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思
吴思 历史学家。1957年生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任《农民日报》、《桥》等报章杂志的记者及编辑,目前为杂志《炎黄》的执行主编。作品广泛见于网络及各类报章杂志。
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
44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3.8%
80年代以来对国人影响最大的图书之一。“30年30本书”入选图书之一。了解中国史、中国人和中国社会必读。黄仁宇把水烧到了80度,吴思则把水烧到了100度!本书说出了《万历十五年》没说透的地方!把潜规则看清楚了,你再来看历史,就跟庖丁解牛似的,目无全牛,全是关节,一刀下去,哗啦就开。作者吴思是发现和系统研究中国历史“潜规则”的第一人。在生动、有趣地讲述官场故事的同时,作者透过历史表象,揭示出隐藏在正式规则之下、实际上支配着社会运行的不成文的规矩,并将其名之曰“潜规则”。什么是潜规则?简单地说,就是在现实“规则”之后所隐藏的另一种规则,这种规则才是人们真正遵循的行为准则,与他们的利害计较紧密相联。
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
29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6.0%
本书探讨了不同朝代的性命价格、平民百姓的反抗策略、土匪绑票勒赎的利害逻辑、商贾巨富的抗害手段等主题,深入浅出地为读者说明影响中国历史的终极法则以及社会的形塑原理。作者开创性地提出了“血酬”概念,即流血拼命所得的酬报,及“血酬定律”的三大要点:一、血酬就是以生命为代价从事暴力掠夺的收益。二、当血酬大于成本时,暴力掠夺发生。三、暴力掠夺不创造财富。在暴力掠夺发生时,人类必定权衡成本和收益。成本至少有四类:1、良心。同情心和正义感。2、机会成本。在权衡中,与卖命并列的还有卖力、卖身和卖东西等选项,人们会比较血、汗、身、财的付出与收益。3、人工和物资的消耗。4、暴力对抗带来的风险。无论是暴力镇压,暴力反抗,还是暴力掠夺者之间的竞争,暴力掠夺都要面临一定的伤亡风险。以上四类成本与收益的权衡,每类都能演义出一串历史故事。根据第三个要点,暴力掠夺不创造财富,只能转移财富,这就会引出暴力掠夺者与财富创造者互动的漫长故事。作者吴思为著名历史学者、《炎黄春秋》杂志社原总编辑,代表作有《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位居近30年来对国人影响最大的图书之列,是了解中国史、中国人和中国社会的必读之书。
吴思历史经典三部曲
97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4.5%
更胜《万历十五年》的历史论著!了解中国史、中国社会必读书籍。 包括以下三本书: 《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吴思是发现和系统研究中国历史“潜规则”第一人。 在生动、有趣地讲述官场故事的同时,作者吴思透过历史表象,揭示出隐藏在正式规则之下、实际上支配着社会运行的不成文的规矩,并将其名之曰“潜规则”。 《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 本书提出了血酬和元规则等概念。所谓血酬,即流血拼命所得的酬报,体现着生命与生存资源的交换关系。 《我想重新解释历史:吴思访谈录》 作者整理、编排多年来媒体访谈录近30篇,并按内容及内在的逻辑顺序将其分为五个板块进行阐述。
我书架上的神明
4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0.3%
《读书》前执行主编王焱说:大凡在学问中讨生活的人,对于让外人参观自己的书房这件事,大都心存忌讳。他们视自己的秘密书架,好比金屋里藏的阿娇,或者贪官的银行户头,不到万不得已,那是绝不愿意轻易示人的。 而今真是难得,72位学者竟敞开心扉,向读者介绍自己喜欢或对自己影响很大的书。其中多是历久弥新的经典作品,包括政治、经济、文学等不同领域的专业书籍,如《史记》《资治通鉴》《旧制度与大革命》《鲁迅全集》等。也有符合大众阅读口味的通俗读物,比如四大名著、金庸的小说等。当然,更有带着浓郁时代色彩的书籍,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毛泽东选集》等。
我想重新解释历史:吴思访谈录
30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9.6%
黄仁宇把水烧到了80℃,吴思则把水烧到了100℃!潜规则、血酬定律、官家主义、元规则……暴力最强者说了算,等这些看清楚了,你再来看历史,就跟庖丁解牛似的,目无全牛,全是关节,一刀下去,哗啦就开。从《潜规则》到《我想重新解释历史》,看吴思如何沸腾历史! 作者经过长期的研究与探索,试图构建一种不同以往的、新的分析与解释中国历史的框架。本书得以充分展示作者的这种努力。作者整理、编排多年来媒体访谈录近30篇。
隐蔽的秩序 拆解历史弈局
我以前出过两本讨论中国历史的书。《隐蔽的秩序:拆解历史弈局》一书是将那两本书的正编共二十五篇文章打散,重新辑为七编,并加入了正编之外的五篇文章。在选编过程中,我试图把分散在两本书里的见解组合为一个整体,也就是说,把潜规则、隐身份、暗藏的主体、隐蔽的策略、生命与生存资源交换的逻辑、不同社会集团的观念,等等,塞人一个框架之中。宋诗有云:“年光似鸟翩翩过,世事如棋局局新”。“局”字似乎有这种包容力,于是以《隐蔽的秩序:拆解历史弈局》为书名,以规则、策略等与博弈有关的概念为编目分类的依据。至于各篇文章在原来那两本中的编排方式,读者可以在附录的原书自序中找到。 我的读书和写作缺乏计划性。虽然也有大致的方向,却往往“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就好比同时烧着一百多壶水,平时只管砍柴烧火加壶添水,哪壶水碰上好柴,快烧开了,便多加两把火,哪壶先开提哪壶。上述三十篇文章就是三十只提下来的壶,其间的逻辑关系,事前没有设计,只好事后追认,难免有牵强之处。 《血酬定律与历史弈局》一文,是我在天则经济研究所的演讲稿。我企图用自己杜撰的概念建构一个体系,奈何才疏学浅,搭起的架子歪扭松垮,编在各篇之后,权充统论。 甘琦女士和黄集伟先生曾分别向我提议,编制一个“本书关键词表”,附于《隐蔽的秩序:拆解历史弈局》书中,让那些新杜撰的语词获得独立,自由生长。借用他们的灵感,我编制了“本书关键词语解释”,附在最后,兼作索引。在编制的过程中,分散的词语居然聚出了活气,它们相互勾连,开始叫喊和生长了。这是一番奇妙的经验。 《隐蔽的秩序:拆解历史弈局》一书的文体,以叙事为主,辅以背景介绍,各种分析计算穿插其中。在我的个人经验里,由这三种要素构成的文体很适合解析各种人间对局,不妨以“解局”名之。如果以历史弈局为阐述对象,而对局各方的互动必定依次展开,呈现为一种历时性的不断演变的动态结构,那么,叙事善于追摄动态,自然应该占据核心地位。分析计算则是理解或预测结局及其均衡状态的必备工具。背景介绍可以帮助我们跳出局外,拉开多维视野,建立不同时空之间的关系,表达多重弈局的套叠和交织。 中国的历史记载汗牛充栋,各类叙事中凝结了无数先民前贤的血汗和智慧。转述这些叙事,领悟其中的高见和妙算,直接受惠于古老文明的深恩厚泽,我的感激之情如对天日,无从报答。惟有追随先贤,以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和创造,接续并丰富伟大的传统。
亲历记
《亲历记:走向1949》包括:开国大典为何并非十月一日;宋庆龄到底是不是共产党员;毛家湾服务员披露林彪的家庭生活内幕;江青折腾我拍“样板电影”;迎取刘少奇主席骨灰纪实;张学良的中共党员身份考略;胡耀邦向我们三鞠躬。 《亲历记:走向1949》是知名历史杂志《炎黄春秋》2000年—2009年十年所刊文章的精编集。《炎黄春秋》被誉为中国当代历史第一刊,自创刊以来,十年总订量已逾500万册,近几年来每期的订阅量高达10万册之多,在国内历史读者群中有着广泛的影响。 《亲历记:走向1949》集中选取了《炎黄春秋》“亲历记”栏目里的精华篇目,这类文章都是当事人自己亲历、并且自己记录下的活生生的历史。《亲历记》分为两辑:《走向1949》和《1978纪事》,时间跨度从抗日战争之初到改革开放前后,所记录的内容偏重平凡人的视角,但也有对重大人物的审视;既反映出了当时普通的家庭生活,也展现了许多关键的历史事件;不仅有原汁原味的纪实成分,更有还原历史的解密文字。选编者希望这些文章能给读者提供一些新的历史资料,同时希望通过这些知识增量,解释人们对于中国当代史的一些困惑,并纠正一些误解。
由我而史 谁来书写小草的历史?(历史嘉年华2013年度特刊) (我们的历史)
暂无简介
起点
《起点:亲历中国改革开放》多位作者参与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重大事件的决策。记录了一个又一个非凡的历史瞬间,既有官家的宏观视野,又有民间的客观冷静。这些发表于著名纪实性杂志《炎黄春秋》的文章。致力于匡正教科书的偏误。挖掘过去年代有意或无意掩盖的真实历史,全面提供了观察中国政治、经济与生活变化的新视角,诸多真知灼见也闪耀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