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作者的搜索结果
教学系统设计
《教学系统设计》在总结我国传统教学设计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国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研究的优秀成果,初步建构了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主导一主体”教学设计模式。因此,《教学系统设计》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体系上都与以往教学设计教材有很多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注重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研究。教学系统设计本身是一个迅速发展的领域,但是,很多研究者对于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研究的重要性一直认识不够,研究进展缓慢。就“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和“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两个方向的研究而言,人们的注意力往往更多地投向了前者,在我国这种情况更加明显。由于我国对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起步较晚,因而主要侧重于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的介绍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研究。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教学系统设计》第一章用很大篇幅系统地介绍了近三十年在世界上产生重大影响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此外,还对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本质特征及其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使人们对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有一个更加明确和清晰的定位。 第二,构建了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体系,使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和方法能够更加深刻和贴切地反映社会转型与技术进步所提出的实际需求。由于教学系统设计以多学科理论为基础,与技术发展息息相关,因此,相关学科理论和技术的每一发展和变化必然对教学系统设计产生重大影响。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多媒体、超媒体、人工智能、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所具有的多种特性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理论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同时由于建构主义主张的以学为中心、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首创精神的思想符合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及社会发展对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使建构主义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为此,《教学系统设计》第四章系统阐述了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的主要内容和步骤,并提供了一些能够体现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思想的设计实例,便于学习者更好的把握和理解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思想。 第三,提出了“主导一主体”教学设计理论。“主导一主体”教学系统设计模式是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这两种教学系统设计相结合的产物。该模式在深入分析了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各自的优缺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和社会对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将两种模式取长补短,提出了在教学中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型学习环境的“双主”教学系统设计思想,初步建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设计理论体系。 第四,注重将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系统设计》不仅加强了对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系统阐述,而且非常重视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具体应用及实践,除了在第四章中对不同自主学习策略提供相应实例外,还专门在第六、七章分别给出了针对不同产品的教学系统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的相关案例,使学习者通过案例的学习,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并能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所发展和创新。
教育技术学
《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思路是在不打破原有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加以优化、补充和更新。通过对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科学论证,以及对AECT’05定义与’94定义所做的对比分析,我们提出了能较真实地反映现阶段国内外教育技术研究与应用状况的、相对比较科学的教育技术学定义,即:“教育技术学是通过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与教育资源,来促进学习并提高绩效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学》教材第二版的整个理论体系正是依据这一定义所规定的“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与教育资源”这两大研究对象,以及这两大研究对象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等五个研究范畴而展开的。在各个章节的修订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贯彻混合式学习的理念、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和绩效技术在教育与培训中的应用内容,力图反映新技术及其在教育和培训中的应用模式和方法,并介绍了美国当代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的理论成果,以及我国有效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
现代教育技术
暂无简介
论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
本书在系统梳理教育信息化基本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情势。认为当前教育信息化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并深入论述了当代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的主体事件:关于建构主义教学的大辩论、TPACK(整合信息技术的学科知识)的广为传播、NETP/2010是推进西方教育信息化新发展的三大标志性事件;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和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理念的提出是我国教育信息化新发展的两大标志性事件;教育信息化新阶段激发了诸多观念的更新,并产生了“翻转课堂”“教育大数据”“MOOCs(慕课)”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大教育创新。
儿童思维发展新论
何先生指导的语文教学改革试验是建立在网络时代背景基础上的,因此充分运用教育信息化的手段,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体现了跨越式发展的时代特点。在我到过的何先生的试验学校和我听过的跨越式试验课中,信息技术的运用远远超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动态性和互性的范围,既应用于课堂教学过程,又应用于学生阅读、写作和相互评改与讨论,还应用于家长、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信息技术的运用既服务于语文教学共性要求的落实,又服务于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作为现代教育技术重要组成部分的信息技术正在促进着语文教学理念的转变、语文教学过程的整合和语文教学面貌的改观。
创造性思维理论
创造性思维理论、DC模型的建构与论证,ISBN:9787303056057,作者:
中国特色创新型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
《中国特色创新型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的框架结构及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创新型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的框架结构及主要内容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1.阐明中国特色创新型教育信息化六大支撑理论的主要内容与创新性 这些理论是在虚心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理论与经验,并批判、摈弃其弊端,再结合中国国情和自身多年参与中小学深化教学改革试验研究的实践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形成的,是完全属于我国自主创新的教育信息化理论,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领域。 (1)创造性思维理论-一内外双循环加工模型的建构与论证 这是在总结、借鉴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的脑科学、脑神经生理解剖医学与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次提出的关于“灵感”与“顿悟”如何形成(即“创造性思维”如何形成)的全新理论。该理论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与作用,是支持中小学各个学科深化教学改革、显著提升学科教学质量所必需的、不可或缺的四大核心理论之一。 (2)新型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习得主要是通过认知个体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建构(而不是通过别人灌输),但激进的建构主义代表人物戴维·乔纳森等人错误地把纯主观主义认识论作为建构主义的哲学基础,还把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突出学生认知主体地位这二者完全对立起来(乔纳森认为只要是关注教师主导作用,就一定会影响和限制学生的自主学习,因而西方建构主义在教学过程中,包括在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全都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在借鉴、批判的基础上,对建构主义理论的文化渊源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最终发现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和“因材施教”才是建构主义早的文化基因(而西方学术界一直普遍认为杜威的“儿童中心”与“活动中心”说,才是建构主义的由来和起源)。 这绝不是我们团队的主观臆想或假说,而是经过严格论证的科学结论(详见《中国特色创新型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第2章第三节)。由此我们才能顺理成章地提出以“主导一主体相结合”教育思想(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作为根本指导思想,并以“主客观统一”的认识论作为自身哲学基础的新型建构主义。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通过在中小学众多试验学校的教改实践探索证明,正是新型建构主义已经成为在教与学理论方面支持当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理论基础。因此,新型建构主义也就成为支持中小学各个学科深化教学改革的四大核心理论之二。 (3)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 这是在批判继承目前西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的基础上,由北京师范大学自主创立的、能实现课堂教学结构根本性变革的“深层次整合”理论,也就是能实现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理论。实际上,这个理论是支持中小学各个学科深化教学改革的四大核心理论之三。 (4)新型教学设计理论 这是中国学者对传统教学设计理论进行两个方面的创新研究后形成的全新教学设计理论。首先创新,是在系统科学由“老三论”(包括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发展到“新三论”(包括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和超循环理论)以后,在分析“新三论”基本内容及系统方法特征的基础上,就“‘老三论’对教学设计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支持”“如何运用‘新三论’促进教学设计理论和应用的深入发展”“当前学术界在运用‘新三论’建构新一代教学设计理论过程中所存在的误区”等三个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与研究后形成的。 第二个创新,是在加涅的“以教为主”和乔纳森等激进建构主义者所倡导的“以学为主”教学设计理论的基础上,吸纳二者之所长,摈弃二者之所短,并在“新三论”倡导的“主导一主体相结合”教育思想的指引下,形成的一种新型教学设计理论——“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这是信息化教学环境下能取得的好的教学效果,因而也是受教师们欢迎的教学设计理论。事实上,各个学科深化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都离不开教学设计,所以这个理论是四大核心理论的第四个。
教育行者 学术长青:何克抗论文选集
《教育行者 学术长青:何克抗论文选集》梳理了何克抗教授近20年在教育技术学科的学术研究成果,包括中文信息处理、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创新人才培养、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大规模教育技术实验研究以及教育技术学科建设等领域,针对每一领域挑选具有一定学术及实践影响力的代表性学术论文集萃成册。这是一部教育技术先驱者的学术思想足记,作为中国教育技术学科主要领军者和开拓者之一的学者,何克抗教授的学术思想及其实践研究脉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代表了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历程。 《教育行者 学术长青:何克抗论文选集》对如何开展教育技术理论研究、如何推进教育技术实践变革,以及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学科等都具有极强的学习和参考价值。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有效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第2版)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有效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第2版)》是何克抗先生长期进行教改实践、深刻思考、理论探索的成果。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是当今国际教育界,尤其是教育技术界共同关注的研究课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有效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第2版)》紧紧抓住“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和建构新型课堂教学结构”这个中心,阐明如何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将教师主宰课堂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结构,改变为既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突出体现学生认知主体地位的“主导一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有效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第2版)》提出了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设计方法——“学教并重”教学设计,并对这种教学设计的步骤、方法和教学模式等都作了详细介绍,这些都是作者本人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书中提及的案例都是作者的试验校教师在教改实践中积累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的数学教学设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教学日渐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研究与实践的焦点。如何在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数学教学设计,进而改变教与学的关系以及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国际、国内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问题。 《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的数学教学设计(陕西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系列教材)》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为研究视角,以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为研究对象,在深入阐述“翻转课堂”的基本理念、理论基础、实施环节与基本策略的基础上,围绕基于“翻转课堂”的数学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素展开研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的数学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目标在于探索如何在教学时间和强度不变的条件下,努力提高数学教学与学习效率,真正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切实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的数学教学设计》适合中小学教师、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本科生和研究生阅读参考。
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专升本)》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组成和工作原理,基本使用和维护,防病毒知识,Windows98操作系统,Offce97,多媒体及计算机网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