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基辛格
亨利·基辛格(Henry Alfred Kissinger,1923年5月27日-),出生于德国费尔特市,毕业于哈佛大学,美国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美国原国务卿。 基辛格于1943年加入美国籍,曾任美国国家安全顾问。作为一位现实政治支持者,基辛格在美国外交政策中发挥了中心作用,并在中美建交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其曾获诺贝尔和平奖、美国总统自由勋章、美国国防部卓越公共服务奖章等荣誉。
论中国
98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3.5%
《论中国》是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唯一一部中国问题专著。他以一位资深外交家和思想家的独特视角,分析和梳理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外交传统,从围棋文化与孙子兵法中探寻中国人的战略思维模式,特别是试图揭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战略的制定和决策机制,以及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抗美援朝、中美建交、三次台海危机等等重大外交事件来龙去脉的深度解读。作为历史的亲历者,基辛格博士还在书中记录了自己与毛泽东、邓小平等几代中国领导人的交往。本书用世界视角国际眼光,重新解读中国的过去和未来,凝结了基辛格博士的战略理论以及对中国问题数十年的研究成果,注定将成为让世界认识中国、让中国重新认识自己的一部重量级作品!
世界秩序
98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5.3%
近一年多来,乌克兰乱局,卢布危机,日元欧元暴跌,美军撤出阿富汗;而同一时间中国也频繁出手——东盟自贸区的建立,中美洲运河开凿,一带一路高调推进,亚投行创建…… 世界格局迎来大洗牌。在全球事务上,各个地区和国家奉行着各自的秩序规则,结果导致了国际局势的紧张、混乱和无序。 基辛格认为,地区秩序观之间的冲突是当今最重要的国际问题。
基辛格作品:论中国+世界秩序(套装共2册)
57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7.0%
《论中国:基辛格唯 一一部中国问题专著》是美国前国务卿、“政坛常青树”亨利·基辛格一部中国问题专著。他以一位资深外交家和思想家的独特视角,分析和梳理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外交传统,从围棋文化与孙子兵法中探寻中国人的战略思维模式,特别是试图揭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战略的制定和决策机制,以及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抗美援朝、中美建交、三次台海危机等等重大外交事件来龙去脉的深度解读。《世界秩序》中,作者系统梳理了各地区的战略逻辑和地区秩序观——欧洲的均势秩序观,中东的伊斯兰教观,亚洲多样化文化起源下形成的不同秩序观,以及美国“代表全人类”的世界观——从文化、宗教、地缘等综合因素解读了这些不同秩序观的形成、冲突和合作,并结合网络科技等当前新的战略要素,解析了当下时局的挑战与机遇。他不仅将视野拓宽到全世界,而且将时间拉长到400年,集结了他60年外交生涯的理念精髓,可以说是一部大开大阖、谈古论今、求索国际关系治理之道的集大成之作。
白宫岁月套装(套装共4册)
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9.6%
《白宫岁月》详细记录了基辛格作为总统国家安全助理在尼克松政府任职的头四年(1969-1973)。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是来自尼克松政府最重要的书籍之一。 基辛格这部不朽的回忆录,记载了当时众多国际大事件,包括他本人赴巴黎与北越进行秘密谈判,直至越南战争结束;1970年约旦危机爆发;1971年印度-巴基斯坦战争打响;通过秘密渠道与苏联领导人进行面对面谈判,以限制核武器竞赛;秘密访华,并于1972年在莫斯科与北京召开了历史性的首脑会谈。在书中,基辛格同样记录了该时期的重大争议,包括老挝与柬埔寨事件,“和平在望”记者招待会,以及与北越的会谈崩溃,最终导致了1972年的圣诞节轰炸等等。 纵览全书,基辛格细致地描绘了众多世界领导人的形象,包括尼克松、安瓦尔·萨达特、戈尔达·梅厄、约旦国王胡赛因、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毛泽东与周恩来、维利·勃兰特、夏尔·戴高乐等等,也留下了分量相当、极其坦率的个人评论,时而微妙,时而坦率到近乎无情,精彩纷呈。 《白宫岁月》是1980年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著作,也是基辛格对这一重大历史时期恒久而宝贵的贡献。
基辛格越战回忆录
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3.0%
基辛格首次披露越南战争期间国际国内政坛内幕。他亲身经历了和北越代表团旷日持久的艰难而令人感到挫败的谈判,参与了谈判中的每一次重大决策的制定。其间,国际风云迭起,国内矛盾重重,基辛格纵横捭阖,运筹帷幄,写下他外交生涯中最重要的一笔,为世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外交财富。基辛格不仅是本书所述事件的中心人物,也是一个一流的学者和天才散文大师,其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缜密的文风在本书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重建的世界
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9.8%
亨利·基辛格为20世纪最著名的美国外交家、世界历史的重要人物、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本书为基辛格的处女作,部分为政治传记,部分为外交史,既有基于历史文献的严谨历史叙事,也有基于其理论的客观分析和评论,集中研究了俄国击败拿破仑后世界各国为构建新的国际秩序所做的努力,尤其关注外交的局限性和国际稳定的要素。该书所阐发的“均势外交”思想奠定了基辛格战略思维的基础,本书的成功奠定了基辛格作为现实主义学派中第一流学者的声誉。《重建的世界》看似一部讲述欧洲历史的著作,但基辛格在书中亦描绘了均势外交的基本原则,而我们也不难在他日后担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和国务卿时采取的政策当中发现这些原则。本书清晰地表明了基辛格的观点:国际和平最好不是由法律或者国际组织来确保,而是要依靠分散权力以克制强势者的野心来实现。
大外交(修订版)
纵观近三百年的历史,从现代国家制度之父红衣主教黎塞留,到罗斯福、斯大林;从德国的统一、德国的两次战败,到战后冷战的开始与结束;本书旁征博引地论述了权利的均衡与外交的艺术塑造了我们这个世界的格局。 亨利·基辛格凭借其致力于国际事务的经验,运用丰富的历史知识及智慧幽默的文笔,描述了世界外交史上的重大事件,分析了各国外交风格的差异,重点揭示了美国外交政策的思想渊源,是一部了解近现代世界史的必读之作。
大外交系列(两本套装)
大外交(修订版) 纵观近三百年的历史,从现代国家制度之父红衣主教黎塞留,到罗斯福、斯大林;从德国的统一、德国的两次战败,到战后冷战的开始与结束;本书旁征博引地论述了权利的均衡与外交的艺术塑造了我们这个世界的格局。亨利·基辛格凭借其致力于国际事务的经验,运用丰富的历史知识及智慧幽默的文笔,描述了世界外交史上的重大事件,分析了各国外交风格的差异,重点揭示了美国外交政策的思想渊源,是一部了解近现代世界史的必读之作。 领袖们 (2017全译修订版) 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结识了二次大战后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重要领导人,他对这些影响世界历史的人物进行了栩栩如生的描述。 在本书中,我们认识了中国传奇式的领导人周恩来,以及到台湾后的蒋介石;认识了美国的对手--赫鲁暁夫和勃列日涅夫;还认识了新日本的共同缔造者 --美国五星级上将麦克阿瑟和日本战后首相吉田茂;我们了解了注重公开形象的戴高乐又是一位极为重视家庭生活的人;我们探知到德国前辈总理阿登纳务实却又有些理想主义的哲学;而我们读到丘吉尔轶事时,又感到兴味盎然;尼克松还向我们介绍了南欧、非洲、亚洲、澳大利亚以及中东等国家卓越而富有个性的领导人。此外,他对领袖应有的素质及人民对领袖的要求,以及他们为什么能成功,他们又为什么会失败,做了透彻的解析。 本书所表达是一位曾经执掌过政权,深切体会过掌权甘苦的人的见识。他知道领导者所拥有的令人敬畏的潜力,他们可以制造历史的灾难,他们也可以推动历史的进步。
基辛格:美国的全球战略(全译修订版)
《基辛格:美国的全球战略(全译修订版)》作者对中国、美国、俄国等大国的政治外交做了全面的分析,对中东与非洲历史与现状做了系统的梳理,对亚洲各国的政治发展取向做出预判。提出美国的全球外交政策。
舌战中国:21世纪属于中国吗?
经济辩题 中国如何能保持可持续的增长? 中国只能坐世界经济第二把交椅,而无法问鼎世界经济之冠? 中国应该如何管理好巨额的外汇储备? 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模式更有利于中国的发展? 中国的金融风险在哪里?如何应对这种风险? 面对环境污染、盲目投资、诚信危机,如何提升中国经济增长质量? 外交辩题 如何处理中美关系才能符合中国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中国崛起是否会挑战美国在全球的主导地位? 在处理中国周边热点问题时,中国的最佳策略应该是什么? 21世纪,中国将如何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为了保证中国的能源安全,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民生辩题 中国的收入差距为什么也会越来越大?应该如何解决? 中国民众的声音如何才能被广泛的传达? 中国很快将面临人口红利消失、未富先老的严峻局面,这是杞人忧天吗? 21世纪的中国将如何解决人口问题?
影子里的中国
浅处石头摸遍了,中国已入深水区。 ——吴敬琏 明处太喧嚣,聪明的中国选择置身于“暗处”。 ——(美)亨利 ﹒基辛格 世界经济缺什么?金融危机留下了哪些政治后遗症? 遏制权贵为何走不出怪圈?改革者为何变成了“反改革者” ? 先富的人和未富的人如何安然相处?中国知识分子的权力从哪里来? 中国离一个真正的世界大国还很远,民众的集体偏好决定了未来的中国。 《影子里的中国》围绕中国经济发展轨迹、发展陷阱、金融革命、社会核心价值观与新秩序展开思考,评判中国改革成败,并预言未来中国的新危机与未来世界的新格局。焦点话题均为约稿专文论述,作者在各个领域的影响力巨大,为新一届政府提供了发展的参考。 中国的继任者面临的是一个利益和意识形态日益分化的中国。 我们反对的贪污腐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利益集团垄断等沉疴,经过六十多年的养息,使得官民之间不再鱼水情深。利益主张的分化,使得二者的距离越来越大。这直接导致分配不公、贫富差距继续扩大等社会问题。因环境资源引发的群体事件成为这些问题爆发的导火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普及,被控制的舆论铁壁不再坚不可摧,这激发了普通民众对权利的觉悟和诉求。 利益共同体分化,促使中国社会阶层对立、意识形态丰富、价值观多元。今天的中国,面对分化与多元,已焦虑地生出一种新的共识,那就是重新凝聚国家意志。非如此,不能凝聚共识。非有如此共识,中国不能长治久安,将面临更大的分化与动荡,对利益主体、权力诉求日益多元的中国来说,政治体制改革是一道绕不过的坎。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提振经济信心,还权于普通民众,是未来中国的首要工作。 历史留给中国的等待时间不会太多。新十年,是一个关键期。 面对即将到来的社会危机,政府低调行事,国际上不大张扬,“暗处置身”凸显中国智慧。中国在暗处,既有人人皆知的问题,也有不为人知的付出。
白宫密谈
以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到1975年的越南战争中,至今尚未公开发布的电话录音为材料,基辛格披露了曾被列为最高级别机密的外交危机背后的秘辛。书中介绍的两大对外政策危机,一次通过谈判成功度过,另一次惨淡收场。他们在应对危机时,决断迅速,依仗的就是手中的电话。赎罪日战争随着历史长河的流动越走越远,披露的细节一点一点呈现在世人的眼前。本书收录了大量与之有重大关联的谈话,包括:基辛格与以色列首相戈尔迪.梅厄、以色列驻美大使司马查.蒂尼茨、埃及外长、苏联驻美大使、联合国秘书长以及其它国家或组织的领导人之间的对谈,当然也包括和美国总统尼克松之间的谈话。展现了当时中东问题的全貌。
中信经典丛书(5世界政治经济经典共7册)(精)
暂无简介
领导品格的力量
品格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人的高尚品格会千百年扎根于世人的心灵,并始终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实践中产生作用和影响。它会跨越时间的长河,穿过地域的阻隔,仿佛一个永不消逝的声音,影响着世世代代人们的心灵。从三皇五帝到诸子百家,从摩西、大卫到华盛顿、林肯,他们都是几千年和上百年前的人物,但他们仍然在坟墓中与我们对话,他们的思想品格依然在影响着我们的现代人。品格的力量是不朽的。一个伟人的生涯,就是一座人类品格力量的丰碑。伟人虽然已经逝去,但他的思想和行为仍然长存,他的品格在人类历史上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他的精神永远地延续下去,作为思想和意志的楷模,在将来人们的品格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作用。品格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每一个高明的领导者,都有一种特殊的品格魅力吸引着他的下属或组织成员,使他们佩服、拥护、热爱、敬仰、自愿追随,并以能跟随这样的领导人,在其领导下工作是一种快乐,一种享受,心里充满了舒适之感。有的甚至达到为其领导者不惜牺牲一切,包括抛头颅,洒热血。
选择的必要
暂无简介
核武器与对外政策
暂无简介
和平、人生与哲学
池田大作,1928年1月出生于东京。创价学会名誉会长、国际创价学会(SGI)会长。创立创价大学、美国创价大学、创价学园、波斯顿21世纪中心、民主音乐协会、东京富士美术馆、东洋哲学研究所和户田纪念和平研究所等。与世界各国众多有识之士进行对话,推进和平、文化、教育运动。获联合国和平奖以及世界许多城市的名誉市民、“世界桂冠诗人”等称号。 为莫斯科大学、格拉斯哥大学等名誉博士,北京大学等名誉教授。主要著作有《人性革命》(全12卷)。对谈集有《展望21世纪》(与A汤因比)、《人性革命与人的条件》(与A.马尔罗)、《20世纪的精神教训》(与M.戈尔巴乔夫)和《地球对谈:迈向光辉的女性世纪》(与H.亨德森)等。亨利·A.基辛格,美国著名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美国前国务卿。1923年5月27日生于德国费尔特市,1938年移居美国,1943年加入美国籍。1973年诺...(展开全部)
白宫岁月(共4册)
本卷所涉及的时期是国内分裂和国际动荡的时期。在这段时期中,美国进入了这样一个世界,在这里我闪不再处于支配地位,但仍然扔有巨大的影响。这是一个痛苦的、但是我希望并不是没有成就的过渡。它开始了美国对自由社会的前景作出的新的贡献的过程,这种贡献从长远来说也许能带来更大的发展。对有些人来说,本卷对于一些有争议的问题、特别是对越南战争的处理,将是从街垒的一边看问题,而这一边是他们所不熟悉的。在这里,我的叙述尽可能忠实于事实,目的是为了和解,而不是为了重提旧事,企图在辩论中得分。作为一个国爱,我们只有承认街垒两边的人都是严肃认真的,才能对我们的分裂采取超脱的态度。
美国对外政策
三篇论文为: 国内结构和对外政策 美国外交政策的中心问题 越南谈判
亨利·基辛格:美国需要外交政策吗
美国需要一项外交政策吗?这是由美国人来回答。但是,受基辛格这一深入浅出,既通俗又奥妙的问题的刺激,我更清晰地认识到,我的祖国不仅需要而且已经成熟了自己的外交政策。比如,作者说,在苏联解体、德国统一之后,应该建立“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区”,并在政治和社会领域组建新的协商机构“大西洋指导集团”;在21世纪,美国和西方要保证在新出现的国际体系中听到俄罗斯的声音并予以尊重,同时必须强调,对力量平衡的关注并未随冷战结束而结束;在不断变化中的亚洲,美国的利益是防止任何军事大国控制该大洲,要坚持与所有亚洲国家建立建设性关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