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作者的搜索结果
高中生必背古诗文72篇(必练版)
1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2.1%
《高中生必背古诗文72篇(必练版)》与《高中生必背古诗文72篇(必背版)》相呼应。为满足师生练习巩固古诗文的需求,编辑部特别策划编辑了这本“必练版”,为每篇古诗文增加“难句点拨”和练习题环节。“难句点拨”对难句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练习题设计灵活,类型丰富,这两个环节的设置能帮助读者复习记诵、强化巩固,从而达到更好地理解、欣赏古诗文的目的。
中国历史故事(少儿彩绘版)全十册
9人今日阅读
《中国历史故事》取材于“二十四史”、《清史稿》、《资治通鉴》等中国古代重要的史籍,用孩子看得懂的语言,生动讲述各个朝代的经典历史故事,在故事里介绍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并配有彩色卡通插图。还设置了“知识卡片”“名言名句”和“故事里的成语”小栏目,方便小读者了解每个时代的日常生活、科技成就、文学艺术、历史评价、成语典故等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部分故事还设有“你怎么看”环节,鼓励小读者积极思考,勇敢表达自己的看法。配有思维导图式手绘《中国古代历史年表》(可兼作身高测量表),帮助理清历史发展脉络。
王羲之兰亭序四种
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8.2%
东晋永和九年(三五三)春,王羲之、徽之、献之父子与谢安、支遁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兰亭,举行上巳修禊之会,王羲之写了一篇诗序《兰亭序》。这件书迹代代相传,在唐太宗时进入内府。太宗命欧阳询、褚遂良传摹临写,又叫弘文馆拓书人赵模、冯承素等钩摹廓填,分赐王公近臣。后世所见《兰亭序》各临摹本中,以冯承素摹本、虞世南临本、褚遂良临本最为人称道;拓本则以“定武兰亭”最为知名。冯承素摹本。白麻纸本,纵二十四点五厘米,横六十九点九厘米。前后各有“神龙”二字小印,故称“神龙本”。明代项元汴定为“冯承素摹本”。虞世南临本。白麻纸本。纵二十四点八厘米,横五十七点五厘米。末尾下端题“臣张金界奴上进”小字一行,故又称“张金界奴本”。明代董其昌以为“此卷似永兴(虞世南)所临”,后人遂定为“虞世南临本”。褚遂良临本。淡黄纸本,纵二十四厘米,横八十八点五厘米。后有米芾十行题诗,又称“米芾题诗本”。有专家认为此是米芾自临自题之本。定武兰亭,拓本。因原石发现于定州(今河北正定)而得名。宋代以来多推重定武本。《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读者可通过以上临摹本,体会王羲之书法真迹遒媚之姿。
高中生必背古诗文72篇(必背版)
5人今日阅读
2018年1月16日,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古诗文背诵篇目增加至72篇。《高中生必背古诗文72篇(必背版)》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此前,《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必背版》》和《初中生必背古诗文61篇(必背版)》深受家长和师生的好评,多次重印。此选题与小学和初中“必背”形成系列图书,具有规模效应。编辑部同时推出《高中生必背古诗文72篇(必练版)》。两个版本互相参照,形成呼应,以满足广大师生的不同需求。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
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5.5%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必练版)》与《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必背版)》相呼应。为满足师生练习巩固古诗词的需求,编辑部特别策划编辑这本“必练版”,每首古诗词后面精心设有三至五道练习题,题目设计灵活,类型丰富,能帮助师生复习记诵、强化巩固,从而达到更好地理解、欣赏古诗词的目的。
高中生必背古诗文72篇(硬笔书法版)(上下册)
4人今日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推荐高中生背诵72篇古诗文,这72篇古诗文也是高考必考篇目。《高中生必背古诗文72篇》(硬笔书法版)将古诗文读背、理解和练习硬笔书法相结合,根据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和高中生写字练字实际情况,用行楷字体书写72篇古诗文,供学生摹写和临写,引导学生边记边写,心手合一;同时,结合高考“名篇名句默写题”,呈现历年高考真题,反复书写易考名句。所范写的行楷字体规范美观,适合高中生书写。读者还可以扫码观看单个字的书写演示视频,纠正不当写法,提升书写水平。高中学生通过书写古诗文练习硬笔书法,不仅可以牢记高考必考古诗文,还有助于熟练写出一手规范、美观的汉字,有助于高考答题,提高卷面分数,而且还能涵养性情,在高中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培养细心、专注、踏实、严谨的性格。
孙宝瑄日记(中国近代人物日记丛书)
2人今日阅读
孙宝瑄,一名渐,字仲玙(一作仲愚或仲瑜),浙江钱塘人。生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卒于民国十三年(1924)。孙氏结交多一时名流,其中不乏李鸿章、袁世凯这样的权力核心人物,以及章太炎、梁启超、谭嗣同、汪康年、夏曾佑、严复、张元济等著名学人。孙宝瑄笃志向学,读书甚勤,凡有所得必录于日记。从现存日记可以窥见,其所寓目者囊括四部,旁及释道,并重西学,无所不窥。日记对当时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中日甲午战争、列强瓜分狂潮、戊戌变法、辛丑议和等,皆有记录;对于生活环境、社会新闻、地方风物,也有具体而微的详细记载。所有这些,无不是研究近现代政治史、思想史、社会史、生活史的难得资料。同时,孙宝瑄生活在新旧之交,对中西方文化的思考也在日记中加以记录,反映出那一代传统知识分子在面临新旧之交时所做的探索和抉择。本书收入现存孙宝瑄氏全部日记,包括上海图书馆藏本和中华书局所藏《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稿本》中所见的“日益斋日记”,书后附编人名索引与书篇名索引
学生必背古诗文208篇
2人今日阅读
本书以教育部最新《语文课程标准》为基准,主要参考部编版语文教材,收录了从小学至高中的所有必背古诗文篇目,共208篇。古诗文原文大字注音,并配有音频,学生朗读无障碍。注释简明,译文通达,讲解精炼,帮助学生全方位理解诗文内涵,体悟诗文魅力,从而轻松掌握必背古诗词和文言文。为方便学生更好地记诵重点诗句,还对名句进行了标示。
传统文化十万个为什么(全三册)
1人今日阅读
传统文化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存在于当下的日常生活中,但是我们经常忽略了它,比如额前的头发为什么被称作“刘海”?手的第二个指头为什么叫“食指”?出门旅游住酒店为什么叫“下榻”?……类似这样的问题,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能遇到。《传统文化十万个为什么》就是这样一套解答生活中的传统文化问题的百科全书。通过生活现象,探究过去,是青少年了解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既能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又能激发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传统文化十万个为什么》按内容分为历史文明、文学艺术、多彩汉语、日常生活、身体奥秘、地理名胜、科技发明和军事体育8个分册,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从生活出发设问,讲解传统文化知识。文字简洁通俗,配以彩图辅助理解。
傅璇琮先生纪念集
傅璇琮(1933—2016),浙江宁波人。著名学者、出版家,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第八、九、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华书局原总编辑。曾任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兼秘书长,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中国韵文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等。傅璇琮先生逝世后,他的朋友、同事以及学生陆续撰写了一些怀念文章,叙述其建树,回忆其风范,今集结成集,以为纪念。
孔子语录
亲近中国传统文化,孔子是最先需要了解的人物。习近平同志指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无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是扩大中华优秀文化的影响力,都要从孔子思想中汲取精华。为此,中华书局编辑部策划组织编写了《孔子语录》一书。书中所选孔子言论全部来自儒家经典《论语》,并将选句分为道德、修养、治政之道、处世之道、学习教育和人生哲理六类。编写时,注重严谨度和实用性,既有语义探究,也有实例解读。此外,著名书法家苏士澍先生还为本书创作了二十余幅书法作品,给读者带来更佳的阅读体验。
小学生必读国学经典
本书为“中华之星国学大赛指定用书”之小学组用书的一种。“中华之星国学大赛指定用书”配合大赛,提供给参赛者,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各推出一套。2017年1月已推出初中组用书,现拟推出小学组用书2册,本书为其一,另一册是《小学生必备国学常识》。前者用于引导参赛者阅读经典的国学名著名篇,后者用于积累基本的国学知识。
论语智慧启迪(第五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连环画
本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连环画”中的初中六种图书之一。本书围绕“爱国”“敬业”这两个核心价值观主题词,以连环画的形式,生动讲述能体现该价值观的《论语》故事,展现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弘扬中华美德,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的深层关系。 初中生通过阅读本书,不仅可以了解《论语》,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能在《论语》故事中体会、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论语智慧启迪(第三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连环画
本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连环画”中的初中六种图书之一。本书围绕“自由”“平等”两个核心价值观主题词,以连环画的形式,生动讲述能体现该价值观的《论语》故事,展现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弘扬中华美德,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的深层关系。 阅读本书,不仅可以了解《论语》,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能在《论语》故事中体会、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论语智慧启迪(第一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连环画
本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连环画”中的初中六种图书之一。本书围绕“富强”“民主”这两个核心价值观主题词,以连环画的形式,生动讲述能体现该价值观的《论语》故事,展现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弘扬中华美德,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的深层关系。 初中生通过阅读本书,不仅可以了解《论语》,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能在《论语》故事中体会、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论语智慧启迪(第六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连环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连环画”中的初中六种图书之一。本书围绕“诚信”“友善”这两个核心价值观主题词,以连环画的形式,生动讲述能体现该价值观的《论语》故事,展现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弘扬中华美德,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的深层关系。 初中生通过阅读本书,不仅可以了解《论语》,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能在《论语》故事中体会、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论语智慧启迪(第四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连环画
本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连环画”中的初中六种图书之一。本书围绕“公正”“法治”这两个核心价值观主题词,以连环画的形式,生动讲述能体现该价值观的《论语》故事,展现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弘扬中华美德,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的深层关系。 初中生通过阅读本书,不仅可以了解《论语》,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能在《论语》故事中体会、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61篇(硬笔书法版)全二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推荐7-9年级学生背诵61篇古诗文。《初中生必背古诗文61篇》(硬笔书法版)将古诗文读背、理解和练习硬笔书法相结合,对61篇古诗文进行深入浅出地注释、讲解,同时根据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设置硬笔书法练习板块,引导学生边记边写,心手合一,从而达到古诗文学习的高效境界。所范写的正楷字体规范美观,适合初中生书写。读者还可以扫码看单个字的书写演示视频,纠正不当写法,提升书写水平。 初中生通过书写古诗文练习硬笔书法,不仅可以牢记中考必考古诗文,还有助于熟练写出一手规范、美观的汉字,有助于中考答题,提高卷面分数,而且还能涵养性情,培养细心、专注、踏实、严谨的性格。
创新向未来——中华书局创建110周年纪念文集
本书为中华书局创建110周年局庆纪念文集,收录金冲及、孙昌武、安平秋、史金波、项楚、虞云国、邓小南、张国刚、杜泽逊、钱婉约、康震等当代知名学者撰写的回忆文章共计34篇,内容涉及中华书局历史、出版物编辑出版经历、作者与编辑交流往事等多个方面。
百年革命家书(二)
本书精选精编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45位革命英烈写给家人的信件和遗书,每篇文字包括书信作者介绍、家书原文、家书背景等,旨在通过革命英烈的家书和家书背后的革命故事,让读者体会到这些家书展示出的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 本书按照书信的写作时间顺序编排,每封家书的标题均摘自家书原文,后面附注家书的公历写作时间。
中华碑帖精粹:曹全碑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3.9%
《曹全碑》,东汉灵帝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十月立于郃阳县(今陕西省合阳县)。明万历初年发掘于郃阳县旧城,今存于西安碑林。碑高二百五十三厘米,宽一百二十三厘米,碑阳二十行,行四十五字。《曹全碑》内容为颂扬时任郃阳县令曹全之功德,由县吏王敞等人集资镌立。《曹全碑》是汉隶代表作之一,以用笔秀丽多姿、结体飘逸端稳、布局舒朗匀净而著称于世。杨守敬《平碑记》载:“分书之有《曹全》,犹真行之有赵董。”清人孙承泽称赞其“字法遒秀,逸致翩翩”,为“汉书中的至宝”。
中华碑帖精粹:颜真卿颜勤礼碑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5.2%
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十月,陕西省长刘镇华修葺省长公署,其卫队营长何客星在后院土中发现一方石碑,石虽中断,上下皆完好无损。此碑即是消失千年的《颜勤礼碑》。《颜真卿颜勤礼碑》碑主颜勤礼是颜真卿的曾祖,碑文记述了颜勤礼的生平履历,以及颜氏家族前后九代人繁衍发展的脉络,可以看作是一本简明的颜氏族谱。此碑由颜真卿撰文并书写,刻立于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颜真卿时年七十一岁。《颜真卿颜勤礼碑》体现了颜体楷书的特点:用笔圆劲雄秀,融入篆籀之法;结体宽绰丰厚,外紧内松;布局茂密浑厚,风格雍容壮美。加上此碑保存完好,拓本神采丰足,因此被认为是学习颜体的好范本。
赵孟頫淮云院记:中华经典碑帖彩色放大本
《淮云院记》共二十二开,每开高二十五点一厘米,宽十五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是赵氏书法成熟时期的楷书代表作之一。崑山淮云院系顾信(字善夫)所创,顾信为赵氏好友,也是赵书收藏家。该册可见智永、钟繇及《兰亭》笔意,刚劲峭拔,飞动若神。
中华碑帖精粹:颜真卿多宝塔碑
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9.9%
书法史上,继王羲之后,颜真卿是另一位影响巨大的书家。颜真卿出生于一个重视书法传习的文化世家。其五代祖颜之推著有《颜氏家训》,伯父颜元孙有《干禄字书》传世。父亲颜惟贞自小寄养在舅父殷仲容家,学习殷氏笔法。颜真卿少时即秉承家学,据传缺乏纸笔时,用黄土扫墙习书。他擅长正书、草书,笔力遒婉。颜真卿传世的书迹约有七十多种,为世所重的有楷书《多宝塔碑》、《东方画朔》、《颜勤礼碑》、《大字麻姑仙坛记》、《大唐中兴颂》、《颜家庙碑》等,以及行草书《祭侄文稿》《祭伯父文稿》《争座位帖》等。其中《多宝塔碑》书于唐天宝十一年(七五二),颜真卿时年四十四岁,是颜真卿早期楷书范本。《多宝塔碑》碑文记述了楚金禅师修建千福寺多宝塔的前后经过,以及其间出现的种种灵应和神奇迹象。该碑共三十四行,每行六十六字,全篇共二千二百余字,可谓鸿篇巨制。后人对于《多宝塔碑》褒贬不一,贬者以为“窘束”,褒者以为“浑劲”“姿媚”。无论如何,《多宝塔碑》是后人入门颜体楷书的阶梯,因其笔法相比于后来的作品,尽显“点画出入之迹”,较为容易学习掌握。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三井本)(中华经典碑帖彩色放大本)
《九成宫醴泉铭》,魏徵撰文,欧阳询书丹,贞观六年(六三二)刻石。楷书。二十四行,行四十九字。原石现存陕西西安碑林。此碑为欧阳询七十五岁时所书,笔法瘦硬遒劲,结字雍容秀雅,法度森严,雅俗共赏。历来公推为初学之典范。本书所刊为“三井本”,又称“端方旧藏本”,现藏日本东京三井文库。此本有清钱大昕、蒋衡、杨守敬、许应曾、朱善旗等人跋文,曾归清末收藏家端方所有,之后经程琦、裴景福之手,归於日本三井听冰阁。此本钱大昕等定为唐拓,张彦生定为北宋拓,王壮弘认为是南宋拓本。与李祺本六字一行的剪裱不同,此本八字一行,行气更佳,另外字迹亦较李祺本瘦劲。在李祺本被重新发现之前,此本一直被认为是传世最早、最精的拓本。
中华碑帖精粹:小楷灵飞经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2.2%
《灵飞经》全名《灵飞六甲经》,是一卷道教的经书,主要阐述存思之法。书于唐开元二十六年(七三八),无书款。元代袁桷、明代董其昌始定为唐钟绍京所书。当今学界一般认为是唐内府的楷书手所书。楷书手是唐朝设立的为官府抄写公文、经文的下层政府职员。《灵飞经》在宋时入内府,经宋徽宗收藏。元代藏处不明。明代曾在董其昌处。董其昌又将之抵押给海宁陈瓛,十六年后赎回。陈家将《灵飞经》刻入《渤海藏真帖》,并在归还时扣押了其中四十三行。后《灵飞经》墨迹本不知所踪,独海宁陈氏所扣留的四十三行,辗转流传,归于翁同龢之父翁心存。翁氏后人翁万戈携至美国,现存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灵飞经》翻刻本不下十种,以《滋蕙堂帖》影响最大。而《渤海藏真帖》直接从原作摹出,刻工技艺高超,精确再现了原作风貌。此次出版将《渤海藏真帖》初拓本及四十三行墨迹本一并刊出,以飨读者。
中华碑帖精粹:赵孟頫洛神赋 赤壁赋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2.1%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极具晋韵的赵孟頫行书作品,当以他四十七、四十八岁时写的《洛神赋》和《前后赤壁赋》为翘楚。《洛神赋》,墨迹,纸本行书,29.2厘米,横192.6厘米。现藏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前后赤壁赋》,亦称《赤壁二赋帖》,纸本册页,行书,计有二十一页,每页纵27.2米,横111厘米,每页四行,每行字数不一,合计九三五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两件作品前后相隔一年,风格一致,是以二王为风范又有自己鲜明特点的赵氏行书。审美上以精美纯熟为基础,讲究风规神韵。珠圆玉润,姿媚圆活,骨肉亭匀,轻灵婉转。前人形容赵书之美,“花舞风中,云生眼底”;“仪凤冲霄,祥云捧日”,正可从这两件作品中去体味。
全唐诗
《全唐诗(套装全15册)》共九百卷,是清康熙时任江宁织造的曹寅奉康熙皇帝之命,起用当时已退居扬州的彭定求、杨中讷等十位翰林编纂的。共收整个唐五代诗四万八千九百多首,作者二千二百余人,是迄今为止古典诗歌总集中篇幅多、影响较大的一种,它对于研究我国唐代的历史、文化和文学,无疑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但是,这部卷帙浩繁的大书在编纂上还是存在着诸如误收、漏收、作家作品重出、编次不当、文字舛误等问题。为满足读者阅读与研究的需要,对这部清人编的《全唐诗(套装全15册)》做一定的修订增补,加以重印,是十分必要的。这次《全唐诗(套装全15册)》增订重印本,就是用中华书局原点校本为底本,把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把断句改为新式标点,并改正某些排印错误,同时把陈尚君先生修订、增辑的《全唐诗补编》全部收入(《全唐诗补编》1992年中华书局版)。这样共增补佚诗四千六百多首,新见作者八百多人。简体横排增订本可以说是至今为止收录唐诗较多较全的读本了。
赵孟頫朱子感兴诗(中华碑帖精粹)
赵孟頫(一二五四—一三二二),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为元代书坛领袖。赵孟頫为宋宗室,幼年丧父,母亲丘夫人勉励其刻苦发奋,入元出仕,曾任翰林侍读学士、荣禄大夫等职,卒赠魏国公,谥文敏。其书初学赵构、智永,后入二王宗室,中年后掺以李北海笔法,是唐以后书法之集大成者。 《朱子感兴诗并序》,纸本行书,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卷内容为朱熹受初唐诗人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之启示后,所作的感兴诗二十首,元皇庆二年(一三一三),赵孟頫书之以赠友人。虞集曾曰:“(赵孟頫)行书诣《圣教序》而入其室,楷法深得《洛神赋》而揽其标。”此卷用笔秀润劲挺,结字疏密有别,肥瘦互参,在温润典雅的基础上又不失奇宕多姿之趣。虽为行书,但亦能看出其对楷法之用心,妙契古人,精妙绝伦,是学习行书的绝佳范本。
王羲之传本墨迹(中华碑帖精粹)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7.8%
书圣王羲之的真迹已然不存。在传世的钩摹本、临写本中,尺牍作品占绝大部分。通过这些传本墨迹,学书者能够一窥东晋笔法的精妙绝伦。这些尺牍墨迹,大多聊聊几行,在简洁的文字与流便的笔画中,跳动着丰富的节奏与韵律。正如唐代张怀瓘所言:“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觅其心。可谓简易之道。”“简易”之外,王羲之的尺牍书法体现了动与静的结合,蕴藉平和与欹侧跌宕的完美结合,梁武帝所谓“龙跳天门,虎卧凤阙”者也。本书收录《快雪时晴帖》《姨母帖》《初月帖》《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行穰帖》《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频有哀祸帖》《孔侍中帖》《忧悬帖》《妹至帖》《寒切帖》《游目帖》《旃罽胡桃帖》《远宦帖》《七月帖》《都下帖》《上虞帖》《雨后帖》《大道帖》等王羲之尺牍墨迹二十三通,这些作品分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台湾故宫博物院、美国、日本等地机构和博物馆。欣赏和临摹这些作品时,我们能感觉到一种存在于文字与书法之间强烈的统一,仿佛能体会王羲之创作时微妙的情感律动。
邓石如篆书心经(中华碑帖精粹)
邓石如,初名琰,字石如,避嘉庆帝讳,遂以字行,后更字顽伯,号完白山人。安徽怀宁人。出身布衣,却成为继“二李”(李斯、李阳冰)之后篆书的第三座高峰。篆书两千年来一直以中锋用笔为正宗,形成了铁线篆、玉箸篆这样略显工艺化的成熟书体。早年邓石如临习“二李”几可乱真,勤奋而独具创新意识的他在广泛吸取秦汉金石奥秘的基础上,以隶书笔法改造“二李”篆体,即所谓以隶化篆,在婉转流通的篆书线条中融入了隶书笔意和顺应自然的书写性,将篆书线质写出了情韵,一改篆书难写、书之乏味的窘境,引发了篆书创作的繁荣。扬州大明寺,唐名僧鉴真东渡日本前,即在此传经授戒,该寺因之名闻天下。大明寺东侧晴空阁北院东廊壁嵌邓石如篆书《心经》碑刻,书刻精湛,雄浑茂密,乃国内篆书之宝,是邓石如篆书代表作。
米芾尺牍(一)--中华经典碑帖彩色放大本
本书收录米芾尺牍九种:行书三帖,草书四帖,以及《箧中帖》《逃暑帖》。行书三帖,即《始兴公帖》《李太师帖》和《张季明帖》,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元日帖》《吾友帖》《中秋诗帖》《海岱帖》合称草书四帖,是米芾草书代表作,现藏日本大阪市立博物馆。另有《箧中帖》灵秀流美,《逃暑帖》用险得夷,似欹反正,给人以深刻印象。
中华碑帖精粹:褚遂良阴符经 倪宽赞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9.0%
《大字阴符经》和《倪宽赞》作为珍贵的褚字墨迹本,历来受到学书者青睐。尽管在是否为褚遂良所书尚有疑议,从这两件墨迹入手褚书,却不失为一条捷径。《阴符经》,纸本楷书。96行,共461字。据卷后题跋可知,此卷为五代后梁内府所藏。清末归叶恭绰,传于叶公超,现藏于美国堪萨斯市纳尔逊博物馆。《倪宽赞》,纸本楷书,纵24.6厘米,宽170.1厘米,50行,共340字。题为褚遂良书。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明代王偁评《倪宽赞》“正与《兰亭》、《圣教序记》诸帖相似,笔意婉美,似瘠而腴,似柔而刚,至于三过三折之妙,时加之意,诚褚法也”。学书者能够从这两件作品中体会到“褚法”,正是本书立意所在。
中华碑帖精粹:赵孟頫胆巴碑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2.0%
楷书以颜、柳、欧、赵四体并称。颜、柳、欧皆是唐人,唯赵孟頫是元代书家。楷书在唐代已经备极法度,赵孟頫在唐楷基础上师古创新,创立赵体,可见其创新之精神。“赵体”楷书的代表作,一是《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二是《胆巴碑》。《胆巴碑》写于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是赵孟頫六十三岁时的作品。这件作品高33.6厘米,横166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距今七百年,字迹如新。《胆巴碑》体现了赵体楷书姿媚遒劲的特点。在结构上,赵孟頫取法唐代柳公权和李邕,端庄舒展,开张大度;在用笔上,则多用二王法,故能灵动飘逸,自然协调,与结构的端严形成很好的互补。杨岘在题跋中认为这幅作品“饶风致而神力老健”。李鸿裔认为“点画顾盼而无一笔失度”,“骨力遒美,纯用本家自运之笔”。可知这幅作品以赵体独特的笔法写成,兼具“遒”与“美”,且体现了赵孟頫书法饶有风致却又法度不失的纯熟精美。
王羲之王献之小楷(中华碑帖精粹)
小楷始于锺繇,至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一变,书风由质朴而妍媚,隶书影响减弱,楷书特征完备。王羲之小楷用笔明快,写法简便,结构端庄精致,体态均匀整饬。王献之在其父基础上有所发展,用笔秀劲轻盈,笔画伸展,轻灵飘逸,散朗多姿。总之,二王小楷奠定了小楷书的法则。本书收录王羲之小楷《黄庭经》《乐毅论》《东方朔画像赞》《孝女曹娥碑》及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黄庭经》为道家的一部养生经典。相传晋代王羲之曾以小楷书此经,末款署为“永和十二年五月二十四日五山阴县写”。《乐毅论》传为王羲之写给王献之的佳作,唐褚遂良称赞其“笔势精妙,备尽楷则。”《东方朔画像赞》,三国时期夏侯玄所撰,赞扬西汉东方朔的高尚品格,传为王羲之书。《孝女曹娥碑》是东汉上虞县令度尚为孝女曹娥写的诔词。题为王羲之书。在书法风格上,《乐毅论》法度精美,《黄庭经》空灵幽眇,《孝女曹娥碑》则雍容平和。《洛神赋十三行》为王献之所书小楷《洛神赋》中一节,自“嬉”字始至“飞”字止,共二百五十馀字,十三行,故称。《洛神赋》笔致灵动,体势秀逸,沉着流美,被誉为“小楷之极则”,历来为书家所重。
钟繇小楷(中华碑帖精粹)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8.5%
锺繇小楷在明清曾影响了大批书家,如王宠、祝允明、傅山、王铎、黄道周、徐渭等。锺繇小楷为后世所重,在于其笔下所蕴含的篆隶韵味。傅山说:“楷书不知隶变,任写到妙处,终是俗格。”尽管今天看到的锺繇作品大多为王羲之临本,与王羲之相比,锺繇书法在审美上却有着极大的反差。如用笔的古拙流便,结构的舒朗开阔以及章法的错落有致。锺繇小楷给学书者的启示,前人用“高古”“茂密”“幽深”“异趣”等概念来形容。本书所刊锺繇小楷九种,面貌各异,最著名的六种介绍如下:《宣示表》,传为锺繇书,晋王羲之临。十八行。纵二十三点九厘米,横十一点九厘米。章法高古,笔意纯朴,章法自然,而点画之间,刚柔兼备,多有异趣。《荐季直表》,十九行,纵二十九点七厘米,横十三点七厘米,原帖民国时亡佚。有原帖照片传世。笔画结体极其圆活,章法错落有致。清人冯武《书法正传》评曰:“高古纯朴,超妙入神。”《还示帖》,王羲之临本。纵二十五点五厘米。清劲闲雅,体端貌和。点画脱去隶书、章草风貌,形成了楷书规范的用笔方法和点画形象。《力命表》,传为锺繇书。八行。纵有列,横无行,行距开阔,虚实对比强烈。结体奇正有别,大小不等,字内留白,风格古雅,不同于笔画直露、体势方整、行距较近的王羲之今体。《贺捷表》,十三行,纵二十四点六厘米,横二十七点二厘米。《宣和书谱》称其“备极法度,为正书之祖”。结体茂密,意象幽深。虽尚未脱尽隶书笔意,但已属楷体。行书的用笔方式较为明显。《墓田丙舍帖》,传为锺繇书,王羲之临。六行七十字。用笔闲雅,结体劲健,不乏古意。
张迁碑(中华碑帖精粹)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3.8%
《张迁碑》,全称《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东汉灵帝中平三年(一八六)立于东郡谷城县(今山东平阴县西南)。明初出土。今置泰安岱庙东廊房里。《张迁碑》是原谷城长张迁改任荡阴令后,由谷城故吏集资为其建立的功德碑,记录了张迁的政绩和德望。《张迁碑》上承篆隶下启魏碑,既有篆隶笔意,又有楷书意味。清代碑学兴起,《张迁碑》的书法价值被重新发现,阮元、吴让之、伊秉绶、何绍基、沈增植等人,皆有临摹作品传世。《张迁碑》与《曹全碑》一起,成为隶书典范。《张迁碑》用笔以方为主,方中寓圆,拙中生巧,静中有动。笔画质朴厚重,淳古而不乏生趣。结体方整严密,计白当黑,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字形上大下小,错综揖让,多有奇趣。章法灵动多变,行距清晰,字距参差。本书所刊为明代最初拓本,八行“东里润色”四字完好。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王羲之十七帖(中华碑帖精粹)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8.3%
《十七帖》是一组王羲之尺牍作品,因卷首有“十七日”字样,故名。其内容多言蜀中风情人物,主要为王羲之写给益州刺史周抚的信札。唐人张彦远记录《十七帖》的汇集情况:“太宗皇帝购求二王书,大王草有三千纸,率以一丈二尺为卷,取其书迹言语,以类相从,缀成卷,以‘贞观’两字为小印印之。”《十七帖》为典型的今草书体,全帖行行分明,字与字之间以断为主,以字形大小、线条粗细、字势斜正的变化来达到气脉贯通,形断神连。风格冲和典雅,气象超然,宋代黄伯思评曰:“此帖逸少书中龙也。”《十七帖》作为草书临习范本,正如《集王羲之圣教序》为行书临习之范本。
赵孟頫临圣教序(中华碑帖精粹)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6.5%
中国书法史第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是王羲之,第二个是赵孟頫,而赵孟頫又以“右军法嫡”之集大成者见称。清代陈奕禧说:“赵子昂书乃古今一大关键也。子昂能集晋唐以来众家之长以为长,若留心书道,从此入手,稍觉易也。”启功先生也说:“赵孟頫书,承前启后,其开元明以来风尚处,人所易知易见;其承前人规范,而能赋予生气处,则人所未多察觉也。”二人皆强调赵孟頫在书法史上承前启后的关键地位。陈奕禧以为从赵孟頫入手学习书法,稍觉容易;启功先生则认为赵孟頫学习古人而能学活,是其独到之处。赵孟頫一生钟情《兰亭序》,留下许多临本。今所见赵孟頫临《集字圣教序》亦有三种,均为印本,其一末款为“大德六年四月十七日为栖鹫老人书,子昂”,其二为“延祐五年九月吴兴赵孟頫临”,其三为张逸希藏本,落款为“皇庆二年三月廿五日临于车桥寓舍,子昂”。本书所刊为张逸希藏本,是否为真迹尚有争议,学书者若能从中一探“用笔”(赵孟頫言“用笔千古不易”)之消息,则有莫大意义。
王铎行书墨迹(中华碑帖精粹)
王铎(一五九二—一六五二),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嵩樵,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明末清初书法家。王铎习书崇尚古法,强调“宗晋”,四十岁前多以习古为主,得米芾、《圣教》之意。五十岁后书入鼎盛,乃具个人面目。王铎善于将学习传统法度与任情恣性的自由创作巧妙结合,其艺术创作始终保持与古典间的不断交流。 《书唐人诗》册,现藏日本,明天启六年(一六二六)所书,时年王铎三十五岁。此时王铎书风尚处在学古而未出新的阶段,故用笔、结字、章法、浓淡对比等皆透出米芾和二王的影子,与其晚年面貌反差较大。该册虽未脱古人藩篱,不难看出前贤学书亦须从先贤汲取养分,读者或可通过此册了解古人学书之方法和态度。 《临兰亭序并律诗帖》书于明天启五年(一六二五),现藏吉林省博物馆,与其晚年临作相较,更见细腻古雅,为忠实原帖之佳作,在其诸多临作中尤显珍贵。此帖通篇用笔流畅生动,创造出独特的形式和意味,点画重者有如千钧之力,轻者似游丝坚韧婉转,且时用涨墨之法,颇具厚重之致。其字型结构或茂密雄放,或紧结蹙缩,或开拓纵逸,或跌宕多姿,无不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