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古斯丁
奥古斯丁(354-430年)是古罗马帝国杰出的基督教思想家、神学家、哲学家,西方古代文化重要的思想代表之一。他有机地融合了基督教的核心信仰和柏拉图主义哲学,为基督教思想体系的*终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其深远影响遍及西方中世纪及近现代各种神学和哲学。
忏悔录
3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0.0%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迄今为止对罪恶、神的显现以及拯救探索最为深入的著作之一,它激扬地宣告:信仰具有改变人生的力量。本书对我们思想的影响至今未衰。
恩典与自由
3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5.9%
本书收入的两篇是奥古斯丁探讨人的本质的代表作。《论自由意志》探讨恶的来源和人的自由意志问题。《论本性与恩典》探讨人的全然败坏与上帝的全然恩典。
上帝之城:驳异教徒
30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1.1%
《上帝之城》,是基督教教父奥古斯丁晚年完成的代表作。 在公元410年罗马城遭到北方民族的攻陷和洗劫后,奥古斯丁开始思考罗马帝国在基督教思想中的位置,花了十余年时间完成这部巨著,确立了上帝之城与地上之城分立的世界历史观。 《上帝之城》前十卷用于批判罗马,后十二卷用于阐释两座城各自的形成、发展和结局历史。他在此书中全面总结了自己各方面的基督教思想,特别是阐释了他的政治神学,成为其一生思想的总结。 奥古斯丁主义主导中世纪天主教思想达八百年之久,《上帝之城》更是深刻影响了此后的基督教思想、政治哲学、历史哲学,以及政教格局。
论三位一体(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2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8.9%
《论三位一体》是奥古斯丁最重要的三部著作之一(《忏悔录》、《上帝之城》、《论三位一体》)。《论三位一体》侧重于从上帝三位一体本身的角度,来考察神与人的关系。它被认为是理论水平最深的一部著作,也被公认为代表了奥古斯丁神哲学的巅峰,也可以说是整个教父哲学的理论巅峰。按照我们今天的学科分类,《论三位一体》既可以说是神学的,也可以说是哲学的、心理学的。在前面七章里,奥古斯丁主要讨论了神学的问题,在后面的章节里,奥古斯丁主要讨论了哲学的问题。它里面的许多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忏悔录
2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7.6%
《忏悔录》是奥古斯丁著作中传诵最广的一种。本书也可作为奥古斯丁的自传来看。全书共十三卷,以内容言,可分为两部分,卷一至卷九,是记述他出生至三十三岁母亲病逝的一段历史。卷十至卷十三,则写出作者著述此书时的情况。奥古斯丁在书中不仅流露出真挚的情感,而且对自己的行动和思想作了非常深刻的分析,文笔细腻生动,别具风格,成为晚期拉丁文学中的代表作,列为古代西方文学名著之一。
论自由意志
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5.4%
本卷译著辑录了三篇奥古斯丁早期作品,分别是《独语录》(386年)、《论自由意志》(395/396年)、《罗马书释义》(含两短篇,394-395年)。三篇作品有一相对集中的主题即是“自由意志”。《论自由意志》和《罗马书释义》都聚焦于自由意志问题,两部早期作品似乎提供了不同于晚期驳佩拉纠派的论述,它们在奥古斯丁的作品中占有醒目地位。《独语录》则讨论灵魂不朽的主题,由此论证上帝的不朽,蕴含着奥古斯丁所谓的两大哲学主题:上帝和灵魂。
论原罪与恩典(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0.7%
本书主要收录了奥古斯丁反对佩拉纠派的书信,与此紧密相关的是「原罪论」和「预定论」,并涉及「自由」等重要范畴。在本文集中可以看到这些思想的形成及其发展。奥古斯丁与佩拉纠派的论证影响既深且远,在后世,已本性与恩典以及理性与其实为题的问题一再重新被提起,引发争论。宗教改革时期,路德和伊拉斯谟的论站比较著名,双方都引用奥古斯丁,但是观点却大相径庭。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新正统主义者巴特和自由主义神学家布伦纳亦爆发了关于启示与理性,恩典与本性关系的论战。只要既坚持有一个全能全善的上帝,又坚持伦理行为出自人本身的自由意志,这个问题便是一个永远令人着迷,充满张力的问题。
论音乐
2人今日阅读
在奥古斯丁卷铁浩繁的著述中,《论音乐》肯定是一部非常独特的作品。与《论教师》和《论辩证法》相同,《论音乐》是奥古斯丁博雅艺术丛书的一部作品,在书中,奥古斯丁讨论了音乐的组织、音乐和诗歌的关系、诗歌的格律,讨论音乐、诗歌与数的关系、数与基督内在之光的联结、基督内在之光在普遍知识里面的显现形式、音乐的宇宙论特征和宇宙性基督的关系。细读《论音乐》,就可以深切地体会到,奥古斯丁在一般知识和特殊知识、人文知识与认信经验之间所阐释的深刻一致性。这种阐释音乐和信仰关系的角度,是奥古斯丁早期作品相当特别的观念,为我们准确地理解奥古斯丁的思想提供了一种新的视野。
论灵魂的伟大
2人今日阅读
奥古斯丁的早期著作《驳学园派》(386年)与《论教师》(389年)是紧密相关的两篇作品。前者以西塞罗的《学园派》为靶子,捍卫知识的可能性,反驳新学园派(NewAcademy)的怀疑主义观点;后者针对柏拉图的《美诺篇》(Meno),提出他自己的光照论,来解释如何获得知识。它们就象姐妹篇,呈现出奥古斯丁不同于晚期罗马知识界盛行的那种讥讽和超脱姿态的另一种路径。本书为《希腊化和中世纪早期经典集成》书目之一
何为幸福
1人今日阅读
奥古斯丁是教父哲学家,上承古希腊罗马哲学,下启强调信仰与理性的中世纪哲学。幸福作为生命的 目的被奥古斯丁表述为拥有或接近“上帝”。这不仅是一种信仰意义, 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其中承接了柏拉图及新柏拉图主义的传统。奥古斯丁指出,为实现“上帝”这一生命之鹄的:一方面,人需要从外在转向内在,反求诸己;另一方面,人需要从下往上看,追求 。在内心的渊薮处,皈依真理,趋向生命的完满。
时间、恶与意志:问题汇编
1人今日阅读
本书作者为古罗马的奥古斯丁。本卷包括三篇作品:《八十三个问题汇编》、《答辛普利奇的问题汇编》和《杜尔西提乌斯的八个问题》。这三篇作品中,第二篇的部分内容以第一篇的部分内容为基础,而第三篇又引用了第二篇的部分内容。有些主题也是共有的,尤其是第一篇与第二篇,第二篇与第三篇之间的共有。但是,希波的奥古斯丁的这三篇作品被纳入本丛书单独成卷的主要原因在于,它们都有大致相同的格式。每一篇都是由别人提出、奥古斯丁回答的问题汇编而成。就《八十三个问题汇编》来说,话题都是由奥古斯丁的修道同工提出,奥古斯丁给予回复,历时约七个年头。在另外两篇作品中,对象分别是辛普利奇和杜尔西提乌斯,第二篇成书约在第一篇后三十年,两篇都是通过书信提出一些问题,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回复。
The Confessions of Saint Augustine:奥古斯丁忏悔录(英文版)
《忏悔录》是公元394~400年奥古斯丁创作的一本以祈祷自传手法所写的自传体回忆录,书中描写早期奥古斯丁归信时的内心挣扎及转变经历。全书共分为13卷,在忏悔自己的同时讴歌天主之爱。卷一忏悔自己童年时代所犯的罪恶;卷二回顾的是自己少年时期的罪行;卷三记述了他在迦太基上学时期所犯的罪行;卷四批判了自己19岁到28岁的荒淫生活;卷五反思自己教书生涯的过错;卷六写自己从迷途中逐渐返航;卷七展现了思想转变的过程;卷八描述了他皈依基督教的思想斗争的过程;卷九再现了他受洗基督教的场景和母亲去世前后的事迹;卷十记述了作者写书时期的思想状态;后三卷是对旧约圣经的诊释以及对天主的颂歌。 该作不仅是对个人成长的回顾、评判和对信仰、思想的歌颂,还对后来的基督教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独特的文化、思想内涵。
驳朱利安
《驳朱利安》写成于公元421年,是奥古斯丁晚年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奥古斯丁继续与佩拉纠派展开论战,通过反驳朱利安对自己原有着作的曲解,澄清了自己对圣经伦理观的见解,批驳了朱利安善恶二元论的摩尼教色彩的伦理观,详尽地阐发了大公教在善一元论基调下的善恶关系、原罪与救赎、灵与肉、父与子、人与神、生与死、婚姻与独身等涉及人性的神学伦理的基本问题,对于理解中世纪经院神学的主流文化和异端文化,都是一部重要的参考读物。
论灵魂及其起源
奥古斯丁是西方思想的伟大探索者,他不仅以《忏悔录》震撼了西方历史的心脏,还用许多其他文字拓展了人对自我、世界和上帝的知识。《论灵魂及其起源》就是这样的作品。该书预示了古典希腊灵魂论向现代人论的转向,编入其中的另一重要作品《论基督教教义》,则可视为奥古斯丁所有作品的总纲。
心灵面包
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e,354—430):使徒时代以后,教会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哈那克(1851—1930)曾经说过:自保罗以来,除路德以外,无人能与奥古斯丁相比;直至今日我们仍受他的思想和精神影响,我们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后裔,但二者都有赖于奥古斯丁。马丁路德( Martin Luther,1483—1546):使徒时代之后,除奥古斯丁最伟大的人物。1521年4月,在沃木斯所举行的审判前,当罗马审判官叫路德取消他在此之前所说的话和所写的著作时,他大声地喊:“我的良心,我的良心只为上帝的话所约束,除非有人能够根据《圣经》而用理智的明晰论据来说服我,我不愿、亦不能取消我的前言。愿上帝帮助我!阿们!”由此他建立了新的权威:唯独《圣经》。路德一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他有深刻的信仰经验。加尔文(John Calvin,1509—1...(展开全部)
道德论集
《道德论集》是奥古斯丁神学思想在伦理上的表达,是奥古斯丁最重要的伦理学著作之一。本书收录了九篇文章,分别讨论自制、婚姻的益处,寡居和贞洁,说谎的伦理,灵性与肉体的高低互补关系,死者礼仪中真正展现的信心等。借着九篇不同主题的文章,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奥古斯丁的伦理思想和神学洞见。 从这些论著中,可以看到基督教即使在获罗马帝国承认其合法性后,在信徒生活上仍然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奥古斯丁的这些不同文章是对于种种问题的回应,包括说谎、自制、贞洁、如何料理死者等看似简单,但无一不关涉基督信仰的“大事”。
奥古斯丁的解经学
《奥古斯丁的解经学》集结了奥古斯丁在公元400年以前的保罗书信注,对于人们了解奥古斯丁思想演变过程中保罗书信的作用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奥古斯丁在注释《加拉太书》时,其主要的关怀不是讨论抽象的神学疑难,而是为了解决教会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反驳摩尼教徒及其他异端对保罗的错谬理解。在某些地方,他也暗中驳斥了耶柔米对《加拉太书》某些经文的解释,他认为耶柔米的解经有叫人堕入异端的隐患。因此本书对于人们理解保罗神学在早期教会历史中的不同际遇也有一定的意义。
论信望爱
内容简介: 本书包含了奥古斯丁论述基督教“信、望、爱”三大神学德行的的重要论著。奥古斯丁在《论信望爱》中以既简明又全面的方式阐述了基督教最基本的教义:罪、恩典、预定。奥古斯丁对这些教义的阐述对后世的基督教思想家,如马丁路德、加尔文、巴特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篇是了解奥古斯丁思想、古代基督教,乃至基督教思想史的一把钥匙。 本书目录: 一、论信望爱 二、论教义的教导 三、论信仰与信经 四、论信仰未见之事 五、论信仰的裨益 六、论信经
论四福音的和谐
《论四福音的和谐》是奥古斯丁圣经研究的重要成果。新约圣经中的四部福音书包括《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这四部福音书叙述的角度不同,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时间顺序上的不同和历史细节的差异。这些不同和差异是否表明四部福音书互相冲突?奥古斯丁对四部福音书的平行经文进行了详细的考查,并论述了它们之间的和谐一致性。奥古斯丁是第一个认识到符类福音书在文本上相互依赖的学者。《论四福音的和谐》则是论述福音书叙事的和谐一致性的经典范例,它对后来的福音书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独语录
暂无简介
《创世记》字疏(上)
奥古斯丁(354-430),罗马时期的基督教思想家,著有《忏悔录》、《上帝之城》、《论三位一体》、《论秩序》和《论自由意志》等大量著作。奥古斯丁上承希腊罗马思想传统,下启中世纪哲学1000年,深刻影响了西方思想进程。《<创世记>字疏》是奥古斯丁的重要作品,共12卷。第1-5卷注释《创世记》第1章第1节-第2章第6节,涉及六日的创世工作和第七日的安息;第6卷-第11卷注释《创世记》第2章第7节至第3章第24节,讨论亚当的身体和灵魂、伊甸园、女人的被造、亚当后代灵魂的起源、堕落和被逐等;第12卷则围绕《哥林多后书》的"第三重天",讨论乐园问题。
两希文明哲学经典丛书(套装共21册)
西方古典学研究的年限大致在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后500年左右,在古典哲学的领域中,与希腊阶段相比,在对西方古典传统的这种疏离中,晚期希腊到罗马时代之间是一个更为荒漠的研究领域,但这却是一个有独特意义的西方古典学及古典哲学领域。西方思想在希腊化罗马帝国真正进入了地中海文明时期,在冲突和张力中制造了更广阔多元的文化空间。“两希文明哲学经典译丛”紧紧抓住这个时期于激烈的思想争辩中所展示的不同文明传统的内在辅陈,以新古典学的视野把希腊和希伯来文明纳入更大的阅读范围,不仅拓展了研究希腊和希伯来文明的新视野,而且提供了从地中海文明视野诠释公元六世纪以后欧洲文明的胸襟。这个丛书选译的20种书在国内都是首次译出。
奥古斯丁书信集(第1卷)
奥古斯丁(公元354年11月13日 - 公元430年8月28日),又名希波的奥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天主教译为"圣•奥斯定",出生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北非努米底亚王国,奥古斯丁曾是一名摩尼教徒,皈依基督教后,成为基督教早期神学家,教会博士。其思想影响了西方基督教教会和西方哲学的发展,并间接影响了整个西方基督教会。他是北非希波里吉诃(Hippo Regius,即希波Hippo)的主教,因其所著作品而被视为教父时代重要的天主教会教父。重要的作品包括:《上帝之城》《基督教要旨 》和《忏悔录》。
论秩序/奥古斯丁早期作品选
《论秩序》是古希腊哲学家奥古斯丁早起作品选集。奥古斯丁是希腊化早期的哲学家、政治家,出生于北非,在罗马受教育,在米兰接受洗礼。著有《忏悔录》、《论三位一体》、《上帝之城》、《论自由意志》、《论美与适合》等。本书是其早期的作品。全书分为论幸福生活、论秩序、论教师、论宗教、论善的本性等篇。 本书是《希腊化和中世纪早期哲学经典集成丛书》之一种。
企鹅经典口袋丛书精选系列:第一辑 中英双语(套装共10册)
纵观历史,书籍可以改变世界——它们扭转了我们看待自身和他人的方式;它们引发争论,产生异见,挑起战争,催化革命;它们发人深省,激发愤懑,鼓动情绪,提供慰藉;它们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摧毁了我们的生活。现在,《伟大的思想》系列丛书将带广大读者领略伟大的思想家、先驱、激进分子和梦想家的著作,他们的思想撼动了旧有的文明,塑造了我们现在的样子。 《伟大的思想》系列是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与英国企鹅出版集团联合推出的一套精选本学术名著,推出这套丛书的目的是让读者再次与一些伟大的非小说类经典著作面对面地交流。目前已经出版30种,其中收录了一些对人类思想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哲学著作、随笔和政论,每一部经典都是多角度、多侧面的,能代表其主旨的部分。丛书作者包括柏拉图、尼采、奥威尔、达尔文和阿伦特等等,以中英双语形式出版,既能够让读者领略原著的思想精髓,又能借以提高英语阅读水平。 伟大的思想系列丛书第一辑包括我的栖身之所我的人生目的、论自然、天才,舍我其谁?、看不见的手、论生命之短暂、论世间苦难、常识、论君权、社会契约论、忏悔录等。 《我的栖身之所,我的人生目的》所选取的大部分文字是梭罗离群索居,在马萨诸塞州康科德附近的瓦尔登湖畔的森林里写就的。梭罗清新、生动地描绘了他在新英格兰树林中与世隔绝、怡然自适的家,至今仍为环保运动提供灵感。他呼吁同胞抛弃充满争斗、物欲横流的生活,抛弃“隐而不察的绝望”,追求力所能及的简朴生活,体味周遭自然的纯美,发现心灵的真理。 《论自然》选取爱默生的《自然》《历史》《自立》三篇文章,他在书中颠覆了基督教反自然的传统,强调用直觉和顿悟的方式达到人与自然的融合。他的这种整体主义的自然观,启迪了一种新的整体主义的思维方式:把自然的本质归结于生命共同体,从自然共同体的高度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它虽非作者成熟之作,但却集超验主义思想之大成,有新英格兰超验主义宣言的美称。 《天才,舍我其谁?》收录了弗里德里希·尼采《瞧!这个人》和《真理的曙光》两部作品。尼采是有史以来具有革新性的思想家之一,他提出一些颠覆性的理论,如“超人”、个人意志、上帝已死、完全释放人的生命力等,不断挑战现有的宗教和道德界限。这两部作品充分诠释了尼采的思想。 《看不见的手》是选取自《国富论》中的经典论断。用亚当斯密的话来说,每个人“只想得到自己的利益”,但是又好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牵着去实现一种他根本无意要实现的目的,他们促进社会的利益,其效果往往比他们真正想要实现的还要好。”他提出,竞争能够推动社会效率,就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追求自利终将扩大全民的利益。 《论生命之短暂》选取了塞内加的三篇哲学作品:《论生命之短暂》《致赫尔维亚的告慰书》《论心灵之安宁》。塞内加深入探索生活的艺术,强调理性和道德的重要性,言辞雄辩,说理透彻,见解睿智,历久弥新,给无数人以深刻的启迪。 《论世间苦难》是德国近代著名哲学家叔本华的哲学、伦理学、美学等方面思想的文章,以散文形式呈现,通俗易懂,出版后在欧美掀起了一股叔本华热。 《常识》缔造了现代美国。潘恩大声疾呼,号召美国人反抗英国统治,让数百万美国人加入到争取独立的事业中。《常识》一出,犹如划破黑夜的枪声。当时200万北美居民中几乎每一个成年男子都读过或者听过别人谈这本小册子。《常识》一书还为《独立宣言》铺平了道路,推动北美人民走上公开独立道路的历史意义不可估量,无庸置疑。 《论君权》选取了培根的多篇论说作品,包括《论复仇》《论游历》《论君权》《论利己的学问》《论消费》《论言谈》等。这些经典哲学作品能体现培根的写作风格:文笔优美、语言凝练并且寓意深刻。这本书中的文章从各种角度论述了他对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许多独到而精辟的见解,使许许多多人从这本书中获得熏陶指导。 卢梭大声疾呼人类自由,播下了法国大革命的火种。《社会契约论》中主权在民的思想,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深刻地影响了逐步废除欧洲君主绝对权力的运动和18世纪末北美殖民地摆脱英帝国统治、建立民主制度的斗争。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迄今为止对罪恶、神的显现以及拯救探索深入的著作之一,是奥古斯丁初为主教时写的,属赞美之歌的自传。《忏悔录》是一部深富灵性之美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一副强有力的头脑和丰富的心思如何辛苦地迎向信心之光。它激扬地宣告:信仰具有改变人生的力量。《忏悔录》对我们思想的影响至今未衰。
奥古斯丁选集
圣奥古斯丁是古代教会著述最丰富作家之一。他的名著中最伟大的当推《忏悔录》和《上帝之城》。前者已由徐宝谦博士,后者已由邹秉彝博士分别译出。译文均存南京,尚待出版。 本卷专供选译奥氏其他名著之用。查奥氏其他名著,值得译成中文的,为数颇多;故此取材实非易事。例如他所著基督教教理,约翰福音证道辞,三位一体论中以心灵的三方面阐明三位一体真道的后半部等等,都值得译出,但都无法列入本卷。幸本卷所选译的四篇,足供中国读者研究历代基督教中这位最伟大神学家和哲学家思想之用。 四篇之选定,颇得力于哲吾神学院教会历史教授波尔博士。今特在此表示谢悃。 《三位一体论》和《论自由意志》系由汤清博士逻译。《教义手册》系由杨懋春博士逻译。《论本性与恩典》系由汤毅仁硕士逻译。笔者于校核时,曾对照拉丁原作,希能将这位伟大圣徒的思想,尽量予以传达。
彩虹哲学套装
一、人类千年人文经典:9位西方思想界具影响力人物,改变人类的千年思想家。 二、国内顶级编译,兼具全球视野:7位具有全球视野的国内专业精英,利用全球学术视野结合国情全新编译;(编译者分别来自于武汉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爱尔兰圣三一大学、德国波恩大学等全球相关学科的顶大学) 一、让哲学说汉语:很多哲学经典明明是用汉语写的,每个字都认识,但是连起来读就不懂了。这里面有哲学概念化的问题,而更大的障碍来自于对原著字斟句酌的精准翻译。我们这套书在翻译中力图用“让哲学说汉语”的原则来翻译,用汉语思维重新翻译,让读者读起来没有障碍。 二、让经典变通俗:本书在保留大师经典思想原貌的基础上,对各大师的思想体系进行了重新梳理,并在大部分内文的正文中重新提炼小标题和注释,让读者更轻松地对原著内容进行理解。 三、让智慧变实用:虽然说哲学以及哲学中蕴含的智慧并不能直接解决人们生活的问题,但是却能让人获得认知和思维层面的提升。本书的编选就侧重于哲学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部分,并从浩瀚的经典中摘选了那些智慧又实用,且能给我们的人生带去有益影响的选段。 四、用哲学慰藉心灵:在古代哲学中心理学和哲学其实并没有被分开,除了经典的哲学内容之外,本书更侧重摘选了一些偏心理治愈方面的内容。丛书中七本书代表七种获得幸福的能力,通过这七本书我们可以获得心灵的慰藉、理解生命和存在的真义,并从理性精神上塑造自己的独立人格,独立的认识能力,以及独立的生命意志。
奥古斯丁书信集第2卷
《奥古斯丁书信集》收入奥古斯丁致友人的书信三百多封,内容涉及神学、哲学、历史、人生等多个方面,是研究奥古斯丁思想和中世纪哲学的重要文献。
西学基本经典·宗教学类11册
影印英文版,收: 1.忏悔录(Confessions) 作 者:圣·奥古斯丁(St.Augustine) 2.托马斯·阿奎那要籍选(Basic Writings of Saint Thomas Aquinas)Vol.1, Vol.2 作 者:阿奎那(St.Thomas Aquinas) 3.迷途指津(The Guide for the Perplexed) 作 者:马蒙尼德(Maimonides) 4.路德基本著作选(Basic Theological Writings) 作 者: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 5.论宗教(On Religion) 作 者:施莱尔马赫(F.D.Schleiermacher) 6.我与你(I and Thou) 作 者:马丁·布伯(Martin Buber) 7.人的本性及其命运(The Nature and Destiny of Man) 作 者:尼布尔(R.Niebuhr) 8.神圣者的观念(The Idea of the Holy) 作 者:奥托(Rudolf Otto) 9.存在的勇气(The Courage to Be) 作 者:梯利希(Paul Tillich) 10.教会教义学(Church Dogmatics) 作 者:卡尔·巴特(Karl Barth)
西方人文经典读本:忏悔录(英文版)
THE CONFESSIONS, written between AD 397 and AD 398, outlines Augustine's sinful youth and his conversion to Christianity. It is widely seen as the First Western autobiography ever written, and was an infiuential model for Christian writers throughout the following 1000 years of the Middle Ages. In the work St. Augustine Wfites about how much he regrets having led a sinful and immoral life. He discusses his regrets for following the Manichaean religion and believing in astrology, He shows intense sorrow for his sexual sins, and writes on the importance of sexual morality.
奥古斯丁政治著作选
This collection brings together thirty - five letters and sermons of Augustine,bishops of Hippo from AD 396 to 430,that deal with political matters .The letters and sermons areboth practical and principled and treat many essential themes in Augustine’s thought, including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citizenship,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urch and secular authority, reporsibilities of citizenship,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urch and secular authority,religious coercion, and war and peace.These texts complement Augustine’s classic the City Of God against the Pagans ,and give students direct insight into 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world of late antiquity with which Augustine was immediately involved.The slave trade,tax collection,clerical harassment and murder are amongst the topics with he deals,The volume contains clear,accurate,modern translations,together with a concise introduction and informative notes designed to aid the student encountering Augustine’s life and thought for the first time.
大学生英语文库:忏悔录(西学基本经典注释本)
“大学生英语文库”是一套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奉献给全国大学生及英语爱好者的英语课外读物。该文库内容涉及西方的政治、经济、哲学、宗教、艺术、历史、文化、科技等诸多方面。 该系列每本书均采用原版,英语纯正,内容丰富,深入浅出。读者不仅可以增加有关西方历史、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的知识,更能学到大量的英语词汇,而且文中详细的注释更有助于读者把握原文的精髓。该文库必将成为大学生及广大英语爱好者书架中亮丽的点缀、英语学习的得力助手。 此注释本英文译者是F.J.Sheed,导言作者为Peter Brown。本书对部分原文的解释参照了周士良据巴黎“文学”出版公司1926年版翻译的中文本《忏悔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