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炳松
何炳松(1890年-1946年7月25日),字柏丞,浙江金华后溪河村人,毕业于普林斯敦大学,现代著名史学家和教育家。 其是中国新史学派领袖,擅西洋史研究,著述甚丰,主要代表作《新史学》《历史研究法》等。
欧洲全史
3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9.9%
《欧洲全史》一书,分为《中古欧洲史》和《近世欧洲史》两篇。《中古欧洲史》叙述了从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瓦解到16世纪为止的欧洲历史进程。《近世欧洲史》主要讲述了17世纪初代议制度及科学兴起至20世纪初的近代欧洲史进程。全书讲述了欧洲各国的政治、经济、思想及艺术等方面内容,对人类活动中的重要人物,查理曼大帝、马丁·路德等人一生都做了详细的论述。全书叙述严谨,语言简洁,通俗易懂,可以说是一部非常好的欧洲史入门书。
世界简史
2人今日阅读
《世界简史》上卷以亚洲为起点,叙述从世界文化的起源至欧洲的兴起的历史事实,中间还穿插了东方文化的发展及其对欧洲的影响。下卷从世界列强的形成和殖民事业的发展讲起,系统阐述了欧洲列强如何主导近代世界史的进程。全书倡导中国文化本位,在参考西方史学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在世界文化史中的活动和贡献程度,在适合的位置上进行叙述,意在借《世界简史》说明:亚洲文化曾大大促进了欧洲的进步,欧洲之盛与亚洲之衰,仅在近代欧洲进行世界殖民之后,亚洲民族应该正确看待历史。这种新的史学观打破了一直以来欧洲中心主义的历史史观,把由欧洲中心扩大起来的世界史改成以欧亚互动构成的世界史,调整了新的史学视域。
近世欧洲史
1人今日阅读
本书是作者于民国九年至十一年在北京大学史学系讲授《近世欧洲史》课程时所用之讲义,大体以美国史学名家鲁滨孙与比尔德二人所著之《欧洲史大纲》第二卷为蓝本,并取材于二人所著的《现代欧洲史》。时间区间自十七世纪初至二十世纪初,展示三百年欧洲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面貌,以达博古通今之目的。
世界历史常识
1人今日阅读
本书是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和教育家何炳松先生的经典代表作。何先生将“民族复兴”作为历史教科书编写的主旨,跳出惯常的“欧洲中心论”,放眼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所构成的整体世界。书中以亚洲为起点,叙述从世界文化的起源至欧洲如何逐渐主导了近代世界史的进程,以及世界列强的形成和殖民事业的发展,中间还穿插了东方文化的发展及其对欧洲的影响。他采用了一种全新的立场,并依照“综合研究”这一科学新标准,将人类政治、经济、学术、教育和宗教等活动交互错综的情形同时进行研究,向读者全面展示了人类文化的演进史,非常系统地勾勒出世界历史的发展轨迹,是一部史无前例的新史学巨著。
通史新义
本书是何炳松有鉴于中国传统史学之弊端,“介绍西洋新之通史义例”而作。《通史新义》分上、下二编,上编用十章的篇幅论述社会史料研究法,系统讨论史料考订与事实编比的理论与应用;下编阐述社会史研究法,详解社会通史之著作法及相关问题。何炳松在引介西方历史学理论的同时,注意结合中国传统的史学研究方法,对史料研究的方法以及通史编纂的原则进行重新思考,建立其新通史理论体系。
中古欧洲史
本书叙述了从公元五世纪罗马帝国瓦解到十四世纪为止的历史事实,从二十章以后则探讨中古时代制度、思想及文化的覆灭及近世欧洲文化如何产生等问题。本书的特点在于注重讨论中古欧洲得以生息的制度,尤其重视基督教制度的影响;着重研究这一历史时期在人类活动中有着重大作用的人物;不仅关注这一时期政治上的进步,而且对经济思想文化上的成功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世界文化常识(套装共3册)
《世界文学常识》 本书以时间为主轴,以故事的形式,分别从古代文学、中世纪文学、19世纪之前的欧洲文学、19世纪和当代文学这四个部分进行讲述,对几千年来影响世界的伟大文学家、重要的文学著作及其时代背景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描述。作者用生动流畅的文笔,将文学史描绘得如诗如画。这是一部非常适合普通读者入门的文学史纲。 《世界经济常识》 本书遵循了从工业到商业再到金融货币的论述顺序,论述了原始的农业组织形态,以及前资本主义等各个时期的经济形态,追溯了资本主义的诞生史,探讨了资本主义在西方产生的特有社会历史条件,用大量篇幅阐述了资本主义之所以产生于西方,不仅仅得益于地中海沿岸优越的地理环境,更重要的是基于其具有资本主义精神这一内在动力。 《世界历史常识》 何炳松先生将“民族复兴”作为历史教科书编写的主旨,跳出惯常的“欧洲中心论”,放眼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所构成的整体世界。书中以亚洲为起点,叙述从世界文化的起源至欧洲如何逐渐主导了近代世界史的进程,以及世界列强的形成和殖民事业的发展,中间还穿插了东方文化的发展及其对欧洲的影响。他采用了一种全新的立场,并依照“综合研究”这一科学新标准,将人类政治、经济、学术、教育和宗教等活动交互错综的情形同时进行研究,向读者全面展示了人类文化的演进史,非常系统地勾勒出世界历史的发展轨迹,是一部史无前例的新史学巨著。
何炳松讲通史新义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引介西方历史,结合中国传统,对历史重新思考。
何炳松讲中古欧洲史
本书是何炳松的授课讲义,不仅对中古世纪欧洲各国政治、经济、思想及美术进行了叙述和讨论,还着重研究了这一历史时期在人类活动中有着重大作用的人物。
欧洲历史
《欧洲历史》从君主到议会,从农耕到商贸,从宗教到启蒙,从争霸到联盟,所有人物与事件在本书的历史逻辑中不再彼此孤立,以历史思维整合具体史实,将漫长而复杂的欧洲历史系统地呈现出来。经纬之间,你将洞悉这幅长达数千年的欧洲历史。
欧洲大历史
《欧洲大历史》由现代历史学家何炳松所著,作者以美国名史家鲁滨孙(JamesHarveyRobinson)与比尔德(CharlesA.Beard)的经典著述为蓝本,融合中西史学理论,经过精心的剪裁与编排,呈现十七世纪初至二十世纪初欧洲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面貌,挖掘欧洲历史进化之陈迹,洞悉过去、现在、未来之联系,以达博古通今之目的。
极简欧洲史(全二册)
《极简欧洲史》以简炼的文字,从不同角度,对欧洲历史作了精要而透彻的叙述,如蛮族入侵是如何发生的,中古时期政教之争发生的原因、罗马的崛起与衰落。文艺复兴和改革,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等。本书将带你抽丝剥茧。从层层缠裹的历史线团里,捋出文化、经济、政治、科技等根根线头。追根溯源。重现欧洲历史进程中的方方面面,以非常直观的方式告诉你欧洲文明的缘起、滥觞。进而发现人类发展的轨迹……
历史教学法(电子书)
暂无简介
何炳松史学论文集
《何炳松史学论文集》收录何炳松主要的史学论文26篇。何氏著述融会古今,学贯中西,这些论文范围包括中国史、世界史,古代史、现代史,内容涉及历史本体论、史学方法论,有对史料及历史人物的考察,有对史籍著述方法的辨析,也有中西文化发展的哲学思辨,反映了何氏学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何炳松文集 第四卷 着译卷
暂无简介
浙东学派溯源
本书作者认为,南宋以后中国的学术思想有三个系统,由佛家思想脱胎的陆九渊心学、由道家思想脱胎的朱熹道学,以及承继儒家正宗思想的程颐一派,程派学说流入浙东,演化为“浙东学派”。作者从原始资料出发,详加考订,打破沿袭近千年之成说,指出程朱两派学说截然不同,程氏学说为唯物、一元的科学哲学,而朱氏学说则是唯心、二元的伦理学家的玄谈。本书为中国学术史、思想史研究的重要作品。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第2辑)
《阅读的力量》是我推荐出版的一本阅读理论书。我在前年读到这《阅读的力量》的繁体版,就一直盼望能有简体版出版。我喜欢这《阅读的力量》到什么程度呢?我看书有画线批注的习惯,刚看几页下来,蓦然发现,满纸全画了线,作者几乎每一句话都能“击中”我,得出的每一个结论和我对阅读的思考不谋而合。 这是一本由枯燥数据和生动结论相结合的书。作者极力想证明的是自由阅读(Free Voluntary Reading,简称FVR)的重要性。FVR就是无压力阅读,为了兴趣而阅读,不需要写读书报告,不必回答每个章节后的问题,也不用为每个生字查字典。FVR不仅仅对学习母语有帮助,也是让外语能力登峰造极的方法。如果你没有耐心读这《阅读的力量》的分析过程和数据资料,你或许可以抽绎出这个结论。《阅读的力量》要阐释的是“自由阅读的力量”。 这是一本语文老师都应该阅读的书。作者通过大量研究资料,揭示了一个残酷事实——直接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Literacy)没有功效。也就是说,大部分老师花了大量时间,在课堂上教字词句、语法规则、语文知识、阅读方法,基本上是浪费时间,远不如让孩子自由阅读成绩更突出。我非常赞同这个结论。在我的数次讲座中,都曾提到语文教学的几大误区——教语文就是教语文教材;教学效率低,有效性差,少、慢、费;教师的大量讲解和学生的大量练习只会让学生更讨厌阅读,等等。
西洋史学史
暂无简介
经典史论(套装共6册)
《中国史学通论》乃朱希祖先生在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史学史”课程时所作的讲义,原分两卷,分别为《中国史学之起源》、《中国史学之派别》。本书虽是讲义之作,却是朱希祖先生潜心研究中国史学史的心得。本书概述了中国史学的诞生、发展与流派,从外在形式上勾勒出了中国史学产生和发展的全貌。本书原有附文八篇,此次整理出版,我们在附文八篇的基础上新增补了十六篇文章,俾读者能更为全面地了解朱希祖先生的学术成就。 《史学方法导论》是傅斯年先生关于史学理论的代表作,是由他任教北京大学时的讲稿整理而成。原书共七讲,今仅存第四讲《史料论略》。作为全书精华所在,此讲详细地阐述了史料的价值、辨别整理史料的方法,提出了“史学的工作是整理史料”的著名观点。 《通史新义》是何炳松有鉴于中国传统史学之弊端,“介绍西洋新之通史义例”而作。《通史新义》分上、下二编,上编用十章的篇幅论述社会史料研究法,系统讨论史料考订与事实编比的理论与应用;下编阐述社会史研究法,详解社会通史之著作法及相关问题。何炳松在引介西方历史学理论的同时,注意结合中国传统的史学研究方法,对史料研究的方法以及通史编纂的原则进行重新思考,建立其新通史理论体系。 《史学要论》是李大钊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史学理论的成果,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史学概论。他阐述什么是历史和历史学、历史学的系统、历史学的科学地位、历史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以及历史学研究的任务等问题,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理论,批判地主资产阶级旧史学,并倡导史学革命,提出要以唯物史观“改作”、“重作”全部历史 《中国历史研究法》及其《补编》是中国近代史学名著。本书全面反映新史学首倡者梁启超的史学思想,对中国历史研究影响巨大。书中先论述历史的定义、意义和范围,接着评价中国的旧史学,谈及如何改造旧史学、建立新史学,最后专谈史料的来源、搜集与鉴别,并阐述了怎样发现史实纵横方面的联系。今天读来,仍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中国史纲》是张荫麟先生短暂一生留下的惟一专著,原为作者受聘编写的高中历史教材的一部分。作者依据自己的历史观对东汉前的中国史实作了较为严格的选择和取舍,把前人研究成果和自己“玩索所得”融会贯通,用讲故事的方式写出期间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贡献及若干重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动。章节安排简要得当,文字技巧活泼动人,思想智慧透彻通达,随时流露出作者的才情与用心。 《国史要义》本书站在维护中华传统文化的立场上,引证大量史料,从史原、史权、史统、史联、史德、史识、史义、史例、史术、史化十个方面对中国史学传统做了全面回顾,阐述了作者眼中的中国史学精义所在和基本特征。同时也对如何看待西方的史学理论和研究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那些盲目疑古的人提出了批评。全书叙论结合,观点鲜明,充分体现了柳先生“宏通博雅”、“文理密察”的学术研究特点。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历史研究法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历史研究法》介绍了西方历史研究方法,并指出其与中国古代“史法”以及传统“史评”、“史论”的差异,认为历史研究的方法就是对人的历史的研究,而不是对古代史著的评论。与此同时,他还力图沟通中西学问,对传统历史研究方法,如搜集史料、辨明真伪、知人论世、阐明史料、勒成著作等做了充分肯定。
何炳松讲历史
何炳松是我国近代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出版家。何炳松的学术贡献主要在历史学方面,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影响很大的史学家。他致力于将西方史学理论与方法引入中国,并且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予以阐发,在中国史学近代化进程中起到了不可抹杀的作用,与梁启超并誉为“中国新史学派的领袖”。《何炳松讲历史》呈现了何炳松的著名学术论著及其学术研究过程,从微观与宏观的角度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其学术成就与思想,对其在中国近代史学思潮中应具有的学术地位作出了客观评价。
何炳松著作集:历史研究法 历史教授法
《何炳松著作集:历史研究法 历史教授法》介绍西方历史研究方法,并指出其与中国传统史法、史评、史论的差异,同时力图沟通中西学问,对传统历史研究方法等作了充分肯定。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历史教学法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历史教学法》着力于“学术”与“文化”两方面,所收著作或为学术上开新之作,或为文化上奠基之作。
世界简史 “中国新史学派领袖”何炳松的传世经典
《世界简史》上卷以亚洲为起点,叙述从世界文化起源至欧洲兴起之间的历史,穿插亚洲文化发展的概况,讲述亚洲文化的发展在远古、中古时期对欧洲发展的影响。下卷讲述从世界列强的形成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历史,系统阐述了欧洲列强在近代世界史中的主导作用。 全书在参考西方史学研究的基础上,穿插讲述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在世界文化史中的贡献以及对欧洲国家发展的影响,此举意在说明:欧洲文明的进步与亚洲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欧洲文明在世界史中的主导作用仅在近代欧洲实行世界殖民之后。正是亚欧文明主导作用的交替才形成了不断发展的世界。 这种观念打破了当时盛行的欧洲中心主义的旧史观,形成了欧亚互动构成世界的新史观。
袖珍世界史
《袖珍世界史(插图珍藏本)》是何炳松先生吸收西方史学界的研究成果,融人自己独特的世界史观而编写完成的历史读本。书中“要述的不是一切过去的大事,而是一切足以说明人类文明进步经过和人类现状由来的大事”。研究人类文明和文化的演进,不仅要研究人类政治、经济、学术、教育、宗教等的发展,同时要研究人类政治、经济、学术、教育、宗教等活动的交互错纵。《袖珍世界史(插图珍藏本)》对世界历史的叙述是综合研究的结果。《袖珍世界史(插图珍藏本)》于1934年出版,先后印行几十次,影响很大。《袖珍世界史(插图珍藏本)》体现的新史学观及其影响之大足以说明其在世界史研究领域的地位。 为更方便读者阅读,我们根据《世界简史》的内容,进行文字缩编,并根据相关内容精心设计配以适当图片。从通史的角度看,《袖珍世界史(插图珍藏本)》脉络清晰、内容精炼,有别于长篇厚著的世界史,《袖珍世界史(插图珍藏本)》定名为《袖珍世界史》即有此意。相信《袖珍世界史(插图珍藏本)》的出版对广大读者熟悉世界历史定会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