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在书名中的结果
共 870 条
Pakistan
暂无简介
Essentials of the Laws of the Belt and Road Countries: Bangladesh, Pakistan, Sri Lanka
本书系“一带一路”沿线近40个重要国家的法律体系和规则制度精要,主要包括该国的(1)海关体系,如海关当局的权力、进出口检查规程和标准等;(2)对外贸易制度,如许可证制度、反倾销和技术壁垒等;(3)外国直接投资,如外国直接投资的优待措施,双边投资条约等;(4)货币银行体系,如外汇制度、银行制度等;(5)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法律,如项目融资、政府参与程度、外资参与限制等;(6)有关劳动管理方面的法律,如强制要求薪水、伤亡赔偿等;(7)环境法,如污染排放标准等;(8)相关纠纷解决方面的法律。本书由香港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中心主席、著名的国际经济法学家王贵国教授担任主编,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印度、斯里兰卡、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英国、法国、德国、瑞士、埃及、希腊、意大利、荷兰、土耳其等“一带一路”沿线近40个重要国家的法律专家,直接用英文撰写本国的法律及规则精要,充分体现了该国国情。此书的出版,将为我国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顺利展开经贸活动、规避法律风险提供有效指导;同时,也为我国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直接、适时的决策参考意见。此外,在学理层面,此书将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和经济等相关领域的交叉学科理论研究提供新素材和理念。
新型智库共建“一带一路”的创新实践:蓝迪国际智库报告.2019=Innovative Practice of B&R Construction:RDI Annual Report 2019:英文
TheBRIproposedbyPresidentXiJinpingin2013hasmadegreatcontributionstothebuildingofaCommunitywithaSharedFutureforMankindinpromotingtheeconomicglobalizationorientatedtowardsamoreopen,inclusive,equitable,balancedandwin-winsituationandtacklingthedeficitsinpeace,development,trustandgovernanceinglobalaffairs.
各国大使眼中的中国式现代化(中英双语版)
“一带一路”大使访谈系国内全媒体中英双语深度访谈和国际合作项目,已深度对话超百位外国驻华大使和政要,旨在深化中外互联互通合作,为共商共建共享发展机遇搭建高端交流平台。 本书基于“一带一路”大使访谈过去七年的积累和影响力,收录与近二十位各国驻华大使、部分国家领导人和国际组织高级官员的对话,用栩栩如生、深入浅出的对话方式生动展现他国眼中的中国智慧、中国模式和中国方案。 本书以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为主题主线,通过受访者的观察和观点阐述各国在该议题下与中国的合作、实践成果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展现外国大使政要眼中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成就和国际贡献,以更广阔多元的视角解读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世界意义。 本书为“各国大使眼中的中国”系列之一,是作者继《各国大使眼中的“一带一路”》后编写的一部新作,有助于国内外读者进一步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和实践经验,可为国情相近或处于相似发展阶段的其他国家提供借鉴。该系列图书持续跟进大使访谈项目,以促进国际交流合作,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全球视角下的“一带一路”:中外联合研究报告(No.1)(英文版)
1人今日阅读
本书是《全球视角下的“一带一路”》的英文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就“一带一路”建设组织中外专家学者开展中外联合研究形成的成果,来自俄罗斯、埃及、巴基斯坦、美国、马来西亚、土耳其、新加坡、印度等22个国家30多位国外学者和30多位国内专家就“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全球新形势和新挑战、“一带一路”建设与多领域合作、推进“一带一路”的对策建议等内容展开了深入研究。
“一带一路”国别研究报告.巴基斯坦卷
1人今日阅读
本丛书系国家社科基金“一带一路”建设研究专项“‘一带一路’沿线国别研究报告”的成果,以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发展为着眼点,对沿线国家的基本国情、重大专题以及与中国的双边关系进行比较深入、系统和全面的研究。 本丛书的特色是:第一,通过跨学科协作,突出基本国情研究的综合性,分别从综合国力、人口结构、资源禀赋、基础设施、产业结构、政治生态、民族宗教、对外关系等方面对沿线国家的基本国情进行深度剖析。第二,结合“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突出重大专题研究的专业性,重点关注各国的中长期战略、投资与营商环境、中心城市及其区域影响力等方面。第三,着眼于务实合作,突出双边关系研究的纵深度,从历史与前瞻、中国观、“一带一路”与投资贸易关系等方面呈现沿线国家与中国的关系。
“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能源互联(2018)
本书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一带一路’倡议与能源互联”国际研修班专家与学员的学术文章。通过来自“一带一路”16个沿线国家的专家学者分别从“一带一路”倡议框架、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六大经济走廊、全球LNG贸易、欧洲天然气供应、全球能源转型等多个角度对未来国际能源的互联互问题进行了专题分析,对如何通过加强合作来应对国际能源市场的重大挑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国际安全研究(2018年第1辑·英文版)
本书是由国际关系学院主办的《国际安全研究》的英文半年集刊,主题是国际安全理论研究,内容涉及不干涉内政学说、世界体系的发展、历史视角中的三次世界大战、质性和平的条件比较(当代东亚与战后西欧)、当代国际安全的文化价值基础、互联网对国际政治影响机理、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指标体系及其评估、联合阵线与美国军事干涉等问题的研究。
国际安全研究(2017年第2辑 英文版)
本书是由国际关系学院主办的《国际安全研究》的对应英文集刊,主题是国际安全理论研究,内容涉及不干涉内政学说、世界体系的发展、历史视角中的三次世界大战、质性和平的条件比较(当代东亚与战后西欧)、当代国际安全的文化价值基础、互联网对国际政治影响机理、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指标体系及其评估、联合阵线与美国军事干涉等问题的研究。
科学与你:2018“科学与你”国际研讨会暨科学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
本书是 2018“科学与你”国际研讨会暨科学文化高峰论坛的论文汇编,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协支持,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与法国洛林大学共同主办。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理解、分享、参与:多元世界的新思考”,关注社会语境的多样性,展示公众、研究者、决策者的多元视角和新见解,希望打造有助于科学文化领域繁荣的学术平台。
巴基斯坦概论
《巴基斯坦概论》是由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亚非语系策划编写的,是《亚洲国情文化丛书》中的一本。该书的内容立足现实,涵盖广泛,重点突出,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翔实、准确、时新的巴基斯坦国情与社会文化资料。全书介绍了巴基斯坦的地理、民俗、文学与艺术、教育与文化事业、经济方面的情况。
新世界史(第4辑):新时代的南亚史研究
《新世界史》是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集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力图在新材料的解读、新理论和新方法的运用和新视角的发掘上下功夫,每辑设置不同的研究主题,设有“专题研究”、“史料及论著选译”、“学术动态”、“读史札记”、“名家访谈”、“圆桌会议”等栏目,全面展示中国世界史研究的新成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世界史研究做出贡献。本书是第四辑,以“新时代的南亚史研究”为主题,重点关注南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议题,展示了南亚研究的最新成果。
伟大的八千米
极高山对于李国平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他用了将近十年时间,完成个人独自拍摄世界14座8000米以上雪山的壮举,成为全球完成此举的首位摄影师,成就了一场又一场拍摄孤旅。他具备钻石般坚硬的身躯和钢铁般顽强的意志,也有着自然之子的勇气和魄力,同时还有出色的摄影能力,这些因素帮助他成功实现在地球第三极这样宏大的天地的行走,并得以独自在一次次危难中归来,完成一次又一次的净化洗礼。画册中满眼尽是大气磅礴、气吞山河的自然情怀,让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他的坚韧与执著、乐观与豁达。
中国经济学刊(2017年秋季号 第5卷 第2期)(英文版)
《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s》(中国经济学刊)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在此前发行多年的电子网刊基础上形成的英文版学术集刊,依托学校雄厚的翻译实力,将国内研究中国经济的论文选辑翻译向海内外发行。书中开设经济理论、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金融财政研究等栏目,致力于面向英文读者介绍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情况。
中巴经济走廊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本书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中巴经济走廊面临的挑战,认为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面临的最艰巨的任务是,让巴基斯坦西部和西南部的贫困地区分享经济发展的机会和成果。如果在建设中巴经济走廊时只依照市场逻辑,单纯地重视效率,地区之间的不平等状况就有可能恶化,地区不安全因素会增加,从而对中巴经济走廊形成威胁。本书的研究显示,中国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建设“一带一路”项目时,必须同等重视分配问题和发展机遇问题。
Spooks the Unofficial History of MI5 From the First Atom Spy to 7/7 1945-2009
The real history of MI5 during the era of the Cold War, the IRA & international terrorism. 'PO Box 500, London W2'; the nondescript address from behind which one of the world's most famous Secret Serv
国外媒体看“一带一路”(2016)
本书对国外主流媒体关于“一带一路”的报道进行摘译和梳理,汇集了国外2013年至2015年刊发的一百多篇媒体报道,它们涉及五大洲包括美国、英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等28个国家的主要媒体。本书的出版旨在帮助国内了解国外媒体对“一带一路”的反应和态度,从而更好地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信息参考和资政服务,同时也对消除媒体误读和偏见、提升“一带一路”倡议的正面影响力、提升国外媒体中的中国形象有重要的基础性参考价值。
国外智库看“一带一路”
本书选取全球数十家主要智库在过去一两年里针对“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发表的两百多篇评论文章,择其主要观点编译成集,不论这些智库的目的、动机如何,其政治敏锐、战略视野、国际思维值得予以肯定。相信这个集子对我们的新型智库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会有重大参考价值。
融合投融资规则 促进“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报告:汉英对照
本报告基于“一带一路”倡议与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的协同效应,重点研究“一带一路”投融资规则、促进包容性发展、助力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2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1.9%
本书为塞缪尔·亨廷顿的代表作之一,本书审视了新兴国家可行的政治制度的发展,其中关于发展中国家的知识广度和分析洞见是惊人的,对现代政治分析作出了重大而持久的贡献,确立了亨廷顿作为他同时代人中最杰出政治学家之一的地位。本书从宏观上论述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遇到的种种问题,提出了第三世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强政府理论”。二战后亚非拉一大批国家纷纷摆脱原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而独立,并开始了现代化进程,但到 20世纪 60年代除少数国家以外,大多数国家不仅没有摆脱贫苦和落后,反而陷入了政治动荡和暴力冲突。本书分析了导致发展中国家政治动荡的原因,指出一个国家如何才能避免政治动荡实现政治稳定中的发展,获得现代化的成功。亨廷顿在考察了许多国家的情况后指出,要根除国内政治的动荡和衰朽,这些国家就必须建立起强大的政府,所谓强大的政府也就是有能力制衡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的政府。亨廷顿把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大致分为传统君主制政体、军人左右局势的普力夺政体和革命政体,并对这几种政体在进行现代化改革过程中如何克服不同的困难、利用独具的有利条件的情形逐个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中国媒体微传播国际影响力年度报告(2018)
本书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比较文明与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主持编撰。书中以中国媒体在海外社交平台的传播实践为视角,分为理论探讨篇、中央媒体篇、地方媒体篇、商业媒体篇、港澳台媒体篇五部分,全面分析中国媒体国际微传播现状及效果,总结传播经验及问题,探讨国际传播新思路。
“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挑战与未来:中外联合研究报告(No.2)(英文版)
本书是《“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挑战与未来》的英文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2016年底就“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组织中外专家学者开展中外联合研究形成的成果,来自20个周边国家30位专家学者和30位国内专家代表就推动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进行了理论与实践层面的深入研究探讨,为了解“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挑战、国际合作进展和实施建设的行动概况等提供了参考资料。
英国《金融时报》原文阅读精选集1-9(英国《金融时报》特辑)
4人今日阅读
本作品是一套适合高级水平英语学习者针对英语阅读部分进行专项提高训练的书。鉴于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经常出现在各类英语考试的阅读类题目中,全书收录了社会大众广泛关注的话题,涵盖经济、环境、社会生活、文化教育、科技等热点内容,助力读者提高英语水平,也为英语考生提供了实战操练的机会。
印度佛教史
7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5.5%
《印度佛教史》(AHistoryofIndianBuddhism)的作者是印度著名学者戈耶尔(S.R.Goyel),曾著有《印度古代宗教史》和《印度古代政治史》等多种著作。这部《印度佛教史》将佛教在印度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放在印度古代社会和文化背景中进行考察,综合近百年来印度国内外学者,尤其是印度本国学者对印度佛教的研究成果。因此,这部印度佛教史也是一部印度佛教研究史。长期以来,印度学者对印度佛教做了大量的全面深入的研究,他们具有熟悉本国文化传统和掌握原始资料的优势,而我们国内的佛教学者对这方面的情况了解很少。因此,翻译和出版这部著作有益于我们国内佛教学者拓展学术视野。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Ⅹ
本书收录了经专家审查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方面的文章42篇,其中遗传多样性4篇,物种多样性10篇,生态系统多样性8篇,生物多样性信息学6篇,保护与可持续利用7篇,大会讲话7篇。本文集反映了我国生物多样性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最新成就,对于从事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的学者、自然保护工作者和相关专业的师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国外媒体看“一带一路”(2017)
本书汇集了五大洲32个国家共计79家媒体在2016年发表的120篇报道文章。这些文章主要来自News Bank(世界各国报纸全文数据库),该数据库既收录了世界上著名大报的文章,也有各国家和地区的地方性报纸刊发的文章。本书的选稿更加突出媒体的态度、观点和观察视角,可以帮助读者快捷地了解外媒对“一带一路”的报道和解读。本书旨在帮助国内了解国外媒体对“一带一路”的反应和态度,更好地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信息参考和资政服务。
即为挑战 更为机遇:中国传统能源工业和市场
本书以世界能源发展趋势为背景,结合世界能源发展趋势分析中国石油和天然气发展趋势;石油天然气作为传统能源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其现状、政策和规划为变量,反观、评论国际相关报告对中国能源发展趋势的分析,突出中国能源发展情景及其与世界能源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本书主线是中国和世界的石油和天然气发展趋势,研究对象覆盖产业、政策、经济、生态和社会利益等方面,主要思考新“能源革命”趋势下传统能源产业和政策的相关性和态势、世界与中国能源利用方式和能源结构的变化、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等。
众神降临之前:在沉默中重现的印度河文明
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3.1%
公元前4世纪,当亚历山大大帝的希腊军队入侵印度河流域时,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个印度西北部的地区曾经是一个堪与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相媲美的文明中心。从公元前2600年到公元前1900年,印度河文明繁荣了半个世纪,但之后却神秘衰落,继而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在近4000年的时间里都不为人所知。直到20世纪20年代,英国和印度的考古学家才发现了它的遗迹。今天,在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挖掘之后,人们确认它是印度文明的开端,也可能是印度教的起源。考古发掘的一千多个印度河定居点覆盖了8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一地区即是现在的巴基斯坦和印度:它曾经有着最繁荣的城市文化,与波斯湾和乌尔等城市进行着活跃的海上出口贸易,其中两个最大的印度城市: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世界文化遗产),都拥有先进的街道规划和排水设计,拥有世界上的第一个厕所、细钻宝石项链、激发人们不断进行解读尝试的半象形书写体系,这些对20世纪社会仍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英国《金融时报》原文阅读精选集(套1-套7共70册)(英国《金融时报》特辑)
本套系所选的全部文章,均来自英国《金融时报》的原文,是一套针对英语考试阅读部分进行提高训练的书。众所周知,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经常出现在各类英语考试的阅读类题目中,题材多为西方国家广泛关注的话题。本套系文章涵盖经济、环境、社会生活、文化教育、科技等话题,帮助读者全面提升阅读能力、阅读速读、语感。
读英国《金融时报》学英语1-6(英国《金融时报》特辑)
4人今日阅读
本作品的全部文章均来自英国《金融时报》的原版英语报道,话题内容涵盖金融财经、时尚轻奢、运动美食、职场管理、移民留学等多个领域,以中英双语对照的阅读形式呈现,方便读者中英对照学习,感受地道英语的真正魅力。
梳棉机工艺技术研究
十年前(2002年)作者发表了自己的第一本梳棉机研究的专著《高产梳棉机工艺技术理论的研究》,尽管此书存在着很多不足,但可作为作者从事十余年梳棉机研究的阶段性总结。2002年以来,作者和梳棉机系列研究课题组在辽东学院梳棉技术试验室及丹东暧阳纺织厂做了大量的工艺试验,对梳棉机有关工艺技术问题,如棉网清洁器的位置、棉网清洁器相关参数的确定、梳针刺辊、梳针分梳板的分梳效果、刺辊、盖板速度对生条质量的影响等方面做了较详尽的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课题组撰写了80余篇相关学术论文,并在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书正是对上述研究工作的总结。在课题组进行梳棉机研究的过程中,得到了梳棉机研究专家梅自强、黄锡畴、费青、贺褔敏、许鉴良、张达卿、王庆球等老前辈的指教。此外,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江苏缘份机器制造工贸有限公司、江苏金轮科创股份有限公司和河南光山白鲨针布有限公司在课题组进行研究中也给了很多帮助。本书是近十年来作者及其研究团队对梳棉机研究工作的一个阶段性总结,根据大量工艺试验和相关研究,对梳棉机工艺技术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探讨,重点研究了梳棉机主要部件速度的选择、主要部件工艺隔距的确定、棉网清洁器的作用及工艺参数的选择、梳针刺辊、梳针分梳板对棉及化纤梳理的效果,以及锡林与盖板隔距、锡林直径、盖板踵趾差、盖板植针宽度的理论关系等工艺技术方面的问题。本书可供纺织厂、梳棉机制造厂的专业技术人员在生产和设计过程中借鉴与参考,也可供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参考。孙鹏子:辽东学院院长,教授。
法律文明史(第12卷):近代亚非拉地区法(上卷):亚洲法分册
1人今日阅读
世界上并不存在统一的亚洲法,为了研究的便利,也为了与欧美法相区别,杨翠柏、夏秀渊、金勋、柴松霞、李耀跃等著何勤华主编的《近代亚非拉地区法(上卷亚洲法分册)(精)/法律文明史》按照地域特点,把存在于亚洲各国的法律制度概括称为“亚洲法”。选录了东北亚的韩国,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西亚的以色列、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共13个能够代表亚洲法的国家,以近代为坐标,既从纵的维度较系统地论述亚洲法的产生、发展、演变历程;又从横的视角介绍了亚洲各国的宪法、民法、刑法和诉讼法等各个部门法的样态。 在法律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亚洲内部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中华法系、伊斯兰法系与印度法系。
中国画报(英文版)(2023年第10期)
《中国画报》又叫《人民画报》,是一本以图片为主、图文并茂的大型综合性国家画报。隶属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 《人民画报》创刊于1950年,由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刊名。
互动与交流:希腊化世界与丝绸之路关系研究(精)--《南开史学家论丛》第四辑
“希腊化”一词,最早出现于公元前3世纪托勒密二世在位时组织编译的希腊语《圣经》中,指非希腊人说希腊语,过希腊人的生活。希腊化世界是指在亚历山大帝国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政治上以希腊—马其顿人为主导、文化上以希腊文化为主体、同时容纳东方当地文化因素的新世界。其范围东起地中海,西到中亚、印度河,北至北方草原,南至印度洋。存续时间,大致开始于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东征,结束于公元前后。 希腊化世界是亚历山大东征留下的最重要的遗产,在他死后,其部将三分天下,在广袤的区域内,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长期接触,相互适应、相互融合,从而孕育了希腊化文明。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希腊化文明遗产不仅在希腊化世界传播、接受、改造,而且传入了遥远的中原内地,最终融入了中华文明发展的洪流之中。从某方面来说,亚历山大在丝绸之路的开通上,发挥了与张骞同样重要的作用。 以往研究丝绸之路的中文著作,多从中原视角出发,本书则围绕丝路的另一端——希腊化世界展开论述。第1编共分3章,论证亚历山大东征、希腊化世界对于丝路开通的作用;第2编是本书的重点,共分5章,属于个案研究,分别论述希腊化文明遗产在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传播、接受;第3编共3章,论述希腊化文明信息在中国的遗存与影响。各章既独立成篇,又有内在联系,可以全面、系统、立体地反映希腊化文明与丝绸之路的关系。本次出版,并附录5篇在国外权威期刊发表的英文论文。
Loyal to the Sky: Notes from an Activist
Activist and journalist Marisa Handler takes us on a fascinating journey—from her childhood home in apartheid South Africa to Israel, India, Nepal, Ecuador, Peru, and all over the United States—to offer a rare and revealing glimpse inside the global justice movement.
英国《金融时报》原文阅读精选集(套1-套3共30册)(英国《金融时报》特辑)
本套系所选的全部文章,均来自英国《金融时报》的原文,是一套针对英语考试阅读部分进行提高训练的书。众所周知,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经常出现在各类英语考试的阅读类题目中,题材多为西方国家广泛关注的话题。本套系文章涵盖经济、环境、社会生活、文化教育、科技等话题,帮助读者全面提升阅读能力、阅读速读、语感。
英国《金融时报》原文阅读精选集(一)(英国《金融时报》特辑)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53.3%
本套系所选的全部文章,均来自英国《金融时报》的原文,是一套针对英语考试阅读部分进行提高训练的书。众所周知,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经常出现在各类英语考试的阅读类题目中,题材多为西方国家广泛关注的话题。本套系文章涵盖经济、环境、社会生活、文化教育、科技等话题,帮助读者全面提升阅读能力、阅读速读、语感。
征服世界:一部欧洲扩张的全球史,1415~2015(全3册)(索恩)
600年的时间里欧洲人到达了世界各地,占领了世界,剥削了世界。同时他们也为我们当今世界的形成提供了众多刺激因素和收受因素。由于欧洲的扩张不是单向的,而是世纪之久的相互作用,因此,在沃尔夫冈·莱因哈德的巨著中,他发掘了全球化之前的独特之处。这位著名的历史学家描述从古代欧洲的扩张开始直至中世纪和20世纪的殖民过程,这是世界史之前权力在时空上的扩张。无论作者叙述亚洲的贸易体系还是种植园奴隶的手工业,或者欧洲扩张所发生的生态影响或政治遗产冲突,他均以丰富的历史学知识和轻松的阅读文字引起了除欧洲人之外的读者的兴趣。
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年)(第8卷)
《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是以中央情报局为主的美国情报机构收集的中国情报以及对这些情报进行分析和评估的报告。中央情报局是美国最主要、最核心的情报机构,因此这些情报档案原是美国的最高国家机密。直至2004年,这些情报档案才开始陆续解密。作为中国国内第一部以美国对华情报为主题的译著,本套书有三大特点:第一,档案来源广泛,包括纸质文本、数据库和缩微文献;第二,以绝密、机密的“特别国家情报评估”和“国家情报评估”为骨架,较为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冷战时期美国情报机构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状况的认知、分析、评判和预测;第三,由国内知名学者撰写的各编“导论”,不仅概述了本编收录文件的种类、来源和内容,而且对文件判断的准确程度及其原因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本套书的原始文件材料始于2013年中国学者有计划的搜集,其翻译、整理和研究的课题
跨越山川:中国公路桥隧(英文)
《跨越山川:中国公路桥隧》属于“辉煌中国”系列工程重器分卷,聚焦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建设的路桥隧重点工程,以及依托工程建设实现的技术创新,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路桥隧建设成就对中国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所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以及自主创新技术对世界的贡献。全书分为公路、桥梁、隧道、混合工程和海外工程五部分,前四部分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公路网络,第五部分主要介绍中国为推动实现设施联通所做的积极努力。
临时急用,Hello Asia!游遍亚洲超简单
1人今日阅读
每一个向往自由的人,都有一个环游世界的梦想。现在,加入我们,用英语 开启一段丰富的中国之旅吧! 本书为大家真诚奉上完备的中国旅游攻略。书中详细介绍了出行准备工作, 如住宿、餐饮、购物等,以及各种实用情景对话、单句、单词;并为大家提供了全 面的中国旅游信息,如生动的景点介绍、明确的景点所在位置、开放时间、门票价 格、交通路线、美食、文化等,让每个人轻轻松松游遍中国。 这是一本万能的双语旅游书,拥有它,用英语交流超级简单!这是一本精彩 纷呈的双语旅游圣经,有它陪伴,你的旅行无与伦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