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作者的搜索结果
青铜时代的东西文化交流:以新疆东部为中心的考察
本书探讨了新疆东部青铜时代的文化谱系、新疆东部及相关地区的早期东西文化交流现象。新疆东部的青铜时代文化遗存,可划分为五种考古学文化。这些青铜文化,虽包含有少量当地石器时代文化因子,但其主体却是外来文化,包括西来的青铜文化和东来的青铜文化。本书利用多学科材料,分析了甘宁青地区、新疆东部、中国北方三个区域的早期东西文化交流现象。本书发现,这种交流现象,时代最早的是甘宁青地区,而不是传统上以为的新疆东部;其次是中国北方;最晚的是新疆东部。这一全新认识将有助于我们重新理解和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途径和中华文明的起源等问题。
早期东西文化交流研究
本书是对早期东西文化交流的系列研究。人类自走出非洲四散各地后,不是就此别过,而是在发展各自文化的过程中,因迁徙、贸易、战争等因素而反复接触、交融,文明正赖此而形成并发展。也即“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东西方文化的最早接触,不始于张骞所“凿空”的丝绸之路,而是有着更久远的历史。本书将其追踪到旧石器时代晚期,并通过石器制作技术、彩陶、冶金术、家培动植物中的黄牛、绵羊、山羊、小麦等的东传,考察石器时代就已极为波澜壮阔的东西方交往史。 迨至夏商周时期,东西方文化的交往更趋频繁。本书透过考古学、文献及神话学材料,极力勾勒二者间的各种交往和互鉴。有通过实物遗存中的亞形造型、蜻蜓眼玻璃珠、西王母画像、蒜头壶、《人物御龙帛画》等等来观照,也有通过文献中的大夏、鬼方、《穆天子传》、屈赋、老庄,乃至地名“番禺”来考察,还有通过神话中的西王母、玄武、鲧禹、湘君等来追踪,将秦汉以前的早期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作一些抽丝剥茧的分析,以为早期东西文化交流和丝绸之路的研究,提供一些镜鉴。
古史中的神话
大禹是人还是神?良渚文化和夏文化是什么关系?甲骨文“商”字最初指代的是什么? 一部溯源夏商周三代祖先神话的创新之作,揭示其真实面貌,为古史重建和复原上古神话奠定基础。 ☆ 本书亮点 1.一部溯源夏商周三代祖先神话的创新之作。还原鲧、禹、喾、契、弃的神话事迹和神格,揭示三代先民的造神运动和奉神为祖的历史叙事,为古史重建和复原上古神话奠定基础。 2.一部引人深思的神话学新诠释。作者致力于探究鲧禹神话与西亚神话的渊源关系、良渚文化与夏文化之间的联系、殷商时期“玄鸟”与雷神崇拜的成因,并对甲金文中的“礼”“商”“龙”“凤”等字的字义进行了重新阐释,在传统认知外开拓了新视野。 3.结合文献、古文字与域外神话传说,溯源三代祖先神话。本书大量引用楚辞、西亚神话、良渚文化神徽、遂公盨铭、商代古玉,以及甲金文等材料,佐证丰富,引据精当。 4. 史证结合。本书运用“四重证据法”、大传统和小传统、N级编码论等较新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 内容简介 一部溯源夏商周三代祖先神话的创新之作,探讨了鲧、禹、帝舜、仓颉、祝融等神话人物,阐释了一套全新的上古神话生成机制。作者结合文献、文物、古文字与域外神话传说,运用跨文化比较研究,探究了鲧禹神话与西亚神话的渊源关系、良渚文化与夏文化之间的联系、殷商时期“玄鸟”与雷神崇拜的成因等,全面揭示了三代先民的造神运动和奉神为祖的历史叙事,厘清了三代祖神神话的真实面貌,将已经历史化了的所谓夏商周人的祖先,还原为夏商周人的祖神,为古史重建和复原上古神话奠定了基础。 ☆ 名家推荐 全书大量利用文物、图像和文献,将已经历史化了的夏商周三代祖先,还原为夏商周人的祖神。其借重考古实物和图像来溯源三代祖先神话的方法,虽创新大胆,却也证据充分、逻辑自洽。《古史中的神话》一书值得推荐给对三代考古和古史传说时代感兴趣的读者。 ——水涛(南京大学考古文物系教授) 神话中显古史,古史中有神话。二者你中有我,故有“神话历史”(mythistory)一词之创设。《古史中的神话》一书聚焦于夏商周三代祖先神话的探索,琳琅满目,新见迭出,特荐于有识君子。 ——田兆元(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 ☆ 编辑推荐 夏商周祖先神话,主要是指夏人祖先鲧、禹,商人祖先喾、契和周人祖先后稷(又名弃)的神话。中国古代神话,因为神话历史化的原因,变得支离破碎不成体系。三代祖神因为神话历史化的原因,变身为三代的建国英雄。本书结合文献、文物、古文字与域外神话,经严密推理与学术论证,重构三代祖先神话,厘清其真实面貌,并回答了以下问题: 1.大禹是人还是神?大禹治水真的存在吗? 鲧、禹是神不是人。大禹治水传说是由原始创世神话演变为治水历史传说的。 2.良渚文化和夏文化是什么关系? 良渚文化和夏文化是源和流的关系。良渚文化末期遭遇了海侵事件,使族群一部北迁来到中原,与本地文化族群相遇,形成了以良渚人为社会上层主体的夏文化。 3.《诗经》中“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中的“玄鸟”到底是什么鸟? “玄鸟”就是鹰,它与帝喾是同一关系。 4.甲骨文“商”字最初指代的是什么? 甲骨文“商”字上半部为“辛”,系锛凿斧一类,下半部为“丙”,是几案之形,以及后来增补的“口”字,合起来表示在祭几上祭祀以锛凿斧为象征的雷神或笔神,即商祖帝喾或契。 5.为什么甲金文的“龙”“凤”头上都悬着一把锲刀? 因为龙和凤都象征了商祖神帝喾或契,所以甲金文在其头部都加了“辛”字符。 阅读此书,让我们既收获了真古史,也享受了在远古时代本就存在的丰富而美丽的神话。