(上、下)
1人今日阅读
中国方志从编纂起始至今,虽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但对其历史的记述和研究,则略显薄弱。近代以来,冠名“中国方志史”的著作虽已有若干种,但以宏观概说者居多,重在探索其规律性的问题,而宏微兼具、以尽可能多的翔实资料加以印证和探索的则似乎还没有。本书即以上古时期白阜画《神农地形图》作为方志学的源头,下至2000年,系统地梳理了两千年来中国方志学的发展轨迹。
经典名作这样读才有趣——玩转古典文学中奇趣冷知识(套装12册)(知趣丛书)
现代眼光,读者视角,妙语解读神仙妖魔世界的人情世故。注重细节、引人入胜的研究佳作。感受消逝于历史的名士风流。以扎实的文本细读,生动剖析秦汉重大事件、风云人物。讲述经典京剧名伶与余音绕梁的唱段,感怀中华传统戏曲艺术之美。从吃穿住行、文化娱乐等角度,展示明代人的极致生活美学。充满人文艺术气息的学术随笔集,同时具有趣味性、可读性。解构吴敬梓在刻画人性方面的成就。结合生动形象的山海经图,构建中国特色博物学世界。以名作史料为颜料的清代诗文浮世绘,是对先贤历程的追摩路径。尝试打破学科壁垒,兼顾学术与通俗、美术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