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休谟
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年4月26日-1776年8月25日),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毕业于爱丁堡大学,苏格兰不可知论哲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 1737年(26岁时),完成了《人性论》一书。1744年,出版《道德和政治论文集》。1748年,担任圣克莱尔将军的秘书。1763年,担任巴黎哈特福伯爵的秘书。1768年,回到爱丁堡定居。1776年,去世。大卫·休谟被视为是苏格兰启蒙运动以及西方哲学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所著的《英格兰史》一书在当时成为英格兰历史学界的基础著作长达60至70年。
人性论(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4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3.5%
在《人性论》中,作者试图通过关于“人的经验科学”的研究,在精神科学领域建立一个具有全新基础的、完整的体系。全书分为三卷:“论知性”,阐述了他的怀疑论和经验主义认识论;第二卷“论情感”,提出情感而非理性是善和美的基础;第三卷“论道德”,论述了快乐论、功利论的伦理学理论以及人性论、约定论的政治学理论。
人性论
2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6.6%
本书是休谟的代表作。在本书中,休谟试图通过对人性的研究来揭示制约人的理智、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准则。全书分三卷,分别是“论知性”、“论情感”和“论道德”。正文前有一篇简短的“引论”,主要说明了人性科学的重要性和意义。第一卷主题是认识论,主要说明了知识的起源、分类和范围,人的认识能力和界限,以及推理的性质和作用等认识论的内容。第二卷是第一卷的继续,其主题是情感的起源、性质和活动,并为下一卷关于道德问题的讨论打下基础。其中对意志和自由的讨论有相对的独立性。第三卷是在前两卷基础上对道德问题的全面阐述。
英国史:从罗马到威塞克斯王朝(古韵堂译丛)
5人今日阅读
大卫·休谟的《英国史:从罗马到威塞克斯王朝》是他关于英国历史的一部重要著作。休谟是一位苏格兰哲学家和历史学家,他的这部历史作品涵盖了从尤里乌斯·恺撒入侵不列颠直到威塞克斯王朝的历史发展。 休谟的《英国史》旨在为英国的读者提供一部详细而系统的国家历史。他以哲学家的角度进行历史的编纂,关注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本书从公元前55年尤里乌斯·恺撒首次入侵不列颠开始,覆盖了早期不列颠时期、罗马统治时期、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直到威塞克斯王朝的建立。这段时间涵盖了英国历史上许多关键事件和转折点。描述了罗马人在公元前55年和公元前54年的两次入侵不列颠的情况,以及这对不列颠社会的影响。讨论了罗马帝国在不列颠的统治及其文化、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影响。讲述了罗马撤离后盎格鲁-撒克逊部落入侵和定居的不列颠,形成七国时代(Heptarchy)。描述了威塞克斯在逐步统一英格兰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这对后来的英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休谟的《英国史》以其详细的叙述和深入的分析,在历史学界享有重要地位。他通过综合运用各种史料,包括文献、考古发现等,力求为读者呈现一个全面而真实的英国早期历史。休谟的写作风格优雅且逻辑严谨,他以哲学家的理性和批判眼光分析历史事件,力求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
大家小书·译馆:人性的高贵与卑劣
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6.4%
本书的各篇散文展现了休谟对广泛的社会生活和个人情感道德问题的多方面敏锐而深刻的见解,涉及美学和各种文学艺术问题,道德人生问题和科学与哲学问题,他观察深入细致,说理清晰合乎情理,富有历史感和人情味,文笔生动优美,许多论述,对于我们了解西方尤其是英语世界中人们的思想和心理有极大的帮助。
人性心理学
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6.4%
《人性心理学》是英国哲学之父、著名哲学家大卫·休谟一生最重要的作品。作者从人性本质的角度,挖掘出潜藏在人们体内的心理弱点,使人们能够充分认识自己,并不断改造自己,从而能有所长进,直至取得最后的成功。大卫·休谟通过研究发现,人性既有动物属性,也有人类本质的心理属性,因此,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人性能帮助读者认清自己、相信自己、克服焦虑,充分开发潜在能力,发挥人性的优点,开拓成功美好的新生活。《人性心理学》并不仅仅是有关哲学或者心理学的知识,它还告诉我们,无论钻研何种事物,都不要抛弃人性,而要借助观察人生现象来搜集素材。这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对待人生的态度。
英国史:诺曼王朝(古韵堂译丛)
2人今日阅读
《英国史:诺曼王朝》是苏格兰哲学家、历史学家大卫·休谟的经典历史著作之一,讲述了诺曼征服后的英国历史。书中详细描述了诺曼王朝自1066年威廉一世(征服者威廉)征服英格兰以来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休谟通过精确的史实、生动的叙述和敏锐的见解,为读者展现了这一时期的王权斗争、贵族势力崛起、教会权威的影响,以及英格兰如何在诺曼王朝的统治下逐渐形成现代国家的雏形。 本书不仅是一部史实详尽的编年史,还是一部充满哲思的历史反思作品,揭示了人性、权力与历史进程的复杂交织。休谟笔下的诺曼王朝,不仅是英格兰历史的一个关键时期,也是对权力与社会秩序本质的深入探讨。
你一定感兴趣的心理学(套装共12册)
2人今日阅读
《你一定感兴趣的心理学》(套装共12册)从通俗心理学的各个分类着手,由多个角度展开,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心理学世界,从《你一定感兴趣的心理学》(套装共12册)中,读者可以找到许多生活中或常见或猎奇的心理学问题,帮助读者们进行自身心理诊断,缓解压力。《你一定感兴趣的心理学》(套装共12册)包括了《吃货心理学》《麻辣心理学》《焦虑心理学》《性心理学》《催眠心理学》《治愈系心理学》《行为心理学》《行为心理学2》《行为心理学3:儿童行为心理学》《人性心理学》《情绪心理学》和《心理学的盛宴》。
道德原则研究(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3.7%
《道德原则研究》的翻译最初是在陈修斋先生的指导下进行的,陈先生并且抱病校改了第一、二章和第三章 第一节 。对于陈先生的指导和教诲,译者铭感至深,在此无法以言敬,只能聊以此书作为对他的纪念。邓晓芒教授不辞辛劳通校了全书,颜一教授和李秋零教授分别协助译出了书中的希腊文和拉丁文引文。
英国史:金雀花王朝Ⅰ(古韵堂译丛)
1人今日阅读
《英国史:金雀花王朝Ⅰ》是苏格兰哲学家、历史学家大卫·休谟在其《英国史》系列中的重要一卷,专注于金雀花王朝早期的关键统治者——亨利二世、理查一世(狮心王)和约翰王。书中详细记述了亨利二世建立王朝后对英格兰法律和行政的深远改革,理查一世的十字军东征以及与法王的冲突,约翰王因签署《大宪章》而被迫限制王权的历史转折。 通过丰富的史实与深刻的分析,休谟展现了王朝初期的动荡与变革,揭示了王室、贵族与教会之间错综复杂的权力斗争。亨利二世的改革、理查一世的英勇以及约翰王的屈辱让这一时期充满了政治动荡与社会进步,塑造了后世英国政体和法律制度的根基。
人性论
1人今日阅读
本书是十八世纪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休谟重要的哲学著作。休谟认为一切科学对于人性或多或少地有些关系。如果人们彻底认识了人性的范围和能力,我们在这些科学中将会取得极大的变化和改进。本书试图通过对人性的研究来揭示制约人的理智、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准则。全书分三卷,第一卷讨论知性,第二卷讨论情感,第三卷讨论道德。
人性论(上下)(世界·大师·原典·文库(中文导读插图版))
《人性论》(上,下)是休谟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书中作者试图通过对人性的研究来揭示制约人的理智、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准则。全书分为三卷:“论知性”,阐述了他的怀疑论和经验主义认识论;第二卷“论情感”,提出情感而非理性是善和美的基础;第三卷“论道德”,论述了快乐论、功利论的伦理学理论以及人性论、约定论的政治学理论。
人之悟性论(今译人性论)
《人之悟性论》今译:《人性论》是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创作的哲学著作,以三卷本出版,前两卷(《论知性》与《论情感》)于1739年出版,第三卷(《论道德》)于1740年在英国出版。在中国,由伍光健首译,定译名为:《人之悟性论》,1930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人性论》从社会角度而非自然科学角度探讨了基于公共意见与信念而形成的人的社会本性。全书分三卷,分别为“论知性”、 “论情感”、“论道德”。第一卷阐述认识论,主要说明了知识的起源、分类和范围,人的认识能力和界限,以及推理的性质和作用等内容。第二卷以感觉性观点说明伦理学和美学问题,认为快乐的感觉是善和美的共同基础。第三卷是在前两卷基础上对道德问题的全面阐述。《人性论》中休谟对人性的分析开启了西方道德哲学中的情感主义。他认为对于人性的分析不能从理性的抽象原则出发,而应着眼于符合心理法则、表现出价值倾向的现实的个人。他对人性透彻的分析以及对道德善恶标准的界定,为当代政治哲学和道德哲学提供了论说的话题
人性的高尚与卑劣
·英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爱因斯坦、罗素、康德等都推崇备至 ·14篇广为流传的经典佳作浓缩休谟一生的智慧,帮你认识何为幸福、人性,如何看待生死 无论在休谟生前还是死后,我始终认为,他在人的天性弱点所允许的范围内已经近乎一个全智全德之人。 ——亚当·斯密(《国富论》作者) ---------- 这是《人性论》作者、哲学家休谟的哲学散文集,收录他在不同阶段发表的14篇经典佳作,包括论述人性的名篇《人性的高尚与卑劣》、西方美学史上的佳作《趣味的标准》、体现他怀疑论思想的《怀疑论者》,以及他死后才能发表的《论自杀》等。在书中,休谟论述了他对幸福、人性、生死、审美与趣味,以及对斯多葛主义、伊壁鸠鲁主义、柏拉图主义、怀疑论各个哲学流派的看法,逻辑缜密、清晰,文笔优美,浓缩了休谟一生的智慧。可以说,是了解休谟哲学思想的极好的入门读物。
人类理解研究
《人类理解研究》共十二章,作者通过大量的论说和例证,对印象、观念、知识和因果律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尤以最大最重要的篇幅对因果关系的论述进行了彻底深入的阐述,其论述简洁、锋利,清晰而又迂回。
人类理智研究 (西方经典悦读)
暂无简介
西方哲学大师经典套装第二辑(卢梭 黑格尔 海德格尔 福柯 维特根斯坦 休谟 鲍姆嘉通 萨特 弗洛
本套丛书收录了朱光潜先生具代表、启发明智的作品,分别为《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美》《谈美书简》。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先生的成名作,在本书中朱光潜针对青年们所正在关心或应该关心的事项,比如读书、活动、静处、社会运动、作文、恋爱……提出了诸多诚恳而有益的意见。他的宗旨就是劝青年眼光要深沉,要从根本上做功夫,要顾到自己,勿随了世俗图近利。 《谈美》是朱光潜先生于1932年写的一本美学入门书,系统阐释了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以及美的本质等十五个方面的问题,不仅讨论了美学方面的问题,告诉青年朋友们如何“免俗”,更是将这些经验推广到人生世相上去,希望他们成为脱离世俗的栋梁之才。 《谈美书简》是朱光潜先生饕餮之年写就的“心血之作”,经历了跌宕的一生,作者对美学、对人生都有了新的认识。全书由十三封书信结集而成,深入探讨了美学、艺术、文学中的美和美感、审美范畴、形象思维、文学创作及人性论等一系列问题,兼具思想性和方法论。 本套丛书是青年朋友们启智人心、提高审美和个人修养的必读书籍!
自然宗教对话录
暂无简介
帝国崛起:英国的日不落帝国之路
本书再现了英国文明的成长历程,从巨石文化的新石器时代到辉煌的伊丽莎白时代,再穿越17世纪暴乱的国内战争到日不落大不列颠帝国的形成。 英国历史的重要特点之一是,长期而持久的议会传统。议会与君主的斗争从未停歇。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逐渐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民主的政治体制——君主立宪制,使其国内具有相对自由、民主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如今,在英国爱丁堡皇家哩大道上,矗立着手持长卷、身穿古希腊式长袍的休谟青铜塑像,他光着脚,眉头紧锁,不知他是在思索人类那复杂的人性,还是在疑问着自己已经用纸笔铸就的历史。
对话录
本书是大卫·休谟的一部宗教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779年。该书的主题是驳斥当时流行的两个宗教假设,即宇宙设计论和正统的天启论。这两个假设试图把宗教真理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休谟通过对它们的驳斥而动摇了整个宗教的理性根基。该书采取了对话体的方法,共设置了三个角色,分别是设计论者克里安提斯、天启论者第美亚和代表休谟本人思想的斐罗。整个对话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设计论的驳斥,第二部分是对天启论的驳斥,第三部分是斐罗对自己的宗教怀疑主义的深情告白。对话体的方式一方面让作者可以“放肆”而深入地探讨当时危险的主题和观点,另一方面可以让不同的立场在相互驳难之中充分显示自身。虽然整部著作都在贬抑理性,但它却散发着浓厚的理性气息。
宗教的自然史
休谟的《宗教的自然史》开启了近代西方“宗教哲学”的研究领域,也是休谟宗教思想的代表著作。虽然休谟哲学一向以知识论著名,他自称其目的在发展道德哲学,但是其背后的动机却是宗教的,或者说是反传统宗教的。该书思想后来影响了学术研究的两个不同方向。首先,促进了 “比较宗教学”的发展。第二,19世纪末给心理学带来了一次巨大的推动,促进了“宗教心理学”的研究。
休谟经济论文选
大卫·休谟(1711-1776)是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马克思说:“在1691年到1752年这段时期,……这个出现了很多杰出思想家的时期,对研究政治经济学的逐渐产生来说是重要的时期。”1752年就是休谟出版《政治论丛》的年份。这部著作收录的一系列经济论文,如《论商业》、《论货币》、《论利息》、《论贸易平衡》、《论贸易的猜忌》等等在一定程度上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论证了“资本的理论,即现代社会结构的理论”②。 休谟的经济理论的哲学基础是人性论。休谟宣称,他的人性论是“一切科学稳固的基础”(《人性论》引言),一切科学都在某种程度上依靠“人的科学”,各门具体科学只是研究“人性”的某一方面。经济理论自然也不例外。休谟认为,“自私”和“贪欲”是人的本性。人们的欲望是劳动的动机。一个人的劳动满足不了自己的多种欲望,这就引起了交换。人类的欲望超过了自然界的“稀少的供应”,这就导致了私人占有制度的产生。休谟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私人占有制度都归结为人类自然本性的结果,认为追求私利只要不威胁“公益”就不必加以限制。只是为了不使“自私”和“贪欲”同“公益”发生冲突,才有必要把私人利益的追求限制在对私人占有不构成威胁的范围之内。休谟的这种观点,无疑地反映了十八世纪发展成为资产阶级的中等市民的经济要求。 休谟撰写上述经济论文,是出于他所处的时代的需要,主要是反对重商主义的需要。按照美国学者雅各布·瓦伊纳在《亚当·斯密传》一书指南中的表述,大约在1748年至1758年间,当时的英、德等国学者以通信的方式开展了一场讨论,一次提出是否有这样的“自然的”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国际经济会自然而然地保持平衡,如果平衡被打乱,不需要政府的广泛或有步骤的干预即可自行恢复;如果有这样的“自然的”过程,它又是如何起作用的。休谟参加了这场讨论,这些经济论文就是他参与讨论的副产品。这场讨论实际上就是反对重商主义的论战。当时英国正处于工场手工业的鼎盛时期,产业革命即将发生,英国工业资本的发展已经超过了商业资本,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对外扩张的需要迫切要求克服重商主义体系的束缚,大力开展自由贸易。休谟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适应了这种需要。 贯串于休谟的这些经济论文中的,是他的货币数量论。这种理论虽然是不科学的,但当时在实践上却具有反对重商主义的进步意义。
英国史限量珍藏版
休谟所著的《英国史》共计6卷,总计210万字,叙述了从凯撒征服不列颠到1688年“光荣革命”这段时期的英国史,《英国史》创作历时15年,迄今已再版超过100次,并一举使休谟跻身历史学家行列。虽然现代学术界对休谟著作的研究聚焦于其哲学思想上,但他首先是以历史学家身份成名的。 《英国史》出版后即成为英国历史学界的基础性著作,曾经长期无人替代。休谟同时代的人认为当时的历史著作远迈前古,休谟厥功至伟。《年鉴》称颂道:“吾国文人素乏良史之才……休谟先生的名山事业使我国一洗前耻”。史学大师爱德华??吉本称休谟为“苏格兰的塔西佗”,而伏尔泰则称休谟的《英国史》为“迄今所有的语言文学中写得极好的”。汤普森在《历史著作史》中评价说,“把历史变成不仅仅是一部战争年代记和帝王世系,而是有更丰富内容的东西,作为这种尝试的首位历史学家就是他——休谟”。
道德原理探究
暂无简介
宗教的自然史/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休谟的《宗教的自然史》是近代西方“宗教哲学”领域的开山之作,也是休谟宗教思想的代表著作。本书第yi次系统考察了宗教信念的起源和演变,标志着对宗教的科学研究的开端,被人们看作是一部关于宗教的历史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著作。虽然休谟哲学一向以知识论著名,他自称其目的在于发展道德哲学,但是其背后的动机却是宗教的,或者说是反传统宗教的。该书思想影响了学术研究的两个不同方向,第yi,促进了“比较宗教学”的发展。第二,18世纪末给心理学带来了一次巨大的推动,促进了“宗教心理学”的研究。
人类理智研究
作者大卫·休谟(1711—1776),十八世纪英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本书提出了哲学史上的“休谟问题”,主要内容是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包括观念理论、因果关系和怀疑主义,还包括“神迹、天意和来世”等思想,但并不完全否认上帝的存在。本书对道德思想与人类认识之间关系的研究,对当代西方哲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人性论(全4册)
对那些自诩在哲学和科学领域为世人发现了新事物的人们 来说,通过贬低所有的前人提出的体系,来间接地夸耀他们自己 的体系,没有比这更常有和更自然的事情了。诚然,我们对那些 能够提交人类理性法庭的最重要的问题仍很无知;如果这些人满 足于惋惜这种无知,那么熟悉诸种科学的人就很少不会欣然同意 的。凡是有判断力和学识的人,都会很容易地察觉到,那些已获 取最广泛的信任,以及极高地自诩有精确而深刻推理的那些体 系,甚至它们的基础都是很薄弱的。由盲目地接受各种原理推论 出来的残缺的理论,它的各个部分之间必然缺少连贯性,整个体 系也缺乏证据,此种情况在最著名哲学家的体系中也随处可见, 并且看来已为哲学本身带来了耻辱。 无需非常渊博的知识就可以发现目前各种科学中的不完善 情况,即使是门外的白丁也能根据他们听到的嘈杂吵嚷声判定科 学内部并非一切如意。无事不成争辩之话题,无事不存在学者间 相反的意见。我们乐于讨论那些琐细的问题,而对于那些最重要 的问题,我们却不能给予任何明确的结论。争论无休无止,好像 没有一件事情是可以确定的;但人们对这些争论又表现出极大的 热忱,就好像所有的事情都是可以确定的。在所有这些喧闹中, 获取胜利的不是理性,而是辩论术:一个人只要有足够的诡术,把 极其怪异的假说无所不用其极地描画一番,他就不用担心得不到 改换门庭而来的信仰者。获取胜利的不是手执长矛和利剑的武 士,而是军中的吹鼓手和乐队。 在我看来,普通大众,甚至是在自命为学者、宣称对其他每个 学术部门都给予了恰当的评价的那些人当中,之所以对各种样式 的形而上学推理产生成见,就是由于这个缘故。他们并不是将形 而上学推理理解为任何特殊的科学部门,而是指在任何方面都很 难懂、需要费些神方能理解的每一种论证。我们已是如此经常地 在这样的研究中枉费精力,以至于我们通常总是毫不犹豫地把它 们抛弃,并决定,即使我们必须永远受错误和幻想的奴役,那么至 少它们还是自然的和有乐趣的。实际上,只不过是极度的懒惰, 此外还有最坚定的怀疑论,才会为这种对形而上学的厌恶作辩 护。因为,真理既然是人所能及的,那就可以确定,它必定是处在 相当深奥的地方;那些最伟大的天才穷其心智,尚且没有收获,如 果我们竟希望真理可以不劳而获,那真是太狂妄自大了。我并不 认为我将要阐述的哲学具有这样的优越性,如果它是这样的浅显 易懂,那我会觉得这倒是一条对它的强大反对理由了。 显而易见,一切科学都或多或少与人性有着某种关系;不管 看起来与人性相隔多远,每门科学都会通过这种或那种途径返回 到人性之中。即便是数学、自然哲学、自然宗教,都在某种程度上 依赖于人的科学;因为这些科学存在于人的认知范围内,并且为 其能力和官能所判断。我们无法断言,如果我们彻底认识了人类 知性的范围和能力,能够解释我们所运用的观念的本质,以及我 们在推理过程中心灵的作用的本质,我们对这些科学将能作出怎 样的变革和改进。自然宗教更加希望有这些改进,因为它不会满 足于依据神的本性教导我们,而是要将之进一步扩展到神对人的 安排,以及人对神的义务;因此,我们自己不仅是理性的存在者, 同时也是我们理性考察的对象之一。
休谟论说文集卷1:论政治与经济
《休谟论说文集卷1:论政治与经济》主要内容包括:概论党派、论大不列颠的政党、论公民自由、论技艺和科学的兴起与发展、论一夫多妻制与离婚、论民族性、论商业、论技艺的进步、论货币、论利息、论贸易平衡、论贸易猜忌、论势力均衡、论赋税、论社会信用等。
英国史3(1485-1574年·都铎王朝早期)
英国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大卫·休谟成名之作,与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比肩的历史畅销书书。创作历时十五年,全书超过一百万字,再版超过一百次,讲述了从罗马—不列颠时代到光荣革命的英国历史,甫一上市便成为畅销书,并一举使休谟跻身历史学家行列。《英国史》共六卷,出版以来备受好评,于2013年列选国家出版基金羡慕。《英国史(3)》主要描述的是都铎王朝早期(亨利七世—爱德华六世)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
英国史6(1649-1689年·克伦威尔到光荣革命)
《英国史(6)》第六卷叙述从克伦威尔攫取独裁权力,经复辟王朝,到光荣革命的过程。作者断定,光荣革命是隔断古今的枢纽。这个判断在当时尚属创见,如今已成老生常谈。(他另一个创见是,将中世纪的结束放在玛丽王朝中间。不以王朝兴废为划界标准,这在英国是破天荒的。) 这段历史是英国全部历史中最有党派性的一段。作者在这一段的立场最为持平,却遭到了最多的责备。托利党对他不满,因为他承认奥兰治亲王的入侵拯救了詹姆斯二世正在危害的自由权利。辉格党对他不满,因为他将夏夫茨伯里及其党徒描写成投机野心家,拒绝承认查理二世包藏祸心。从后见之明看,他正确地将历史描绘为多方面在黑暗中的博弈。没有一方有能力预见未来或谋划一切。查理二世的国会如果愿意提供詹姆斯时代的拨款,查理一世的国会如果愿意提供查理二世时期的拨款;危机本来不会爆发。即使克伦威尔也从来没有放弃恢复国会统治的希望,只是无法在狭路上倒车,只能一步步越走越远。在光荣革命中,没有一方最终战胜另一方。只是大家都接受了最近的教训,不敢再冒自焚其宅的危险。
道德原则探究
《道德原则探究》中的大部分原则和推理,之前已发表于一部名为《人性论》的三卷本著作中,这部著作构思于作者大学毕业之前,撰写和出版于其后不久。发现这部著作并不成功,作者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在于将其过早付梓,因而现将其全部重写为以下的章节,希望能够纠正先前推理中的一些失误和表达上的一些更多的失误。然而,有些曾撰文对作者的哲学思想惠赠回应的人,却对这部作者本人从未认可、年轻时的青涩之作不遗余力大加挞伐,且屡屡以臆想之己长攻他人之短、胜人一筹。这种做法与一切公平公正法则大相背离,是抱有偏见、头脑发热的人自认为有权使用的那些诡辩伎俩的一个有力例证。因此,作者强烈希望读者能够仅将以下的章节视作包含了作者的哲学情感和哲学原则。
英国史2(1215-1485年·安茹、兰开斯特、约克王朝)
英国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大卫·休谟成名之作,与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比肩的历史畅销书书。创作历时十五年,全书超过一百万字,再版超过一百次,讲述了从罗马—不列颠时代到光荣革命的英国历史,甫一上市便成为畅销书,并一举使休谟跻身历史学家行列。《英国史》共六卷,出版以来备受好评,于2013年列选国家出版基金羡慕。《英国史(2)》为安茹王朝、兰开斯特王朝、约克王朝的历史。
英国史4(1574-1603年·伊丽莎白时代)
英国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大卫·休谟成名之作,与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比肩的历史畅销书书。创作历时十五年,全书超过一百万字,再版超过一百次,讲述了从罗马—不列颠时代到光荣革命的英国历史,甫一上市便成为畅销书,并一举使休谟跻身历史学家行列。《英国史》共六卷,出版以来备受好评,于2013年列选国家出版基金羡慕。《英国史(4)》为伊丽莎白时代的历史。
人类理智研究道德原理研究
《人类理智研究》试图确定人类认识的原则。其理论基础是两类认识对象的划分。首先,所有这些对象或者是“印象”,或者是“观念”。印象是感觉的张极材料,观念是这 些材料的复合、变换、扩大或缩减。据此休休谟提出一种意义理论:一个不直接代表印象的词,只能当它能提供可以通过心理过程从印象得出的观念时,才有意义。其次,认识对象或者是“观念间的关系”或者是“事实”。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任何关于事实的论证科学是不可能的。 《道德原理研究》是休谟关于道德思想的结晶。他认为同情是人性的表现,成为人类社会生活和个人幸福的基础。他怀疑的不是道德而是关于道德的许多推理。
休谟散文集
《休谟散文集》收录了18世纪苏格兰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心理学家休谟的27篇散文,内容涉及政治、哲学、伦理、历史、文学、艺术等领域。作者从人性的天赋特点出发,分析了政府起源和宗教狂热与迷信产生的原因在于人性的弱点,肯定了人性中追求完美、热爱美德的高尚一面,批评了人们脱离公认行为准则的道德偏见。
论道德与文学
《论道德与文学》是休谟论说文集卷2,选译了苏格兰启蒙思想家大卫·休谟关于道德、文学、政治等地散文,共21篇,能让读者感受到“人性科学”的恢宏气势。这样的译读或许会被认为是“误读”,但无论如何,我们总是在一次次“误读”中接近休谟及他的时代,以及那个启蒙时代的主题。
天主你在哪里?
本书详述圣本笃的灵修观及其灵修生活,及本笃会的宗旨与特色。圣本笃係西方教会修院生活的始祖。他所创立的本笃会,以「祈祷和劳作」为口号;会士们度完全的修院生活,每日专访于唱经、诵日课,研习教会礼仪,并佐以农场实务和誊抄写作。在中古世纪,本笃会使欧洲文明得以保存和延续;在今天,本笃会更以其特色,吸引无数厌于忙碌竞争的西方人士,而昌盛于欧美。
道德原理研究
在与人争论时,如果这些人固执地坚持他们的原则不放,那么,这个争论就是一切争论中最令人讨厌的。也许这里要把另外一些争论排除在外,那就是当那些争论的人完全没有诚意,他们实际上并不相信他们所捍卫的观点,他们进行争论只是装装样子,只是出于逆反情绪,或只是想要炫耀自己超出于他人的聪明机智。
休谟论政治、道德和人生
休谟作为西方近代哲学的奠基性人物之一,对于整个西方近代和现代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塑造了当代西方的形而上学、认识论、道德哲学和宗教哲学中经验主义的基本轮廓。其《人性论》、《道德原则研究》《宗教的自然史》是西方哲学的经典著作。同时,休谟的三卷本的《英格兰史》在史学界也非常有影响。而本书中收录的休谟关于道德、政治和文学艺术的35篇论文(更严格说是散文),不同于他的哲学著作。这些论文文笔优美,通俗易懂,尤其是为中国读者熟知。中国的很多青年读者,会发现这些散文中呈现的近代欧洲的文化和价值很有启发意义。其中对于道德、政治、艺术的的一些观点有吸引力。
休谟政治论文选/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商务印书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幸赖著译界鼎力襄助,三十年来印行不下三百余种。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这些译本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汇编为丛书,才能相得益彰.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考,义利于文化积累。为此,我们从1981年着手分辑刊行。限于目前印制能力,每年刊行五十种。今后在积累单本著作的基础上将陆续汇印。由于采用原纸型,译文未能重新校订,体例也不完全统一,凡是原来译本可用的序跋,都一仍其旧,个别序跋予以订正或删除。
哲人睿语:休谟的人性哲学
休谟生活在英国资产阶级“光荣革命”结束到产业革命开始的社会变革的时代。这时,英国资产阶级已经成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它继续维持同贵族的联盟以加强对劳动人民的统治,与此同时,迅速成长壮大起来的丁商业资产阶级要求对这个联盟内部的关系作有利于本阶级的调整,并继续反对封建复辟势力。这个时代,资产阶级的进步性和保守性交织在一起。作为这个阶级思想的代表人物的休谟,贯彻经验论观点,提出了以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怀疑论为特色的哲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