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作者的搜索结果
魏晋风度及其他
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4.0%
本书收录了鲁迅一些虽无学术文章的形式,但实则有着深刻的理论见解,而且在现实中也的确起过重要作用的杂文、序跋和译文附记等。导读作者梳理其理论框架,剔抉其精义要目,更着重揭橥其学术源流、历史文化背景及鲁迅当时特定的情境与心态,帮助读者确切理解原著。
鲁迅传
3人今日阅读
《鲁迅传》是复旦大学中文系鲁迅研究专家吴中杰五十多年研究鲁迅的心血之作,凝聚一生从事鲁迅研究工作的心得感悟,书写一个可信、可亲、可敬、可爱的凡人鲁迅。 自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吴中杰研究鲁迅已延续半个多世纪,作为学院派研究专家,吴中杰用力尤勤,成果丰硕。吴中杰挖掘现有的全部史料,将所有引文根据权威版本核实一遍,以事实为根据,不堆砌、 不臆想轻盈客观地书写鲁迅出生绍兴、留学日本后,在北京、厦门、上海工作和生活的经历,把经历、行状、思想和作品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思潮中进行考察,在风雨如磐的宏大背景中展示了一个热切而孤独的灵魂。 全书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将二百余幅黑白民国照片上色修复,全行业首次还原百年前的颜色并投入印刷,只为读者体验身临其境、触摸历史之感,看清鲁迅的微笑与细纹,让读者们耳熟能详的场景也有近在咫尺的落泪感动。 “写完《鲁迅传》,我的鲁迅研究工作也告一段落了。”——吴中杰
文艺学导论(第四版)
文艺学是人文科学中的一门学科,这个学科的名称,是上世纪50年代从前苏联传入的。因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人类的文学活动,有人提议将它改称为文学学,但这三个字中却有两个相重,不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也有人沿袭古代文论用语,称之为诗学,但在现代人的心目中,诗学已不是文学理论的同义词,而是指专门研究诗歌的学问,容易引起误解,所以人们仍称它为文艺学。何况,文学和艺术原是相通的,它们有许多共同的规律,所谓“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冶,即此之谓也,因此,研究文学现象的文艺学,同时也必然包含许多艺术学原理。
鲁迅的艺术世界
《鲁迅的艺术世界》由三部分组成;《论鲁迅的小说创作》、《论鲁迅的杂文创作》和《论鲁迅的文艺思想》,是鲁迅研究专家吴中杰教授多年的研究成果(其中《论鲁迅的小说创作》系与高云合作)。这三《鲁迅的艺术世界》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分别出版,产生过相当大的社会影响。此次由作者加以修订,合成一册,重行出版。书后附录《鲁迅学术思想述评》,是为蓬莱阁丛书中鲁迅学术文集《魏晋风度及其他》所写的导读,全书后记《我的鲁迅书缘》,则记录了作者从事鲁迅研究半个世纪的艰难经历,富有时代意义和个人特色。
鲁迅评点系列:吴中杰评点鲁迅小说
在鲁迅著作中,人们研究得最多的是小说,而鲁迅小说的评点之作,本书是第一部。鲁迅研究专家吴中杰先生借鉴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评点之法,将多年来鲁迅研究的心得,化为富有杂文意味的评点文字。全书逐篇评点鲁迅的《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中的小说,每篇小说均有精彩的边批与篇末总评。边批为正文解读,笔墨多有情趣,点到为止,要言不烦,发人深思;篇末总评从作品思想、人物性格,到布局谋篇、笔墨技巧等无所不评,无所不点。本书有助于学习鲁迅者读懂鲁迅小说,对鲁迅研究者亦颇多启发。
《书城》杂志2015年4月号
暂无简介
鲁迅与出版界
本书是研究鲁迅与出版界之作。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出版界呈现出一种繁盛气象。出版业内部派系林立,里面既有商业利益的争夺,也有文化思想的冲突,更有政治宰制下文学的挣扎。鲁迅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一个热情的编辑家和出版家。当然,他的编辑和出版工作,是为新兴的文学艺术事业服务的。为了发展新文学和新艺术,他除了自己写作之外,还组织和参加过许多文学社团,编辑和出版过许多图书杂志。鲁迅所参加的社团,虽然存在时间不长,他所编辑的刊物、丛书,也遭遇重重阻力,但是,他的编辑出版成绩,不可抹杀,他的编辑出版理念,却至今仍值得我们继承、发扬。
鲁迅画传
鲁迅先生永远是中国读者关注的对象,人们渴望以最感性最直接的方式了解鲁迅。本画传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把鲁迅的思想、作品及生活有机结合,同时,把鲁迅先生的形象置身于中国近现代历史及文化思想史的大背景上加以刻划,复原了一个既具历史深度又逼真如画的活生生的鲁迅。
复旦往事
人们常说文艺是时代的晴雨表,其实,教育界的风云变幻并不亚于文艺界。而在大学文科,特别是在中文系,这两界的风暴汇集到一起,冲击力就更加巨大。作者身居复旦大学半个多世纪,就读就教于中文系,长期处于政治运动的风口浪尖,曾经成为全系全校全市重点批斗对象,对于那段时期的政治风雨,自有特别深切的感受。他以自己的生活阅历为基础,真实地记录了二十世纪下半叶复旦园里的时代风涛和知识分子的人生际遇。《复旦往事》不从既定的结论出发,打破流行的叙事框架,直接面向真实,力图写出事物本来的面貌;同时,又个人恩怨,而从历史的高度看问题,故在叙述具体的人事中,能引发读者进行深层的思考。
鲁迅的抬棺人
新式葬仪中的抬棺人,与往昔的抬棺粗工不同,大抵是逝者事业的合作者和继承人。为鲁迅抬棺的十六位青年作家,就是鲁迅文学事业的接班人。他们受到鲁迅的信任,也为捍卫鲁迅的文学道路而斗争,因而经历了文坛上的风风雨雨。吴中杰所著《鲁迅的抬棺人》一书,选择了萧军胡风绀弩黄源巴金这五位抬棺人,再加上当时因肩负中共中央重要使命而处于秘密状态,未能参加抬棺,确实鲁迅丧事的策划者的冯雪峰,作为描写对象。从他们所坚持的文学主张和坎坷的人生经历中可以透视出鲁迅文学道路的历史命运。正式从这一角度着眼,本书的副标题是:《鲁迅后传》。《鲁迅后传》当然可以有不同的写法,比如,也可以专写鲁迅身后的是是非非,环绕着他的争论。但鲁迅对于不虞之誉和不虞之毁都并不在乎,重要的还是他所开创的文学道路的兴废。本书所着重描写的,就是这一方面的内容。因而,鲁迅抬棺人的命运,也就不尽是他们个人际遇,而是关系到中国文学发展的道路问题。
新文艺·中国现代文学大师读本:废名·田园小说
《新文艺·中国现代文学大师读本:废名·田园小说》初版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今年适逢上海文艺出版社建社六十周年,我们重新整理出版这套丛书,奉献给新一代的读者。 《新文艺·中国现代文学大师读本:废名·田园小说》以某一作家某一题材的作品为角度进行编选,选入其最优秀的作品。作品以短篇小说为主,适当也选收一点中篇小说。
人生大戏场
暂无简介
中国现代主义寻踪
暂无简介
荒野中的呼喊者:鲁迅图传
本书是“中国现代作家图传丛书”中的第一部。拟为著名现代作家鲁迅作传,讲述作家生平故事并展示丰富的珍贵照片(其中一些是首次在传记作品中公布),以区别于目前市场上品种繁多的各类传记版本。作者吴中杰是鲁迅研究领域内的著名学者,同时也是对应传主的研究专家,此前已为该传主写过传记并收获较好评价。
复旦博学·文学系列: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史(增订版 精华版)
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上限定在1917年的文学革命运动,下限定在1979年的全国第四次文代大会。《复旦博学·文学系列: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史(增订版 精华版)》着重论述这六十二年间的文艺思潮流变。文学革命运动从“五四”文化精神出发,否定了载道文学,提出了个人的文学,否定了瞒和骗的文学,建立了真诚的、写实的文学。但是,后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偏离了这个方向,而使文学成为政治宣传的工具,直到第四次文代大会上中共中央的祝辞中,才对这种偏向提出了纠正。虽然后来仍不断有所反复,但回归“五四”已成为许多人的共识。《复旦博学·文学系列: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史(增订版 精华版)》即从史的角度来描述这种走向。
海上学人
《海上学人》是一组学人特写。这些学人,大都生活在上海,尤以在复旦大学任教者为多,但文章的重点不存写一地一校之特色,其中虽不乏名教授、名学者,而本旨亦不在写名人逸事或圣者光环。作者站存历史的高度观察人事,写出了他们在时代风云中的实际境遇,富有纵深感。本书追求的是历史的真实,因而突破了传统的虚饰写法,力求写出人物的真实面貌和历史命运。这些特写的主人公都是一些很有特色的学人,文章透过许多细节,表现出他们的生活情趣和内心世界。作者与他们中的大多数相识相知,笔下富有感情,写得亲切动人,但笔调极其平实,只是在客观的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当代中国文艺学研究文库:审美意识的现代化
吴中杰编写的《审美意识的现代化》着重讨论审美意识的现代化问题,这是引导文学艺术发展的关键。全书分四辑:第一辑从中国现代文艺思潮的角度分析审美意识的变化。中国现代审美意识,是在“五四”精神推动下觉醒起来的,但由于政治的介入,文艺变成宣传工具,只有回归“五四”,才是中国新文艺的出路。第二辑主要从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的角度论述审美意识的重要性。本书认为,美学史不单是美学理论的发展史,而是整个审美意识的发展史,这里着重论述的是审美意识在绘画领域里的发展变化,也涉及市场经济与市场文艺的关系。第三辑集中论述鲁迅的文艺观点和美学思想,以及他在审美教育上所做的贡献。鲁迅代表了我国新文艺的发展方向,但长期以来他的文艺观点却遭到了各方面的歪曲,了解其本来面貌对新文艺的发展至关重要。第四辑着重讨论文艺理论研究的方法论和文艺学教材的编写方法问题。这是作者在编写《文艺学导论》时的一些思考,可供读者参考。
鲁迅评点系列:吴中杰评点鲁迅杂文(上下)
杂文是鲁迅用来进行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的主要战斗武器,也是他写得最多的文体。但由于社会阅历和文化积累的关系,要读懂鲁迅的杂文却颇不容易。鲁迅研究专家吴中杰教授精选鲁迅杂文三百八十余篇,逐篇加以评点,对读者很有启发作用。评点文字大致涉及如下几个方面:一、鲁迅杂文写作的社会文化思想背景;二、鲁迅杂文写作的思想方法;三、鲁迅杂文精义分析;四、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五、鲁迅杂文的意义及其对于今人的启示。评点文字亦具杂文笔调,富有情趣,颇堪玩味。本书是引导读者阅读鲁迅杂文的入门读物,有助于青年读者读懂鲁迅杂文,学习鲁迅分析社会、历史、文化的观点和方法。
鲁迅评点系列:吴中杰评点鲁迅诗歌散文
《吴中杰评点鲁迅诗歌散文》评点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鲁迅诗歌,二是散文诗《野草》,三是回忆散文《朝花夕拾》。鲁迅研究专家吴中杰教授对每首诗歌每篇散文分别作了评点,并对各类文体进行综合性的总评。诗歌蕴蓄且多用典,不易为一般读者所懂,故于评点中夹以注释;散文诗用象征手法,素称难解,《吴中杰评点鲁迅诗歌散文》亦详加阐释,故这两部分评点文字远超过本文。《朝花夕拾》的写法虽然平实,但含意深远,过去甚少阐释,《吴中杰评点鲁迅诗歌散文》评点有助于读者理解其深层意义。评点者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反过去注家评家对鲁迅诗歌和散文诗过分政治化的拔高倾向,力求恢复其本来面貌,评出一个真实的鲁迅。
吴中杰评点鲁迅书信
书信是纯粹私人化的文字,但伟大人物的书信却每每具有很高的社会意义和思想价值。鲁迅书信当然也有事务性的内容,也常涉及个人纠纷,但却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重要的社会矛盾,提出对人生道路和社会问题的深刻看法。而且由于原来是不准备发表的,因此比起公开发表的文章来,写得更随意,不但将自己的心情表露得十分坦率,而且对人对事的批评也毫无遮掩。鲁迅专家吴中杰教授精选出鲁迅在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书信三百余封,逐一加以评点,除介绍背景材料之外,对其思想意义亦多所阐发,有助于读者了解鲁迅的思想、为人及社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