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婆罗多(六)

摩诃婆罗多(六)

毗耶娑

《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并称为印度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已由季羡林先生翻译完成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版。《摩诃婆罗多》的内容篇幅相当于《罗摩衍那》的四倍。全书共分十八篇,核心故事是以列国纷争时代的印度社会为背景,叙述了婆罗多族两支后裔俱卢族和般度族争夺王位继承权的斗争。这部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史诗规模宏大、内容庞杂,迄今世界上仅有印度梵文学者历时半个世纪完成的《摩诃婆罗多》精校本和此前的英译本,而法国、美国等学者的译本皆中途夭折。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在金克木先生的支持带领下,中文版《摩诃婆罗多》翻译工程开始启动,经过一批学者的艰辛努力,历时十七年,在黄宝生先生支持下完成了此项传世工程,也成为当今世界仅有的三种文本之一。
开始阅读

精彩点评 · 15

  • ZoeJyoti
    ZoeJyoti 点评书籍
    全套六本吉祥的《摩诃婆罗多》终于读完了,只能称作是读完了,但并不能够充分理解,甚至只能说理解了冰山一角,不禁开始想念在瑜伽教培中老师们只是讲其中的几颂就能讲好多节课并且能够让学生们很好的去理解其中的教义。所以说无论是《摩诃婆罗多》还是《博伽梵歌》还是《罗摩衍那》都是需要反反复复阅读的,并且每次的阅读都会有新收获。
    在读这六本中文诗体前,我阅读了另一个由美国作家William Buck撰写的非诗体版,这位作家于1970年37岁时完成了《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之后就去世了,似乎他来人间一趟就是为了这两部史诗。这两本书缩短了其篇幅,但也同样是呕心沥血了。不得不感叹在我国那么多位译者老师们耗费了十几年心血而呈现出这六本诗体译本是多么伟大的工程,除了翻译这项技能本身之外,还需要及其丰富的文学素养,以及坚持不懈的韧劲,由衷的感恩老师们的辛勤付出!
    也许有许多人会把此书当成小说故事来读,但此书的深远教义与《吠陀经》一样,需要静心学习,需要持续思考,需要实践体会,需要反复诵念……
    关于《摩诃婆罗多》不得不提的就是其撰写过程,Vyasa口述,并请Shiva之子Ganesha帮他手写记录下来,于是Ganesha用Saraswati送给他的神笔开始奋笔疾书,Vyasa偶尔会稍作停顿以便Ganesha有时间记完整并且他也需要思考回忆下一个部分,他们不眠不休,一个口述一个记录,最后Ganesha的神笔都写坏了,情急之下折断了一根象牙以代笔,最终完成了这部巨作!
    这不是书评,只是一点小分享,因为我没有资格去评论如此的巨作,我需要二刷三刷N刷去理解书中的描述的无明、执着、愤怒、贪婪、嫉妒、淫邪、骄傲、慵懒……和爱、喜悦、和平、忍耐、包容、仁慈、善良、忠诚、温柔、谦虚、慷慨、节制、勇敢、同理心……
    JAYA!
    Victory!
  • ॐ
    点评书籍
    “数以千计父母,数以百计妻儿,已经经历生死轮回,其他的人们也都会如此。(47)数以千计快乐场,数以百计恐怖地,每天都在影响愚者,而不影响智者。(48)我高举双臂,大声呼喊,却没有人听我的。从正法中产生利益和爱欲,为什么不履行正法?(49)不能为了爱欲、恐惧或贪婪,甚至不能为了活命,抛弃正法。正法永恒,苦乐无常。灵魂永恒,因缘无常。”(50)
  • 风华三千里
    风华三千里 点评书籍
    在大自然面前,善恶是平等的;没有恶,哪来的善?没有正义哪来救赎?没有邪恶,哪来的解脱?遵从自我的本性,行使自我的责任,世界才会流转不熄,生命的颜色才会活跃。行为没有对错,执着才是是非的根源,无执着,从事自己的本性行为,升天堂;执着重返人间轮回
  • 波罗•彼岸
    波罗•彼岸 点评书籍
    第五吠陀,全部读完,如痴如醉。剥开神话的外衣,这是一部非常现实主义的宏篇巨制,是二千多年前人类智慧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 Cedar
    Cedar 点评书籍
    没搞清楚古印度的观点,难敌王在人间时如此贪婪,恶意陷害自己的堂兄弟,但死后仍升入天国。就因为勾心斗角、权术争斗是刹帝利正法?
  • chlorine monofluoride
    chlorine monofluoride 点评书籍
    译者真是辛苦了... 原著嘛.. 第六册好就好在末尾总算是讲了几章人话
开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